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5803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docx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答案

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66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Mg—24S—32C1—35.5Fe—56Cu—64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福娃是奥运会吉祥物。

制作它的外部材料为纯羊毛绒,内充无毒的合成纤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福娃的内充物是引起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  B.纯羊毛和合成纤维可用燃烧法区别

C.制作福娃的外部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合成纤维吸水性和透气性比纯羊毛好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形成化学键吸收能量,破坏化学键释放能量

B.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C.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溶液会产生聚沉现象

D.H+、S2—、Fe2+、Na+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3.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所具有的氧原子数约为1.806×1023

B.7.8g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0

C.具有6.02×1023个中子的D2O的质量为2.0g

D.1mol白磷含有共价键数目是2.408×1024

4.下列各组物质的类别归属正确的是

A.同位素:

B.分子晶体:

I2、SO3、固态氩

C.非电解质:

Cl2、BaSO4、C2H5OHD.化合物:

重水、双氧水、矿泉水

5.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A.CH2=CH-CH=CH21,3—二丁烯B.

C.

甲基苯酚D.

2—甲基丁烷

二、选择题(本题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6.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A.HClB.Na2O2C.C2H2D.CH4

7.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溴乙烷和水的混合物

B.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

C.为了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硝酸钡杂质,可以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后除去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调至溶液的PH为7

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以加入乙醇和浓硫酸加热,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

8.KO2的晶体结构与NaCl相似,可以看作是Na+的位置用K+代替,Cl-的位置用O2-代替,下列对KO2晶体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和K+距离相同且最近的O2-共有8个

B.和K+距离相同且最近的K+共有4个

C.和K+距离相同且最近的O2-构成的多面体是正八面体

D.和K+距离相同且最近的O2-构成的多面体是正六面体

9.“泰诺林”是治疗感冒发烧的一种药物。

其主要成份的结构简式如右图: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分子式为

B.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C.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D.其分子中的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10.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AlO2-、SO42-、NH4+B.NH4+、Al3+、K+、Cl-

C.MnO4-、K+、NO3-、Mg2+D.Fe2+、NO3-、Na+、SO42-

11.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12.反应4X(g)+5Y(g)=====4R(g)+6Q(g),如果X的起始浓度为2mol/L,2min后X的浓度为1.8mol/L,下列表示在反应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以及反应速率间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

A.ν(X)=0.9mol·L-1·min-1B.ν(R)=0.1mol·L-1·min-1

C.5ν(Y)=4ν(X)D.3ν(Q)=2ν(X)

13.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LiCoO2),充电时LiCoO2中Li被氧化,Li+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

电池反应为LiCoO2+C6

CoO2+Li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LiC6-e-==Li+C6

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CoO2+Li++e-==LiCoO2,

C.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14.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①FeCl2②H2SO4③NH4NO3④HCl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④D.全部

15.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人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为

A.(V2-V1)/V1B.V1/V2

C.V1/(V2-V1)D.V2/V1

16.下列各组数据中,其比值为2:

1的是

A.常温下,pH=7的氨水与(NH4)2SO4的混合液中,c(NH4)+与c(SO4)2-之比

B.相同温度下,0.2mol/LHCOOH溶液与0.1mol/LHCOOH溶液中c(H+)之比

C.Na2CO3溶液中c(Na+)与c(CO32-)之比

D.pH=2的醋酸溶液与pH=2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17.1.92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况)。

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通入O2的体积为

A.504mLB.336mLC.168mLD.224mL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8.右图是气体制取装置,下列能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D.电石和水制取乙炔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

SO2+2OH-=SO32-+H2O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

2Fe3++2I-=2Fe2++I2

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

2MnO4-+5NO2-+6H+=2Mn2++5NO3-+3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忽略体积变化,pH=1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2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的反应:

X(g)+Y(g)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22.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第II卷(共84分)

四、(本题共24分)

23.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

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A

B

C

D

性质

结构

信息

室温下单质呈粉末状固体,加热易熔化。

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能溶于水。

原子的M层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单质质软、银白色固体、导电性强。

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

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

单质为空间网状晶体,具有很高的熔、沸点。

⑴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⑵写出C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与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的pH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⑶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的硬度(填“大于”、“小”),其理由是。

⑷A、B两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写元素符号)。

写出证明这一结论的一个实验事实。

24.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____,

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

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___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十H2O(g)

CO2(g)十H2(g);△H<0

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mol/(L·min)

(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状态;

C1数值_________0.08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之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d.增加氢气浓度

25.⑴NaNO2大量用于染料工业和有机合成工业中,然而由于NaNO2有毒性,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

处理方法之一如下:

___NaNO2+___KI+_________—___NO+___I2+___K2SO4+___Na2SO4+_________

①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②在上述反应中,若要生成25.4克I2,则电子转移了个。

③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

A.NOB.I2C.K2SO4D.Na2SO4

⑵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

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

H2O2→O2。

则H2O是(填“反应物”或“生成物”),理由是

五.(本题共24分)

26(14)为了探究Cl2、SO2同时与H2O的反应,并验证生成物中含Cl—。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制取Cl2、SO2气体,现采用Na2SO3与70%的浓硫酸为原料制取SO2,采用MnO2和浓盐酸(12mol/L)为原料制取Cl2。

在上实验装置中,发生装置B应选择_________;F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D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D装置中的Cl—是Cl2、SO2同时和H2O反应生成的,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实验需注意两点:

第一、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使________气体过量(填Cl2、SO2);

第二、装置C必不可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为验证D装置溶液中有Cl—存在,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取D装置内溶液为待检液)

甲:

待检液白色沉淀

乙:

待检液

白色沉淀

滤液白色沉淀

丙:

待检液

白色沉淀

滤液白色沉淀

你认为他们的方案合理吗?

若有,合理方案是_______;(若认为“无”的,此空不填)

若无,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你认为“有”的,此空不填)。

27、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查表得

BaSO4(s)+4C(s)

4CO(g)+BaS(s)△H1=+571.2kJ·mol-1①

BaSO4(s)+2C(s)

2CO2(g)+BaS(s)△H2=+226.2kJ·mol-1②

⑴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

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⑶反应C(s)+CO2(g)

2CO(g)的△H2=kJ·mol-1。

⑷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六(本题共20分)

28.(8分)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

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CH3CHO

+H2O

AB

(1)请推测B侧链上可能发生反应的类型:

(任填两种)

(2)请写出两分子乙醛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写出同时满足括号内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不含羰基和羟基;②是苯的对二取代物;③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

29.(12分)

某有机物X(C12H13O6Br)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其部分结构简式如下:

已知:

X在足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可得到A、B、C三种有机物。

(1)C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吸收峰

(2)室温下A经盐酸酸化可得到苹果酸E,E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

(1)E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2)C经酸化可得到有机物G,G可以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②消去反应③氧化反应④取代反应

(3)B的结构简式为

(4)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F有如下特点:

1molF可以和3mol金属钠发生反应,放出33.6LH2(标况下),1molF可以和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1molCO2,1molF还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生成2molAg。

则F的结构简式可能是(只写一种);

(5)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可生成六元环酯,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本题共16分)

30.HNO3是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农业、医药、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代工业上制备HNO3通常采用NH3催化氧化法,原料主要是氨气和氧气。

这个方法的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氨催化氧化生成NO;NO氧化生成NO2,NO2被水吸收生成HNO3和NO,NO反复循环使用可完全转化为HNO3;尾气的处理。

问题1:

由于二氧化氮不能被水完全吸收,因此生成的气体须经过多次氧化、吸收的循环操作,使其充分转化为硝酸(如果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其它损失)。

(1)从理论上分析,要使氨气完全转化为硝酸,则原料氨气和氧气的投料比至少为;

(2)如果按理论上的投料比将原料放在一个具有反应条件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所有物质不与外界交换,则最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循环操作的次数与NO2→HNO3的转化率具有一定的数学关系。

计算一定量的二氧化氮气体大约要经过次循环操作,才能使二氧化氮的转化率达到95%。

问题2:

将上述方法制备的HNO3用水稀释或蒸馏浓缩可制得不同浓度的HNO3。

实验证明:

不同浓度的HNO3与同一金属反应可生成不同的还原产物。

例如,镁与硝酸反应实验中,测得其气体产物有H2、N2、NO、NO2,溶液中产物有Mg(NO3)2,NH4NO3和H2O。

生成这些产物的HNO3浓度范围见下表。

生成产物

H2

N2和NH4+

NO

NO2

c(HNO3)mol/L

c<6.6

c<10

0.1

c>0.1

各气体产物成分及含量随HNO3浓度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4)将3gMg投入400mL11mol/L的HNO3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还原产物有;

(5)960mgMg与足量4mol/L的HNO3完全反应,收集到224mL(S.T.P)气体,试通过计算写出此过程中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B

(2)A(3)C(4)B(5)D

二、选择题(本题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C(7)D(8)C(9)B(10)B(11)A(12)B(13)B(14)D(15)C

(16)A(17)B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8)AB(19)C(20)BC(21)B(22)C

四、(本题共24分)

23.(本题共8分)

⑴第三周期ⅦA1s22s22p63s23p4⑵2Na+2H2O=2NaOH+H2↑大于

⑶大SiO2是原子晶体或小CO2是分子晶体(合理即给分)

⑷Cl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硫酸的酸性或氯化氢稳定比硫化氢强(合理即给分)

24.(本题共8分)

(1)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越大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0.03

(3)①平衡>②da.

25.(本题共8分)

(1)①2,2,2,H2SO4-2,1,1,1,2,H2O  (2分)

②1.204×1023(或0.2NA)(2分)

③B(1分)

⑵生成物(1分);由H2O2→O2氧原子数不变,由H2CrO4→Cr(OH)3氧原子数减少,由氧原子守恒可知,H2O应为生成物。

(2分)

五、(本题共24分)

26(本题共14分)

(1)①(1分)防倒吸(1分)

(2)

(2分)

(3)

(2分)除去

中的

,防止干扰(2分)

(4)无(2分)加入足量硝酸钡后过滤,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沉淀,若有白色沉淀,则生成了Cl-(2分)

 

27.(本题共10分)(2分每空)

⑴S2-+H2O

HS-+OH-HS-+H2O

H2S+OH-(可不写)

⑵2.7×10-3⑶+172.5

⑷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BaS的产量)

①②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

六、(本题共20分)

28.(8分)

(1)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2分)

(2)2CH3CHO

CH3CH=CHCHO+H2O(2分)

(3)H3CO-

-C≡CHH3C-

-OC≡CH(4分)

29.(本题共12分)

(1)羧基、羟基(或

)(2分)

(2)①③④(3分)

(3)

(2分)

(4)

(2分)

(5)

(3分)

七、(本题共16分)

30.

(1)1:

2(3分)

(2)77.8%(3分)(3)3(3分)

(4)N2、NO、NO2、NH4NO3(4分)

(5)由图象可知:

nNO:

nN2:

nNO2:

nH2=5:

3:

1:

1,同时还原产物还有NH4+,并通过得失电子相等确定与前者的关系。

40Mg+100HNO3=5NO↑+H2↑+NO2↑+3N2↑+4NH4NO3+40Mg(NO3)2+41H2O(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