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5946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教育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docx

《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docx

教育学

1、《绪论》最早阐述教育目的、制度、内容、方法、师生关系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童年期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关键期,学校产生的必备条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定的政治基础、一定的文化基础。

贯穿于《大教学论》全部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自然适应性原则,人生阶段一般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2、《教育基本规律》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条反映的是(社会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另一条(反映的是人的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学校教育(的出现是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分化出来的一大标志。

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迅猛,在教育上表现为由(主要为继承已有文化遗产服务逐步向主要为未来社会服务(,即由(继承型(转向(发展型(~模式。

~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

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现代化~的人。

在现代社会里,~经济、政治、文化~和~人口~等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定社会里,通过~组织控制、政策限制、法律强制和思想教育~等途径实现着其~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教育具有文化功能,这一功能表现~在延续、更新、普及、整合~文化上。

教育的历史性集中体现在~时代性和阶级性~上,教育以~人~为对象,以~育人~为己任。

~学会行走~和~初步掌握口语~是婴幼儿期极具重要意义的两件事情。

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养育~是婴儿教育的首要任务,~~~`好奇心~是人的智慧发展的原动力。

童年期最为艰巨的任务是掌握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核心任务是帮助儿童~学会学习~,也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关键期。

青年应学会~选择~。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分为内外两大类,内部因素主要是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外部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

?

宏观社会?

环境和?

微观社会?

环境构成人的生活环境。

生物本能起源说的观点是!

~?

法国利托尔诺?

教育的心理?

模仿说?

是美国教育学家?

孟禄?

奴隶?

社会?

是教育作为独立活动的形成期。

?

制定教育目的?

是社会实现对教育进行控制的中心环节。

原始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

内容的同一性?

、整体的原始性?

、?

形态的融合性。

文化通过文化背景对教育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

提高人们的教育需求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经政制度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具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

养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注意满足婴儿的合理需求;有意适度训练其器官;在生活环境中有意设置丰富的刺激物;尽量接近自然。

?

早期教育需特别注意的是:

?

关注非智力因素?

,?

为正规学习打好基础,?

发展幼儿口语?

,教幼儿学会使用玩具、器具。

?

3、《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

出发点?

和最终归宿?

个性发展的核心是?

创造能力?

的培养。

愉快教育的核心是不断获得成功。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有:

?

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的状况?

;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

马恩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

素质的基本属性有:

?

相对稳定性;内在性;整体性。

?

应试教育的主要危害有:

?

严重地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摧残身心健康;压抑个性发展。

?

在西欧,教会学校的目的在于培养僧侣,封建主培养骑士。

三类基本教育目的即?

个体本位观、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和文化本位观。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制定教?

育目的时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一般来说,教育目的包括两大构成要素,一是规定所培养的人具有的社会功能,二是规定通过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所要形成的各种内在素质及其结构。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共同构成。

德育是以培养教育对象思想品德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等。

德育的实质就是把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

智育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育。

体育,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美育是掌握审美知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4、《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教与学这一对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师的教,“教有法而无定法”说明了教师工作具有创造性,教师的劳动也有复杂性,创造性是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

学生主体性表现在:

创造性、自觉性、独立性。

学生客体性表现在:

向师性、依赖性、可塑性,教师的素质包括:

思想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

知识素质包括:

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教师的作用表现在:

对社会的作用、对学生的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师的智能结构是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师生关系通常表现为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而后者又包括情感关系和认识关系。

根据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分为命令-服从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参与型。

5、《学校教育制度》我国近代最早的学制是癸卯学制,解放以来我国学制基本上沿用1951年学制,我国当代学制改革的主要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学制按横向划分有:

幼儿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

学制建立的依据有: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发展状况、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本国原有学制和本国历史文化传统。

我国学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改革学制结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1951年学制突出了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放的方针。

1958年学制进行了十年一贯制的试验。

6、《德育工作》构成德育过程的主要形态是:

说服教育、实际锻炼、陶冶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从学生的道德意志、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作为开端。

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包括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品德评价法有四种主要方式:

表扬和奖励、批评和惩罚、评比竞赛、操行评定。

德育方法除说理教育法外,还有实际锻炼、示范教育、陶冶教育、自我教育、品德评价法五种方法。

7、《教学工作》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学科设置。

制定有关课程总体规划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

对班级授课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说明的著名教育家是夸美纽斯,杜威主张“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传递-接受式源于赫尔巴特,情境-陶冶式吸取了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并参照我国教学实际工作的成功经验概括而成。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布鲁纳和杜威抽倡导的发现教学法。

学校的正规课程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有:

教学计划、教学参考书、教学大纲、教科书。

中小学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的手段为标准分为: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的根据是:

教学目的、教师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的特点。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

备课和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考试。

教学模式的特点是:

指向性、简略性、操作性、整体性。

隐性课程的特点是:

隐蔽性、全程性、非预期性。

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方式,学校的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中小学常见的显性课程有: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课程计划由学科设置、学科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学周安排组成,其中心内容是学科设置。

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为:

认识主体的不成熟性和发展性、认识对象间接性和概括性、认识方式的简捷性和高效性。

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提问、讨论、读书指导法。

讲授的方式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以直观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参观法。

参观的种类有,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和总结性参观。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

实验有感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复习巩固性实验。

中小学学法指导的根本目标是:

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中小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辅助形式有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复习教学和远程教学。

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其中钻研教科书是备课的中心工作,要求做到“懂”、“透”、“化”三个程度。

常见的教案有:

讲义式教案、提纲式教案、综合式教案。

课外辅导的形式有个别和小组辅导两种。

教学效果的反馈环节是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考试、考查是检查学生成绩的方法。

8、《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是班主任工作,公正性原则上是班主任工作中致辞关重要的原则,培养班集体的先决条件是确立奋斗目标,调查了解学生是建设班集体方法的第一步,常规性班级管理包括:

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

有学生对班主任说放在笔盒里的10元钱不见发了,班主任怎么做最好:

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希望拿钱的同学主动承认,教育同学加强防范意识,希望拿钱的同学悄悄把钱放回原处。

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是班主任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解决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和协调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班主任工作过程中规律和特点的反映。

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有:

全面性、公正性、民主性。

班主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有民主意识。

班干部的选拔和评优应该民主评议。

新生的入学教育包括适应教育、常规教育、传统教育、学习方法教育。

班集体的管理包括常规性的班集体管理、阶段性班集体管理、毕业班集体管理。

制定班主任计划包括学期工作计划、具体执行计划。

总结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

班集体的形成过程有:

初建松散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巩固发展阶段。

9、《课外校外教育》课外校外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专题集会属于群众性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区别是组织者不同,它们的联系表现在有共同的特点、作用、内容和形式上,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特点有:

形式上的多样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内容上的广泛性、组织上的自愿性。

群众性活动有:

报告会、座谈会、专题集会。

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包括:

自主性原则、自愿性原则、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在家庭教育中要养育结合。

10、《学校管理》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学校领导在执行阶段的重要职责是协调。

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校长在处理学校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决策的层次性,体现管理方向反映学校管理全局的是计划,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是行政的方法,而经常运用的最具有传统色彩的方法是思想品德的方法。

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检查和指导是教学管理的重要职能。

现代学校管理必须实行教师岗位责任制的客观要求。

教师岗位责任制的“三定”工作指定编、定员和定工作量。

教师的任用制度包括:

派任制、聘任制和代用制。

教师考核分全面考核和单项考核两种,对教师的考核一般采用平时和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学校管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包括:

制订计划、组织执行、督促检查和总结提高。

教师培养和提高的途径有脱产进修和在职进修。

在执行阶段,学校领导主要应该抓好组织、指导、协调和激励工作。

11、《教育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应坚持为人类做贡献的教育价值观,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应是教育总目标,“一条龙”的改革是指“中小幼”整体改革。

新时期基础教育中德育的突出特点是德育的主体性、德育的开放性、德育的复杂性。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包括单项改革和综合改革。

教育民主化具体表现在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管理民主化、教学民主化三个方面,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基础教育实施的单项改革主要有德育、课堂教学改革、管理改革。

12、《教育科研》划分是最基本的分类方式,资料的整理研究是最重要的关键性的,研究当代教育发展,指导当前教育实践是教育科研的重点任务,科学研究主要具有的两大特点是艰巨性和创造性。

理论假设的三个阶段:

发现新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构建假设的核心,抽出某种推测性设想,构建假设的推论部分。

为了正确地进行分类,需注意的几点是:

标准同一、结果相称、子项相斥、逐级划分。

科学抽象应符合的要求有:

以实践为基础,且必须回到实践中体验其正确性、科学抽象出的东西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高层抽象必须能演绎出低层抽象。

创新是科学的灵魂。

从范围分,教育科研有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从性质分教育科研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一般来说,教师应选择个人力量就能承担的、微观的、以应用为主的教育研究课题。

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选择课题是教育科研的起始环节。

教育科研过程就是对教育科研资料的搜集、使用和再创造的过程。

分类方式按照复杂程度分为划分、整理次序、系统分类三种。

强调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搜集数量资料和非数量资料相配合,是当前教育科研的一大特点。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有教育科研报告和教育科研论文。

教育科研报告包括实证性,文献性研究报告。

按写作要求,教育科研论文分为投稿论文和学位论文。

若按研究层次,教育科研论文分为经验性论文、评述性论文、研讨型论文和学术型论文。

前言、正文、结论是实证性研究报告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在实验报告中正文由实验进程、方法和结果构成。

撰写教育科研报告的过程有三个环节,写作提纲、撰写初稿(中心环节)修改定稿。

谋篇构思的关键是安排好层次结构。

13、《教育测评》教育测量的要素有单位、参照点、量表。

根据测量的内容教育测量可分为学业成绩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殊能力测验。

根据实施测量的时机教育测量可分为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总结性测验。

根据测验结果的评价标准,教育测量可分为常模参照测验、目标参照测验。

良好的测量应具备的条件是正确性、可*性、鉴别性和实用性。

测验编制的中心环节是编制题目。

根据学生自由反应的程度,可以将主观性试题分为限制反应试题和扩展反应试题。

根据评分是否客观把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类。

教育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按评价的方式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教育评价的功能是测量功能、诊断激励功能、指导功能、导向功能。

教育评价可分为准备、实施、和结果处理三个阶段。

客观性试题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和简答题。

14、《教育现代化》教劳结合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它一方面强调教育必须结合生产劳动,另一方面则强调生产劳动必须依*科学和教育。

就全国而言,农村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

在规划成人教育时要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

多形式和多渠道筹措教育办学经费,是中国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唯一途径是教劳结合。

教育的经济效益是通过育人来实现的。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主要是指教育水平,其政治目标具有导向功能,其经济目标具有间接性,社会互动模式的代表人物是哈弗罗克。

教育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基础地位、优先地位。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3、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4、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

(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5、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6、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利。

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7、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2)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

(3)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

8、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9、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10、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

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11、青年期教育主要应该注意哪三个方面?

(1)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秘社会的关系(2)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3)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12、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反映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地协调其它教育影响;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创设适宜的动物园文化环境,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有益有趣的教育活动;注重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13、教育目的的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

(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

(2)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过程(3)评价、检测教育质量14、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5、“个人全面发展”包含哪三个层次的目标?

(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弥补旧式分工对工人所造成的缺陷,减轻资本对工人,尤其是对童工有体力智力方面的摧残

(2)在处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的作为过渡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逐步消除私有制,消灭旧的分工,推动社会发展,向“个人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日益逼近,(3)到共产主义社会,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观念中的“个人全面发展”和现实中的“个人全面发展”真正取得完全的一致性。

16、全面发展教育与“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角度不同,全面发展教育界是从教育学的角度,“个人全面发展”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

(2)二者分属不同范畴,“个人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与共产主义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全面发展教育则是仅就受教育者抽受教育抽共有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言的(3)实现条件不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与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一样,必须同时具备各方面的相宜条件才行,全面发展教育仅借助学校教育就可能得以实现。

联系:

(1)都是以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为为基本任务,

(2)教育毕竟是人的发展重要影响因素,(3)“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导全面发展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器,这一学说对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法规和进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7、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18、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1)注重思想先导,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

(2)改革检测评价,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3)抓好常规管理,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机制(4)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19、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

认知停*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点。

在这四个基本点中,*认知停*点解决学会的问题,*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20、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1)狠抓薄弱环节,努力争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建立新型课堂人际关系,增强心理相融度(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4)充分发掘潜能,注重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21、课堂素质教育应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

(1)全面施教,整合优化

(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3)目标导向,情境熏陶(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改进教法22、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

(1)精讲精练加强针对性

(2)分层递进,符合规律性(3)学会做人,寻准教育点(4)指导学法,教人会学(5)自主发展,训练自控力23、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社会的代表者和社会道德的实践者24、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父母的代理人25、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劳动成果的长效性26、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什么特殊要求?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27、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五对矛盾是什么?

主观的成熟体验与客观的相对不成熟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的同步的矛盾;旺盛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较低的矛盾;性意识的萌芽,成熟和道德法制观念薄弱的矛盾。

28、学校教育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系统作为国家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最严密、最有效的组织,它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学校教育制度制定得是否正确和完善,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也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生产力的提高,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9、我国1951年学制主要有什么特点?

(1)明确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突出了“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放”的方针,

(2)新学制确立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3)保证了一切知识分子和老年知识分子接受革命政治教育的机会,(4)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和方法方式的灵活性,(5)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3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1、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32、老师指导学生自我教育应进行哪几方面的工作?

(1)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

(2)自我评价(3)道德情感体验(4)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品德。

33、中小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3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35、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实验法。

36、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讲授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层次清楚,突出重点、难点;讲授的语言要有条理性、简练性、启发性、生动性、语音、语调要有和谐性;恰当运用板书和体态语言,强化讲授效果。

37、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来选择;根据学科和教材特点来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来选择;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来选择;根据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来选择。

38、班级授课制有哪些特点?

以“班”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能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