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5949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docx

讲义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

2016年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

 

一.填空题(共21小题)

1.(2015春•文登市校级月考)下列是某同学写的六个化学方程式:

①S+O2

SO2↑②H2O

2H2↑+O2↑③C+O2=CO2④CuSO4+2NaOH=Na2SO4+Cu(OH)2

⑤Mg+O2

MgO2⑥3Fe+2O2

Fe3O4

其中化学式写错的有    (填序号,下同);没配平的有    ;反应条件未注明的有    ;“↑”“↓”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    .

2.(2014秋•望城县校级月考)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Al+    H2SO4═    Al2(SO4)3+    H2↑

(2)    CH4+    O2

    CO2+    H2O.

3.(2014春•平远县校级月考)化学方程式aC2H2+bO2

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4.(2016•陕西模拟)用化学式简要表示下面的反应,并在括号里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磷在空气中燃烧:

    

(2)硫在空气中燃烧: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

    

(5)加热高锰酸钾:

    .

5.(2016•夏津县校级一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高温下焦炭与四氧化三铁反应:

    

(2)天然气燃烧:

    

(3)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4)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2016•绍兴)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1)物质甲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2)甲、乙、丙与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3)该化学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中的    反应.

7.(2016•临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如图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析以上微观变化过程,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8.(2016•梅州)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该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分子”或“原子”).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    种;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可变化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9.(2016•济宁模拟)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一个B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A、B、C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3)①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    .

②若D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

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2016•费县一模)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1)由“

”聚集成的物质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反应前后    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发生变化.

11.(2016•郑州一模)如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答题卡上生成物C的方框内补全相应数量的分子模型.

(2)此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的名称是    .

(3)A与C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12.(2016•封开县一模)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其在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问:

(1)x的值为    ;Y的值为    .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些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填序号).

13.(2016•海南校级模拟)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14.(2014春•大丰市校级月考)在3Fe+2O2═Fe3O4反应中,    份质量的铁跟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

15.(2014秋•通辽校级月考)在4P+5O2

2P2O5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每124份质量的磷可跟    份质量的氧气化合,并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16.(2011•汉滨区校级模拟)在

反应中,每    份质量的甲烷(CH4)跟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就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17.(2005•黑龙江)有A、B、C三种物质各5g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B+C═2A+D.充分反应后的剩余物质中含有6gA、6gD和若干克B,则参加反应B、C的质量比为    .

18.(2016•陕西模拟)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无色无味的D中,木条熄灭,向D中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推断:

A是    ;B是    ;C是    ;D是    .

19.(2016•岳阳模拟)甲、乙、丙三种物质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

甲的化学式为    ,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差异的原因   

20.(2015秋•保定期末)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含有相同元素,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液态.丙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质略去).

(1)请推断:

丙可能是    ;甲可能是    ;(均填化学式)

(2)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    .

21.(2015秋•黄陂区校级月考)白色固体A与黑色粉末B混合加热,得到白色固体C、无色气体D和黑色粉末B.将淡黄色粉末E放入无色气体中点燃,生成无色有有刺激性气味F(A、B、C、D、E、F都是学过的实验中出现过的物质)

(1)试写出下列物质:

A    ;D    ;F    ;

(2)分别写出①A与B混合加热的文字表达式    

(3)B物质在

(2)反应中属于    (填“反应物”或“催化剂”)

 

二.计算题(共5小题)

22.(2015秋•黄陂区校级月考)已知A、B、C、D都是氧化物,A、甲两种物质均为黑色粉末,乙为红色物质,它们具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黑色粉末A的名称:

    

(2)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的化学方程式:

A与甲的反应    .

(3)丙反应生成B和D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3.(2013•株洲)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④和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名称是    ,E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D除了用来制取气体C之外的另一用途是    .

24.(2015秋•武汉校级月考)元素X、Y和Z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A、B、C分别是由X、Y和Z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X

Y

Z

相关

信息

该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该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约占空气体积的21%

(1)约占空气体积2l%的物质是    ;该物质由    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若A、B中不含Y元素,则B的化学式为    ,B→C的反应属于    反应

(填“化合”或“分解”),

(3)若B中不含X元素,则C→A的化学方程式是    .

25.(2014秋•江岸区月考)如图,甲、乙、丙、丁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分别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其中甲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乙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丙、丁是无色无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试完成下列问题:

(1)乙的化学式是    ;

(2)将乙转化成丙或将丁转化成丙,都可以选择的另一种反应物是    .

A.氧气B.氧化铜C.氧化铁D.四氧化三铁.

26.(2014秋•武汉校级月考)A、B、C、D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含有同一种元素,B为无色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为黑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    ,D的一种用途是    ;

(2)若A为无色气体,且实验时可用相同的装置制取和收集A和B,则实验时用该装置制取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方法是    .

 

化学作业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3分)

1.(3分)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块融化B.海水晒盐C.铁锅生锈D.酒精挥发

2.(3分)下列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轮胎爆炸B.清洗蔬菜C.榨甘蔗汁D.蜡烛燃烧

3.(3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瓷碗破碎C.木柴燃烧D.酒精挥发

4.(3分)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核外电子B.原子C.分子D.离子

5.(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NaClB.CaOC.NaOHD.H2SO4

6.(3分)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富哂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哂、钙”指的是(  )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

7.(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8.(3分)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9.(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0.(3分)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  )

A.蒸馏B.活性炭吸附C.加入肥皂水D.过滤

11.(3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uB.OC.H2D.C60

12.(3分)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下列关于甘氨酸(C2H5O2N)叙述错误的是(  )

A.甘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

B.一个甘氨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氧分子、1个氮原子构成

C.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

D.甘氨酸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

5:

32:

14

13.(3分)葡萄糖是重要的糖类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一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水分子构成

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

1:

8

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14.(3分)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一组是(  )

A.NH3NOHNO3B.N2O5N2O4NO2

C.HNO3NO2NH3D.NONO2N2O3

15.(3分)“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C.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16.(3分)小明同学从S+O2

SO2中获得以下信息:

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

1.

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⑤

17.(3分)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

1

18.(3分)2011年9月12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拉克斯﹣﹣狄蓓吉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她发现的一种药物﹣﹣青蒿素,它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是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是混合物

B.“青蒿素”含42个原子

C.“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

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0:

11:

40

19.(3分)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

C.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铬原子呈电中性

20.(3分)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

9

D.Z为化合物

21.(3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3

5

20

7

反应后质量/g

10

5

8

待测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

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0分)

22.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3个钾原子  ,2个氮分子  ;

(2)如图是铝的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图,则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3)物质①牛奶;②食醋;③蔗糖;④矿泉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23.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银  ;

(2)4个二氧化硫分子  ;(3)2个铝离子  ;

(4)高锰酸钾  ;(5)+5价的氮元素  ;(6)硫酸铵  

(7)氧化铁中铁显+3价  .

24.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序号,下同)  ;

(2)属于原子的是  ;

(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

(4)写出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一种用途  .

25.M元素的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已知:

(1)M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则x=  

(2)M元素与下列选项中  (填序号)元素不能形成化合物.

26.2011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

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美国拉斯克奖.

(1)青蒿素分子由  种元素构成.

(2)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  个原子.

(3)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7.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

①硬水可用  来区分,生活中可用  来降低水的硬度.

②硬水在加热或久置时,会产生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生活中可用适量稀盐酸除去热水瓶壁上的水垢,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已知Mg(OH)2与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CaCO3与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8.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温度/℃

二氧化锰用量/g

氧气体积/ml

反应所需时间/s

5

12

20

0.2

125

11

30

12

20

0.2

125

2

30

12

40

/

125

148

30

12

90

/

125

82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  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  和  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

29.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收集装置选用  ;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编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3分)

1.C;2.D;3.C;4.A;5.B;6.D;7.B;8.C;9.D;10.C;11.A;12.B;13.B;14.C;15.C;16.B;17.C;18.D;19.B;20.A;21.A;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0分)

22.3K;2N2;13;26.98;③;23.Ag;4SO2;2Al3+;KMnO4;

;(NH4)2SO4;

;24.B;C;BCD;用作调味品等;25.8;①;26.3;42;90:

11:

40;27.肥皂水;加热煮沸;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28.过氧化氢的浓度;③;④;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温度越低反应速度越慢;20℃时5%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29.长颈漏斗;试管;C;E;B;D;2KMnO4

K2MnO4+MnO2+O2↑;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满了;

 2016年第五单元化学讲义二参考答案

1.⑤;②;③;①④;2.2;3;1;3;1;2;1;2;3.13;4.4P+5O2

2P2O5;化合反应;S+O2

SO2;化合反应;3Fe+2O2

Fe3O4;化合反应;2H2O2

2H2O+O2↑;分解反应;2KMnO4

K2MnO4+MnO2+O2↑;分解反应;5.4C+Fe3O4

3Fe+4CO2↑;CH4+2O2

CO2+2H2O;CO2+Ca(OH)2═CaCO3↓+H2O;C+2CuO

2Cu+CO2↑;6.-3;丁;置换;7.H2+Cl2

2HCl;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没有改变;8.原子;CH4+H2O

CO+3H2;2;C、H;9.4;B、C;27:

14;5O2+4NH3

6H20+4NO(不写条件没分);10.可能;2:

1或1:

2;化合反应;原子;11.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子的构成不同;12.35;18;B;13.H2O+Cl2=HCl+HClO;分解反应;14.168;64;232;15.160;284;16.16;64;44;17.2:

5;18.氧气;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19.H2O2;2H2O

2H2↑+O2↑;分子构成不同;20.O2;H2O2;2H2O

2H2↑+O2↑;21.氯酸钾;氧气;二氧化硫;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催化剂;

22.氧化铜;2CuO+C

2Cu+CO2↑;分解;23.碳酸钙;32;CO2+C

2CO;化合;建筑材料;24.氧气(或O2);分子;H2O2;分解;2CO+O2

2CO2;25.C;ABCD;26.CO2;冶炼金属;2H2O2

2H2O+O2↑;向上排空气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