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降水方案8.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6007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井降水方案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井降水方案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井降水方案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管井降水方案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管井降水方案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管井降水方案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管井降水方案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管井降水方案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井降水方案8.docx

《管井降水方案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井降水方案8.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井降水方案8.docx

管井降水方案8

E29地块信息中心总承包工程

地下室基坑

 

编制单位:

中康建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O一五年九月

 

第一节编制依据………………………………………3

第二节工程概况………………………………………3

第三节施工部署………………………………………4

第四节施工工艺………………………………………5

第五节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8

第六节安全保证措施………………………………10

第七节文明施工……………………………………11

第八节应急预案……………………………………11

第九节附图…………………………………………12

 

第一节、编制依据

1、地矿赣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E29地块信息中心地质勘察报告》

2、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施工图》;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111-98)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6、《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

第二节、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谭东八路东侧,谭东六路南侧。

由1幢办公楼及其周边地下室组成。

其中办公楼为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约23.9m.

2.基坑北侧临近谭东八路,临边安全保护要求高。

3.地下水信息

根据勘察资料显示,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

4.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类型及岩土层富水性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土类上层滞水、空隙潜水、基岩裂缝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及耕植土中,水量中等,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空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细砂、砾砂及圆砾层空隙中,水量中等,主要接受场地周伟周边相同含水层地下水补给。

地基深部全风化泥质粉砂岩或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存在随机性分布的裂隙水,水量较小,有承压水性质。

(2)、地下水水位

现场勘查期间(2014年12-2015年1月)属于枯水期季节。

勘察期间,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2.10~6.40米,静止水位埋深1.90~6.10米,稳定水位标高114.92~119.10米,平均稳定水位标高117.66米,地下水年变化幅度约为2.00~3.00米。

抽水试验结果为ZK28孔渗透系数为14.403m/d;影响半径为60.72m;涌水量为67.6吨/日。

ZK150孔渗透系数为22.761m/d;影响半径为52.48m;涌水量为46.9吨/日。

第三节、施工部署

1、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设计、水文地质报告,做好管井及观测井的平面定位、降水深度等设计工作;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做好天气预报资料收集工作,保障人工挖孔桩的顺利进行;

3、排水所使用的电气元件,设备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相关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排水施工;

4、落实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基坑内降水深度符合设计要求,视水量多少连续或间断抽水,直至主楼周边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毕、主楼三层楼板施工完毕为止;

5、地下室桩基及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组织人员对基坑的变形进行检测,若遇紧急状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6、施工进度安排:

计划开始打井时间2015年9月20日,计划开始抽水时间2015年9月30日,主楼施工完三层楼板,主楼以外部位降水井计划地库顶板施工完成后停止降水,根据不同施工区段先后顺序进行停水封井,后浇带部位必须待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结束,且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停止,同时所有管井停止降水必须经设计同意。

第四节、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

井点测量定位→钻孔定位→钻孔→清孔→安装井管→回填砂砾过滤层→封口→洗井→安装水泵及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基础施工→基础回填→管井封闭→设备退场

1、采取沿基坑单侧向另一侧呈梅花形布置,间距约20m,在塔吊基础及独立基础承台、地梁部位不宜设置管井,如出现管井与塔基、基础承台及地梁发生冲突,可以就近躲避,本工程坑外布设14口管井;管井埋设深度为6m左右,井内控制水位一般情况控制在低于砂层底标高1.00m。

2、管井埋设采用钻机钻孔钻孔方法成孔。

钻孔孔径比管外径大200mm。

钻孔底部应比滤水井管深500㎜。

井管下沉前应进行清洗滤井,冲除沉渣,可灌入稀泥浆用吸水泵抽出置换,或用空压机洗井法,将泥渣清出井外,并保持滤网的畅通,然后下管。

滤水井管应置于孔中心,下端采用钢板封底口,井管与孔壁之间用3-5mm绿豆沙填充作过滤层,地面以下1.5m内用粘土填充夯实。

3、水泵的设置应根据降水深度和抽水距离进行选用,一般抽水管出水口与井口距离不宜大于20m,当距离过大时,可将水泵功率加大,通常情况管径稳定水位及稳定出水量时间为4-8小时。

4、管井使用时,应经试抽水,检查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等现象,如情况异常,应检修好后方可转入正常使用。

抽水过程中,应经常对抽水设备的电动机、传动机械、电流、电压等进行检查,并对井内水位下降和流量进行观测和记录。

5、管井降水构造及做法

1)滤水井管滤水管包括管底采用多层200#土工布包裹严实;上部井管部分用直径300mm以上的波纹塑料管。

2)抽水管--直径40-50mm的胶皮管,插入滤水井管内,其底端应沉到管井吸水时的最低水位以下,并装逆止阀,上端装设带法兰盘的短钢管一节。

3)水泵采用1.5KW潜水泵、流量10-15m3/h。

每个井管装置一台,当水泵排水量大于单口滤水井涌水量时,可减小潜水泵功率,当水泵排水量小于单口滤水井涌水量时,可加大潜水泵功率。

6、降水井封井时间与方法:

降水井封井时间在降水停止后进行,采用细石砼吊模封堵,吊模标高低于管顶面标高1M。

7、集水明排

在基坑周边距坡顶1米以内的地面应适当垫高,并且里高外低,便于迳流远离边坡,防止雨水进入基坑。

远离边坡区域设置一圈排水沟,排水沟深300mm,宽300mm,在排水沟上每50米留一个800mm×800mm×800mm的集水坑,排水沟底按0.5%坡度向集水坑找坡。

排水沟采用砖砌筑水泥砂浆抹面。

管井所抽地下水直接排入排水沟,再由集水坑用水泵排至市政网管。

坑内排水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底板浇注前,是为排除雨水和积聚在基坑内的渗水,可设置临时排水沟。

第二种情况是底板浇注后,主要是为排除雨水,可利用结构设置的集水坑及后浇带排水。

排水沟及集水坑用砖砌并用砂浆抹面以防止渗漏,坑内积水应及时抽出。

降水排水计算:

降水井数量(n)---14;

抽水管管径(r)---φ40;

排水沟断面面积(S)---0.09;

排水管管径(R)---φ200;

排水口数量(N)---14(周长360,分布间距20米/个);

水的自然流速---取0.7m/s;

抽水泵水流速度---取2.5m/s;

按照平均每个排水口保证5根抽水管排水计算:

降水井每秒钟出水量Q1=0.02*0.02*3.14*2.5*5=0.016m3/s;每个排水口每秒钟排水量Q2=0.1*0.1*3.14*0.7=0.022m3/s;Q2>Q1,排水满足要求。

 

第五节、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1、安装井点管要垂直,并保持在孔中心,放到底后,在管四周分层均匀填3~5mm绿豆沙石滤层,并使密实,最上1500mm用粘土填压密实。

井管要高出地面500mm,以防雨水、泥砂流入井管内。

2、洗井是管井沉设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其作用是清除井内泥砂和防止过滤层淤塞,使井的出水量达到正常要求,洗井后井底泥渣厚度应控制在小于300mm。

3、管井降水时,应对称、同步地进行,使水位差控制在0.5m以内。

4、管井供电系统应采用双电路,避免中途停电或发生故障时造成水淹基坑、破坏基土。

5、当管井采用潜水泵降水深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加潜水泵功率进行降水。

6、钻探施工达到设计深度,宜多钻0.3~0.5m,用大泵量冲洗泥浆,减少沉淀,并应立即下管,注入清水,稀释泥浆比重接近1.05后,投入滤料,不少于计算量的95%,严禁井管强行插入坍塌孔底,滤料填至含水层顶板以上3~5m,改用粘土回填封孔不少于1.5m;

7、由于降水管井分布集中,连续钻进,应及时进行洗井,不应搁置时间过长,或完成钻探后集中洗井。

8、应定期对降水井进行检查,定期对沉淀物进行清理,定期检查水泵运行情况,施工现场应准备相应数量的发电机,以满足突发停电造成的影响。

管井降水记录表

工程名称工程里程

观测时间年月日时分

施工单位班组别

井孔编号

地面高程(m)

水位读数(地面起算)

水位标高(m)

记事

观测记录者

注:

记事内容包括水泵运转及边坡稳定等情况

第六节、安全保证措施

1、装设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用电系统,以防止触电等事故;

2、选用质量合格的水泵,安全性可靠,扬程和功率等性能满足要求;

3、降水施工过程中改变降水设计方案,应具有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洽商处理意见书,必要时尚应具有审批手续;

4、抽水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当发生停电时,应及时更新电源,保持正常降水;

5、发现基坑(槽)出水,涌砂,应立即查明原因,组织处理;

6、降水过程中,特别是基坑开挖时,应随时观察基坑边坡的稳定性,防止边坡产生流砂、流土,潜蚀、塌方等现象;

7、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规定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缝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

一有危险情形,立即停止施工,消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8、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3.0m,不得对头挖土;挖土面积较大时,每人工作面不应小于6㎡,挖土应由上而下、分层分段按顺序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或采用底部掏空塌土方法挖土。

9、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

汽车不小于3m;起重机不小于4m,堆土高不超过1.5m。

10、降水井上方应安装圆形木盖,并固定牢固,防止人员掉入。

11、定期安排专业电工对用电线路进行检查,防止电线破损漏电造成安全事故。

第七节、文明施工

1、在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受降水影响范围的不同部位应设置固定变形观测点,观测点不宜少于4个,另在降水影响范围以外设置固定基准点;降水之前测量不少于2次,降水开始至达到设计降水深度期间,每天观测1次,达到降水深度后每2-5d观测一次,直至变形影响稳定或降水结束为止。

2、降水施工期间洗井抽出的淡水,在现场基本澄清后排放,并应防止淤塞市政管网或污染地表水体;

3、降水施工排出的土和泥浆,不得任意排放,防止污染城市环境或影响土地功能;

4、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沟、管,防止渗漏,冬季降水,须采取防冻措施。

第八节、应急措施

1、基坑侧壁少量渗水时,可浅插小孔径滤水管排水;

2、基坑侧壁渗水较大时,可采用导水管、插铁板、码草袋。

砖砌沟等方法导水至基坑明排井并排出;

3、连续桩护坡桩间渗漏水,采用喷射混凝土,桩间加孔灌注混凝土、粘土封堵;

4、局部地段集中渗漏严重,可采用基坑外加降水井、井排;

5、基坑底部或拱顶、侧壁见水时,可采用速凝混凝土灌、喷护;

6、地表水底铺设粘土,塑膜等增加渗透路径;

7、当工程降水可能影响基坑稳定和地面沉降时,可采取人工回灌地下水;如地面出现裂缝,应及时灌浆修补,防止地表水渗入;

8、基坑底部隆起时,可采取重压法,降水法。

9、突发情况停电应急处理:

根据降水井潜水泵功率准备临时发电机。

发电机功率计算:

潜水泵功率---1.5KW;

管径数量----14口;

总用电量Q=1.5*14=21KW,现场配置一台25KW发电机在停电2小时内确保临时发电机开始供电,以满足降水需求。

第九节、附图

降水管井大样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