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618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画教学计划模板10篇Word下载.docx

国画教学计划篇2

  一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动,但模仿力很强,天真可爱,心理学家认为

  儿童可塑性强,幻想力丰富,是学习绘画的黄金时期,爱美是人类的共性,爱画是孩子们的天性,应该说儿童都喜欢画画,通过画画,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从中获得极大乐趣。

国画教学计划篇3

  教学目的:

  1、明确国画的特点,表现范围及历史源流。

  2、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通过学习,学员基本掌握国画的表现技法,能成功地临摹出好的范画及具备创作的能力。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画的工具、颜料的性能及选购、使用的一般知识。

  2、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用色和用水等的基本技能。

  3、掌握花草的基础技法。

  4、掌握禽鸟、畜兽的基本技法。

  5、掌握虫、鱼、蔬、果的基础技法。

  教学方法:

  1、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本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2、突出重点、难点、重演示、重辅导。

  3、搞好作业点评,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

  4、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教学内容:

  1、绘画工具和材料。

  2、荷、牡丹、月季、牵牛花、凌霄花、紫藤等的绘画技法。

  3、花草的绘画技法。

  4、禽鸟、畜兽的绘画技法。

  5、虫、鱼、蔬、果的绘画技法。

  教学重点:

  笔法与墨的训练

  教学难点:

  构图,造型,审美意识。

  教学实施安排:

  

(一)课前教材工具准备

  1.收集中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便于学生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2.生宣纸、墨汁、毛笔(大中小三支)、毛毡、调色盘、笔洗、。

  

(二)教学课程课时安排

  周次学习内容

  第1周1、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

  第2周2、学国画

  第3周3、认识藏锋和露锋

  第4周4、墨与彩的韵味

  第5周5、文房四宝

  第6周6、国画《枇杷》

  第7周7、国画《寿桃》

  第8周8、国画《樱桃》

  第9周9、国画《葫芦》

  第10周10、国画《柿子》

  第11周11、国画《石榴》

  第12周12、国画《白菜和蘑菇》

  第13周13、国画《西瓜和葡萄》

  第14周14、国画《荔枝》

  第15周15、国画《丝瓜》

  第16周16、国画《萝卜》

  第17周17、国画《南瓜和茄子》

  第18周18、国画《竹笋和豆角》

国画教学计划篇4

  一、教学内容特点

  教学体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欣赏并重的教学新体系。

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二、在教学中遵循的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美术教学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教师要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迸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教学应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师讲述与学生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面向集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欣赏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四、每堂课的结构

  1、每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情感目标。

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

”了解”指对美术常识的初步认识,能再现和再认;

”理解”指初步懂得所学知识的涵义,能作出简单的说明;

”初步掌握”指能应用所学知识于简单的审美和创作活动。

  技能目标分练习和初步学会两级。

”练习”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完成简单的技法、能力训练;

“初步学会”指在简单的美术实践中,能初步独立地运用所学的基本技能。

  思想情感目标分接受、初步具有两级。

”接受”指对教学中所涉及的兴趣、态度、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有认同的心理倾向,并初步影响自己的行为实践;

”初步具有”(兴趣、感受)指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有所感受,逐步形成较稳定的兴趣、态度、思想品德及观念等,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2、课时安排是以学生年龄适应的学习内容为依据的,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3、课前准备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及的一般为本课需要准备的特殊物品。

纸张、画笔、颜料、小刀等常规用品。

  五、课时安排

国画教学计划篇5

  我们四年级的孩子,对国画只有一点点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国画,因此这一阶段的国画教学,我做了以下准备:

  1、对儿童进行国画教学,必须选择通俗易懂、简练易学的内容作教材;

  儿童虽然很小,但他们的思想比较独立,有了自己的所喜所好,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追求。

儿童大都喜欢画小动物和一些色彩鲜艳而熟悉的水果或蔬菜。

对儿童教学就必须用这些通俗的、常见的、儿童所能理解的、但又简单易学的东西作为教材,而不能用成人的那套山水、花鸟、人物等技法进行强化教学。

根据这一点,我就从名家画苑、儿童绘画等中筛选和裁剪出一些适合儿童特点、而又被儿童所喜欢的画卷作为教材,然后对所选教材从步骤、运用方法及墨色配置三方面进行解剖,自己再反复多练,在能熟练绘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常规训练

  画水墨画需要使用较多的工具,如:

毛笔、调色盘、盛墨盆、清水盆、垫布等,儿童一时难以适用,为了使儿童能正确灵活地使用这些绘画工具,并能整洁地完成作业,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针对这一点,我采用的方法是:

首先,用一定的课时向儿童介绍这些工具及其用途;

其次,讲述示范使用多种工具的正确方法和姿势;

最后,采用游戏的形式,指导儿童反复练习怎样收摆工具、怎样协助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及课后收拾工作。

这些事做的次数多了,再加上我每次课前反反复复地强调,使儿童逐渐领悟了这些常规的重要性,做起这些事情来也就很自觉了。

  3、必须培养儿童学国画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是儿童学习的动力,它可以启发儿童的求知欲,调动儿童的积极性。

然而它的来源并不是儿童一时的情绪冲动,而是儿童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对儿童进行国画教学还必须采取先易后难这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儿童感到国画画容易,画国画好玩,才能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然后再逐步深入教学活动、逐步引导儿童对画国画的认识。

于是,我先用游戏的形式给儿童讲解绘画的工具和基本笔锋及焦、浓、淡墨特点和配制方法,让儿童在纸上乱画,使他们感受到墨在宣纸上自然成形的现象,了解了墨色变化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更深一步的认识到画国画的工具与以前所常用的工具不同了、自己所画出来的画也不一样了,自然而然就激发了儿童学习国画的愿望;

我还将收集的许多儿童国画作品给儿童看,告诉他们这是小朋友的画,在比赛中得过奖,并在许多书上刊登过。

因而调动了儿童学国画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紧扣这一点,第一节课一定要上得生动有趣。

使儿童有回味无穷的感觉。

  4、必须抓好国画的基本技能训练

  国画是由形体结构、笔峰、浓淡不一的墨色组成的具有欣赏价值的画面,要使儿童学好,就必须抓好基本技能的训练。

  首先,抓好握笔姿势训练:

国画是用软质的毛笔作画,它有独特的握笔方法,握笔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绘画作品的效果。

而毛笔的握笔方法与以前儿童所接触过的笔的握笔方法不一样,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新事物,要想让儿童很快掌握有一定的困难。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

先讲解示范握笔的姿势、再手把手的教儿童进行练习,然后在每次作业的时候加以提醒指正,通过一段时间,儿童就能正确、轻松、自如的握笔了。

  其次,抓好蘸墨技能训练:

刚开始学国画的儿童,一般不大会蘸墨,不是画得较干枯、缺乏墨色变化,就是笔的水分太多,将画面浸成黑乎乎的一团。

其原因就是不会用水。

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

先讲解再让儿童进行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使儿童掌握这一技能。

然后抓好用笔技能训练:

用笔方法有中峰、侧峰、卧峰等,我教这一技能时采取用形象语言来示范了讲解。

中峰,用笔笔杆象立正、卧峰,用笔笔杆象睡觉等。

然后让儿童用笔在纸上任画各种笔画,在儿童其本能区分用笔方法时,就选一些儿童喜欢的动植物进行巩固练习。

荷花、樱桃、金鱼、虾等。

  最后抓好用墨技能训练:

国画在一定的程度上借助于不同墨色的变化使人产生不同感觉起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而“用墨之妙,全在用水”,笔上含水和墨的多少,便产生了焦、浓、淡等墨色的变化。

为了让儿童掌握墨的这三层变化,我先让儿童观察焦、浓、淡三层墨色的水墨色,使他们在直观上感受这三层墨色的不同。

  5、布置小小画展,进行讲评工作

  讲评是对儿童的作品进行较透彻的讲解和评论。

通过讲评,使儿童知道什么样的画才是美的、怎样画的画最漂亮,从而形成初浅的审美观。

并能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国画教学计划篇6

  学生对客观事物有特殊的观察方式和特殊的认识、情感。

他们的这种“特殊”与中国画中的水墨画的简练、概括、富有装饰味,以及在造型上要求“似与不似之间”的神似手法是很合拍的。

通过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一些水墨画的知识与技巧后,他们笔下所描绘的形象、事物总是那样朴实、稚拙,天真烂漫,可爱动人。

课程调整后,美术兴趣小组的成员又做了很大的变动。

七、八年级的同学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国画课程的,而原美术兴趣小组的成员经过一个假期也生疏了。

为此,我觉得应该这样来安排这学期的国画课程:

  第一阶段

  给学生讲解一些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

用笔的要求:

用笔要讲究笔气、笔力、笔韵。

  笔锋的运用:

笔锋的变化很多:

有中锋、侧锋、散锋、逆锋、藏锋、露锋、簇锋、全锋、平锋、实锋、虚锋、战笔、拖笔等等。

  墨的运用:

墨分五色:

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

  色彩的运用:

  

(一)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二)色彩的调配。

用色的方法:

  1、填色法

  2、染色法

  3、点垛法

  4、罩色法

  5、泼彩法

  6、彩墨法

  7、破色法

  8、烘托法

  9、反衬法。

  第二阶段

  中国画的临摹。

  临摹的步骤和方法:

  1、选画

  2、读画

  3、对临

  4、意临

  5、背临。

  第三阶段

  给学生讲解构图的意义和作用。

其中包括:

  

(一)立意定位

  

(二)宾主关系

  (三)虚实关系

  (四)开合呼应

  (五)含蓄掩映

  (六)题款与印章。

  具体实施方案:

  1、熟悉国画用具,学习用笔方法。

  2、纠正学生握笔方法,学习笔法“卧笔”。

  3、监督学生握笔方法,学习笔法“中锋”。

  4、提醒学生保持握笔方法,学习笔法“侧锋”。

  5、初步掌握墨分五色浓淡效果而且对颜色的调色有初步的掌握。

  总之,国画的知识面是非常的广泛和深奥的,要想成就一幅好的作品是不容易的,有句俗话说得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学生都能作到这一点,那么,我想:

成功就在你的眼前!

国画教学计划篇7

  通过校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部分现代著名画家的代表作及相关知识,提高学习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色彩美,了解中国画笔墨基础知识。

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中国画教学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本学期的内容需要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笔(大白云、大提斗、大山水)墨(一得阁)纸(生宣纸)色(中国画颜色)。

  前四课属于笔墨认识阶段,因为学生对中国画笔墨造型不了解,所以通过认识“五墨六彩”和“用笔”,逐渐加深对中画笔墨的认识。

根据自己掌握中国画笔墨能力,尝试着利用中国画笔墨进行练习。

写意写鸟画则重于点线面的锻炼,练习控制水墨调和,用笔的快慢。

  后面的课程,着眼于灵活运用中国画笔墨进行临摹和创作。

在临摹大师作品时体会大师的笔墨特点,学习用色构图等相关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写的方法进行中国画用笔用墨。

  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艺术家的艺术风格。

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6、利用所学的中国画知识装饰自己周围的环境。

国画教学计划篇8

教学内容:

国画教学计划篇9

  学画的方法不足一而论,这个学习计划是针对较专业学习的孩子制订.对不同的孩子可做相适应的调整.

  初学国画以五足岁左右的幼儿园学生为宜。

此年龄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已具备一定的临摹能力,且学习任务少,学画时间充足,家长学生能把较多精力集中到学画上,便以较快入门,为进一步学画打下扎实基本功。

  第一学期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学画兴趣,了解文房四宝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熟悉毛笔性能,了解用笔的正、侧、卧、逆、散的不同方法和效果,学会简单的调墨调色。

教材应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绘制容易的事物如水果、蔬菜、鱼虾、小动物等。

教学方法应用易表现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愉快地绘画,采用讲解示范,学生跟画的方法为好。

讲解力求生动、形象、直观,把深奥难懂的理论形象化,可用编顺口溜、童谣的方式。

  第二学期学习应转到基本技法的训练上来。

花鸟画的基本功主要是笔墨,笔墨的锻炼可以从梅兰竹菊入手,由此推及其它花卉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梅有了一定基础,再学习杏花、桃花、李花、海棠就不会觉得其难;

有了画兰花的基础,再学习水仙、蝴蝶花、萱花就方便多了;

有了画竹的经验,再学习天竹、芦草、杂草就比较容易;

同样画好了菊花再画月季、牡丹、芍药等就非常省力。

因为他们的形象结构有共同之处,表现技法自然可以互通,梅兰竹菊可选一至二种集中力量学习作为第一步的基础,等有了一定笔墨基础,举一反三学习其它花卉,结合学过的小动物组成完整的幅画,学梅兰竹菊可以用《芥子园》、《梅兰竹菊画谱》作为教材。

第二学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