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6324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docx

物理学本科培养计划概诉

物理学专业(师范类汉语)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中学物理教师以及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能够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能从事与物理学专业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基本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进行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具备胜任中学物理教学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了解物理学科新发展、新成就。

2、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实验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熟悉教育法规,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具备扎实的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

4、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取得CET-4级考试合格证书。

6.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7.会讲普通话,并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主干学科:

物理学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学论、物理学史、电子技术、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生产劳动,军事理论与训练,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

时间安排:

(1)军事理论与训练:

第一学期,时间为2周

(2)生产劳动:

第三学期,时间为3周

(3)实验:

第一、二、三、四、五学期,3课时/周

(4)教育实习(见习)/专业实习(见习):

第七学期,时间为8周

(5)毕业论文:

第八学期,时间为6周

(6)教育调查、社会调查:

每个假期,共4周

六、学制和修业年限:

四年

七、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安排及课时分配表(即附件3:

教学计划表)

物理学教学计划(教师教育本科理科汉语)

课程类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数

总学时数

总学时分配

各学期学时分配

考试学期

备注

学时数

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讲授

实践

其他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5+2

18

17

18

17

18

17

8+8

考试

考查

 

公共课︵占35%︶

公共必修课

41100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54

 

30

16

8

3

 

 

 

 

 

 

 

 

1

其他指入学教育环节

4110008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

3

51

51

 

41

10

 

 

 

3

 

 

 

 

 

 

3

 

4110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72

72

 

64

8

 

 

 

 

4

 

 

 

 

4

 

 

41100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4

34

 

30

4

 

 

 

 

 

2

 

 

 

 

5

 

41100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

90

90

 

60

30

 

 

 

 

 

 

5

 

 

6

 

 

4110009

形势与政策

4

128

56

72

56

72

 

每学期8节专题讲座

 

1-8

实践指专题讲座/课外实践

3210001

大学英语

12

322

322

 

254

68

 

5

5

5

4

 

 

 

 

1.3

2.4

实践部分指听说内容

3810001

大学体育

6

136

136

 

20

116

 

2

2

2

2

 

 

 

 

 

1-4

 

3010001

大学语文

2

36

36

 

24

12

 

 

2

 

 

 

 

 

 

 

2

 

3510004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60

60

 

30

30

 

2+2

 

 

 

 

 

 

 

 

1

 

3510003

程序设计

3

54

54

 

36

18

 

 

 

 

2+1

 

 

 

 

 

4

 

4110023

职业生涯规划

 

10

4

6

4

 

 

 

 

 

 

 

 

 

 

 

 

专题讲座

4110016

就业指导

 

28

8

20

8

 

 

 

 

 

 

 

 

 

 

 

 

专题讲座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程

6

108

108

 

108

 

 

 

 

 

 

 

 

 

 

 

2-6

人文社科类、理工类、艺体类、教育心理类跨专业四选三。

公共课程合计

55

1183

1085

98

765

384

8

14

9

10

13

2

5

 

0

 

 

 

专业课︵占65%︶

必修课︵占35%︶

4210148

写字课

2

30

30

 

15

15

 

2

 

 

 

 

 

 

 

 

1

 

3010002

教师口语

2

36

36

 

18

18

 

 

2

 

 

 

 

 

 

 

2

 

4110007

心理学

2

34

34

 

30

4

 

 

 

2

 

 

 

 

 

3

 

 

4110023

发展心理学

2

36

36

 

32

4

 

 

 

 

2

 

 

 

 

4

 

 

4110002

教育学

3

51

51

 

45

6

 

 

 

 

 

3

 

 

 

5

 

 

4110024

教育心理学

2

36

36

 

32

4

 

 

 

 

 

 

2

 

 

6

 

 

3610001

现代教育技术学

3

54

54

 

18

36

 

 

 

 

 

 

3

 

 

 

6

 

4E+06

中学物理教学论(含新课标和中学物理实验)

4

72

72

 

54

18

 

 

 

 

 

 

4

 

 

6

 

 

3410019

高等数学1

4

75

75

 

75

 

 

5

 

 

 

 

 

 

 

1

 

 

3410027

空间解析集合与高等代数

3

51

51

 

51

 

 

 

 

3

 

 

 

 

 

3

 

 

3410022

高等数学2

4

72

72

 

72

 

 

 

4

 

 

 

 

 

 

2

 

 

3610004

力学

5

90

90

 

90

 

 

6

 

 

 

 

 

 

 

1

 

 

3610014

热学

4

72

72

 

72

 

 

 

4

 

 

 

 

 

 

2

 

 

3610005

光学

4

68

68

 

68

 

 

 

 

4

 

 

 

 

 

3

 

 

3610006

原子物理

4

72

72

 

72

 

 

 

 

 

4

 

 

 

 

4

 

 

3610015

电磁学

5

85

85

 

85

 

 

 

5

 

 

 

 

 

2

 

 

3610018

普通物理实验1(力热)

2

30

30

 

 

30

 

2

 

 

 

 

 

 

 

 

1

 

3610019

普通物理实验2(电磁)

3

54

54

 

 

54

 

 

3

 

 

 

 

 

 

 

2

 

3610020

普通物理实验3(光)

2

34

34

 

 

34

 

 

 

2

 

 

 

 

 

 

3

 

必修课合计

60

1052

1052

0

829

223

 

15

18

11

6

3

9

0

0

 

 

 

限选课︵占20%︶

3610028

量子力学

4

68

68

 

68

 

 

 

 

 

 

4

 

 

 

5

 

 

3610033

模拟电路及实验

4

72

72

 

54

18

 

 

 

 

3+1

 

 

 

 

4

 

 

3610034

数字电路及实验

4

68

68

 

51

17

 

 

 

 

 

3+1

 

 

 

5

 

 

3610090

电工学及实验

3

68

68

 

51

17

 

 

 

 

 

3+1

 

 

 

5

 

 

3610023

数理方法

4

68

68

 

68

 

 

 

 

4

 

 

 

 

 

3

 

 

3610024

理论力学

4

72

72

 

72

 

 

 

 

 

4

 

 

 

 

4

 

 

3610026

电动力学

4

72

72

 

72

 

 

 

 

 

 

 

4

 

 

6

 

 

3610027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4

68

68

 

68

 

 

 

 

 

 

4

 

 

 

5

 

 

限选课合计

31

556

556

0

504

52

0

0

0

4

8

16

4

0

0

 

 

 

任选课︵占10%︶

3610037

多媒体辅助教学与CAI

3

54

54

 

18

36

 

 

 

 

 

 

3

 

 

 

6

 

3610054

教学技能训练

2

36

36

 

6

30

 

 

 

 

 

 

2

 

 

 

6

 

3610029

近代物理实验

4

68

68

 

 

68

 

 

 

 

 

4

 

 

 

 

5

 

4E+06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3

54

54

 

27

27

 

 

 

 

 

 

3

 

 

 

6

 

3610150

物理学史与方法论

2

36

36

 

36

 

 

 

 

 

 

 

2

 

 

 

6

 

任选课合计

14

248

248

0

87

161

0

0

0

0

0

4

10

0

0

 

 

 

专业课程合计

105

1856

1856

0

1420

436

 

 

 

 

 

 

 

 

 

 

 

 

总课时合计

160

3039

2941

98

2185

820

 

 

 

 

 

 

 

 

 

 

 

 

周课时合计

 

 

 

 

 

 

 

29

27

25

27

25

28

0

0

 

 

 

实践环节

1

0000003

见习

4

72

 

72

 

 

 

 

 

 

 

 

 

 

 

 

 

二、三年级

2

0000001

教育实习

20

350

 

 

 

 

 

 

 

 

 

 

 

17

 

 

 

第七学期

3

0000004

学年论文(设计)

4

72

 

48

24

 

 

 

 

 

 

 

 

 

 

 

 

二、三年级

4

0000005

毕业论文(设计)

8

 

150

 

 

 

 

 

 

 

 

 

 

 

8

 

 

第八学期,写作8周

5

0000008

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

 

 

 

 

 

 

 

2

 

 

 

 

 

 

 

 

 

 

6

0000009

劳动实践

 

 

 

 

 

 

 

 

 

3

 

 

 

 

 

 

 

 

实践环节合计

36

494

150

120

24

 

 

 

 

 

 

 

 

 

 

 

 

 

创新学分

1

0000011

综合讲座课

2

 

 

 

 

 

 

 

 

 

 

 

 

 

 

 

 

 

2

0000012

课外科技实践

2

 

 

 

 

 

 

 

 

 

 

 

 

 

 

 

 

 

3

0000013

社会实践

2

 

 

 

 

 

 

 

 

 

 

 

 

 

 

 

 

 

4

0000014

校园文化建设

2

 

 

 

 

 

 

 

 

 

 

 

 

 

 

 

 

 

 

九、课程分类学时(学分)统计

项目

课程类别

学时/学分

教学计划周学时数

学时

学分

公共必修课

1075

49

14

9

10

13

2

5

0

公共选修课

108

6

0

2

0

2

0

2

0

教师教育专业必修课

249

20

2

2

2

2

2

9

0

专业必修课

803

40

13

16

9

4

1

0

0

限定选修课

556

31

0

0

4

8

16

4

0

任意选修课

248

14

0

0

0

0

4

10

0

合计

3039

160

29

27

25

27

25

28

其他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

见习

4

18

18

18

18

教育实习

20

17周

学年论文(设计)

4

18

18

18

18

毕业论文(设计)

8

8周

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

2

2周

劳动实践

3

3周

合计

41

40

78

18

18

18

340

160

创新学分

综合讲座课

2

课外科技实践

2

社会实践

2

校园文化建设

2

合计

8

0

0

0

0

0

0

0

说明

1、必修课占总学时的70%,其中公共必修课占35%,教师教育专业必修课占9%,专业必修课占26%。

2、选修课占总学时的30%,其中公共选修课占4%,限定选修课占18%,任意选修课占8%。

3、其他教学环节共计49学分。

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高等数学

预修课程:

课程简介:

函数、数列极限、幽灵敏极限、函数的连续性、导数与微分中值定理、导数的应

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多元函数的微分法及其应用、重积分及其应用、数项级数、幂级数与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傅立叶级数简介。

考核方式:

考试

教材及参考书:

1、《教学分析讲义》刘玉链等编

2、《高等数学讲义》樊是映川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力学基础》

课程名称:

力学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

课程简介:

《力学》是物理系学生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

本课程从惯性参考系、动量守恒

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出发,全面讲授了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功能原理、质点和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刚体力学、弹性体的应力和应变、振动与波和流体力学等经典力学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并且辅以电教手段和习题课,以增强学生的物理概念和解决实际力学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了适应现代物理学发展的需要,从物理学整体学力学,在本课程中还简要介绍了从经典物理到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当前物理学的新技术和新成就以及力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价值和应用。

考核方式:

考试

教材及参考书:

1、《力学基础》漆安慎,杜婵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2、《力学(上册)》(第二版)梁昆淼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3、《力学》(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一卷)0.基特尔,科学出版社,1979

4、《力学讨论》梁昆森,俞超,邱树业四川教育出版社,1985

课程名称:

热学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讲授热物理的基础理论。

内容包括热力学和分子物理两大部分。

在热

力学部分,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主线,从宏观上研究气体分子系统的状态及其变化规律。

在分子物理学部分,以气体分子运动论和统计的概念为基础研究分子系统的微观量与宏观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宏观状态参量的实质。

除了研究系统的平衡过程以外,还介绍了非平衡过程,如扩散、热传导、粘滞等运输过程。

最后两章综合运用宏观微观两种方法阐述非理想气体、固体、液体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转变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较全面地了解自然界中物质的基本热性质和研究方法,为学习统计物理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核方式:

考试

教材及参考书:

1、《普通物理》(热学)顾建中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分子物理学》史特劳夫著弋革译高等教育出版杜

3、《物理学》第一卷第二册D.哈里德,R.瑞斯尼克著

课程名称:

电磁学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

课程简介:

《电磁学》是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经典电

磁理论,其中包括库仑定律静电场的基本规律,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解质,稳恒电流、稳恒磁场的特性,安培力与洛仑兹力,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磁介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电磁波。

本课程的理论涉及许多新的物理问题,如,超导、磁流体发电、加速器等。

因此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也可以掌握和了解一些现代物理知识。

考核方式:

考试

教材及参考书:

1、《电磁学》梁灿彬秦光戎梁竹建人民教育出版社

2、《大学物理学》电磁学分册张三慧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电磁学》(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二卷科学出版社

4、《电磁学》严济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

光学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电磁学》

课程简介:

重点学习经典光学的主要原理(干涉、衍射、几何光学基础)和应用,此外还介

召了光的偏振和光的量子性两项现代光学的基本内容。

考核方式:

考试

教材及参考书:

1、《光学》(上、下册)赵凯华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2、《光学》母国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3、《光学教母》郭永康等四川大学出版社

4、《光学教程和学习指导》宣桂鑫等中国计量出版社

课程名称:

原子物理

预修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高等数学》

课程简介:

原子物理课程是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是学生开始进入微观世界研究领域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以说明原子结构为中心,从光谱学、电磁学、x射线等方面的实验事实和总结出的规律汇总到原子结构全貌,应用了若干量子力学的结论,着重于通过丰富的事例建立量子概念,通过众多的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原子层次的结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特点。

通过本课程学习,有助于建立丰富的微观世界物理图象,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考核方式:

考试

教材及参考书:

1、《原子物理学》杨福家上海科技出版社t985

2、《原子物理学》顾建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3、《量子理论》史斌星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

4、《原子核物理学》吴知非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5、《原子物理学》胡镜寰王忠烈刘玉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课程名称:

数学物理方法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应用,它为该专业

后续课程《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场论》等理论物理课程提供强有力的数学基础,是该

专业的必修课程。

主要讲授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法、特殊函数三部分,根据教学对象,对

于数理方法I,着重掌握上述内容的主要概念、公式、定理及基本方法;对数理方法Ⅱ,要

求学生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考核方式:

考试

教材及参考书:

1、《数学物理方法》梁昆森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数学物狸方法教程》潘忠诚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3、《数学物狸方法》郭敦仁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名称:

理论力学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

课程简介:

理论力学是物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是在普通物理力学的基础上,运用高等数学工具,全面、系统地阐述宏观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

质点力学、质点组力学、刚体力学、转动参考系和分析力学等。

考核方式:

考试

教材及参考书: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