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6613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10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级建造师考试 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 重点总结.docx

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总结

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工程技术重点总结

1、洪水标准: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不同等级的建筑物所采用的按某种频率或重现期表示的洪水标准,包括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

2、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分为设计洪水标准和校核洪水标准。

3、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级别,结合风险度综合分析,合理选择;对失事后果严重的,应考虑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措施。

4、永久性建筑物的级别:

按山区及丘陵、平原、潮汐河口及滨海三种情况,分为1、2、3、4、5级。

5、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标准确定的特殊情况:

(1)当山区、丘陵地区挡水高度低于15m,水头差小于10m时,洪水标准按平原、滨海地区标准确定;

(2)当平原、滨海地区挡水高度高于15m,水头差大于10m时,洪水标准按山区、丘陵地区标准确定。

6、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只有3、4、5级。

7、水利水电建筑物等别与规模对应关系:

Ⅰ等--

(1)型;Ⅱ等—大

(2)型;Ⅲ等—中型;Ⅳ等—小

(1)型;Ⅴ等—小

(2)型。

8、水利水电建筑物等别与级别对应关系:

(1)永久性建筑物

工程等别

主要建筑物

次要建筑物

1

3

2

3

3

4

4

5

5

5

(2)临时性建筑物只有3、4、5级。

9、水库特征水位:

(1)校核洪水位:

遇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2)设计洪水位:

遇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3)防洪高水位:

遇下有保护对象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4)防洪限制水位(汛前限制水位):

汛期允许兴利的上限水位,水库汛期防洪起调水位。

(5)正常蓄水位(正常高水位、设计蓄水位、兴利水位):

兴利要求应蓄到的最高水位。

(6)死水位:

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

10、水库库容与水位的关系:

库容名称

与水位关系

净库容

某特征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

总库容

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净库容

防洪库容

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

调洪库容

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

兴利库容(有效库容、调节库容)

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

共用库容(重复利用库容、结合库容)

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汛期用于蓄洪,非汛期用于兴利的库容

死库容

死水位以下的库容

11、水工建筑物按其作用分类:

(有些是多种作用)

(1)挡水建筑物(江河堤防、海塘,坝和水闸等)

(2)泄水建筑物(各种溢流坝、坝身泄流孔、岸边泄洪道、泄洪隧洞)

(3)输水建筑物(引水隧洞、引水涵管、渠道、渡槽、倒虹吸)

(4)取水建筑物(引水隧洞的进水口段、灌溉渠首、供水用进水闸、扬水站)

(5)整治建筑物(丁坝、顺坝、导流堤、护堤和护岸)

(6)专门为灌溉、发电、过坝需要而兴建的建筑物:

①水电站建筑物(压力管道、压力前池、调压室、电站厂房)

②灌溉、排水建筑物(渠道节制闸、分水闸、渡槽、虹吸、跌水等)

③水运建筑物(升船机、船闸、筏道、码头)

④给水、水下建筑物(自来水厂抽水站、滤水池、水塔、排污水道)

⑤渔业建筑物(鱼道、生鱼机)

12、水工建筑物按使用时期分类:

永久建筑物(主、次要建筑物)、临时建筑物。

13、水工建筑物的坝体按构造分类:

(1)重力坝(实体重力、宽缝重力、空腹重力、浆砌石重力)

(2)拱坝(等半径式、定角式、变角式;薄拱坝、一般拱坝、重力拱坝)

(3)支墩坝(平板坝、大头坝、连拱坝)

14、坝体按建筑材料分类:

(1)土石坝(按施工方式分为碾压式、抛填式、定向爆破式、水力冲填式、水坠坝等;按材料分为均质坝、

黏土墙坝、斜墙坝、人工材料心墙和斜墙坝、多种土质坝、土石混合坝等);

(2)混凝土坝(按受力分为重力坝和拱坝;按施工方法分为碾压砼重力坝和拱坝等)

(3)浆砌石坝;

(4)钢筋混凝土坝;

(5)木坝。

15、渠系建筑物按其作用分:

(1)渠首、调节及配水建筑物;

(2)交叉建筑物(渡槽、倒虹吸、涵管等);

(3)落差建筑物(跌水及陡坡);

(4)泄水建筑物;

(5)冲砂和沉砂建筑物;

(6)量水建筑物。

16、渡槽结构与分类:

由进口段、槽身、出口段及支承结构组成;按结构分梁式和拱式;按施工分装配式和现浇式。

17、倒虹吸结构:

由进口段、管身、出口段组成。

18、涵洞结构与分类:

由进口段、洞身、出口段组成;有圆管涵、拱涵、箱涵等。

19、跌水与陡坡结构与分类:

由跌水口、进口连接段、跌水墙、侧墙、消力池和出口连接段组成;跌水多为浆砌石或混凝土建造;陡坡与跌水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斜坡代替跌水墙。

20、水工建筑物按作用水时间的变异性荷载分类:

(1)永久作用荷载(自重、永久设备重量、土压力、淤沙压力、地应力、围岩压力、预应力)

(2)可变作用荷载(静水压力、扬压力、动水压力、水锤压力、浪压力、外水压力、风荷载、雪荷载、冰压力、冻胀力、温度荷载、土壤孔隙水压力、灌浆压力等)

(3)偶然作用荷载(地震作用、校核水位时的静水压力、扬压力及水重)

21、水工建筑物主要水力荷载:

静水压力、扬压力(浮托力和渗透压力之和)、浪压力、冰压力(静冰和动冰压力)

22、波浪的几何要素:

波高、波长、波速。

23、土坝渗流分析主要内容:

确定渗流主要参数——渗流速度与坡降;确定渗流量。

24、土坝渗流分析较简单的方法:

水力学法和流网法(由流线和等势线构成的网格)。

25、土坝渗流分析水力学法的两种假定:

(1)坝体内土质是均匀的,各方向的渗透系数相同;

(2)渗流是层流,符合达西定律,任一铅直线上的流速和水头是常数。

26、闸基渗流计算的目的:

求解渗流区域内的渗透压力、渗透坡降、渗透流速及渗流量。

27、闸基渗流分析方法:

流网法和阻力系数法。

28、影响渗透系数的主要因素:

颗粒形状、大小、不均匀系数及水温。

29、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

经验法、室内测定法、野外测定法。

30、渗透变形(渗透破坏)的几种形式:

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接触管涌、接触流土。

31、发生管涌和流土的主要条件:

渗透坡降和土的颗粒组成。

32、防止渗透变形的工程措施(上堵下排):

(1)设置水平和垂直防渗体,增加渗径长度,降低渗流坡降或截阻渗流;

(2)设置排水沟或减压井,降低下游渗流口处的渗透压力,有计划的排出渗水;

(3)对可能发生管涌的地段,铺设反滤层,拦截可能被渗流带走的细小颗粒;

(4)对可能发生流土的地段,增加渗流出口处的盖重,盖重与保护层之间铺设反滤层。

33、对反滤层设置的要求:

(1)相邻两层间,颗粒较小的一层的土体颗粒不得穿过较粗一层土体颗粒的空隙;

(2)各层内的土体颗粒不能发生移动,相对较稳定;

(3)被保护土壤的颗粒不能穿过反滤层;

(4)反滤层不能被淤塞而失效;

(5)耐久、稳定,在使用期内不会随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性质的变化。

34、水流形态主要包括:

(1)恒定流(任何空间的运动要素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和非恒定流(改变);

(2)均匀流(水流流线为相互平行的直线)和非均匀流(不平行);

(3)渐变流(流线之间近乎于平行线)和急变流(流线之间夹角很大或曲率半径很小);

(4)层流(流速小、不掺杂)和紊流(流速大、液体质点形成漩涡,相互掺杂)。

35、常用的几种消能方式、原理、使用范围:

(1)底流消能(原理:

利用水跃产生的表面旋滚与底部高速主流间的强烈紊动、剪切和掺混作用。

特点:

流态稳定,消能效果好,对地质条件和尾水变幅适应性强,水流雾化很小。

适用条件:

低水头、

大流量、地质条件差的)

(2)挑流消能(原理:

利用溢流坝下游的挑流坎,把高速水流挑射到下游空中,然后扩散的掺气水流跌落到

下游河道内,在尾水水深中发生漩涡、冲击、掺搅、紊动、扩散、剪切,以消除能量,同时

冲刷河床,形成冲刷坑,在冲刷坑内继续消能。

适用条件:

坚硬岩基的高、中坝)

(3)面流消能(原理:

利用鼻坎将下泄的高速水流挑至下游水面,在主流与河床之间形成巨大的底部旋滚,

旋滚流速较低,避免高速水流对河床的冲刷。

余能通过水舌扩散,流速分布调整及底部旋滚与

主流的相互作用而消能。

适用条件:

中、低水头工程且尾水较深,流量变化范围较小,水位变

幅较小,或有排冰、漂木要求的情况,一般不做护坦)

(4)消力戽消能(原理:

利用泄水建筑物的出流部分造成具有一定反弧半径和较大挑角所形成的戽斗,在下游

尾水淹没挑坎的条件下,形成自由水舌,高速水流在戽斗产生激烈的表面旋滚,后经鼻坎较高

速的主流挑至水面,并通过戽后的涌浪及底部旋滚而获得较大的消能效果。

适用条件:

尾水较

深,流量变化范围较小,水位变幅较小,或有排冰、漂木要求的情况,一般不做护坦)

36、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材料按物化性质分类:

无机非金属、金属、有机材料三类。

37、水利水电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天然石料、烧土制品、无机胶凝材料。

38、水利水电工程无机胶凝材料分:

气硬性、水硬性胶凝材料。

39、水利水电工程天然石料:

(1)按形成条件分:

岩浆岩也叫火成岩(包括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沉积岩也叫水成岩(包括石灰岩、砂岩);变质岩(包括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三大类;

(2)按加工程度分:

细石料、组石料、毛料石(块石)、乱毛石(片石)等。

40、水利水电工程天然石料黑色金属(钢和铁的总称)和有色金属(黑色以外)两大类。

41、水利水电工程有机质材料:

木材、竹材、沥青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等。

42、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材料按材料来源分类:

天然建筑材料(土、石、石棉、木材)和人工材料(石灰、水泥、沥青、金属、土工合成材料、高分子聚合物等)。

43、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材料按其功能分类:

(1)结构材料(混凝土、型钢、木材等)

(2)防水材料(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镀锌薄钢板、紫铜止水片、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遇水膨胀橡胶嵌缝条)

(3)胶凝材料(石膏、石灰、水玻璃、水泥、混凝土等)

(4)装饰材料(天然石材、建筑陶瓷、装饰玻璃、装饰砂浆、装饰水泥、塑料制品等)

(5)防护材料(钢材覆面、码头护木等)

(6)隔热保温材料等(石棉纸、石棉板、矿渣棉、泡沫混凝土、泡沫玻璃、纤维板等)

44、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分:

土工膜、土工织物、土工复合材料、土工特殊材料。

45、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反滤、排水;护岸护底;防汛抢险。

46、水利水电工程水泥品种: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矿渣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粉煤灰硅酸盐、硅酸盐大坝、快硬硅酸盐、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等。

47、水利水电工程水泥适用范围:

(1)水位变化区域的外部混凝土、溢流面受水流冲刷的混凝土,优先选用: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硅酸盐大坝,避免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优先选用: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硅酸盐大坝,并掺引气剂或塑化剂。

环境水兼硫酸盐侵蚀时,优先选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3)大体积建筑物内部混凝土,优先选用:

矿渣硅酸盐大坝、矿渣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粉煤灰硅酸盐等,以适应低热要求。

(4)位于水下或地下部位混凝土宜采用、矿渣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粉煤灰硅酸盐等。

48、水利水电工程水泥砂浆的技术指标:

流动性(沉入度表示);保水性(泌水率表示)。

49、水利水电工程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指标:

(1)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用坍落度表示);(影响因素:

水泥浆用量、水泥浆稀稠、砂率、水泥品种、外加剂等)

(2)强度(抗压、抗拉、抗弯、抗剪四种,主要利用抗压强度);(抗压测试:

做15cm立方体,20±3℃,相对湿度95%标护以下,养护28天测试);(影响因素:

施工方法、施工质量、水泥强度、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养护条件及龄期等);(抗拉基本与其同)

(3)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抗冲磨性、抗侵蚀性等)。

50、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配合比(水泥、水、砂、石子之间用量关系)表示方法:

(1)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重量来表示;

(2)以各种材料的重量比来表示。

5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是以下关系:

(1)水灰比(水泥与水用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2)砂率(砂与石子用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3)浆骨比(单位体积混凝土的用水量,是表示水泥浆与骨料用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5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骨料分类:

(1)细骨料四级(粗砂细度模数F.M3.7-3.1、中砂3.0-2.3、细砂2.2-1.6、特细1.5-0.7)

(2)粗骨料四级(特大150-80或120-80、大80-40、中40-20、小20-5)

53、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外加剂分类:

(1)改善流变性能:

减气剂、引气剂、泵送剂等;

(2)调节凝固时间、硬化性能:

速凝剂、早强剂、缓凝剂等;

(3)改善耐久性:

引气剂、防水剂等;

(4)改善其他性能:

膨胀剂、防冻剂、泵送剂。

54、水利水电工程建筑钢材主要力学性质:

抗拉屈服强度;抗拉极限强度;伸长率;硬度;冲击韧性;可焊性;冷弯性能。

55、水利水电工程建筑钢材分类:

热轧钢筋、冷拉钢筋、冷轧带肋钢筋、热处理钢筋。

5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常用的测量仪器:

水准仪、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全站仪、GPS。

57、平面位置放羊的基本方法:

直角交会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

58、高程放样方法的选择:

(1)主要根据放样点的精度要求和现场作业条件,可分别选择水准测量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解析三角高程法、视距法等。

(2)对于误差不大于±10mm的部位,应采取水准测量法。

(3)采用经纬仪代替水准仪放样时,应注意放样点离高程点不大于50m;必须用正倒镜置平法读数,取平均值。

(4)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设高程放样控制点时,应注意加入地球曲率半径改正,并校核相邻点高程。

5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开挖工程量测量内容:

开挖区原始地形和原始断面测量;开挖轮廓点放样;开挖竣工地形、断面测量和工程量测算。

6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开挖工程细部放样注意项目:

(1)细部放样,须在实地放出开挖轮廓的坡顶点、转角点或坡脚点,并醒目标定;

(2)细部放样方法有极坐标法,侧脚前方交会法,测角后方交会法等;

(3)距离丈量据条件和精度选择:

①用钢尺或皮尺丈量,以不超过一尺段为宜,高差较大时,丈量斜距;

②用视距法,视距长度不大于50m;

③用视差法,端点法长度不大于70m;

(4)细部点高程放样,可采用支线水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或经纬仪置平测高法。

61、水利水电工程填筑工程量测算:

(1)混凝土和土石料填筑工程量,必须从实测的断面(或平面)图上计算求得;

(2)混凝土浇筑块体收方,基础部位应根据基础开挖竣工图计算,基础以上部位,可直接根据水工设计的几何尺寸及实测部位的平均高程进行计算;

(3)土石方填筑量收方,应该根据实测的各种填筑料分界线,分别计算各类填料方量;

(4)独立两次对同一工程量测算体积之差,在小于该体积的3%时,可取计算各类填料的最后值。

6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外部变形监测的内容:

施工区的滑坡观测;高边坡开挖稳定性监测;围堤的水平位移和沉陷观测;临时性的基础沉陷(回弹)和裂缝监测等。

6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外部变形监测的方法:

(1)一般,滑坡、高边坡稳定监测采用交会法;

(2)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水准线法(活动占牌法和小角度法);

(3)垂直位移观测宜采用水准观测法,也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

(4)低级回弹宜采用水准仪与悬挂钢尺相配合的观测方法。

64、水利水电工程竣工测量的内容:

(1)主要水工建筑物基础开挖建基面1:

200~1:

500地形图(高程平面图)或纵横断面图;

(2)建筑物过流部位或隐蔽部位形体测量;

(3)外部变形监测设备埋设安装竣工图;

(4)建筑物的各种重要孔洞的形体测量(如电梯井、倒垂孔等);

(5)视需要测绘施工区平面图。

6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程序:

规划、可研、初设、技设四个阶段。

66、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基本方法:

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监测与观测等。

67、水工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括:

土石类型及其性质、地质结构、地形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6个方面。

6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主要是对:

坝基、边坡、地下洞室围岩、水库及软土基坑工程等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

69、水利水电工程坝基岩体的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坝基稳定(渗透稳定、沉陷稳定、抗滑稳定)和坝区渗漏稳定(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

70、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工程地质分析:

(1)边坡变形破坏的类型有松弛胀裂、蠕动变形、崩塌、滑坡四种类型。

此外还有塌滑、错落、倾倒等过渡性,还有泥石流类型。

(2)影响边坡为的那个的因素:

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岩土类型和性质的影响;地质构造和掩体结构的影响;水的影响;其他因素包括风化因素、人工挖掘、振动、地震等。

71、水利水电工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1)理想的建洞山体具备条件:

地质构造简单,岩层厚,节理组数少,间距大,无影响整个山体稳定的断裂带;岩体坚硬完整;地形完整,没有滑坡、塌方等早期埋藏和近期破坏的地形;无岩溶或岩溶很不发育;地下水影响小;无有害气体和异常地热。

(2)地下洞室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类型:

脆性破裂;块体滑动和塌方;层状弯折和拱曲;塑性变形和膨胀。

72、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水库渗漏、水库浸没、水库塌岸、水库淤积、水库诱发地震等问题。

73、水利水电工程软土基坑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1)软土基坑地质问题包括土质边坡稳定和基坑降排水;

(2)基坑边坡失稳的防治措施:

采取合理边坡、设置边坡护面、基坑支护、降低地下水位

(3)软土基础降排水的目的:

增加边坡稳定性;对于细砂和粉砂土层的边坡,防止流砂和管涌的;对下卧承压含水层的粘性土基坑,防止基坑底部隆起;保持基坑土体干燥,方便施工。

(4)软土基坑开挖的降排水途径:

明排法和人工降水(轻型井点和管井井点)。

(5)明排水适用条件:

①不易产生流砂、流土、潜蚀、管涌、淘空、塌陷等现象的黏性土、沙土、碎石土的土层;②基坑地下水位超出基础底板或洞室标高不大于2.0m。

(6)轻型井点降水的适用条件:

①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的底层;②基坑边坡不稳,易产生流土、流砂、关蓉等现象;③地下水位埋藏小于6m,宜用单级真空点井;当大于6m时,场地条件有限,宜用喷射井点、接力点井;场地条件允许,宜用多级点井。

(7)管井降水适用条件:

①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于5m;②基岩裂隙和岩溶含水层厚度可小于5m;③含水层渗透系数K宜大于1m/d。

74、水利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划分:

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招标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75、水电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划分:

预可研阶段;可研阶段;招标设计阶段;施工详图设计阶段。

76、水工建筑物的荷载分类:

(1)永久作用荷载(自重、永久设备重量、土压力、淤沙压力、地应力、围岩压力、预应力)

(2)可变作用荷载(静水压力、扬压力、动水压力、水锤压力、浪压力、外水压力、风荷载、雪荷载、冰压力、冻胀力、温度荷载、土壤孔隙水压力、灌浆压力等)

(3)偶然作用荷载(地震作用、校核水位时的静水压力、扬压力及水重)

77、水工建筑设计主要进行的几种计算:

抗滑稳定分析、应力分析、渗流计算、沉降计算、应力应变计算、抗震设计。

78、水工建筑物抗滑稳定分析的主要方法:

整体宏观的半经验法。

79、水工建筑物应力分析的主要方法:

(1)理论计算法(材料力学法、有限元法);

(2)模型试验法(偏光弹性试验、激光全息试验、脆性材料试验)

80、导致大坝灾难性破坏的原因和几种形式:

(1)溢洪道泄洪能力不足,洪水漫过按不过水坝设计的坝顶,溢流而下;

(2)坝体连同部分地基沿原基面发生滑移破坏;

(3)坝体因扬压力过大而沿坝基面滑动;

(4)坝体或坝基因管涌而破坏;

(5)坝的上下游边坡发生滑移破坏。

(后四种模式渗流起重要作用)

81、水工建筑物渗流分析的主要方法:

确定渗透压力;确定渗透坡降(流速);确定渗流量

82、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的主要问题:

(1)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时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

(2)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或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3)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随震中距离远近有不同的烈度;

(4)地震荷载包括地震惯性力、水平向地震动水压力、地震动土压力;

(5)地震荷载计算方法:

动力法和拟静力法;

(6)抗震设计常用基本烈度和设计烈度,设计烈度通常比基本烈度大一级。

83、水利水电工程坝址、坝型选择:

(1)河谷狭窄,地质条件较好,适宜建拱坝;

(2)河谷宽阔,地质条件较好,适宜建重力坝或支墩坝;

(3)河谷宽阔,覆盖层较厚,适宜建土石坝。

84、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的影响:

(1)地质条件对枢纽布置起决定性作用。

①坚实的岩基对坝型选择几乎没有特定限制;

②砾石低级经充分压实,对土坝、堆石坝、低混凝土坝也适宜,但注意防渗;

③粉砂、细砂地基如设计适当的也可修建低混凝土坝和土坝,主要防止沉陷和渗漏;

④黏土地基适于建土坝,不宜建混凝土坝和堆石坝。

(2)地形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坝址。

①一般选在河谷狭窄地段,轴线短,工程量少;

②对枢纽还要考虑泄洪、发电、通航等建筑物布置和施工导流的要求;

③多泥沙河道考虑是否对取水防沙有利;

④通航要求的枢纽,要注意建筑物对水流形态的要求,便于引航道与通航建筑物的衔接;

⑤对灌溉枢纽,坝址位置要尽量接近用水区,缩短引水渠长度,节省引水工程量。

(3)施工条件的影响:

便于施工导流;便于布置施工场地;便于施工运输;便于用电。

(4)建筑材料的影响:

材料要足,主要考虑料场布置、储量、埋深、开采条件、施工淹没等问题。

8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建筑物:

(1)指枢纽工程施工期所使用的临时性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

(2)导流挡水建筑物主要是围堤;

(3)导流泄水建筑物主要包括:

导流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底孔等临时建筑物和部分利用的永久性建筑物。

8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标准:

(1)包括导流建筑物的级别及其设计洪水标准;

(2)还包括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洪水标准和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后坝体度汛洪水标准。

8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标准的确定依据:

施工导流标准根据导流建筑物的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工程规模等指标,划分级别(Ⅲ—Ⅴ),再根据级别和类型,并结合风险度,确定标准。

8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标准的确定方法:

实测资料分析法;常规频率法;经济流量分析法。

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方式:

分段围堰法;全段围堰法

9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明渠导流适用条件及优点:

(1)使用岸坡平缓或有一岸具有较宽的台地、垭口或古河道的地形;

(2)具有哦施工简单、适合大型机械施工的优点;有利加速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对通航、放木条件也较好。

9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隧洞导流适用条件:

适用于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陡峻、山岩坚实的山区河流。

9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涵管导流适用条件:

适用于导流流量较小河流或只用来担负枯水期的导流。

一般在修筑土坝、堆石坝中应用。

布置在滩地,位置在枯水位以上,这样可在枯水期不修围堰或只修小围堰而先将涵管修好,然后再修上下游断流围堰,将喝水经涵管下泄。

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围堰按施工材料分类:

土石围堰、混凝土围堰、草土围堰、木笼围堰、竹笼围堰、钢板桩格型围堰等。

9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围堰按与水流的相对位置分类:

横向围堰、纵向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