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9663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docx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

《中国电力与能源》重点摘抄

 

备注:

参考国家电网人资部对国考中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部分的复习意见:

看主旨和章节的第一部分,现将《中国电力与能源》一书中的重点摘抄如下,可能不全面,同学们可以在其基础上自行补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电力与能源 

前言 

本书从分析全球和我国能源状况入手,研究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并基于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和大能源观,提出了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思路,即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国际竞争格局转变,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能源现代化道路,营造相对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

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我国能源战略转型的过程。

能源战略转型包含多个维度,即能源结构由高碳型转向低碳型,能源利用由粗放型转向集约高效型,能源配置方式有就地平衡型转向大范围优化配置型,能源供应由国内资源保障型转向国际国内资源统筹利用型,能源服务由单向供给型转向智能互动型。

 

第一章 能源概况 

第一节 全球能源概况 

1,全球能源态势:

①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②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③资源和环境对能源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强;④能源安全问题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⑤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发展; 

2,全球能源特征:

结构多元化、开发清洁化、配置远程化、消费电气化、系统智能化、资源金融化(六大特征)。

 

第二节 中国能源概况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和优质能源相对较少。

 

1,能源禀赋:

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

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2,能源生产:

我国已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

 

3,能源消费:

一次能源消费、终端能源消费。

 

4,国际能源合作:

随着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我国由能源净出口国逐渐变为能源净进口国。

 

第三节 中国能源面临的重大问题 

① 可持续供应问题;②输送和配置问题;③发展质量问题;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

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是PM2.5污染的重点区域,这些区域的PM2.5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为减少重点区域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未来必须严格限制东中部地区的新增燃煤电厂建设,控制城市煤烟污染,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

 

第四节 影响中国能源发展的原因 

经济发展方式、能源发展方式、国际竞争格局。

   

第2章 能源战略思路

解决中国能源问题,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树立大能源观,确立科学的解决思路,选择合适的实施路径。

要着力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动能源战略转型,走中国特色能源现代化道路。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电力为中心。

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一节  解决能源问题的基本思路 

树立大能源观,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国际竞争格局转变,是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思路。

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能源战略转型的过程。

 1, 能源问题的复杂性:

综合性、差异性、长期性、不确定性。

 

2, 大能源观:

所谓大能源观是指以系统论的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全局的、整体

的、历史的、开放的、普遍联系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能源问题。

 

3, 能源问题解决思路:

①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②推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能源现代化道路;③推进国际竞争格局转变,营造相对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二节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路径 

从2003年开始,我国能源发展进入战略转型期,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成为重大战略任务。

深入推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战略转型,应坚持能源开发与能源节约并举、传统能源开发与新型能源开发并举、利用国内资源与利用国外资源并举、优化能源布局与优化能源输送方式并举、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并举。

 

第三节  能源战略的中心环节 

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宏达的系统工程,电力在其中居于中心地位。

制定实施能源战略,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应坚持以电力为中心。

坚持以电力为中心,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保障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应压力;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保护压力;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有利于改善民生,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节 “一特四大”战略 

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是电力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实现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基点,对保障电力供应、集约化开发能源资源、优化能源输送格局、提高能源配置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的关键在于发展特高压电网。

发展特高压电网是大型能源基地建设的前提与保障,能够充分发挥特高压在远距离输电方面的优势,构建结构坚强、功能强大的智能化能源配置平台,并为国际能源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所谓“一特四大”战略,是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加快空中能源通道建设,实施输煤输电并举,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集约高效开发,实行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和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电力保障。

 

★特高压技术是指电压等级为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是当今世界电压等级最高、最先进的输电技术。

   

第三章 能源开发利用 

当前,我国能源开发利用方式总体较为粗放,能源资源开采和转换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布局和结构亟待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未来,要加快能源发展和能源战略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能源开发利用方式,贯彻安全、集约、高效、多元、清洁的原则,着力推进煤炭的高效清洁开发利用,积极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安全高效开发利用核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统筹开展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积极利用海外能源资源,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供应。

 

第一节 能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需要转变能源开发利用方式。

要针对当前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科学的能源开发利用原则,民孤儿能源开发利用重点,理清能源开发利用思路,为转变能源开发利用方式提供路径指引。

 

1, 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能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②能源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亟待优化;③能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④能源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 2, 能源开发利用原则:

安全、集约、高效、多元和清洁的原则。

 

3, 能源开发利用的重点领域: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新能源、海外能源资源。

 

第二节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

开发利用好煤炭,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突出抓好西部、北部大型煤电基地开发,加大煤炭就地转化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煤炭绿色清洁利用,积极发展煤炭综合利用和现代煤化工产业,充分发挥煤炭对我国能源供应的基础保障作用。

 1,转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①合理调整不同地区煤炭开发节奏;②加强煤炭就地转化比例;③强化对煤炭资源的综合转换利用; 

2,煤炭的清洁利用与综合利用:

①提高煤炭入洗率;②发展煤炭清洁燃烧技术;③积极发展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热电(冷)联产、余热余压发电、煤炭废弃物循环利用等);④控制燃煤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 

3,科学发展煤化工产业:

①大力发展煤气化多联产;②有序适度发展煤液化;③严格控制煤焦化产能; 

第三节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我国水能资源局世界首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水电建设力度,水电开发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

截止2011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3亿千瓦,是世界上水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相对其他清洁能源而言,水电成本低,技术成熟,出力特性较好,是实现2020年15%非化石能源目标的首选能源。

 

1, 大型水电基地建设:

我国未来水电开发重点地区主要是西南的四川、云南和西藏地区。

 2, 小水电开发:

我国小水电的开发总体上呈现先快后满的格局,2030年以前小水电投产规模较大,是小水电开发的重点时期,之后投产规模将呈递减趋势。

从小水电资源的分布来看,西部地区是小水电发展的重点地区。

 

3, 抽水蓄能电站规划与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运行方式灵活和反应快速等特点,在电力系统中可以发挥削峰填谷、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和黑启动等多种功能。

):

经济发达的符合中心地区以及西部、北部等新能源开发规模较大的地区,是未来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的重点区域。

 

第四节  核能开发利用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需求总量巨大,但人均能源资源较为缺乏。

大力发展核电是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提高自主供应能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正处于核电积极发展阶段,未来20年核电新增装机规模较大。

推进我国核电发展必须吸取国际几次重大核电事故的经验教训,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核能的高效开发。

 

第五节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随着化石能源资源供应的日益紧张以及人们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关注的不断升温,通过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我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保障能源稳定供应、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带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实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的主要途径是发电。

近期和中期,我国要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资源集中、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地区采取集约化基地式开发方式,建设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在优先考虑本地消纳的基础上,融入大电网,实现全国范围的消纳;同时,因地制宜开发建设小型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并就近并入电网消纳。

远期来看,要加强可燃冰、核聚变能等新型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为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可持续供应奠定基础。

 ★分布式能源是指位于用户侧,优先满足用户自身需求,独立运行或接入低压配电网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设施或有电力输出的能量梯级利用多联供系统。

第六节  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我国常规石油资源总量不少,但丰度与品位相对较差,未来应加大勘测力度,增加储量供应。

我国具有一定的非常规石油资源,但品位偏低,当前处于勘探起步阶段,估计到2030年乃至2050年都只能对常规石油供应起补充作用。

我国大多数已开发主力油田已进入产量递减期,且储量大规模增加的可能性较小,从长期石油安全看,未来应合理控制我国原油高峰产量。

 

我国天然气勘探处于早期阶段,储量增长潜力较大,但当前九大盆地气田探明率相对较低,应加强勘探开发水平。

非常规天然气储量比较丰富,是常规天然气的有益补充,但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技术水平还不够成熟,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并鼓励自主创新,提升开发利用水平。

天然气优先满足民用需求,在气源有保障的地区适度发展燃气调峰电源。

 ★非常规石油资源是指在现今经济、技术条件下,不能完全用常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勘探、开发与加工利用的石油资源,主要包括页岩油和油砂油。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是指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不能完全用常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勘探、开发与加工利用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包括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可燃冰等。

   

第四章 能源输送和配置 

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的国情,决定了能源大规模、远距离运输和大范围优化配置不可避免。

未来,要消除我国能源运输瓶颈,提高能源配置效率,优化能源配置格局,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必须下决心转变能源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各类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连续贯通的一体化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

要通过输煤输电并举、加快发展输电,优化煤炭运输方式,改变过度依赖铁路输煤的局面;大力推进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建设网架结构合理、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能源资源配置平台;加强油气管网建设,优化布局和结构,实现输配网络化和上下游协调发展。

 

第1节 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

第二节 煤炭运输方式优化——输煤输电并举 第三节 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电网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实现电网的科学发展,对于构建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能源资源配置,保障能源安全,推动技术创新,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随着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构建安全、环保、高效、互动的现代电网体系,已成为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推进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战略转型的关键任务。

1, 电网发展概况 

①发展现状:

电网规模持续快速扩大;输电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全国联网格局基本形成; 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电网技术水平实现突破;跨区域能力持续增强; ②电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电网建设整体滞后;用电需求增长和电源发展对电网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能源发展和新型用电服务带来新挑战; ★“两头薄弱”:

电网建设投入不足导致我国特高压和配电网“两头薄弱”问题突出。

一方面,从能源基地至负荷中心的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电通道建设严重滞后,亟待加快建设。

另一方面,配电网结构不合理,供电能力弱,“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供电可靠率有待提高。

 

2, 未来电力流格局:

受端市场空间;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外送;电力流总体格局(大规模的“西电东送”、“北电南送”) 

3, 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坚强与智能并重;统筹协调发展;高效集约发展;安全环保发展; 

★“三道防线”是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

第一道防线是指电网发展出现概率较高的单一故障时,由继电保护装置快速切除故障元件,保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第二道防线是指电网发生出现概率较低的单一严重故障时,采取稳定控制装置及切机、切负荷等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第三道防线是指电网发生出现概率很低的多重故障而稳定破坏时,将电网解列,并通过紧急控制装置防止系统崩溃,尽量减少负荷损失。

 ★“三横三纵”:

三横:

陕北—潍坊、靖边—连云港、雅安—上海三个横向输电通道;三纵:

锡盟—南京、张北—南昌、蒙西—长沙三个纵向输电通道。

 ★输电电压等级:

目前我国电网形成了110(66)、220、500(330)、750、1000千伏交流和±500、±660、±800千伏直流标准输电电压序列,正在研究±1100千伏直流输电电压等级。

 

第四节 “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构建 

构建“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是我国电力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电网电压等级将不断提高;而更高电压等级输电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电网规模的扩大。

利用特高压技术,发展“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

 

1,构建“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的必要性:

有利于发挥联网效益;有利于大规模接受外来电力;有利于大规模消纳清洁能源;有利于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第五节 电网智能化 

当今世界,追求智能发展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潮流。

所谓智能发展,就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市场、新的就业形态,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智能处理、协同工作。

智能电网是智能发展潮流在能源领域的体现,也是能源系统技术升级的内在需要,是全球范围内智能发展趋势深入推进的突出标志,同时也是正在孕育发展的新一轮能源变革的重要特征。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智能电网作为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的智能电网建设热潮。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在我国率先提出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智能电网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全面启动,顺利开展。

随着智能电网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智能电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智能电网的内涵和特征 

①各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要解决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应对气候变化,保证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电力供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多样化需求。

 

②对我国来说,智能电网应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覆盖各个电压等级和电源接入、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集成现代通信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决策支持技术与先进电力技术,适应各类电源和用电设施的灵活接入与退出,实现与用户友好互动,具有智能响应和系统自愈能力,能够显著提高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的新型现代化电网。

 

③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

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2,智能电网的战略意义:

实现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满足用户日益多元化的用能需求;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促进电力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3,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重点:

①统筹推进电网个环节智能化;②推进通信信息平台建设;③促进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网融合”: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之间的相互融合发展。

 

4,智能电网发展原则:

①坚持统一规划、分布实施;②坚持自主创新、标准引领;③坚持统筹协调、合力推进; 第六节 油气输送管网 

    我国油气输送管网今年来发展较快,但还存在着里程和密度较低、网络化程度不够、调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加快实现输配网络化,加强整体建设规划,加大调峰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1,油气输送管网现状 ●管道运输是指:

用加压设施加压流体并通过管道将流体运输到目的地的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占地少、污染小、成本低、安全可靠、全天候运输等优点,特别适合于石油、天然气等液、气态货物的运输。

 

2,油气输送管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油气管网里程偏少、密度偏低;管道网络化程度较低;成品油管道运输比例不高;天然气调峰设施建设落后;部分原油管线老化情况严重;管道运输技术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3,油气输送管网建设思路:

加快油气管网建设,实现输配网络化;加强油气管网整体建设规划,实现上下游协调发展;加大天然气调峰设施建设,提高管网输送能力;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油气管网技术水平。

   

第五章 能源终端消费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既要考虑能源开发转换和输送配置环节,也要高度重视能源终端消费环节。

从终端消费领域入手,构建绿色能源消费模式,对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用能方式,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能源消费模式构建的重点,在于实施以终端节能为重点的节能优先战略、以提高电气化水平为主要目标的终端能源替代战略和以发展电动汽车为核心举措的绿色交通战略。

 

第一节 绿色能源消费模式 

从消费侧来看,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亟待创新能源消费理念,构建与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战略转型相适应的绿色能源消费模式。

 

1,能源消费面临的挑战: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消费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粗放、效率较低;优质能源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偏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增加了能源供应压力; ★绿色能源消费模式:

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能源消费模式,其核心是以合理能源消费、总量减量化为基本原则,通过节约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高品质能源对低品质能源的替代,追求以最小的能源消耗获取最优的效用,以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绿色能源消费模式强调能源消费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其基本特征是绿色,即节约、环保和可持续,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节能优先战略 

1,节能优先战略的基本思路:

坚持将节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和能源战略;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坚持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相结合;坚持直接节能和间接节能相结合; 

2,节能优先战略重点:

能源节约涉及生产、生活和全社会的每个单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节能要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当前应着重加强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以此来带动我国全社会整体能效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电气化 

未来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的不断增长,能源资源、环境容量的约束对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巨大挑战,推进工业、交通、商业和城市居民、农村等各领域电气化,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以更好地提高能源效率,缓解石油进口压力,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环境质量,推动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终端能源替代是指终端使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的相互替代。

   

第六章 能源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能源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体现。

面向未来,深入推进中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进一步加强能源市场建设,引导煤炭市场健康发展,完善油气价格机制,稳步推进电力市场化进程,积极改进和创新能源市场监管,为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第一节 能源市场概况和发展思路 

我国能源领域的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利用外资、多渠道集资办电、石油产量包干等政策开始,逐步开放市场准入,调整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放松价格管制,引入竞争机制。

在不同能源部门,虽然改革步骤不一致,具体情况也各有特点,但总体上,市场对能源发展的引导作用日益突出,多元化主体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联系逐步加深。

 

在能源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如市场配置资源能力不足、能源比价关系不合理、监管体制与能源领域发展实际不相适应等。

所以,还需继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的能源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能源市场建设和监管配套思路。

 

1,我国能源市场建设的基本特点:

多元竞争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市场交易和资源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广;国内国际能源市场相互影响不断加深;市场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完善; 

2,能源市场化的基本思路:

应该以促进中国能源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能源价格改革委核心,以市场体系建设和监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构建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科学高效的能源运行机制为关键,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发展效率、改进能源服务质量、共享能源发展成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可持续的能源支撑为目标。

在推进我国能源市场化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有利于满足能源供应,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有利于促进能源产业发展,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应对全球能源形势,提高国际能源竞争力。

 

第三节 电力市场建设 

1,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原则:

促进电力工业科学发展;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综合发挥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作用;提升电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设计、依法逐步推进;2,中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思路 

总体来看,基于我国国情,需要构建政府监管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打破电力交易的地域界限,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交易体制和公平的市场规则,促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所谓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是集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为一体的电力市场体系,是有效运作的电力市场体系,其建设目的在于为电力资源和电力工业各种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安全高效的市场平台。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的构建思路:

“放开两头、监管中间”,即统筹推进发电侧市场和售电侧市场建设,逐步推进发电侧竞争,有序放开售电侧市场,完善电网科学发展和管理机制,改进电网监管,最终形成“多买方—多卖方”的市场格局,建成具有中国特色、运转高效的电力市场体系。

 第五节 能源市场监管 

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与创新能源市场监管是解决能源发展问题的两个方面。

能源市场化改革对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进能源市场监管提出了客观要求;创新能源监管则为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