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9687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docx

1200 

多年前,也有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在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中尤其脍炙人口,传唱千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证这段深厚的情谊吧!

(出示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2.谁会读这个课题?

你从诗歌题目中明白了什么?

元二:

姓元,排行第二。

就是在元二的上面还有一个——

理解“使”:

出使。

你是怎么知道的?

(看下面注释的)表扬学生:

真好,学会了看注释,就能学的更快!

去哪儿?

(干什么?

可以不去吗?

解读“安西”:

安西又在哪儿呢?

(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表扬:

又多了一个会学习的孩子。

新疆是中国最西边一个遥远的地方。

谁送元二出使安西呢?

(板书:

王维 

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

)谁了解王维?

谁还有补充的?

你来读一读课题?

听老师来把这个课题读一读?

送——元二——使——安西

指名读。

你来读。

翘起大拇指,我注意到你读得时候脑袋一点一点的,你在感受我们古诗的韵味儿。

一起读。

别读得那么有力。

二、读全诗,掌握节奏。

1.生自有反复地读。

下面,请大家对照资料、注释,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

2.指名读

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

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

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清清爽爽地读。

3.读得不错!

比如:

后鼻音读得那么准!

“朝雨”的“朝”在这里读“zhao”,“客舍”的“舍”在这里读“she”,真是读得非常准确!

谁再来读一读,不但清清爽爽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

4.有味道了。

我请你来推荐一个你们班的朗读高手来读读看!

5.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

来!

我们一起读!

怎么读呢?

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好,味道出来了。

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次,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

6.生齐读诗歌。

味道更浓了。

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三、知诗人,以画解诗。

1.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画面、读出情绪来。

2.大诗人苏轼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读王维的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

把手放下,请大家轻轻地读一读,看看注释,看看插图,想想,画面上有些什么?

雨)什么时候的雨?

是怎样的雨呢?

清晨下着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地上的尘土。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湿润了路上轻微的浮沉,而不湿路。

雨也多情,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柳)想象一下,怎样的柳树?

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怪不得说“新”。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柳还是“留”的谐音。

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表示依依惜别。

客舍)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

清朗的天宇,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

你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吗?

这景真美,你再来读读前两句。

谁还能陶醉其中地读一读。

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王维诗中的这幅画。

三、品诗意,三叹“更尽”。

1.可是,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好朋友元二就要出使安西了。

同学们请看,当时阳关以西(出示课件)满眼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有无尽的荒草。

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

西出 

阳关——无故——人啊!

故人)

2.这一去,要到哪里呀?

(投影出示路线图)

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所以称之为渭城。

阳关在如今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

再往西走,新疆的库车附近,古时候称为“安西”。

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啊!

满眼的荒漠,满目的凄凉,有的只有那荒山野岭。

如果是照当时元二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

3.元二即将远行,此刻诗人王维心中该有多少话要对他说呀!

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接着“元二呀——”,写一写诗人心中那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播放乐曲《阳关三叠》)

学生可能会写:

生1:

元二,路上要小心。

注意好安全。

师:

好朋友,多关心啊。

好一个知冷知热的朋友啊!

生2:

元二,多带些水去,不要渴了。

路上要小心一点。

照顾得多么无微不至呀!

多么善解人意啊!

……

元二,渭城的风景多么美啊!

亲爱的朋友,我多想和你一起天天观赏美景啊,可你却要远行千里,不知何时才能相聚,此刻,只有------

元二,亲爱的朋友啊,你在安西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相伴,我不放心你啊,却又无可奈何,此刻,只有-------

元二,亲爱的朋友,握着你的手,千言万语,只化作――

4.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门外的马车就要起程了,让我们带着这份不舍,这份依恋,再次举杯——劝君。

依依惜别)

生齐读。

5.不知道喝了几杯了,这杯酒喝完了,元二也该启程上路了。

来,我们踏歌吟诵全诗,为元二送上一程吧!

(播放《阳关三叠》)

从大家的声音,我感觉到你们都明白了这首诗,那你们能将这首诗默写下来吗?

四、明古风,体会别意。

1.多情自古伤别离,同学们古往今来送别的诗数不胜数。

听,这是李白在目送孟浩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听,这是高适在安慰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同学们,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自有知音人!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朋友虽然远去了,但我们更相信:

(课件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短暂的40分钟到了,老师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真有些舍不得。

就让我们一起再深情地吟吟这首诗,作为临别赠言吧!

五、背古诗,课外积累

老师为你们搜集了一些送别诗印在资料的后面,同学们可以好好地读一读,记一记,还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境编一个故事呢!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雨 

客舍 

依依惜别

柳 

故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歌的意思,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反复品读诗歌,想象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难点:

体会中原百姓所遭受的苦难和当权者的昏庸无道。

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渲染气氛。

唐宋,是我们中华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两个时代,无数的诗人就像夏夜的繁星,各自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今天,让我们走进南宋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起走进诗人陆游的心灵,去感受他的情怀。

板书:

宋 

陆游

陆游,一位我们并不陌生的诗人。

谁能用一句话简单介绍他?

(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简答)

他是“南宋四大诗人”之一,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

他年少的时候就立下“马上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愿。

他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人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歌,一起感受他在68岁写下这首诗的情怀。

来,一齐来把课题读一遍。

生:

齐读课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指导学生将课题读通读顺

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纠正学生的错误之处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哪个呢?

为什么?

“感”是什么意思?

感想、感受、感慨。

从课题中,你知道诗人感受到了什么呢?

哪个字告诉了你?

凉 

感受到清凉

诗人仅仅只是感受到秋日的清凉吗?

来,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初读诗歌,感受音韵之美。

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谁来读读这首诗?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读的不错,我们常说古典诗歌具有一种音律、节奏美,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力求将这首诗读通、读顺,并把诗歌的节奏美、音律美读出来。

自由读诗歌。

好,相信同学们已做好充足的准备,现在我想请男生出来读读这首诗。

有一种豪壮的美感。

谁来试着说说诗歌的大意呢?

(用自己的话说,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同学们,这短短的28个字就描述了诗人这么丰富的内心情感!

全班再读。

三、品读诗歌,体会作者的心。

诗歌不仅有音律美,更重要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心语。

诗人还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在一些景物中,那么,在这首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呢?

作者描写了“三万里河”和“五千仞岳”这两样景物。

我们一齐来把这两句诗读一下。

谁来说说“三万里河”指的是什么?

提示 

往东入海。

指的是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发源于我国青海省,由西往东,最后在山东注入渤海。

三万里是真实的数字吗?

不是,是突出了黄河的长。

仅仅是长吗?

你还可用哪些词、句来形容黄河呢?

我可用“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波涛汹涌”等词语来形容。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远上白云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说得很好,你很善于积累,我眼前仿佛浮现了黄河挟风带雨卷起万里沙的磅礴气势,一起来把黄河的这种气势读出来。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呢?

“岳”指的是什么?

高山,西岳华山。

“仞”是什么意思长度单位,七、八尺为“仞”;

“五千仞岳”说明了华山怎样?

(高)高到哪种程度(上摩天,直入云天)你能用哪些词、句来形容华山?

直插云霄、耸入云天、高耸入云、、、、、、白居易——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来,带着你们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行诗。

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

(祖国山河壮丽)板书:

壮丽河山

祖国河山如此壮丽,你的心里涌起一股怎样的情怀?

高兴、激动、自豪、兴奋

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遍(让每个发言的学生读)。

你们琅琅的读书声让我感受到了你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是啊,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怎不令人留恋、沉醉、自豪?

让我们带着这种难以言状的自豪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齐读)

不要停,把这首诗读完。

读完后两句,你又感受到诗人心中有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悲凉、悲伤)你是从哪些字眼体会出来的?

从“泪”字体会到的。

“泪”流到了哪种程度?

(尽)泪流完了,哭出的是血、是痛,这是何等的伤心欲绝,痛断肝肠啊!

同学们,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我们的诗人心中应该是无比的自豪、兴奋才是啊!

可是诗人的心却为何如此的悲伤呢?

是什么让他心痛如斯啊?

这些美好的河山被敌人占领了。

你是从诗歌哪里知道的?

(胡尘)

“胡尘”指的什么?

(结合王昌龄的《出塞》“不教胡马度阴山”)胡就是金兵,“胡尘”指的是灰尘吗?

(不是)是什么呢?

是金人马蹄溅起的灰尘。

仅仅是马尘吗?

金人只是在那里赛马么?

到底是指什么?

指金人残暴的统治,对中原百姓残酷的镇压、、、、、、

此时此刻,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你仿佛看到金兵在干些什么?

(生想象金兵横行的画面。

倒在马蹄之下的都是?

(生:

遗民)有哪些人呢?

有老人、妇女、儿童等

他们在金兵的铁蹄下干什么?

流泪,流到了哪种程度?

那滴滴泪是什么泪?

是血泪,是痛苦的泪、(愤怒、期盼……)!

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的(凄凉)啊!

凄凉 

但是他们绝望了吗?

(没有)他们每天每夜、每时每刻仍然(读)——南望王师又一年。

他们“望”的是什么?

期望王师赶走侵略者,收复失地。

是啊!

侵略者铁蹄溅起的尘土,却挡不住遗民们期望的目光,仅仅是期望吗?

是苦苦地乞望,仅仅是遗民在乞望吗?

还有我们的诗人,还有许许多多正直有爱国心的人。

他们苦苦地乞望着,盼啊!

盼!

读——南望王师又一年。

又一年是多少年?

是一年吗?

(一年又一年)

当时金兵占领中原已经长达这65年之久,又一年,是整整65年呐,780个月,23739个日日夜夜啊!

他们(引读):

一年过去了,读。

5年过去了。

——(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0年过去了。

——(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5年过去了。

同学们,他们的盼、他们的望,实现了吗?

他们渴望的王师来了吗?

他们期待的南宋君臣到底在干些什么?

我们一起再看到这一首诗《题临安邸》

生(读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汴州——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

北宋画家张择端曾以《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再现了汴梁的繁华与富裕:

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但是这一切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

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

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他们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

这里的游人是谁?

他们在干些什么?

游人指的是南宋的统治者们,他们花天酒地,终日沉醉在莺歌燕舞中,根本把中原大地的百姓忘得一干二净了。

你们可知(引读:

遗民泪尽......)

你们的行为让遗民们内心是何等的(悲凉)啊?

师引读:

那令人心凉的南宋权贵们,你们到底在干些什么?

那让人悲凉的南宋权贵们,你们到底要干些什么?

此时此刻,遗民们对王师尽管还存着期望,但是一年两年,甚至八十年的苦难中,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年又一年的(失望),失望啊!

再读(后两句)

奸臣当道,小人横行,多少英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岳武穆含恨风波亭,韩世忠终老洞庭湖。

但是,他们绝望了吗?

他们抗战到底的信念动摇了吗?

没有。

尽管南宋君昏臣庸,但诗人那对祖国的热爱,那报国的赤子之心至死不渝,他在临终之际,留下一纸遗嘱《示儿》,读(《示儿》内容)

此时此刻,你一定深深地被诗人的心诗人的情所震撼了,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忧国忧民)

陆游最终带着满腔的遗憾离开人世,但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那对祖国无限的热爱,那一字一句始终萦绕在我们心头。

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人那份对祖国至死未渝的爱,那拳拳爱国心,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心头。

读——《示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面对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杜甫忧心如焚,陆游更是临终遗嘱;

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来,让我们一起激情背诵这首《满江红》!

就让我们在激昂的古诗诵读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

作业设计:

1.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你想说什么?

面对侵略者铁蹄下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百姓,你想说些什么呢?

面对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诗人陆游,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选择一处,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小练笔)

2.积累古诗。

《春望》、《出塞》、《题临安邸》、《示儿》、《满江红》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