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应知应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7352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控应知应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井控应知应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井控应知应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井控应知应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井控应知应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井控应知应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井控应知应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井控应知应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控应知应会.docx

《井控应知应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控应知应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井控应知应会.docx

井控应知应会

1.井控的关键岗位是:

泥浆工坐岗(发现溢流)

a.发现溢流和油气侵,发现越早越易控制

b.坐岗必须经过井控培训,要有坐岗记录,发现溢流、井漏及油气显示应立即报告司钻

c.从开钻到完井无论何种状况施工,都要始终坚持坐岗

2.井控处置的第一人:

当班司钻

a.迅速报警:

观察、分析、判断后决定(溢流1m3报警,2m3实施关井)

b.实施关井:

迅速组织、指挥全班人员采取措施关井(抢接内防喷工具或抢下钻杆)

c.认真记录套、立管压力及相关情况,并报告钻井监督、平台经理和工程师

3.井控装备待令状态

a.封井器尺寸规格大小及开关状态要清楚

b.控制系统的状况(远控制台、节控箱、气控台)

c.各种管汇、管汇、阀门开关状态(防冻、通畅、节流阀开1/3—1/2、平板阀全开或全关)

d.除液动阀关,从四通到出口必须有通道通的,便于软关井;

e.冬季的防冻保温问题

4.抢接止回阀的问题

a.钻杆内涌小能抢接上

b.涌量大时须接方钻杆旋塞

c.无论什么情况必须迅速抢接止回阀或旋塞

d.现在主张抢接带旋塞的防喷单根

5.试压和低泵冲测试

a.井控设备管汇及阀门试压

b.套管防漏试压

c.钻进中低泵冲试验(循环压力)

6.报警

a.报警设备(电、气喇叭,手摇试报警器,敲响钟,电话等;特殊的:

泥浆液量报警器、可燃气体、硫化氢气体报警器)

b.报警信号必须统一、全体职工都清楚

c.要迅速向上级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7.上提钻具出转盘面是多少?

钻具重时:

能坐挂吊卡并留有2--3cm的高度

保证卸装钻具和井口装置的方便

钻具轻时:

封井器闸板心子最好卡在离钻杆公扣端0.5—1.0米处;

8.钻具不居中怎么办?

钻具不居中可能会造成:

封井器关不上,损坏钻具,关井不密封,钻进中磨损坏井口和封井器

校正井口(天车、转盘、井口偏差不能大于10mm)

关井时将钻具提起

9.抢下钻杆注意几个条件:

a.溢流、井涌不严重并可以控制

b.己抢接上了止回阀

c.起、下钻铤作业,或井内钻具少

d.空井

准备工作:

配合接头、止回阀、防喷单根、提升短接一定要带有钻杆母扣

原则:

果断决定,统一指挥,动作快捷,安全操作,能下则多下,关井要及时。

10.软关井和硬关井

软关井:

保护井口冲击,比较稳妥

打开液动平板阀,先关环形防喷器,再关闸板。

没有液动平板阀时,打开节流阀上的平板阀,先关环形防喷器,再关闸板。

现在都可以实现软关井

硬关井:

迅速快捷,可能对井口造成水击损害。

直接关封井器,紧急时用。

现在均装有液动阀,没有必要硬关井

11.何时使用全封和剪切闸板:

非常规关井,紧急情况下使用

造成压井困难,压井后井下事故处理复杂;

关井时的状况:

空井时用,与半封闸板尺寸不符合的井下工具钻具和电缆等用剪切闸板剪断关井;

探井、复杂井要求必须装剪切闸板,但关井时轻易不要关全封和剪切闸板;

尽量抢下钻杆,关半封钻杆;

12.关井套管压力与关井立管压力

a.关井套管允许压力不能超过封井器额定压力、套管头、法兰、地层破裂压力、套管抗内压的80%、四通阀门中的最小值

b.否则适度放喷泄压

c.关井立压力不能超过泵、立管、地面管汇、阀门、水龙带、水龙头耐压力的最小值

d.否则关方钻杆旋塞,换更高一级别的压裂试压头

e.由于有流体的侵入(特别是气侵),破裂压力是不好确定的,最好只考虑井口、套管、地面设备的承压压力。

是否要关井求压?

井控与卡钻之间,首先要保井控安全。

对于不熟悉的地层,关井求压是安全井控的必要条件。

对于极易发生卡钻的井眼,如果地面溢流速度很低,并且对地层基本了解,或者虽不太了解,但井口装备好,套管鞋处地层承压较高,也可以考虑起出几柱后再关井。

不关井而靠不断的加重泥浆密度的办法边钻进、边压井在高压高渗井是危险的。

压力波的传播速度

在常温常压下:

压力波在纯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450m/s;在空气中,约为340m/s;而在气液两相流中则低得多,有时可低达约30m/s,依赖于含气量多少.

本来压力波的传播速度慢,节流阀调节后需要较长时间立压表才能反映出来,但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有可能连续调节节流阀。

等到压力波传到立压表处,立压将连续上升,有可能压漏地层;反之,当认为立压高时,也有可能连续调节节流阀使立压连续降低,地层气体继续侵入井眼。

立压和套压相互间是有滞后的,在节流和压井作业寸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13.关井防止钻具上窜问题

关井时随着立管压、套管压力的升高,对井口有一个上顶的力.(试压时遇到过)

上窜力(上顶力)=关井立管压力x关井钻具面积

钻具悬重=井内钻具自重x泥浆浮力系数(1-0.13r)

如果上窜力>(钻具悬重+封井夹力+钻具井内磨擦力)时钻具将上窜

例子:

假设某井关井时立管压力为5MPa,泥浆密度为1.20,井内最少需要多少5〞钻杆才不上窜?

上窜力=5x10x127=6350kg

浮力系数=1-0.13x1.2=0.844

钻具悬重=单位重x钻杆长度x浮力系数

=32.2xLx0.844=27.2L

钻具悬重>上窜力-封井器夹紧力-摩擦力

忽略封井器夹紧力和摩擦力

求得关井井内最少5〞钻杆为:

L=6350/27.2=233.5m

防止上窜的办法:

a.尽量多抢下钻杆,并且尽量闸板关井

b.封井时闸板最好封在钻杆公接箍上0.5—1.0m处

c.要提着钻具关井

d.关井后随时观察悬重和立管压力变化

e.根据井内钻具迅速计箅并确定上窜时的最小立管压力

f.司钻刹把操作不能离开,钻具上窜时,应及时上提游车,以使钻杆接头顶着闸板,操作时绝对不能过猛,防止提坏井口或提断钻具。

g.压井时控制立管压力;最好是使钻杆接箍顶着闸板后压井。

h.不要下钻具对井控装备、套管进行贯通试压

14.气侵、气窜、气体膨胀

气侵、气窜、气体膨胀过程变化:

气体刚侵入时为地层原始压力

与钻井液置换气体上窜

上窜速度加快

井口迅速膨胀压力急升

末超过关井套管压力:

继续观察套管、立管压力

超过关井套管压力:

只排气泄压

尽快压井

15.关井后注意事项

a.认真观察并记录立管和套管压力变化

b.钻台刹把不能离人、不停杌

c.检查有无泄漏

d.如果关井立压超过地面设备承压,关旋塞

e.如果关井套管压力超过允许值,适度泄压(只排气泄压、不排液或少排液,排多少尽量多补挤进入井内)

f.尽量不要放喷泄压(井深压力大可不多考虑造成的地层破裂和地下井喷)

g.迅速做压井准备(配压井液,检查井控设备,制定压井措施)

h.千万不要活动钻具和封井器

16.压井注意的问题

排除溢流压井是制服井喷的最后一步,据统计,在此过程中造成的失控(着火)约占总的失控(着火)的40%多

压井液密度=当量密度+附加值

压井液量:

至少够一循环周

压井排量:

不宣大排量

考虑压井方法

设计压井曲线

节流控制

套压和立压的控制

节流阀门的调节

排出流量应小于泵入流量

压井的方法:

(根据关井时的状况确定)

井底常压法:

1.司钻法:

循环排侵后压井

2.循环加重法:

边循环排侵边加重压井

3.工程师法:

用配好的加重井液压井

4.体积控制法:

用液体置换出气体,比较适应空井和气侵量多而地层渗透率小时

前两种比较适应侵入量小,地层渗透率低,关井压力小的井

硬挤法(硬顶法):

空井和气侵量大时,地层渗透率高

要考虑到井口和套管承压力,及时泄压排气,尽量减小泵压力,选择最优排量(计算机软件)

压井还可能出现的问题:

a.节流阀堵塞和剌坏

b.管线堵塞和爆裂

c.封井器刺坏

d.井漏(加堵漏剂应小心)

e.卡钻:

压井液处理好(润滑)

提至安全处压井(还是以控制井喷为主)

f.液气分离器分离量不够或损坏:

g.爆炸、起火、中毒(真空脱气、排气、通风)

千万小心,压井最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应考虑周全、充分准备后,小心有条不紊地实施压井措施!

17.浅气层的处理

分布:

未预测到的探井,煤层气,开发注水引起的油气上窜.

特点:

气层浅,储量不大,压力相对高,侵入快,井喷迅猛,人们往往来不及反应.

控制:

a.准确预测(地震资料);

b.装防喷器;

c.开钻前必须备好重泥浆;

d,处理泥浆防泥包;

e,控制起钻速度防止抽吸与拔活塞;

f.起钻连续灌满泥浆(不行则从钻具内灌);

g.尽量不要空井;

h.及时下套管固井;

18.其它作业时的井控

1.电测:

静止时间长、井内无钻具、不好压井、只能关万能封井器

2.中途测试:

3.下套管:

易遇阻卡,时间长,没有可更换的闸板芯子;(千万不能拆掉封井器)

4.固井:

循环压力高,水泥浆密度大,易压漏地层造成井喷;

19.井喷失控、着火的处理

原则:

主要是防着火、防爆炸、防中毒和人员伤亡;

应急措施:

(应急预案)

a.立即停车、停柴油机、发电机、停锅炉、断电源;

b.人员迅速撤至安全区域;

c.设置警戒线并严禁一切火源;

d.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氧气瓶、乙炔瓶、储油罐等易燃易爆的物资撤离危险区;

e.保护井口:

向井口连续注水,用消防枪向井口周围喷水,

f.随时测量天然气、H2S和CO2含量,划分安全区,做好人身防护;

g.清除装井口的障碍物;

h.装新井口和地面压井、防喷、放喷管线;

i.创造条件尽快压井;

若井喷失控着火则人员迅速撤至安全区域,等侍救援处理;

20.井控负责第一人

集团公司:

主管副总经理

油田/管理局:

主管副总经理

公司:

经理

分公司:

经理

钻井小队:

平台经理(井队长)

结束语

井控工作在预防,思想重视不放松;

设备安装规范化,试压千万别马虎;

维护保养天天做,岗位制度记得牢;

防喷演习应熟练,培训学习要认真;

坐岗发现是关键,报警准确应及时;

出现井喷慎处理,危急时刻莫慌张;

统一指挥和行动,正确操作控制住;

事故损失少又少,全靠井控做得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