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7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docx

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

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商贸物流中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战略,具体指导市狮子岩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发挥物流园区的公路交通优势,统筹安排园区各项建设,加强该物流园区的规划及建设管理,为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技术依据,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3、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关于印发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161]号);

4、《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

5、《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6、《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7、《市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

8、《省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

9、《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市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10、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第3条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法律、规、规定及标准,结合市鸭嘴岩建设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今后长远发展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省和市有关法律、规、规定及标准的规定。

第4条规划围

规划区北接火电厂煤渣堆场南端,南临狮子岩,西起太平溪编组站东侧,东至沿河路;规划用地面积2平方公里。

近期(到2010年)建设规划用地140公顷;远期(到2020年)建设规划用地60公顷。

第5条规划期限

规划分近期和远期两期,近期为2008年—2010年,远期为2011年—2020年。

第二章定位与目标

第6条 物流园定位

以铁路运输枢纽为依托,立足市,服务大西南区域经济,为城区居民、商贸流通业、部分流通加工业等多元对象提供集专业物流、基本物流、物流配套产业、生活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运作高效、配套齐全、环境良好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

第7条总体目标

利用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构建市仙人桥现代综合物流园区,以辐射周边五省,成为连接大西南地区的物流枢纽、产品配送中心,成为经营信息化、服务专业化、人才职业化、管理规化的示性现代物流园区。

根据现代物流发展规律,结合市及仙人桥区域实际情况,狮子岩物流园区着重建立三大平台,即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政策平台,形成服务于三个层面的物流枢纽中心:

第一层面,形成集采购、销售、仓储、配送于一体的供应链管理中心。

服务主体:

仙人桥区及周边的河西商贸区、中央商务区;

第二层面,形成集集货、储存、拣选、加工、分拣、配送、信息处理于一体的配送中心。

服务主体:

市与周边县市;

第三层面,依托铁路优势、城市道路或公路,构筑与狮子岩物流园区的对接体系,形成以铁路和公路(道路)多式联运系统为支撑的集各种物流功能与一体的物流集散中心。

服务主体:

省、大西南地区。

第8条近期重点

1、整合仙人桥区域的各种物流资源。

主要依托于市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铁路专用线、各类场站、各种运输通道、商业网点以及企业自身拥有的仓库和销售网点等基础设施,初步构建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为物流活动的正常运作提供通畅的客、货流通道,并能为入园物流企业提供必要、合理的物流运营的硬件设施,具有中转、换装、存储、加工、配货、包装、装卸、搬运、运输等基本物流功能;基本完成8区组团(生活用品物流服务区,粮食物流服务区,机电物流服务区,华桥钢材物流服务区,建材、家电、家具、农资物流服务区,集装箱堆场区,冷链库区,公共配套服务区)布局设计及第一期建设,到2010年物流园区规划用地140公顷,物流强度达到439.44万吨/平方千米。

2,初步搭建物流政策平台。

为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包括良好的市场运营环境、良好的政府协调管理机制,最终为实现现代物流系统发展目标提供保障和指导。

3,初步搭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重点建设基础功能层、部门管理层、共享信息层,积极引导入园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发展增值应用层。

第9条 远期重点

1、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政策平台,使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规模,物流的运作集约化和规模化逐渐普遍,根据物流园区的发展形势,对管理区进行扩建,进一步增强其对物流园区的配套服务。

根据物流市场的发展,对冷链库区,集装箱堆场区,生活用品物流服务区,粮食物流服务区,建材、家电、家具、农资物流服务区进行改造扩建,2015年物流园区规划用地达到200公顷。

2、进一步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园区企业的交流合作。

重点把实时的业务信息交流、完备的物流企业数据库等作为物流园区整合物流资源的核心优势,并推动物流园区从信息中心发展成为众多物流企业及非物流企业整合其各自供应链的大平台。

第七章总体布局

一、布局分析及方式

1、规划流程

根据美国人理查德•缪瑟所创立的“系统布置设计”和“搬运系统分析”的方法己为世界各国物流界所采用,我们也可以依据这一套科学的方法进行严密地分析和设计,保证布局的基本合理。

布局规划流程图

2、布局原则

(1)近距离原则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货物在园区流动的距离最短。

以最少的运输与搬运量,使货物的流动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用户的手中,并满足客户的要求。

(2)设施布置优化原则

在园区规划设计时,应尽量使彼此之间货物流量大的设施布置得近一些,而物流量小的设施与设备可布置得远一些。

同时尽量避免货物运输的迂回和倒流。

(3)系统优化原则

物流园区不仅要重视作业流程的优化而且还要重视园区设施规模和布局的优化。

既要解决各物流环节的机械化、省力化标准化,又要解决物流园区的整体化、合理化和系统化;既要控制成本,又要使用户满意,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

达到物流园区整个运作的最优化。

(4)柔性化原则

物流园区设施的规划及布局应该留有发展的空间和适应于变化的设计。

如发达国家有些工业厂房都是组合式的,设备安装也有利于变动和调整,建设必须留有发展的空间。

(5)满足工艺、生产和管理要求的原则

物流园区的设施布局首先要满足货物的工艺流程的要求。

要有利于货畅其流,有利于生产和管理,有利于各环节的协调配合,使物流园区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完善物流增值配套功能:

尽可能地提供货物的分拣、包装与再包装等服务,加强与海关、检疫等监管部门的协作,完善通关环境等,为客户的整个物流过程节省时间和减少费用,实现物流园区的物流和客户效益的整体最优化。

3、用地规模及相关面积计算

(1)停车场面积

(2)集装箱处理区面积

(3)物流仓储、流通加工区面积

(4)各类仓库面积计算。

(5)仓库装卸站台面积

(6)货物装卸场面积

(7)接货、发货、分拣作业面积计算

(8)园区线路、绿化面积

二、园区功能布局及土地利用

根据物流园区的物流需求及其物流功能状况,规划确定“八区组团”的规划结构。

“八区组团”是指物流园以组团形式布置八大功能区:

集装箱作业区、理货场区、流通加工区、再生资源处理区、标准化仓储区、公共配套服务区、农林产品加工交易区、工业设备备件配备超市区。

(见下表)

园区用地情况一览表

单位:

公顷

物流园区各功能区2010年2015年2020年百分比(%)

集装箱服务区14162016.67

理货场区10102013.33

流通加工区7101310

再生资源处理中心6101410

标准化仓储区8.72432.321.67

公共配套区8102213.33

农、林加工交易区81078.33

设备、备件超市区51056.67

1、M1区(集装箱作业区)

沪昆高速横跨物流园区,为物流园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利用这一交通优势,在沪昆高速周边建立集装箱作业区,用地面积50公顷,充分发挥集装箱运输的优势,方便大宗货物的运进和运出,为工业企业和物流企业提供货物的集运、配送等物流服务,也为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吸引了更多供应商和销售商。

(见表2)

表2集装箱堆场区建设规划

序号设施功能

1空箱堆场集装箱空箱堆存

2重箱堆场集装箱重箱堆存

3拆、装箱库办理拆、装箱、中转业务和货物短期堆存

4停车场装卸机械和集卡的停放

5办公楼办理有关手续

6辅助设施配电站、维修车间等

7其他设施道路、绿化等

2、M2区(理货场区)

该功能区主要为货物提供清点、分类、及搬运盘点等理货服务以及为停车检修、货物配载等功能。

用地面积40公顷,第一期建设规划用地10公顷,第二期建设规划用地达到10公顷,第三期建设规划用地20公顷。

建设容主要包括货物分拣区、仓储区、停车场等。

(见表3)

表3理货场区建设规划

序号设施功能

1货物分拣区对各类货物进行分拣

2仓储区提供货物仓储功能

3辅助作业区进行装卸、中转及其他作业

4停车场停放各类车辆

5加油站车辆加油

6其他设施道路、绿化及其他辅助设施等

3、M3区(流通加工区)

为工业园的工业企业和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提供生产、消费资料的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组装等物流服务。

用地面积30公顷,第一期建设规划用地7公顷,第二期建设规划用地达到10公顷,第三期建设规划用地13公顷。

建设容主要包括加工区、仓储区等。

(见表4)

表4流通加工区建设规划

序号设施功能

1加工区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加工处理

2仓储区提供货物仓储功能

3辅助作业区进行装卸、中转及其他作业

4停车场停放各类车辆

6其他设施道路、绿化及其他辅助设施等

4、M4区(再生资源处理区)

该功能区主要提供仓储、加工处理、运输等物流服务,对工业生产企业的边角料等废弃原料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等重加工利用。

用地面积30公顷,第一期建设规划用地6公顷,第二期建设规划用地达到10公顷,第三期建设规划用地14公顷。

建设容主要包括处理区、重加工区、仓储区等。

(见表5)

表5再生资源处理区建设规划

序号规划设施功能

1处理区对重回收的物品进行分类处理

2重加工区根据需要对处理后的物品进行重加工

3停车场停放各类车辆

4辅助设施维修车间等

5其他设施道路、绿化等

5、M5区(标准化仓储区)

该功能区提供标准化的各类仓库,为工业企业提供仓储和配送等物流服务,同时也为园区的物流企业提供场地,使其共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用地面积65公顷,第一期建设规划用地8.7公顷,第二期建设规划用地达到24公顷,第三期建设规划用地32.3公顷。

建设容主要包括仓储区、包装区、配送区等。

(见表6)

表6标准化仓储区建设规划

序号规划设施功能

1仓储区提供货物的储存

2包装区为货物提供包装和外包装等

3配送区提供配送服务

4停车场停放各类车辆

5辅助设施维修车间等

6其他设施道路、绿化等

6、M6区(公共配套区)

该功能区包括行政办公区、商务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等,为入园企业提供办公、商务、信息服务、后勤保障服务等服务,建设规划用地40公顷。

第一期建设规划用地8公顷,第二期建设规划用地达到10公顷,第三期建设规划用地22公顷。

建设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区、信息金融中心等。

(见表7)

表7公共配套服务区建设规划

序号设施功能

1综合管理区整个物流园区的管理中心、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为整个园区的信息中枢

商务、金融、行政区商务、办公

2综合服务住宿、餐饮、商场、公寓

3停车场停放各类车辆

4加油站车辆加油

5辅助设施配电站、维修车间、蓄水池等

6其他设施道路、绿化等

7备用设施预留地商务办公设施及其他辅助设施的扩建

7、M7区(农产品加工交易区)

该功能区主要为农产品、林产品提供加工服务以及交易的平台,充分发挥物流园区的物流优势,促进市农业和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建设规划用地25公顷,第一期建设规划用地8公顷,第二期建设规划用地达到10公顷,第三期建设规划用地7公顷。

建设容主要包括加工区、交易区、配送区等。

(见表8)

表8农产品加工交易区建设规划

序号设施功能

1仓储区为农、林产品提供暂存

2加工区为农、林产品提供加工

3交易区提供交易平台

4配送区为成交产品提供配送服务

5停车场停放各类车辆

6其他设施道路、绿化等

8、M8区(工业设备、备件配备超市区)

该功能区主要为工业企业以及园区的物流企业的机械设备提供日常维护、零部件的配备、安装等服务。

以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建设规划用地20公顷,第一期建设规划用地5公顷,第二期建设规划用地达到10公顷,第三期建设规划用地5公顷。

建设容主要包括仓储区、超市区、展示区、配送区等。

(见表9)

表9工业设备、备件配备超市区建设规划

序号设施功能

1仓储区设备等产品的储存

2展示区提供设备、配件等展示

3超市区进行设备等产品交易

4停车场停放各类车辆

5信息中心信息服务

6其他设施道路、绿化等

三、停车场布局

1、规划设计事项

①停车场满足停车需要应以最大限度为司乘人员提供服务为准则。

只有停车场的设计利于车辆停放,能够解决司乘人员实际需要,才能体现停车场的作用。

②规划停车场时,绿化是设计的重要一环。

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能避免车辆曝晒,调节车箱温度,为车辆提供一个良好的停放环境。

③停车场的布置应注意利用当地地形,灵活布置车位,在满足整个服务区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为使所停放车辆不致于滑动,停车场的纵横坡度结合场有组织排水的设计严格控制。

一般地,停放车辆的纵向坡度应小于2%,横向坡度应小于3%。

④停车场路面的结构材料宜采用水泥混凝土,这可避免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时,被停滞车辆滴、漏汽、柴、机油所污染,影响场地使用的寿命。

⑤与周围设施保持合理的距离,尤其是加油站、汽修车间等建筑,严格避免与加油、维修车辆行驶路线相互干扰。

2、规划设计原则

①决定性因素领先原则:

停车位的数量和划分是以路段交通量及构成为主要因素所决定的。

交通量及构成要充分考虑长远发展的变化,避免设计与发展相互脱节。

②集中与分区就近统一原则:

停车场应集中一处,避免分散设置成许多小停车场,尽量提高停车场综合利用率,但为服务水平,一般做法将大中型车小型车的停车场分开,小型车置于距餐饮、休息等主要设施较近的位置,大型车靠后设置。

③功能协调原则:

车辆在停车场交通路线必须明确,应采取单向行驶路线,避免互相交叉;为便于驾驶员停放、寻找车辆,车场用标牌标明区域,用标线指明行驶路线,车位以标线划分、编号。

3、停车场规划设计

停车场规划设计应建立在对交通及其构成的分析调研、科学计算上,以满足各类车辆停放的需要,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

①交通量构成的分析

由于物流园区运行的车辆类型多种多样,车身大小不一,不可能按所有车辆类型进行停车场规划设计。

为适应各种车辆的停放需求,应选择有代表性车辆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因此要对不同类型车辆重新划分,合理归类,以归类后各类型车辆的交通量作为设计条件,这可充分保证停车场规划的合理性。

②交通量计算

调查物流园区现状交通量,结合园区的规划货运吞吐量,根据交通构成分析,用插入法确定本期建设预测交通量。

③停车位数计算

停车位数主要由主线交通量大小所决定,因车辆种类的不同,其停留时间、周转周期、停留高峰时间也有所不同。

根据交通量构成分别按不同车种的停留率、高峰率、周转率算出不同车种所需要的停车车位数。

④停车车位的规划布置

车辆停放方式有平行式、垂直式、斜放式三种。

这三种方式各有特点,其中平行式所需停车带较窄,驶出车辆方便、迅速,但占地最长,单位长度停放的车辆数最少;垂直式单位度停放的刻两数最多,用地比较紧凑,但停车带占地较宽,且在进出停车位时,需要倒车一次,因而要求通道至少有两个车道宽。

布置时可两边停车,合用中间一条通道;斜放式有利于车辆出入及停车,缺点是单位停车占地面积比垂直停放方式要多。

四、各功能区的平面块状布置图

我们采用SLP方法对市工业物流园区各功能区块进行布局仿真分析(具体过程见附录)。

各功能区的平面块状布置图如下图。

第八章道路交通体系

一、道路网规划分析

1、规划原则

第一、与城市总体规划即该地区的干道系统规划相一致、相协调,并与物流园区总体布局相协调,路网分割的用地及分区形状应有利于总体布局对用地的分配,满足各类用地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组织园区的景观,结合绿地、水体、地貌特征等,形成自然、协调的园区风貌。

第二、要满足交通的需求,道路系统应该构架清楚,分级明确,一方面与区外交通枢纽、城市干道有便捷的联系,另一方面区形成完整协调的系统。

道路的走向、级别等要根据交通流量等因素确定,保证物流园区交通的顺畅、安全。

第三、要考虑发展的趋势,尤其要考虑物流园区对交通量的吸引作用。

随着园区发展,交通量急剧增长所带来的交通压力。

第四、要满足消防、救护、抗灾、避灾等特殊需要,还要结合其它市政设施的布局,尤其要考虑地下管线的布局需要。

其它市政基础设施的布局要注意配套齐全,各种工程管线(包括电力、电讯、给水、雨水、污水、燃气、供热等)应该地下敷设,减少对物流园区正常运作的干扰。

各种设施之间要相互协调,便于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2、道路分类

①主干道,连接园区主要出入口的道路,或交通运输繁忙的全区性主要道路。

②次干道,连接园区次要出口的道路,或园区各功能区之间的交通运输繁忙的道路。

③支路,直接与两侧建筑物出入口相接的道路、消防道路以及功能分区部道路。

支路的规划建设应在各功能分区具体项目确定后,跟据入驻企业的实际要求规划设计。

④人行道,为行人通行的道路。

在路网中,就每一条道路而言,其功能是有侧重面的,主干道在园区中起“通”的作用,要求通过的机动车快而多;次干道兼有“通”和“达”的作用,对于园区货物运输在支路上的集散以及在主干道上的运输也起到承接转换的作用。

支路主要起“达”的作用,它将深入到园区各个分区部,交通过程最初的“集”和“散”是支路主要的功能。

由于物流园区交通的基本组成为货运交通,交通构成中以大中型货运车辆为主,所以在进行道路断面选择时应主要采用机非分行的道路断面形式,如三幅路、四幅路,以减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相互干扰,保护行人及非机动车辆的安全出行。

3、道路布置形式

园区道路的布置形式有环形式、尽端式和混合式。

如图所示。

(1)环形式

根据物流园区总体布局对功能分区的布置,道路沿着各分区周围布置,道路大多平行于主要建构筑物,组成纵横贯通的道路网。

这种布置方式,便于各分区相互联系,有利于功能分区、交通运输、消防及工程技术管线的敷设,便于组织货流、人流。

是较多采用的道路布置形式。

一般适用于交通运输流量大(如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场地条件好的物流园区。

这种布置形式的缺点是:

园区道路总长度长,占地多,对场地地形要求高。

(2)尽端式

由于受运输要求或场地地形条件限制,道路没有纵横贯通,只通到某个地点就终止。

尽端式道路布置的优点是:

园区道路总长度短,对场地地形适应性强,一般适用于运量较少、货流分散的物流园区。

该种布置的缺点是:

园区纵横向运输联系不便,运输灵活性差,为了汽车调头,需设置回车场或转向设施。

(3)混合式

在园区同时采用环形式和尽端式两种道路布置形式,成为混合式布置形式。

这种布置形式有环形式和尽端式的优点:

既满足了生产、运输的要求,人流、货流畅通,又能适应场地,节约用地和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a环形式b尽端式c混合式

图2物流园区道路布置形式

二、园区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一)对外交通规划

以物流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整体环境为目标,打造“永不塞车的物流园区”,增强物流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规划对外交通用地6.81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27%。

规划形成铁路、公路等相结合的对外交通体系。

1、规划布局

公路交通:

规划区中部有沪昆高速公路,东侧有209国道速,209国道与沪昆高速公路之间通过互通立交联系。

铁路交通:

园区位于国家级交通大动脉焦柳铁路西侧,焦柳铁路在中方县站设有站点,通过对中方县站货场的扩建,为物流园区提供方便快捷的货运服务。

2、用地控制

公路:

L6主干道穿越物流园区,向北穿越沪昆高速与209国道相接,向南也与209国道相接,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

铁路:

焦柳铁路。

(二)园道路交通规划

建立与规划区规模、档次相匹配的,全新、高效的道路网结构,结合工业物流园区总体发展目标,形成快速通畅、便捷的道路交通体系。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36.3公顷,占总规划建设用地的12.10%。

1、道路总体布局

规划道路采用方格网式的道路布局,道路系统采用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系统。

规划区由高速公路、国道和主干道共同构成“三横两纵”的道路骨架格局。

主干路呈“二横一纵”格局,“二横”为L5和L8路;“一纵”为L6。

L5的规划红线宽度15M,L6的规划红线宽度30M,L8的规划红线宽度为24M。

本次规划主干道设计车速为40-60km/h,其中L5规划为15米F-F断面,L6规划为30米C-C断面,L8规划为24米D-D断面。

次干路为S2路,规划红线宽度18M,规划为18米E-E断面,与主干路共同形成区域干路网络系统。

支路对主干路、次干路起辅助作用,以承担短距离交通为主,大部分地块的出入口应设置在支路上。

同时支路也可以视地块大小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支路规划红线宽度为12M。

(见表10)

表10主要规划道路一览表

编号道路名称起讫点长度(米)宽度(米)道路性质

1L515m主干道

2L630m主干道

3L824m主干道

4S218m次干道

5Z112m支路

6Z212m支路

7Z312m支路

注:

表中所示道路名称均为暂命名(L为主干道S次干道Z支路)

2、道路横断面规划

规划主干道采用四块板断面型式,次干道采用三块板断面形式,支路采用一块板断面形式,道路交叉口采用渠化路口设计,以提高通行能力。

3、道路交叉口控制

规划平面交叉口的道路缘石半径主干道按照25米控制,次干道、支路按照20米和15米控制。

用地围根据道路红线和停车视距三角线控制,主干道停车视距为80米,次干道为50米,支路为30米。

4、建设园区出入口控制

与城市道路相交的出入口通道与城市道路尽量采用正交布置,如斜交则不小于75°。

各类建设基地出入口位置距离主干道交叉口不少于80米,距次干道交叉口不小于50米,距桥隧坡道的起止线距离,不少于30米。

基地位于两条以上道路交叉口,出入口应设置在级别较低的道路上,停车场出入口距离交叉口不小于50米。

第九章物流系统功能

一、影响物流园区系统功能规划的因素

1、物流园区的区位条件;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3、区域产业发展特点;

4、行业竞争与协作关系;

5、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

6、现有物流资源状况。

二、工业物流园区系统功能规划原则

1、系统功能集成一体化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