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第1章学习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7469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分析基础第1章学习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路分析基础第1章学习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路分析基础第1章学习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路分析基础第1章学习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路分析基础第1章学习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

《电路分析基础第1章学习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分析基础第1章学习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路分析基础第1章学习指导Word文档格式.doc

(1)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大部分组成。

电路分有两种类型:

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

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变换、储存和处理。

(2)电路模型

电路理论是建立在一种科学的抽象——“电路模型”的概念和基础上进行阐述的。

所谓电路模型,实际上是由一些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

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时,我们往往在一个实际电路给定的情况下,首先对该电路进行模型化处理,并使模型电路的性状和实际电路的性状基本相同或十分逼近,然后借助于这种理想化的电路模型,对实际电路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利用电路模型分析和研究实际电路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之一。

(3)理想电路元件

理想电路元件是电路模型中不可再分割的基本构造单元并具有精确的数学定义。

理想电路元件也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可以用来表征实际电路中的各种电磁性质。

例如“电阻元件”表征了电路中消耗电能的电磁特性;

“电感元件”表征了电路中储存磁场能量的电磁特性;

“电容”元件则表征了电路中储存电场能量的电磁特性。

实际电路中的实体部件上发生的电磁现象往往是复杂的、多元的,如电阻器、电炉等设备,它们除了具有消耗电能的特性外,还有磁场和电场方面的特性,分析时若把它们的全部电磁特性都表征出来既有困难也不必要。

本着突出主要矛盾、忽略将要因素的研究方法,电阻器和电炉等设备完全可以用理想的“电阻元件”来作为它们的数学模型。

显然,理想电路元件是从实际电路器件中科学抽象出来的假想元件,可以看作是实际电路器件的一种“近似”。

理想电路元件简称为电路元件。

虽然它们只能是实际电路器件的一种近似,但用它们及它们的组合可以相当精确地表征出实体电路器件的主要电磁特性。

如工频条件下的电感线圈,其电路模型就可以用一个“电阻元件”和一个“电感元件”的串联组合来表征;

一个实际的直流电压源的电路模型则可以用一个“电阻元件”和一个“理想电压源”的串联组合来表征等等。

学习时注意理解各种理想电路元件的严格定义,区分实际电路元器件与理想电路元件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教材中如无特殊说明时,注意各理想电路元件都是指线性元件。

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基本电量

虽然我们在中学已经从物理概念上接触过电压、电流、电动势、电功率这些电量,但在本章的学习中,我们要从工程应用的角度上重新理解电压、电流、电动势、电功率这些电量的概念,并把它们与参考方向联系在一起加以理解。

在电路分析中,电压就是电路中两点电位之差,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

电流通过电路元件时,必然产生能量转换;

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其大小反映了有源元件能量转换的本领。

(2)电功和电功率

电流所做的功就是电功,日常生活中电度功就是电功,因此电功的单位除了焦耳还有KW·

h(度);

电功率则反映了设备能量转换的本领。

如电气设备上标示的额定电功率,表征了该设备本身能量转换的本领:

100W表示该设备在1s时间内可以把100J的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40W表示设备在1s时间内可以把40J的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3)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是电路分析过程中人们假定的电压、电流方向,原则上可以任意假定,习惯上若假定一个电路元件是负载时,就把这个元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个元件上的电流的参考方向设立为“关联方向”,所谓关联方向就是电流流入端为电压的高极性端,电流的流出端是电压的低极性端,关联方向下元件吸收功率;

如果假定某电路元件是电源,就把该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设为“非关联方向”,非关联就是电流由电压低极性端流入,由电压高极性端流出的参考方向,非关联方向下元件发出功率。

(4)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电路中两点从高到低的方向规定为电压的实际方向。

有了实际方向为什么还要引入参考方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别和联系,这是学习时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即指它们的真实方向,是客观存在;

参考方向则是指电路图上标示的电压、电流的箭头方向,是人为任意假定的。

分析和计算电路时,常常无法正确判断出电压、电流的真实方向,因此按照人们的主观想象,在电路图中标出一个假定的电压、电流方向,这就是参考方向。

电路图中的参考方向一但标定,在整个电路分析计算过程中就不容改变。

参考方向提供了电压、电流方程式中各量前面正、负号确定的依据。

对方程求解的结果,若电压、电流得正值,说明标定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相符;

若方程求解的结果是负值,则说明假定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电路分析和计算中,参考方向的概念十分重要,如果在计算电路时不标示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显然,方程式中各量的正、负就无法确定。

本章强调了电路响应的“参考方向”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1.3基尔霍夫定律

(1)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统称为电路的三大基本定律,它们反映了电路中的两种不同约束。

欧姆定律阐述和解决的是某一元件对于电路基本变量(即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的约束关系;

而基尔霍夫两定律阐述和解决的是电路元件互联后,电路的整体结构对电路基本变量(回路中的电压和结点上的电流)的约束关系,在学习中应把这两种不同的约束关系加以区别。

(2)集总参数电路

学习电路基本定律时要注意它们的适用范围:

仅限于对集总参数电路的分析。

所谓的集总参数电路是指:

电路中的电磁能量只储存和消耗在元件上,并且各元件间是用无阻、无感的理想导线相连接,导线与电路各部分之间的电容也都可以忽略的电路。

换句话说,只要电路的尺寸远小于电路中最高频率所对应的波长,不管其连接方式如何,都可以称为集总参数电路。

(3)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为结点电流定律,它解决了汇集到电路结点上各条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

对电路的任意结点而言,流入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此规律在规定流入结点的电流和流出结点的电流正、负取值不同时成立。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也称为回路电压定律,它解决了一个回路中所有元件上电压降的相互约束关系:

对电路的任意回路而言,绕回路一周,所有元件上电压降的代数和恒等于电路的电压升。

此规律在标定了回路绕行方向后、并规定电压降或回路电压升和绕行方向一致时取正、否则取负时成立。

1.4电压源和电流源

(1)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压源简称电压源,由于它向外供出的电压值恒定,因此也称为恒压源。

注意恒压源上通过的电流值是由它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的。

另外恒压源属于无穷大功率源,实际中不存在。

(2)理想电流源

理想电流源简称电流源,由于它向外供出的电流值恒定,也常称为恒流源。

注意恒流源两端的电压是由它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的。

理想电流源也是无穷大功率源。

学习时应掌握两种理想电源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分析时可借助伏安特性将两种电源进行对比,从而加深理解。

(3)两种电源模型

在认识了理想电源的基础上,找出实际电源与理想电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实际电压源总是存在内阻的,而我们希望电压源的内阻越小越好,这样向外电路提供的电压值就会基本稳定,当实际电源的内阻等于0时就成为理想电压源。

实际电流源的内阻总是有限值,而我们希望实际当中电流源的内阻越大越好,这样它输出的电流就越稳定,当实际电流源的内阻无穷大时就成为理想电流源。

1.5电路的等效变换

(1)电阻等效

本章初步接触到了电路“等效”的问题,电路等效是贯穿电路分析基础全课程的一条主线。

学习时应深刻领会电路的“等效”概念:

等效是指对等效变换之外的电路部分效果相同,对等效变换的电路部分效果一般不相同。

电阻等效关键在于正确找结点,确定各电阻之间的串并联关系或Y或Δ关系。

(2)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

两种理想电源之间是没有等效而言的,因为它们是无穷大功率源。

而两种实际模型之间是可以等效互换的。

在等效互换的过程中一定注意:

电源模型连接的端钮位置不能挪动,连接在两个电路端钮上的电压源模型变换为电流源模型时(或电流源模型变换为电压源模型时),电源的内阻不变,只是电流源的数值等于电压源的数值除以其内阻(或电压源的数值等于电流源的数值乘以其内阻)。

1.6直流电路中的几个问题

(1)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电路中计算电位,必须在电路设立电路参考点,没有电路参考点,讲电位是没有意义的。

电位的计算,主要要学会看懂简化电路图与我们所熟悉的电路图之间的关系:

某点电位是+12V,相当于在这点与参考点之间接一个12V的理想电压源,其正极就是该点位置,负极与参考点相连;

某点电位是-12V,也相当于在这点与参考点之间接一个12V的理想电压源,但其正极电位是参考点,负极电位是该点。

还要理解:

电路中某点电位就等于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

计算某点电位时,即从该点找出一条到参考点的闭合路径,从该点沿路径到参考点,各元件上电压降的代数和就等于该点电位值,其中与路径方向一致的电压降取正,相反的取负。

(2)电桥电路

学习电桥电路,主要掌握电桥的平衡条件:

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

电桥平衡时,桥支路两端等电位,因此桥支路上无电流,平衡电桥属于简单电路,电桥不平衡时则是复杂电路,求解时必须用电路定律列方程求解。

实用当中的惠斯通电桥就是利用电桥的平衡关系,精确测量电阻的仪器。

学习电桥电路可以了解实际应用有关问题。

(3)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电子技术中,常常希望在放大器的负载上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这就需要了解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什么。

在电源一定的条件下,负载太大,将造成输出电流小而使负载上获得的功率也小;

负载太小,又会造成输出电流太大从而使电源内阻损耗增大,负载上也不能获得最大功率。

只有在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负载上方可获得最大功率。

由于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时电源利用率只有50%,所以在电力系统中不考虑。

(4)受控源

受控源也是一个理想的二端电路元件,学习受控源关键在于理解“受控”二字。

受控源受电路中某处电压(或电流)的控制,当控制量存在时,受控源起电源的激励作用;

若控制量不存在时,受控源相当于一个无源元件。

通过受控源和独立源的相互比较,深入理解受控源的本质。

还要注意在含有受控源的电路等效中,控制量所在支路不能随便消去。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