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检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7553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职业健康检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检查.docx

《职业健康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检查.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健康检查.docx

职业健康检查

1、职业健康监护是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医学行为属于B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前期预防

2、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主要包括AD

A、职业健康检查

B、医学健康检查

C、收集健康相关资料

D、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3、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ABCD

A、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

B、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

C、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

D、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

4、职业健康监护涉及哪些方面的责任与义务:

ABCD

A、用人单位负有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B、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健康监护的权益

C、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依法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服务

D、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监督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

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ABC

A、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B、检查结果应书面告知劳动者

C、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D、组织离岗后的医学随访

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以下行为违法ABCD

A、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B、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C、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D、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7、安监总局第49号令规定,用人单位应当:

ABC

A、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的;

B、依照规定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

C、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D、承担劳动者所需要的医疗费用

8、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期限妥善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ABCD

A、劳动者的职业史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D、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9、以下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费用可以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ABC

A、工作场所卫生检测费用B、职业健康监护费用

C、职业卫生培训费用D、工人营养补贴费用

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健康监护权利包括:

ABCD

A、职业健康检查

B、职业病诊疗

C、职业病康复

D、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11、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责任与义务包括:

ABCD

A、经省级卫生计生部门批准,在批准的范围内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B、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卫生计生部门应当组织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C、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

D、准时完成职业健康监护报卡

12、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卫生计生部门给予以下处罚:

ABC

A、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B、弄虚作假的,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C、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D、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可以依法给予撤职的处分;

13、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ABCD

A、由卫生计生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B、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C、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情节严重的,由原认可或者批准机关取消其相应的资格;

14、国务院安全监管部门、卫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职责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部门分工为:

ABC

A、安全监管部门依法监督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

B、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机构并进行监管,规范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

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劳动用工和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

D、工会依据职责划分,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17、需要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批准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信息包括ABC

A、职业健康机构的名单

B、职业健康机构的地址

C、职业健康机构的检查类别和项目

D、职业健康机构的法人等相关信息。

18、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构应当具备AB

A、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B、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

C、持有《法人许可证》

D、持有《事业单位证明书》

19、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有相应的健康检查、候检场所和检验室,建筑总面积不少于————m2,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不少于———m2;A

A、400;6

B、400;10

C、600;6

D、600;10

20、主检医师应当具备的条件:

ABCD

A、具有执业医师证书;

B、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执业注册

C、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

D、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相关工作三年以上,熟悉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诊断相关标准。

21、职业健康检查主检医师有谁来指定A

A、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B、职业健康协会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监督所

22、主检医师的职责包括:

ABC

A、负责确定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

B、对职业健康检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C、审核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D、报告疑似职业病

23、职业健康检查分为以下几类:

D

A、接触粉尘类、接触化学因素类、接触物理因素类、接触放射因素类及其他类(特殊作业等)。

B、接触粉尘类、接触化学因素类、接触物理因素类、接触生物因素类及其他类(特殊作业等)。

C、接触粉尘类、接触化学因素类、接触物理因素类、其他类。

D、接触粉尘类、接触化学因素类、接触物理因素类、接触生物因素类、接触放射因素类及其他类(特殊作业等)。

24、职业健康检查形式包括AC

A、由用人单位统一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B、由安监部门统一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C、劳动者也可以持单位介绍信要求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D、劳动者也可以自述职业危害接触史要求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5、在职业健康检查中,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以下职业健康检查所需的相关资料包括:

ABC

A、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接触人员名册、岗位(或工种)、接触时间;

C、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等相关资料。

D、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关系合同

26、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可以在执业登记机关管辖区域内开展外出职业健康检查。

其中执业登机机关是指A

A、医疗机构的发证机构

B、职业健康检查发证机构

C、工商登机机构

D、税务登机机构

27、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在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结束之日起———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包括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书面告知用人单位。

A

A、三十个工作日内

B、三十天内

C、一个月内

D、本年度体检周期内

28、以下哪些是职业健康检查个体结论:

ABCD

A、目前未见异常:

本次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B、疑似职业病:

发现疑似职业病或可能患有职业病,需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C、职业禁忌证:

发现有职业禁忌,需写明具体疾病名称;

D、其他疾病或异常:

除目标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或某些检查指标的异常。

29、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建立职业健康检查档案,保存时间应当自劳动者最后一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束之日起不少于——。

A

A、15年

B、3年

C、1年

D、30年

30、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管理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包括下列材料:

ABCD

A、职业健康检查委托协议书;

B、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C、出具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书面告知材料;

D、其他有关材料。

31、职业健康机构的监督检查,正确的是ABC

A、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辖区内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抽查

B、设区的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每年应当至少组织一次对本辖区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检查。

C、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日常监督检查。

D、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辖区内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定期检查

32、噪声作业在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禁忌证(GBZ188-2014)包括:

A,C

A.除噪声原因外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HL)

B.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双耳平均听阈≥40dBHL伴耳鸣

C.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dB

D.II期以上高血压及器质性心脏病

33、关于噪声作业职业健康监护正确的是:

ABCD

A.作业场所噪声声级≥85dBLeq(A/8h),1年1次

B.作业场所噪声声级≥80dBLeq(A/8h),<85dBLeq(A/8h),2年1次

C.听力测试应在受试者脱离噪声环境48小时后进行

D.在岗检查必检项目包括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和心电图检查

34、关于高温作业以下哪些正确:

ABCD

A.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

B.接触时间率100%,体力劳动强度为IV级,WBGT指数限值为25℃;

C.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指数限值增加1℃~2℃;

D.接触时间率每减少25%,WBGT限值指数增加1℃~2℃.

35、振动性白指典型表现是:

ABC

A、具有一过性和时相性;

B、常见部位:

食指、中指、无名指的远端指节

C、基本不累及拇指,重者累及近端指节,以至全手指变白。

D、指节白指时间超过5分钟,冷水复温试验阳性。

36、正己烷中毒重点检查有无肌肉萎缩、震颤、步态异常、共济运动失调等体征,周围神经系统检查还可以发现哪些阳性。

ACD

A.触觉、痛觉、音叉振动觉障碍

B.膝反射亢进

C.跟腱反射减弱

D.肌力减弱

E.肌张力亢进。

37、关于1,2-二氯乙烷中毒描述ABCD

A.亚急性中毒是近十年来国内的主要发病形式,它见于较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中毒的患者。

B.接触者在冬季门窗紧闭或车间通风不良,或加班加点突击工作时,或原辅材料把关疏忽时,使用1,2-二氯乙烷容易引起中毒。

C.多出现头痛、头晕、烦躁、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流泪、流涕、咳嗽等“重感冒样”症状。

D.出现脑水肿可持续两周左右,且可反复或突然加重。

E.眼底及神经系统检查异常应怀疑脑水肿。

38、关于职业性三氯乙烯所致药疹样皮炎的描述正确的有ABCDE

A.表现为急性皮炎,工人在初次接触三氯乙烯5~40天,最长不超过80天后发生。

B.常伴有发热及肝功能损害,同工种仅个别发病。

C.急性起病常伴发热和皮肤瘙痒,皮损常处见于直接接触或暴露部位

D.皮疹呈对称性和泛发性,但亦有起病即呈泛发分布者。

E.常伴有肝脏受累,肝损害常在起病一周后出现。

39、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因为(ABCD)。

A.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B.是评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C.是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基础

D.职业病诊断的依据之一

40、铅接触工人反复检测血铅大于600ug/L,临床表现正常,其他各项检测指标及驱铅试排正常,正确的是:

AD

A.可以诊断为观察对象。

B.可以诊断为轻度铅中毒

C.不必驱铅治疗

D.可以酌情驱铅治疗

E.应脱离铅作业岗位。

41、关于正己烷中毒诊断,错误的是:

E

A.临床特点是以肢体远端出现对称性分布的痛觉、触觉或音叉振动觉障碍,同时伴有跟腱反射减弱

B.神经-肌电图显示有肯定的神经源性损害。

C.潜伏期可长达3个月,故应建议脱离接触,并接受3个月的观察,观察期间注意可能出现的周围神经损害。

D.3个月观察期间无周围神经损害证据者,可排除慢性正己烷中毒。

E.诊断中毒起点必须具备跟腱反射减弱并出现神经电图显示有肯定的神经源性损害

42、关于尿汞,不正确的是:

E

A.我国正常人尿汞正常参考值≤2.25mol/mol肌酐(4g/g肌酐)

B.急性汞中毒时,尿汞往往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

C.长期从事汞作业劳动者尿汞增高是指尿汞﹥生物接触限值20mol/mol肌酐(35g/g肌酐)。

D.驱汞试验中尿汞>45g/d,提示有过量汞吸收存在,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E.尿汞对慢性汞中毒诊断有确诊意义。

43、诊断慢性锰中毒最关键指标是:

C

A.类神经症

B.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C.四肢肌张力增高。

D.言语单调、语音低沉、举止缓慢、完成精细动作能力减退。

E.手套袜套样分布的感觉障碍。

44、关于尿锰,不正确的是:

E

A.肾脏不是排锰的主要器官,尿中排锰仅占6%

B.正常尿锰上限为0.18~0.54mol/L(10~30g/L)。

C.尿锰可大致反映机体近期吸收锰的情况,与作业环境空气中锰浓度有一定关系。

D.尿锰与临床中毒表现无平行关系,只作为接触指标。

E.尿锰可以作为诊断指标。

45、那些是可以做出疑似职业病判断的医疗机构:

AB

A、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机构

B、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C、任何医疗机构

D、职业病防治院(所)

46、按照《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包括以下:

(BDE)

A.职业性噪声聋。

B.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

C.爆震聋

D.冻伤

E.职业性手传振动病

47、按照GBZ188规定,以下不属于职业健康检查的个体结论的是:

(B)

A.目前未见异常

B.职业性复查

C.疑似职业病

D.职业禁忌证

E.其他疾病或异常

48、关于职业接触限值,正确的是:

AD

A、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B、职业接触限值以下环境工作不会导致职业病发生。

C、化学物接触职业接触限值三分之一以下浓度时,可以不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D、未成年工、老人、敏感人群、疾病人群、超时工作等在职业接触限值下工作也可以导致职业病发生。

49、镉接触职业健康监护中,以下正确的是:

B

A.血镉主要与体内镉负荷量有关,常用作职业性镉接触和镉吸收的生物标志物。

B.用肌酐校正尿镉时,对肌酐浓度小于0.3g/L或大于3.0g/L的尿样应重新留尿检测。

C.尿镉、尿β2-微球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多用24小时采样标本,

D.尿镉、尿β2-微球蛋白浓度均需用尿肌酐校正,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需要测24小时总量。

E.尿镉测定连续三次在5μmol/mol肌酐(5μg/g肌酐)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50、关于尿汞,正确的是:

ABCD

我国正常人尿汞正常参考值≤2.25mol/mol肌酐(4g/g肌酐)

急性汞中毒时,尿汞往往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

C.长期从事汞作业劳动者尿汞增高是指尿汞﹥生物接触限值20mol/mol肌酐(35g/g肌酐)。

D.驱汞试验中尿汞>45g/d,提示有过量汞吸收存在,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E.尿汞对慢性汞中毒诊断有确诊意义。

51、有一防保所在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时因不能完成某项检查,可以:

D

A.找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完成检查

B.委托能检查的单位进行体检。

C.选择资质的单位做

D.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体检。

52、某工人在职业健康检查时检出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厂方要求其调岗,但因该工种工资高,他不想调岗;并自愿写下一切后果自负,永远不申请职业病诊断的字据。

厂方就此应如何做?

A

A:

调岗B:

不调岗C:

办理公正后不调岗D:

到期后不续签合同

53、一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年度职检,男,38岁,工龄2年半;其听力图如下:

请问现应如何下听力图的结果:

C

A:

右耳听力下降,左耳听力受损;

B:

右耳语频听阈正常,高频听阈提高,左耳语频高频听阈提高。

C:

右耳语频高频听阈提高,左耳混合性听力损失。

D:

右耳感音性听力损失,左耳传导性听力损失

54、接触镉的职业禁忌包括:

AB

A.慢性肾脏疾病

B.骨质疏松症

C.慢性肝病

D.糖尿病

E.活动性肺结核

55、有机溶剂包括那些abcde

a香烃类:

苯、甲苯、二甲苯等;

b脂肪烃类:

戊烷、己烷、辛烷等;

c脂环烃类:

环己烷、环己酮、甲苯环己酮等;

d卤代烃类:

氯乙烯、氯苯、二氯甲烷等;

e醇类:

甲醇、乙醇、异丙醇等;

56、职业性肿瘤诊断中不考虑引起职业性白血病的化学物包括是。

(ACDE)

A.甲苯、二甲苯B.苯C.三硝基甲苯

D.苯胺、联苯胺E.苯二胺、硝基氯苯

57、慢性轻度苯中毒包括:

ABC

A.白细胞减少症

B.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C.血小板减少症

D.红细胞减少症

58、患者甲,男,32岁,在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从事塑胶压片工种6年,因“四肢乏力7天,晕倒1小时”入院,主诉有头晕、头痛,有恶心,无呕吐,无发热;入院查体:

生命征平稳,神清,对答切题,心率50次/分,室性早搏,约3次/分。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

肺、腹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问:

现按职业健康体检时应给他做哪些检查?

A

A.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血清电解质

B.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血清电解质、肝脾B超、胸部X线检查

C.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脑电图、颅脑CT

D.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眼底检查、肌电图检查

59、高温作业岗位指ACD

A.劳动者在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

B.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

C.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时,其工作点气温高于客观室外2C或2C以上的作业。

D.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30℃的地区,各劳动强度下规定的WBGT指数相应增加1℃

60、噪声敏感者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ABCD

A.上岗前体检听力正常

B.在噪声环境下作业1年

C.高频段3000、4000、6000任一频率,任一耳听阈达到65dB(HL)

D.属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61、慢性汞中毒典型临床表现包括:

BE

A.牙龈“汞线”

B.震颤

C.神经衰弱

D.腱反射亢进

E.口腔-牙龈炎

62、慢性锰中毒诊断最关键指标是:

C

A.类神经症

B.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C.四肢肌张力增高。

D.言语单调、语音低沉、举止缓慢、完成精细动作能力减退。

E.手套袜套样分布的感觉障碍。

63、职业健康监护分类包括:

(ABCDE)

A.在岗期间定期检查

B.应急健康检查

C.离岗时检查

D.离岗后随访医学检查

E.上岗前检查

64、2013年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ABCDE)

A.尘肺病

B.过敏性肺炎

C.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

D.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E.硬金属肺病

65、关于职业健康监护,正确说法是:

C

A、职业健康检查周期由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所决定。

B、所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及签名证据等,一般3至5年后就可以销毁了。

C、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用人单位要妥善保管体检资料,但在劳动者要复印职业健康档案时,用人单位必须提供。

D、按现行的GBZ188及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工人没有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史及职业危害因素,我们也可按其自述的职业危害因素给他做职业健康体检。

66、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是(AC)

A.职业病

B.职业禁忌症

C.职业禁忌证

D.职业健康损伤

67、按照新修订《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可以选择:

ACE

A.用人单位所在地

B.所在省职业病防治院

C.本人户籍所在地

D.所在市职业病防治院

E.经常居住地

68、申请再次职业病鉴定,当事人需要提供:

ACE

A.鉴定申请书

B.现场职业卫生检测资料

C.原诊断证明书

D.门诊及住院病例

E.首次鉴定书

69、关于职业病诊断鉴定,正确的是:

BDE

A.诊断医师要求3人,鉴定医师要求5人。

B.诊断机构不能作为鉴定办事机构。

C.职业病诊断可以请外院专家表决。

D.职业病鉴定疑难病例应当增加专家组人数,充分听取意见。

E.参加职业病鉴定的专家应当半数以上是相关专业职业病诊断医师。

70、以下可以判断为疑似职业病:

ABCDE

A.劳动者所患疾病或健康损害表现与其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不能排除的;

B.在同一工作环境中,同时或短期内发生两例或两例以上健康损害表现相同或相似病例,病因不明确,又不能以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等群体性疾病解释的;

C.同一工作环境中已发现职业病人,其它劳动者出现相似健康损害表现的;

D.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认为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查、医学观察或诊断性治疗以明确诊断的;

E.劳动者已出现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的健康损害表现,但未达到职业病诊断标准规定的诊断条件,而健康损害还可能继续发展的。

71、职业病鉴定需要多少专家一致意见,鉴定结论才能成立:

AE

A.五个专家中四人同意

B.五个专家中三人同意

C.六个专家中四人同意

D.七个专家中四人同意

E.七个专家中五人同意

72、生产性粉尘的致病作用包括:

ABCDE

A.致纤维化作用

B.致癌作用

C.刺激作用

D.粉尘沉着症

E.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73、苯系物慢性接触职业健康检查最重要的是做好血常规检查的质量控制,具体要求包括:

ABCE

A.血常规检查要求静脉采血,熟练快速取血,防止抽血部位挤压

B.常规EDTA抗凝管采血量控制在1.8~2.2ML为宜,抽血量不多不少。

C.最好上午进行,运输过程注意防止污染及震动。

D.血常规检查采用血常规自动分析仪,原则上要求低温保存。

E.做好质量控制,室温下2小时内完成检测为宜。

74、噪声上岗前职业禁忌证包括:

ABC

A.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HL)

B.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双耳平均听阈≥40dBHL

C.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dB

D.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双耳平均听阈≥40dBHL伴耳鸣。

E.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26dB

75、噪声敏感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ABCD

A.上岗前体检听力正常

B.在噪声环境下作业1年

C.高频段3000、4000、6000任一频率,任一耳听阈达到65dB(HL)

D.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76、怀疑苯中毒的患者,应进行复查才能进行诊断,血象复查应B

A、要求1-2周复查1次,连续3次。

B、要求连续3个月内每两周复查一次。

C、要求6个月内每两周复查一次。

D、要求连续6个月内每两周复查一次。

E、要求3个月内每两周复查一次。

77、噪声聋诊断原则不包括:

E

A、有明确的噪声作业史,即在超过GBZ2.2所规定的工作场所噪声声级卫生限值的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