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7968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x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

厂区外W55#井与顶管连接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进厂管道施工图设计》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2010年3月)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2009年2月)

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9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8.《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国标部标标准及图集

9.本单位相应施工工程的施工经验及管理经验

10、《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国家标准)

二、编制说明

1.严格按照上述有关的施工规范、规程和施工图进行施工;

2.叙述本工程的施工方案;

3.制定实施该方案的质量、安全等措施;

4.指导现场施工。

将本单位的质量、安全方针和目标贯穿于组织施工的每一个过程中;

5.为社会监理、政府监督提供科学依据等

三.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项目顶管及与W55#井连接工程,布置于污水处理厂一期东侧围墙边,西边离一区构造物约70m,现状为观澜河左岸堤防,属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与社区交接区域,现状地面高程45~45.5m,地表为观澜河左岸堤防清湖社区交接区的围墙基础。

其中2#工作井设计顶管直径DN1800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W55#井连接分流部分污水水源到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进行处理,管道设计采用顶管法施工,顶管顶至W55#井边后,人工从W55#井内砼侧墙上开孔与直径DN1800的顶管连接。

2.自然条件

工程地质情况

本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管道沿线地层结构较为简单,由上至下分别为人工填土、砾砂和残积土。

其中人工填土层厚7.4~9.2m,以砾砂为主填筑,夹粘性土和建筑、生活垃圾,本层整体填筑松散。

砾砂层位于填土之下,多为松散状,层厚2.8~4.6m,一般不含粘粒。

残积土层埋深11.3~12.4m(高程32.15~34.07m),为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的砾质粘性土,管道末端人工填土层下部见细砂与淤泥质土互层,细砂为松散状,淤泥质土呈软塑状,各层厚10~20cm,总厚度2m。

四.施工进度计划、人员、材料、机具及施工条件

1、拟定2012年3月25开工,4月9日完工。

工期15天

2、人员、材料、机具施工需要人员18人,隔水钢围堰的钢板与槽钢、工字钢约2.3吨,钢管脚手架1.5吨,1台25t汽车吊,1台长臂挖机,1台0.9m3/分空气压缩机,1台wy-200型液压炮机,防毒面具20个,2台大功率潜水泵。

3、施工条件:

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停水15天(原因W55#井内止水钢板桩施工要求)或最低要求处理厂一期工程将W55#井内水位降低到1.2米以下。

五.W55#井与顶管连接工程特点施工顺序及采取的施工方法

(一).工程特点

W55#井与顶管连接工程,其中2#工作井设计顶管直径DN1800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W55#井对接分流部分污水水源到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进行处理,顶管顶至W55#井边后,人工从W55#井内砼侧墙上开孔与直径DN1800的顶管连接。

按施工图纸的要求2#工作井顶管与污水厂一期W55#检查井的连接施工必须在井壁开孔、在井下进行施工,同时需要在井内施工隔水钢围堰的钢板与槽钢、工字钢的连接等施工,井内毒气较多,施工条件非常恶劣,因此,施工必须用炮机破除W55#检查井的上井盖,破除W55#检查井的井盖后还要做好,井下通风、照明、佩戴防毒面具等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井下污泥及炮机破除W55#检查井的上井盖产生的混凝土块等垃圾的清理,并且要防止混凝土块等垃圾流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直径DN2200的现状管道中。

垃圾清理完毕后再吊安隔水钢围堰的钢板与槽钢、工字钢的连接等施工并用土袋围堰止水,所以必须要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停水15天(原因W55#井内止水钢板桩施工要求)或最低要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将W55#井内水位降低到1.2米以下。

才能完成上述工程的施工。

(二).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为:

挖出W55#井上井盖—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停水15天(或按最低要求将W55#井内水位降低到1.2米以下)—液压炮机破除W55#检查井的上井盖—长臂挖机清理大部分垃圾、人工配合汽车吊清理剩余部分垃圾—吊安隔水钢围堰钢板槽钢工字钢连接、焊接并用土袋围堰止水—用大功率潜水泵抽出需要破管区域的污水—破出管壁将直径DN1800顶管顶入连接并且修复由于破出管壁引起的损坏—拆出隔水钢围堰钢板—恢复W55#井上井盖

(三).施工方案

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本工程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法施工,由于井内毒气较多,施工条件非常恶劣,因此施工必须做好,井下通风、照明、佩戴防毒面具等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井下污泥及炮机破除W55#检查井的上井盖产生的混凝土块等垃圾的清理施工。

1.挖出W55#井上井盖: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及现场测量结果挖出W55#井上井盖覆盖的泥土层暴露出机械炮机破除W55#检查井的上井盖混凝土结构面满足炮机破除施工要求。

挖出W55#井上井盖覆盖的泥土层范围如下图示

2.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停水15天(或按最低要求将W55#井内水位降低到1.2米以下):

希望建设单位与污水厂一期管理公司协调。

在我司施工期间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停水15天(或按最低要求将W55#井内水位降低到1.2米以下)以保证我司施工的顺利进行,此项工作是保证任务完成的关键。

3.液压炮机破除W55#检查井的上井盖:

采用空压机炮机钻头将W55#井上井盖钢筋砼支撑钢筋外面的一圈砼剥除。

用气焊将主筋割断。

用汽锤分段破碎,每段砼重量可视汽车吊能吊重量来定,长度的不大于1m,散落到井下的混凝土块直径不得大于200mm。

以保护破裂的混凝土碎块在坠落时对混凝土井壁的冲击破坏。

用钢管做暂时临边洞口防护,一方面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设专人管理。

夜间施工时加强现场的照明工作,并在拆除区周围设危险警示标志。

空压机的电缆要架空,安全员要加强安全交底及安全监督,并在现场进行指挥协调。

混凝土废料的清理运输料破除后的混凝土落井底板上,然后由人工配合汽车吊把混凝土碎块清理到指定的场地(现场暂设一个堆积点),并随时清理出场外。

4.长臂挖机清理大部分垃圾、人工配合汽车吊清理剩余部分垃圾

破除W55#检查井的井盖后,先用大型鼓风机对井下进行通风1个小时后,再使用7.5米长臂挖机清理大块混凝土垃圾及井下淤泥用泥头车清运出场外,在做好井下照明、佩戴防毒面具等措施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人工配合汽车吊清理剩余部分井下污泥及炮机破除W55#检查井的上井盖产生的小混凝土块等垃圾的清理,并且在清理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块等垃圾流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直径DN2200的现状管道中影响一期工程正常生产。

5.吊安隔水钢围堰钢板槽钢工字钢连接、焊接并用土袋围堰止水

本工程在W55#检查井施工现场布置1台25t汽车吊,负责隔水钢围堰钢板槽钢工字钢及顶铁吊运和井内、地面的吊装工作,现场内另设临时堆场,供半成品钢管、周转材料等堆放,考虑一定钢管的贮存量。

现场布置工具间、水泵房、空压机房等。

在做好井下照明、佩戴防毒面具等措施后,在确保有安全专门监督的前提下才能进行,隔水钢围堰钢板槽钢工字钢及顶铁吊运到井内后现场进行连接焊接,隔水钢围堰完成后用袋装土进行止水围堰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为下一步抽水创造施工条件。

6.用大功率潜水泵抽出需要破管区域的污水

隔水钢围堰,袋装土进行止水围堰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后井内布置2台大功率潜水泵抽出需要破管区域内污水形成一个无水的施工环境,方便从管内确定破口位置,破出管壁将直径DN1800顶管顶入井内连接。

7.破出管壁将直径DN1800顶管顶入连接并且修复由于破出管壁引起的损坏

现场测量确定井内破口位置后,在做好井下照明、佩戴防毒面具等措施后,在确保有安全专门监督的前提下施工人员采用炮机钻头将W55#井壁上的钢筋砼外面的一圈砼剥除。

用气焊将主筋分块割断。

用炮机钻头分段破碎,每段砼长度的不大于0.5m,散落到井下的混凝土块直径不得大于200mm。

以保护破裂的混凝土碎块在坠落时对混凝土井底的冲击破坏。

混凝土废料的清理运输料破除后的混凝土落井底板上,然后由人工配合汽车吊把混凝土碎块清理到指定的场地(现场暂设一个堆积点),并随时清理出场外。

2.3米的孔破好后将直径DN1800顶管顶入井内与W55#检查井连接,并且对由于破出管壁引起的损坏进行修复,用混凝土对相关位置进行修补。

施工现场必须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设专人管理。

夜间施工时加强现场的照明工作,空压机的电缆要架空,安全员要加强安全交底及安全监督,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进行指挥协调。

6.恢复W55#井上井盖

W55#检查井井盖直径4米我公司恢复施工时准备采用预制混凝土井盖,准备在2#顶管工作井旁边平整一块地来作为预制混凝土井盖的加工场,破出管壁施工的同时提前预制混凝土井盖并养护,顶管顶入井内与W55#检查井连接后用混凝土对相关位置进行修补完成再用25t汽车吊将养护到期的预制混凝土井盖到W55#检查井盖上并进行封闭处理。

同时恢复W55#检查井的检查口部分。

全部恢复施工完成后泥土回填至场地标高位置。

(四).测量系统控制

一、地面上按业主、设计院提供的井位轴线控制桩定位。

采用T2经纬仪测量。

定出管道顶进轴线并将轴线投放,按检查井穿墙孔实际坐标测量放线,到检查井测量平台上和井壁上。

在工作井四周建立测量控制网,并定期进行复核各控制点。

投放顶管测量始测点和2个后视点,始测点设在顶管后座专用测量平台上,后视点设于穿墙孔上部的井壁上,定期互相校核。

二、顶进时的测量:

工具管中所设置的测量标牌应尽量设置在工具管最前面的胸板上,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顶管顶进的前50米轴线测量可采用J2激光经纬仪进行测量,即测量激光点始终打在测量标靶上,这样可以做到随测随纠。

当顶管长度超过J2激光经纬仪激光测程后,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同时为了加强测量精度,还应经常进行管内的分测站复测,尤其是顶至离终点5米时更应该增加测量复测的密度。

可分为5米、3米、2米、1米各复测一次。

顶管的水准测量,因为是水平顶进,可采用水平连通管进行测量。

或全站仪进行定期复核。

六、施工技术安全保证措施

一地下有害气体防治措施

由于W55#检查井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正在使用的污水井,可能存在各种毒气、沼气等有害气体,因在井内封闭式环境中,所以有毒、可燃气体对对施工会产生影响,为防止意外,因此采取以下措施:

1、在W55#检查井内及管道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同时按管内施工人员数量配备足够的氧气面罩,防毒面具以备急用。

2、管内设置应排风管道,由轴流风机将气体排出井口,一旦报警装置显示管内有害气体,即启动排风系统,迅速抽取管内有害气体,并通过程控电话通知供气房,加大对管内净化气体的供应量。

3、建立健全管内动火制度,配置干粉灭火机及泡沫灭火机,管内施工员人不允许吸烟,管内动用明火施工必须开具动火证明且专职安全员在场监督。

4、如果发现有毒有害气体,且浓度较高时,立即停止井内施工。

会同工程技术人员制定详细、周密的施工方案,报监理、业主同意后方可继续施工。

二.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目标:

施工期间无工伤死亡、重大职业病、中毒事故。

无重大安全事故,轻伤负伤率控制在0.5%以下,且符合有关工程安全技术规定要求。

2、安全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技术负责人、各职能机构均各负其相关责任,安全管理体系及各职能。

专业施工操作人员要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

七.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目标:

无重大质量事故

二.建立建全质量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负责的质量、环保管理体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实施和检查,贯彻《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族等标准的一系列现代化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人”,“分头把关”、“层层落实”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岗位责任制,并使行之有效的运转,完善技术管理。

三.质量保证措施

各职能部门人员各负其责,严格坚持质量标准,互通信息、及时反馈,发现质量及时向上级报告,共同把好质量关。

严格工艺规程,认真执行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有关操作规程。

确定施工工艺和方法,编制施工程序,各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交底落实到班组,并且对工人进行上岗前安全操作规程教育。

做到操作有程序控制,努力达到施工人员有五个明确。

即“岗位明确、职责明确、质量标准明确、施工程序明确、操作规程明确”。

四.在施工全过程严把“三关”:

严把图纸关:

对施工图进行认真、反复学习和复核,彻底理解设计意图,严格按施工图要求和施工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和验收。

严把测量关:

严格按测量质量保证程序及规范执行。

对各测点采取坐标与相对集合尺寸双向控制,建立高程控制网,坚持复核签名制,以Ⅱ级导线要求进行复核和验收。

本工程的一切测量点均应以高精度的光学测距仪及水准仪。

八、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的原则,为给员工在施工场区创造更好的安全施工环境。

应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救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应急策划

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本工程的特点是由于W55#检查井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正在使用的污水井,可能存在各种毒气、沼气等有害气体,因在井内封闭式环境中施工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危险源的识别,特制订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如下图:

2、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分析、辨识施工中,危险因素是可能存在各种毒气、沼气等有害气体,因在井内封闭式环境中施工的实际情况。

在工地已采取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作好危险因素产生的应急方案。

3、应急资源分析:

①应急力量的组成:

项目部成员

②应急设备,物资准备;已配备有药箱药品,救护车辆,配有多部对讲机,配置有灭火器、担架等。

4、法律法规要求:

①《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七条、第三十一条

②《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第六十八条,《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安全许可证条例》

5、应急准备

①机构与职责

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成立现场抢险领导小组。

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副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员:

管理架构的安全员班组安全员

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组长职责:

Ⅰ、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

Ⅱ、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Ⅲ、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的有关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Ⅳ、与现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时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

Ⅴ、在场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Ⅵ、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副组长职责

Ⅰ、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Ⅱ、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工作。

Ⅲ、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重伤人员撤离现场到安全地带集中。

Ⅳ、设立与应急救援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Ⅴ、协助组长组织指挥,协调救援工作,组长不在现场时,可代替组长的职责。

组员职责:

在组长或副组长的指挥下,负责现场的维护,抢救,警戒等工作,具体落实执行组长或副组长下达的救援方法、措施的指令等。

②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设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根据潜在事件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救援手段、救援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如下表列数。

主要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表

序号

材料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现在何处

1

小车

1

现场

2

灭火器

20

现场

3

药箱及药品

个/批

1

现场

4

对讲机

8

现场

5

手机

6

现场

6

担架

1

现场

③教育训练

在工程进行施工前一周,由组长组织救援小组人员进行抢险知识教育,及应急预案演练,全面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④互相协议:

项目部事先与地方医院建立正式互相协议,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⑤应急响应

出现事故时,在现场的任何人员都必需立即向组长报告,汇报内容包括事故的地点、事故的程度、迅速判断的事故可能发展的趋势、伤亡情况等,及时抢救伤员、在现场警戒、观察事故发展的动态并及时将现场的信息向组长报告。

组长接到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公司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及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力。

事故的各情况由公司向外向上汇报。

有关单位及其联系人电话

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