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7976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

《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边防海警建国60周年征文劈波斩浪巡海峡docWord下载.docx

走私狂潮必须坚决迅速遏制于是,捣毁东沙海域“不夜城”走私源头的艰巨任务,首当其冲地落到了刚刚组建的公安边防海警部队身上。

一个春寒料峭的雨日。

福州亭江海警部队会议室里气氛异常严肃紧张。

海警部队领导正围着一张东沙岛及附近海图,认真研究部署缉拿停靠在东沙岛附近走私船的作战方案。

为了避开走私船上雷达的监视,海警组成一支精干的小分队乘两条机帆船,佯装直奔东沙海面,向香港走私船接近,而海警的主力2艘护卫艇则待命接应。

翌日下午4时,两条伪装的机帆船悄然出发。

初春时节,海上虽然平静,但无风三尺浪,这对只乘过军舰而没坐过小木船的海警官兵来说,却是个严峻的考验。

他们被海浪颠簸得头重脚轻,呕吐不止,有的连胆汁都吐出来了。

然而,官兵们只要一想到缉私重任,一个个都咬紧牙关,精神抖擞,保持着良好的临战状态。

午夜,东沙海面如被清水洗过一样清晰,没有一片帆影,没有一点渔火,整个海面上显得更加幽寂静谧。

平常“不夜城”里总有几十条走私船云集在这里进行非法买卖,可今晚为何这般寂静海警官兵们没有气馁,两条机帆船不厌其烦地在茫茫海面上搜寻。

雾降临了,海面上竖起了一堵铁灰色的延绵不断的“墙”,给搜寻带来了很大困难。

而两条帆船还在锲而不舍地搜寻着、搜索着。

到了天空破晓,浓雾渐渐散去时,海警官兵们突然发现散去的雾中钻出了一艘大货船。

正巧,这艘货轮就是他们此次要捕的“猎物”。

无声的战斗警报在官兵们心房中陡然响起了。

潜伏在船舱里的全副武装的战士们静听货轮的动静,而几个化装成走私贩子的官兵则挥动着手中的港币向货轮招呼。

货轮靠了上来,放下软梯,但狡猾的走私分子只允许两个人上去。

化装成群众的两名官兵带着港币登上货轮,走私分子对他们进行搜身,没有发现破绽后,才开始谈生意。

同时,货轮上的走私分子又吆喝着要两条机帆船离开。

为消除走私分子的恐惧心理,麻痹对方,机帆船佯装马上离开,顺势绕走私货轮两圈。

指挥员命令枪手做好准备,由冲锋枪手掩护,伺机强行登轮。

恰在这时,货轮上的“生意”谈得很顺利,走私分子得意忘形的招呼机帆船上前装货。

就在两船靠近的瞬间,突击组的官兵立即登上货轮,迅速将缆绳紧紧地系在走私船上。

走私分子发现我方意图,便用利斧猛砍缆绳企图逃跑。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海警某艇枪炮分队长魏仁伟率领的掩护组立即冲出木船舱,鸣枪警告“不许动,我们是大陆海警”突如其来的天降神兵,震慑住了甲板上的走私分子。

与此同时,指挥员汤最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带领“跳帮”组率先跃上走私货轮后甲板,冲向驾驶室,可门被里面反锁,他们果断击碎玻璃,奋不顾身往里冲,制服了船长和大副。

紧跟着“跳帮”上来的官兵相继占领上机舱、电台等要害部位,控制住了全部走私人员。

整个战斗仅用了10分钟就干净利落地结束了。

海警官兵们顾不上休息,立即对走私分子进行突击审查。

原来这艘“瑞兴号”走私铁壳船,曾多次到东沙海域走私,这次从香港油麻地装载价值300多万元港币的走私货物,来到“不夜城”企图再捞一笔,却栽在了神出鬼没的海警官兵手里。

“瑞兴号”的覆灭,海警官兵昼夜在海上巡逻,大大地挫伤了港台走私分子的嚣张气焰。

从此后,东沙这个曾是东南沿海最大的走私源头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海上走私源头堵住了,陆上走私市场自然崩溃,社会治安也就日趋稳定,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也得以顺利进行。

为此,国务院打击办还致电通报表扬了海警部队。

二、智取“海怪”茫茫沧海,千帆竞发,美丽富饶的台湾海峡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

警艇正常出海巡逻,航行至乌丘屿以南海域,海面上漂浮着数个棕黄色的浮标引起了官兵们的注意,又见不远处还停泊着一艘外籍船,船上人员鬼鬼祟祟,神色诡秘,正在海里探测什么东西。

一种国门卫士的强烈责任感顿时涌上海警官兵心头,他们逼近这艘外籍船。

可狡猾的这艘船见中国海警警艇驶来,迅速向国民党占领的乌丘岛靠近,以逃避检查。

从此后,每当警艇一次又一次地驶至乌丘海域巡逻时,他们就躲进乌丘岛,就这样反反复复像捉迷藏似地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较量。

为了弄清海上不明浮标的性质,海警官兵们早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它查个水落石出。

官兵们一双双犀利警惕的目光已紧紧盯住龟缩在乌丘屿里的这艘可疑船。

这艘可疑船的不轨行为,也激起了苍天的愤怒,顿时乌丘海面上刮起了九级大风。

风势太猛,抵挡不住,他们终于放弃了乌丘岛,窜到莆田平海湾避风。

恶狼入网了。

公安边防海警部队参谋长蔡文基率“海公214”艇冒着狂风巨浪出击,在平海锚地将这艘名叫“东京丸”的日本调查船抓获。

经审查,“东京丸”属日本国三洋株式会社,专门从事海上钻探、打捞等工程。

此次非法进入我国领海是受台湾某公司之雇,调查“二战”期间被美军击沉的“箱根丸”号日本货轮。

在铁的事实面前,“东京丸”的公司代表根本记太郎在认罪书上签了字。

海警官兵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外籍船舶没有经过我国政府批准,不得擅自进入我国领海打捞沉船物,会同福州港务监督没收了日本调查船上的调查资料,并依照法律将“东京丸”及船员驱逐出境。

大海可以作证,海警官兵不仅是走私分子的克星,而且还是祖国领海主权的神圣捍卫者。

三、海上擒魔风在哀鸣,海在怒吼。

前几年,沿海个别渔村的少数不法分子利令智昏,在海上制造了一起又一起骇人听闻的抢劫大案。

1994年7月17日,一艘大马力铁壳船在闽浙海域鬼魂似的游荡着。

一艘过往的石狮货船遭到了这艘铁壳船上的恶魔武装袭击,价值百万元的货物被洗劫一空,船上的GPS卫星导航系统和单边带电台也被强行拆走。

同日,又有一艘不明船籍的铁壳船与这伙暴徒相遇,船上800多件货物被劫走海上告急“恶魔”穷凶极恶的洗劫激怒了戍守海疆的边防海警官兵。

18日黎明,一支快艇编队疾速驶出海警基地。

官兵们根据掌握的线索,在连江北茭海域,布下了擒魔的法网。

然而,两天过去了,仍未见“恶魔”踪影。

素有“急先锋”之称的“公边H3513”艇宛如一匹铁驹,马不停蹄地在茫茫大海上搜索。

20日晌午,海警官兵们发现一艘铁壳船,其首高昂显然不是满载的货轮,船速快捷也不象是在海上捕捞作业。

可疑于是“公边H3513”艇加速直扑目标,一举将其拦截。

这艘船无船号,舱面上横七竖八躺卧着20多人,个个身形猥缩,局促不安。

领队的夏冬林大队长心中已有几分把握,他厉声问道“你们的证件呢”经查,船员证件不齐全、船舶证、捕鱼证等俱无。

船老大林贤宝顿时脸色发青,呆若木鸡。

夏大队长当即下令扣押该船所有人员,进行突审。

冥顽不化的林贤宝一会儿说自己是鱼贩子,一会儿又咬定此行是去浙江接船的。

与此同时,官兵们已开始对船进行全面检查。

细心的郑指导员很快发现舱内到处都丢弃着“XX山”烟盒,而一般的渔民是抽不起如此高档香烟的。

可疑之处使战士们更加警惕,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战士小方机敏地边用一根铁棍敲打舱面,边附耳倾听回声。

果然不一会,就在船舱右侧一副床板下发现了暗舱。

他撬开舱盖,大量货物赫然入目,这些正是“7.17”劫案中被抢的货物。

小方一鼓作气,又在左侧一副床板下发现了成捆现金。

紧接着,战士们相继从机舱、驾驶台等处搜出现金、军用枪支、抓钩、伪造的“海检”、“公边”等标志的一些军警械具,军警服铁证如山,这伙海上劫魔面对威严的海警官兵,耷拉下罪恶的脑袋,如今,他们已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闽海风浪不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沿海一些不法分子沆瀣一气、内外勾结集资合股购置大马力、高速度的铁壳船,疯狂地进行海上犯罪活动。

打击这些无船号、无船证、无船籍的“三无”船只刻不容缓一天,海警部队得到情报平潭的大澳、塘屿和莆田黄瓜岛的3个老板合股买了一艘退役的海军导弹艇,专门从事海上走私、偷渡等违法犯罪活动。

总队领导指示一定要将这艘“三无”导弹艇打掉于是,3艘警艇奉命出击。

警艇航行至平潭南中澳口时,就被不法分子安扎在山顶上的了望暗哨发现了,躲在澳口里的导弹艇闻迅迅速加大油门冲出澳口,拼命向外海逃跑。

随警艇指挥的金支队长、陈副政委、汤参谋长、曹大队长等领导当即开了个诸葛会,认为导弹艇的速度快,我们的警艇要硬追是追不上的,只能智取。

最后决定潜伏在导弹艇的“老巢”周围,待其返回加油时,再将其擒获。

果然不出所料,导弹艇燃料即将耗完,悄然返回补充油料时,警艇出其不意出击围追。

导弹艇没油无法远逃,只好钻进人工改建成的塘屿岛避风港“老巢”。

当时已是夜黑雾浓,能见度极低。

3艘警艇严严实实地把住了澳口。

导弹艇上的不法分子见大势已去,再也无法逃脱时,就趁夜色用电钻将艇底钻成筛状使其进水下沉。

难熬的黑夜刚过,不法分子又煽动了老家上百名村民围攻海警官兵。

他们用石头、酒瓶等物猖狂地砸向官兵。

官兵们有的头被砸破了,血流如注;

有的身躯被砸伤了,伤痛揪心,但他们始终没有还手,而是一面坚持耐心地做宣传教育工作,一面对导弹艇进行堵漏、排水,将它拖离浅滩。

后来,在平潭县委、县边防大队的协助下,才将导弹艇拖到亭江锚地。

就这样,海警官兵冒着生命危险,查获这类“三无”船只11艘。

对“三无”船只的狠狠打击,有力地促进了海上治安的好转。

四、爱民情深海警官兵对违法犯罪分子疾恶如仇,而对人民群众却充满着无限的爱。

1996年7月26日上午10时,省粮食海运公司所属的“成隆”号万吨轮在亭江锚地抛锚防七号台风时,一名船员不慎从10余米高的大舱上摔下,严重受伤,昏迷不醒。

他们向有关单位的拖轮、救生艇求救,均因风浪太大不能靠近而无力营救。

海警部队领导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

经过海警官兵近半小时的奋力拼搏,才把伤员从货轮送到警艇上,并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又有一次,一艘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的货轮在途经闽江口南下时,一名船员不幸受重伤,生命处于危险状态。

当求救的信号传到海警部队时,海警官兵立即出海营救。

警艇到达货轮所在海域时,由于风大浪急,几十次靠帮均未成功。

警艇在海上剧烈摇晃,官兵们稍有不慎就有被抛下海的危险,为了尽快将重伤员送到医院抢救,官兵们克服重重困难,在货轮船员的帮助下,用吊车将伤员送上警艇。

由于抢救及时,使这名重伤员化险为夷。

事后,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派人专程到福州慰问海警部队,并赠送答谢。

在3000多公里的海防线上,哪里有困难,那里就有海警官兵;

哪里有危险,那里就闪现出海警官兵的身影。

1996年1月13日,马尾区某地发生大面积山林大火。

海警部队闻讯,迅速组织70余名官兵奔赴火灾第一线扑火。

不少战士的衣服被扯破,身上多处被荆棘刺伤出血,被火烫伤起泡,但他们仍然坚持奋斗3个多小时,直至将火扑灭。

海警部队自组建以来,就在官兵坚持不懈地广泛开展“拥政爱民”、“警民鱼水情”等专题教育和“热爱驻地,造福人民”、“我为驻地作贡献”等系列活动。

每逢重大节日,部队领导都要到驻地党、政机关和友邻单位登门走访,征求各级党、政领导的意见;

并组织干部深入各辖区,在渔船民中宣传党的政策,加强对重点的保护对象和沿海辖区海域的昼夜巡逻。

无数次,他们伸出充满爱心的援助之手,向希望工程、受灾地区捐款捐物。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水兵楼里欢歌笑语不断,警民联欢晚会正入高潮,歌声在台湾海峡西岸回荡的山水美如画,的歌儿暖人心。

青山绿水赞不尽,声声颂歌唱新人,唱亲人,是海警,警民鱼水情意深。

五、刻在蓝色波涛上的业绩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戍守在台湾海峡西海域的边防海警官兵虽然已换了好几茬,代代官兵们始终保持着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不但英勇善战,而且在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培养和锻炼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创业的革命精神,从而使海警部队不断强大。

驻守在泉州后渚港的海警某部,是来自著名海军战斗英雄麦贤得所在的部队,当年,这支部队在万山海战中,用小艇打大舰,战功显赫,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电令嘉奖;

海警组建之初,他们从汕头特区来到荒芜的后渚,面对的是没有营房、没有码头的一片贫瘠的荒地,茫茫的海湾和供应保障不足的重重困难。

但是官兵们并没有气馁,他们发扬艰苦创业的传统,与天斗,同地斗。

他们刚刚进驻泉州后渚,就遇上罕见的十二级强台风正面袭击。

初来乍到,还没有防风锚地和水鼓,情况万分危急风在呼啸,海浪在咆哮。

狂风掀起一排排巨浪狠狠地砸向后渚地方码头,瞬间刚刚建起的两座千吨级码头就被摧毁。

防护林带的树林或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沙石满天飞滚。

雨借风威,沉重地、兽性地鞭打在官兵的身上。

“不能眼睁睁地等着艇毁人亡,要同狂风暴雨斗”现场指挥抗台风的支队、大队领导命令各艇开动机器,加足马力,正面顶风对抗风过去了,艇人完好。

此刻,精疲力竭的官兵们是多么的想靠岸好好休息一下,可是属于他们要建营房的地方当时还是一片荒坡。

于是,海警官兵顾不上艇上生活的艰辛和出海的疲劳,跑征地,批岸线,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经过几代官兵们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如今这里已建成了环境幽雅的园林式营区,办公楼、水兵楼、宿舍楼等等一应俱全,还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码头。

海警部队艇队的官兵,常年生活、吃住、战斗在长不到30米、宽不到6米的巡逻艇上,生活单调、吃饭要蹲在甲板上,冬天饭菜被风吹得冰冷,许多干部战士患了肠胃病、关节炎。

在出海执勤过程中,有时遇到大风浪,战士们晕船呕吐,有的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艇上没有空调设施,炎炎夏日烘烤甲板,舱内温度有时高达40多度。

官兵们开玩笑说“睡在舱里,宛如夏日送进蒸笼,冬天掉进冰窑。

”海警官兵用青春、血汗,甚至生命,在蔚蓝色的大海上刻上对祖国的忠诚,对边海防事业的热爱。

二支队支队长周友超,这位来自浙江诸暨的原东海舰队优秀共产党员,当年是他第一个从海军驾艇到边防,第一个驾艇出海赶走在我闽东海域设防岛屿乱停乱靠的台湾渔轮。

他数年如一日,以艇为家,全身心扑在海警部队建设上,被官兵们称为“老黄牛”。

副支队长曹清也是随艇来的老海警,他妻子没随军前在江苏南通市的一家工厂上班,住的是集体宿舍,他每次回去探亲,妻子都要提前向厂里打报告,厂里才能腾出一间小房子让他们临时团聚。

如今,他妻子虽已随军,可还是过着三地分居的生活,妻子在厦门,房子在福州,他自己却在泉州,而他工作干劲一直没减。

年仅29岁的分队长林聪爱艇如命,即使身患绝症了,仍坚持在第一线,直到献出年轻的生命。

边防海警部队已走过了14年的光辉的历程,留下了一道道闪光的航迹巡航几十万海里,抓获大小走私船200多艘,缉获走私物品总价值2亿元人民币;

查获数起海上抢劫等重案,缴获了一批淫秽物品、珍稀动物、假币、毒品连续多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反走私先进集体”,1995年还被评为“全国反走私先进集体”,先后有1700余人次立功受奖。

“青春献边防,光荣何在,为中华民族之振兴;

热汗洒海疆,吃苦为谁,为亿万民众之安泰。

”这就是边防海警官兵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