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8336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二综合测试Word格式.docx

C.比较8与3的Y染色体DNA序列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8.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

圆眼残翅:

棒眼长翅:

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

1:

3:

1,雌性为5:

2:

0:

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B.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

D.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

9.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各种实验,不正确的是A.用

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

B.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S标记的细菌,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

C.用

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上清液

D.用

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上清液

10.下列有关图示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限制酶可作用于①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③部位

B.碱基种类和

能决定DNA分子的特异性

C.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

D.若把DNA分子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

(m>2n),则G的个数为

11.关于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沿着基因中的一条链移动

C.由于密码子有简并性,一种tRNA能转运多种氨基酸

D.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遵循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

12.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①②③过程

B.图乙中存在A与U配对的过程有②③④⑤

C.图甲为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

D.青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而影响转录过程

13.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基因1和基因2会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咆中表达

B.RNA1和RNA2是不同的,不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

C.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D.基因控制囊性纤维病与基因2控制性状的方式相同

14.下列关于基因及基因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其雄配子与雌配子的数量一样多

B.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不同表现型的个体,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C.R型肺炎双球菌的基因位于拟核的染色体上,呈线性方式排列

D.突变只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不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

15.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中.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变异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D.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16.据新华社伦敦2011年9月1日电研究人员调查了超过9.5万人的基因数据,结果发现:

如果第16号染色体上名为16pl1.2的一个区域中的基因被过多复制,就会让人超瘦,而基因丢失则肥胖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6pl1.2区域中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超瘦基因有可能控制着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

C.一个超瘦基因解旋转录出一个mRNA后,该基因因解旋将不复存在

D.超瘦基因的表达过程经历了转录和翻译过程

17.下列有关人工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B.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C.杂交育种过程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基因工程能定向改造新品种,选择育种能定向选择新品种

18.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右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发生分离

C.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

D.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

19.科学家将豌豆染色体片段导入玉米细胞,培育出具有豌豆优良性状而染色体数目不变的玉米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品种玉米能表现出玉米和豌豆的所有性状

B.新品种玉米的培育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新品种玉米自交后代不一定都具有豌豆的优良性状

D.新品种玉米表现出的豌豆性状一定是单基因控制的性状

20.如图是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2n=58)为材料培育无籽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③和⑥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B.若④是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

C.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

D.若⑤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7

21.人类中有一种致死性疾病,隐性纯合的儿童(aa)10岁多左右全部死亡,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为正常.已知某人群中,基因a在成人中的频率为0.01.如果群体中随机婚配且没有突变发生的情况下,在下一代的新生儿中杂合子(Aa)的频率是(  )

A.0.0001B.0.0099C.0.9801D.0.0198

2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深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中有利变异的保存和积累

B.个体的基因在个体死亡后消失,种群通过繁殖而基因库保留

C.自然选择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物种的多样性,是不同生物共同进化的结果

23.某昆虫种群产生了一次基因突变,使原来浅体色群体中出现了少数深体色的个体,其基因频率变化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A基因大约在第10代产生,随后A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逐渐被淘汰

B.环境变黑有利于深体色个体生存,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新物种即将产生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

D.若第24代时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

AA10%、Aa20%、aa70%,则下一代种群中a基因频率小于80%

 24.控制西瓜的瓜重的基因不止1对,瓜重由显性基因及其显性基因个数决定,不同的显性基因作用效果一致。

用瓜重平均为6公斤的西瓜植株与瓜重平均为4公斤的西瓜植株杂交,F1的平均重5公斤;

F2中又出现了2公斤与8公斤重的西瓜,各占1/64,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是()

A.TTEE×

tteeB.TTee×

ttEeC.tteehh×

TtEeHhD.TTeehh×

ttEEHH

25.某二倍体植物为XY性别决定型,其花瓣中色素代谢如下图,其中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当蓝色素与红色素同时存在为紫花,但仅限于某一种性别,而另一性别的个体死亡。

现有一对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代,F1代中雌雄植株杂交,得到F2代,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亲本

F1代

F2代

雌:

蓝花

6蓝花:

2白花

雄:

红花

3蓝花:

1红花:

1白花

A.上述过程体现了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基因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或一对基因控制多种性状

B.亲本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

C.若取F2中的白花植株相互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

白=7:

1

D.这种植物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Xb,不可能为AAXbXb

26.(2015秋•东营校级期末)西瓜消暑解渴,深受百姓喜爱,其中果皮深绿(G)对浅绿(g)为显性,大子(B)对小子(b)为显性,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面的几种育种方法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注:

甲为深绿皮黄瓤小子,乙为浅绿皮红瓤大子,且甲、乙都能稳定遗传.

(1)通过①过程获得无子西瓜A时用到的试剂1是.

(2)②过程常用的试剂2是;

通过③过程得到无子西瓜B与通过①过程获得无子西瓜A,从产生变异的来源来看,其区别是.

(3)若甲、乙为亲本,通过杂交获得F1,F1相互受粉得到F2,该过程的育种方式为.

(4)通过⑧过程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中拥有的染色体数是.

(5)若将四倍体西瓜(gggg)和二倍体西瓜(GG)间行种植,结果发现四倍体西瓜植株上所结的种子,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中既有四倍体又有三倍体.那么,能否从这些植株所结西瓜的果皮颜色直接判断出这些植株是四倍体还是三倍体呢?

请用遗传图解解释,并作简要说明..

27.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

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10000。

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Ⅰ-2的基因型为;

II-5的基因型为。

②如果II-5与II-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③如果II-7与II-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④如果II-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

28.下列三个图为真核细胞内三项重要的生理活动。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二、三所表示的三个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完成的有(填标号),属于基因表达的有(填标号)。

(2)图一所示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周期的期;

图一生理过程完成所需的条件______;

(3)含有密码子的链是(用图中字母回答),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种。

(4)图三所示的生理过程不可能发生在人体的。

A.乳腺细胞B.肝细胞C.成熟的红细胞D.神经细胞

(5)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通过控制来直接影响性状,二是通过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29.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及所在的团队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青蒿酸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方

框内所示)。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mRNA通过进入细胞质,完成过程②需要的物质有、、等物质或结构的参与。

(2)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和基因。

(3)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

(4)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种基因型;

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占所比例为。

30.果蝇X染色体上存在控制棒眼性状的基因B,雌蝇XBXb表现为棒眼,XBXB表现为严重棒眼,雄蝇XBY也表现为严重棒眼,XbXb、XbY均表现正常眼。

请根据题意回答:

(1)研究表明,棒眼性状是4号染色体片段与X染色体片段[来源:

学+科+网Z+X+X+K]互换,连接到X染色体上导致的,这种变异类型是_______。

(2)棒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子一代雌果蝇的表现型是________,若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子二代中严重棒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

(3)果蝇的性别由受精卵中X染色体的数目决定,右上表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其他性染色体异常情况胚胎致死):

①果蝇在卵细胞形成时经常会发生同源的X染色体不分离的现象,研究者需要保存这些果蝇进行研究,为保证其后代的雄蝇都可育,应选择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的雌性个体进行保存。

②现利用性染色体正常的棒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根据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研究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X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

若后代中____________,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同源的X染色体均未分离。

若后代中____________,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携带B基因的X染色体均未分离。

若后代中____________,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携带b基因的X染色体均未分离。

31.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  .

(2)实验中表示环境选择的因素主要是  .

(3)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  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  .

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1、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世代

甲箱

乙箱

果蝇数

A

T1

E

果蝇数

T2

第一代

20

100%

64%

10O%

65%

第四代

350

89%

15%

64.6%

285

97%

8%

65.5%

第七代

500

67%

S2%

65.2%

420

96%

66%

66.8%

第十代

560

61%

430

95%

93%

(4)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  .

(5)两箱中,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  ,第十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子出现的频率是  %.

 

 

选择题答题卡1-56-10

11-1516-20

21-25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6.21三体综合征是人类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现有一21三体综合征患者,基因型为Nnn,其父亲的基因型为nn,母亲的基因型为Nn。

减数分裂过程如下图:

(1)若该21三体综合征患儿为女孩,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2)若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则出现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由于双亲中父亲的第2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次分裂中未正常分离,图中染色体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

(3)若该21三体综合征患者为男孩,则上图A和B中染色体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

(4)研究人员发现,21三体综合征男性患者多不育,女性患者可产生后代。

某女性21三体综合征患者(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n,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两条配对,一条成单)减数分裂理论上可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26.某两性花的植物其花色性状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

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假如子代足够多,那么理论上子代中红花植株所占比例为  ,子代中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2)一白花植株与某红花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花:

紫花:

红花=2:

1,则该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

(3)育种工作者将第

(2)小题中的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产生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种植后发现一植株上有开蓝色花的枝条,其它花为紫色花.他们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

上图中基因B发生了突变,转变为决定蓝色素合成的基因.

假设二:

诱变产生一个新的显性基因(E),能够把白色前体物质转化为蓝色素,在变异植株中紫色素仍能产生,只是被蓝色掩盖.(基因E与上述三对基因相对独立)

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请完善下面的设计方案:

实验步骤:

将上述蓝色花进行套袋处理,让其自交.将自交所结种子种植后,分析其性状表现.

结果分析:

若  ,则假设一正确;

若  ,则假设二正确.

27.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精巢内细胞的分裂过程示意图,图中Ⅰ~Ⅱ表示分裂过程,1~5表示细胞分裂图象,图中1细胞的基因型是AaXBY.请据图回答:

(1)图中3细胞其分裂过程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有  个DNA分子,有  个染色体组.

(2)图中所示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基因A与A、a与a的分离发生在  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以上图示的  过程.一个图1细胞形成的精子的基因型是  .

(4)若图中2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已经被15N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中含15N与不含15N的比例是  .

(5)若图中2细胞在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异常精子基因型AXBY,则此细胞产生的其他精子的基因型为

  .

28.目前前发现的病毒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它们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分别用下图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MERS的全称是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以正义单链RNA作为遗传物质,即指遗传物质能直接进行翻译.

①MERS病毒属于上述  种类型病毒,感染人体后其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  .

②实验室研究MERS病毒时  (填“能”或“不能”)用含多种营养物质的培养液来培养?

理由是MERS病毒没有  结构,必须依赖于细胞才能繁殖.

(2)图中需要DNA聚合酶的过程有  ,过程6需要的酶  .

(3)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使用的T2噬菌体属于上述中  种类型的病毒.

29.玉米(2N=20)基因组测序图谱已经绘出,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改良玉米和其他谷类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大麦)的品种.研究者说“现在,科学家可以对玉米基因组进行准确而有效地研究,帮助找到改良品种、增加产量和抵抗干旱与疾病的新方法.”

(1)玉米基因组测定的是  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在DNA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但是大多数突变的个体会死亡,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特点.

(2)若要使水稻也具有玉米中的抗旱能力,可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

(3)现有2个纯种品系的玉米,其基因型分别是:

甲aaBB,乙AAbb.基因a、b所决定的性状是优良性状,(假定二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获得aabb个体的杂交方案有多种,请选择最简单的育种方案,并完成下列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第三步:

②如果从播种到收获种子需要一年时间.上述育种方案中获得aabb植株需要  年时间.

30.下面甲图为某一动物个体的性染色体简图,①和②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

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II1和II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

(1)分析甲图,该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或ZW)型性别决定.位于II1片段上的某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最可能与乙图的(填编号)相符.位于II2片段上的某隐性致病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最可能与乙图的  (填编号)相符.

(2)人们在该动物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呈褐色的基因(T)只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若现有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O的褐色的雌性个体与正常灰色(t)雄性个体交配,那么子代中褐色个体所占比例为  ,雌雄的比例为  .

(3)该动物体内另有一对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当b基因纯合时对雄性个体无影响,但会使雌性个体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性.让一只纯合褐色(T)雌性个体与一只b基因纯合的灰色(t)雄性个体杂交,F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将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雌:

雄的比例为  .

综合十一答案

1-10DBDAB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