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8517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一.docx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一.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一.docx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一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

(一)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

(一)  填空题

  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张相)

  2、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为(chányú;kèhán)

  3、在古代汉语中“干”的本义是(盾牌)。

  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这句话出自(《论语。

子路从而后》)。

  5、“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此句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6、“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此句出自(《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

  7、(《词诠》)一书主要用于解释虚词。

  8、(《词诠》)、(《助字辨略》)、《经传释词》三本工具书是用来专门查检古代汉语虚词。

  9、我国最早的药典学著作是(《新修本草》)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是谁(王之涣)

  1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最早记载“磁石召铁”即天然磁矿石能吸铁的文献资料名为(《吕氏春秋》)。

  12、著名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是由音乐家(华彦钧)创作的。

  1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出自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之手。

  14、“七月七日长生殿”的下句是(夜半无人私语时)。

  15、中国苏州园林之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集中了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四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其中狮子林代表(元)代的建筑风格。

  16、盛唐诗人,善边塞诗,以七绝善长,有“七绝圣手”之称的是(王昌龄)

  17、“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这是一首(辛弃疾)词的上阕,根据词牌特点,判断它是哪个词牌(南乡子)。

  18、京剧中的“大花脸”属于生旦净末丑中的(净)

  19、清末4种揭露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的作者分别是(李宝嘉)、(吴研人)、(刘鹗)、(曾朴)。

  20、三国演义中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进出的是(金牛道)。

  21、“饮中八仙”指(贺知章)、(汝阳王)、(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

神话传说中的八仙是(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22、、被称为国家经典的儒家著作是(《论语》)。

  23、通称“四书”的是(>)(>)(>)(>)。

  24、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是(时迁)(戴宗)(花荣)。

  25、相传“推敲”一词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作。

  26、文学史上的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

  27、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耄耋之年是指(八、九十岁)。

  28、金陵十二钗是指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秦可卿)(李纨)(妙玉)(贾巧姐)。

  29、我国古代四大书院是指(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睢阳书院)。

  30、(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并称我过古代四大发明。

  31、我过清代的“四大徽班”是指(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和春台班。

  32、著名的唐代三大宫是指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和南内兴庆宫。

  33、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是指位于甘肃的(莫高窟),位于山西的(云冈石窟),位于河南的(龙门石窟)。

  34、现在的首都北京,古称蓟,春秋时为燕国都城。

辽朝时为陪都,称(燕京)金称(中都)元称(大都),明永乐年间才正式叫作北京,或称京师。

经清延用到辛亥革命后。

1928年,将北京改称北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为首都,又改称北京。

  35、汤显祖的代表作品有《牡丹亭》(又称《还魂记》),《邯郸记》(《南柯记》)和(《紫钗记》),因为剧中都写到梦境故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36、我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37、《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305篇。

  38,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祭奠是在(夏商周时代)。

  39、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大约是在(两汉)时期。

  40、京剧脸谱的构图样式有三种,即(整脸),三块瓦脸和(破脸)。

  41、(《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42、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43、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政治倾向、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在文学史上素有“诗史”之称。

  44、中唐诗人白居易大力提倡和写作“惟歌生民病”的“新题乐府”,他和元稹等发起进行的(“新乐府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45、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赞誉屈原的(《离骚》)一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这里的“三百篇”指的是(《诗经》)一书。

  46、汉代辞赋家(贾谊)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后人称誉“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47、建安诗人(曹植)的诗歌作品《白马篇》等以及抒情赋《洛神赋》都具有比较突出的浪漫主义倾向。

  48、“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49、汉代传习《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中,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它的创始人是鲁人(申培)。

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

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

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四家诗中,被称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诗”的是(鲁诗)、(齐诗)、(韩诗)。

  50、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毛诗传笺》)一书,集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氏的《诗故训传》作注。

三家诗自此渐渐衰亡。

  5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70卷的(《毛诗正义》)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唐代科举考试的官定标准《诗经》教本,在《诗经》研究史上,是《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52、南宋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53、所谓的“六诗”之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54、“四始”说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他以(《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55、“四诗”说也称“二南独立说”,由北宋苏辙首倡,他在自己的著作《诗集传》中提出《诗经》应分为(《风》)、(《雅》)、(《颂》)、(《南》)四类,即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

这里的“二南”指的是(《周南》)、(《召南》)。

  56、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提出“六义”中的(风)、(雅)、(颂)三者指的是诗的内容体裁,(赋)、(比)、(兴)三者指的是诗歌的表现方法。

  57、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是按照风、雅、颂的体例编排的,其中包括十五国风,二雅(即(《大雅》)和(《小雅》))、三颂(即《周颂》、《鲁颂》)和(《商颂》)。

  58、宋代的朱熹在《诗集传》中指出风、雅、颂三者中(风)是里巷歌谣之作,而(雅)、(颂)则是朝廷郊庙乐歌之辞。

  59、“史诗”这个概念是亚里士多德在其文艺理论名著(《诗学》)中最先提出的,他将当时的文学作品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60、目前学界一致认为《诗经·大雅》中保存了周民族的五大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61、《诗经·大雅》中的(《公刘》)一首记叙了周族的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至豳的大迁徙历史,诗的每章都以(“笃公刘”)作为首句,表达了周人对公刘的爱戴赞美之情。

  62、被认为是《诗经》中的五大史诗之一的《生民》一诗叙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以及他发明农业、定居邰地并开创祭礼的历史,并通过生而无灾、弃而不死等细节,塑造了一个半人半神的英雄形象。

  63、周民族曾经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地迁居岐山下的周原,这段历史记载在周民族史诗(《绵》)中。

  64、《七月》是一首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它属于十五国风中的(豳风),大约是西周初期该地还未被猃狁侵占时的作品。

  65、“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是《诗经》(《豳风·七月》)一篇中的句子,诗中用蟋蟀的迁移来表示气温的下降、季节的变化,生动地传达出农业生活的乡土气息。

  66、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属于_旧___石器时代化石,为研究古人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67、通行于西周时期,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后世称为__金___文,也叫钟鼎文。

  68、儒家经典中的“三礼”是指《仪礼》《周礼》和___《礼记》____。

  69、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_泰______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

  70、“民为贵,社稷为重,___君为轻___”是思想家孟子对春秋以来民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

  7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分为“本”、“世家”等几大部分,其中记述典章制度的部分称为“_书______”。

  72、中国古代丧服制分成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作“___五服_”,它反映了生者与死者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

  73、汉武帝时设立了一种专门的乐舞机构_乐府______,负责搜集、整理民间音乐创作,对后世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74、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关羽_____。

  75、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孝文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

(二)  1、“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

请默写出一首有关方面的古诗词(包括题目、作者)

  答:

指松、竹、梅。

  2、七大艺术是指什么啊?

  绘画、音乐、文学、雕塑、戏剧、建筑、电影。

  3、五彩是指:

  青、黄、赤、白、黑

  4、元代四大戏剧是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5、中国的十二生肖是指: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6、十三经分别是指?

  《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7、“竹林七贤”和“扬州八怪”分别指?

  竹林七贤:

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扬州八怪:

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8、名、字、号

  古人幼年时取名,成年时取字。

名字均由父亲或尊长取定。

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

对平辈或长辈称字表礼貌和尊敬。

号,又叫别号、表号,由自己取号,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9、中国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武夷岩茶,铁观音,屯溪绿茶,祁门红茶,信阳毛尖,君山银针,普洱茶,滇红茶

  10、京剧四大名旦:

  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1、我国汉字的六书是指: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2、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3、“北宋四大家”和“唐宋古文八大家”分别指的是那些人?

  北宋四大家:

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

  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4、简单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

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15、八大样板戏是指

  《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红灯记》、《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沙家浜》、《海港》

  16、人们常说的“五湖四海”分别指的是?

  五湖:

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7、人们常说的“三山五岳”分别指的是?

  三山:

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

  五岳:

〖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18、四大名园和四大名楼分别是指?

  四大名园:

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楼:

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19、“六礼”和“六艺”分别是指?

  六礼:

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20、十三朝古都是指?

有哪十三朝?

该城的历史?

  先后在西安建都的有:

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

  建都历时长达1140年之久。

自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

  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中国古代做为都城时间最长的城市。

  21、中华武术依据发源和流行的地域可区分为?

并作简要介绍。

  依发源和流行的地域区分,可分为“南北派”。

  “南派”——它基本是以形为拳,以意为神,以气摧力,贯穿发劲,步伐稳固,拳势激烈,富有阳刚之美。

发力时要求身、腰、腿的劲力贯串一起,有时发声以声助力;上肢动作较多,手法丰富,腿法少,善于短打进攻。

  “北派”——北拳跳跃、滚翻动作较多,动作舒展大方,快速多变;起伏转折明显,技击时腿法丰富,素有“手打三成,腿打七成”之说。

  22、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

  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23、请说出“三从四德”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在封建时代,三从四德是妇女的行为规范。

  “三从”出自《礼记、丧服、子夏传》,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出自《周礼、天官、九嫔》,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24、四大佛教名山和四大道教名山分别是?

  四大佛教名山: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四大道教名山:

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25、博士、硕士、学士从何而来?

  「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称,古已有之,不过和现在的含意不完全相同。

  博士,源于战国时代,当时是一种官职,也就是一些博通古今,知识渊博的人。

  硕士这个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通常指那些品节高尚,博学多识的人。

  学士最早出现于周朝,原本是指那些在学堂读书的人,后来逐渐变成文人学者。

  26、科举职官(录取者与第一名的称谓)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27、“四大民间传说”、“元代四大戏剧”和“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分别指的是?

  四大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元代四大戏剧: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28、哪里的纸墨砚笔最为著名?

  答案:

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歙墨、

  广东端州的端砚、浙江吴兴的湖笔。

  29、古代妇女七出七去中的七去指:

  一、“不顺父母”

  二、“无子”

  三、“淫”

  四、“妒”

  五、“有恶疾”

  六、“口多言”

  七、“窃盗”

  30、世界四大古都是指?

  西安、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