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8606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暗适应是()。

A、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B、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降低的过程

C、在暗环境中视觉感觉阈限不断提高的过程

D、在暗环境中视觉的差别阈限不断提高的过程

【答案】A

【解析】对暗适应是指从光亮处进入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在暗环境

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称暗适应。

故选A。

2、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

A、12个月

B、2周

C、2个月

D、6个月

【答案】C

【解析】常见错误:

错选“6个月”,考生将慢性菌痢和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时间概念混淆。

要点慢性菌痢是

指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而病情未愈者。

3、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化学刺激物作定向运动的现象称为()。

A、炎性渗出

B、趋化作用

C、炎性漏出

D、阿米巴运动

【答案】B

【解析】渗出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

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

炎症时,血流变得缓慢甚至停滞,白细胞得以进入边流,黏附于内皮细胞,以

阿米巴样方式穿过内皮细胞间隙和基底膜到达血管外,中性粒细胞游出最快,淋巴细胞最慢。

游出血管的白

细胞,受趋化因子(能使白细胞定向游走的化学物质)的吸引,沿组织间隙向着炎症灶定向游走,此为趋化

作用。

故选B。

4、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病理基础是()。

A、慢性溃疡侵蚀肺小血管

B、病灶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C、感染所致粘膜充血水肿

D、动脉终末支扩张形成动脉瘤

【答案】D

【解析】支气管扩张时因病变部位支气管壁毛细血管扩张,或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的终支扩张与吻合形成血

管瘤,而致反复咯血。

5、下列疾病中最适宜开展二级预防的是()。

A、麻疹

B、高血压

C、天花

D、直肠癌

【答案】D

【解析】不同类型疾病,有不同的策略,任何疾病或多数疾病,都应强调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主要用于预防

肿瘤性疾病。

三级预防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

故选D。

6、关于肉毒毒素的作用机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使自主神经麻痹

B、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

C、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D、使自主神经兴奋性增加

【答案】B

【解析】常见错误为选“使脑神经和外周神经兴奋性增加”或“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是把破伤风痉挛毒

素和肉毒毒素作用机制混淆了。

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该毒素是神经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

经,能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弛缓性麻痹。

7、50岁女性,因小腿上突然轻微青紫,查血小板为52×109/L,血红蛋白及白细胞正常。

体检发现除小腿

外无其他部位出血。

请问下列叙述哪项错误()。

A、须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检,例如肝硬化病人会因脾脏大破坏较多血小板,导致血小板降低

B、须仔细询问用药史,例如磺胺或青霉素类等可能引起血小板数目降低

C、若需要输注血小板,最好选择ABO血型相符的血小板

D、此患者血小板过低有自发性内出血的危险,应该要输注血小板浓缩液

【答案】D

【解析】病人血小板减少原因不明,除小腿外无其他出血,有因药物等原因一过性血小板减少可能,病情平

稳,需查找原因,再决定治疗方案。

8、男60岁,有慢性咳喘史35年,多次血气检查PaCO2在55~60mmHg。

近来因着凉后症状加重,入院

时发绀明显。

血气分析PaCO286mmHg,PaO250mmHg,拟行机械通气,其治疗目标是()。

A、使PaO2恢复正常

B、使PaCO2降低至完全正常

C、使PaCO2降低至低于正常

D、使PaCO2降低55~60mmHg

【答案】D

【解析】本患者为Ⅱ型呼吸衰竭,虽然氧分压仍大于40mmHg,但PaCO2已大于80mmHg,因此在加强抗感

染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机械通气。

其目的是维持合适的通气量、改善肺

9、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

A、形成浆细胞

B、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及组织碎片

C、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D、释放氧自由基

【答案】B

【解析】炎区的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能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异物、坏死组织碎片甚至整个细胞。

10、左房室瓣膜又叫()。

A、一尖瓣

B、二尖瓣

C、三尖瓣

D、四尖瓣

【答案】B

【解析】心脏左心房构成心底的大部分,有四个入口,一个出口。

在左心房后壁的两侧,各有一对肺静脉

口,为左右肺静脉的入口;左心房的前下有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

左心房前部向右前突出的部分,称左心

耳。

左心室有出入二口。

入口即左房室口,周缘附有左房室瓣(二尖瓣),按位置称前瓣、后瓣,它们亦有

腱索分别与前、后乳头肌相连。

出口为主动脉口,位于左房室口的右前上方,周缘附有半月形的主动脉瓣。

每个人的心脏内都有四个瓣膜。

即连结左心室和主动

11、ACEI的降压作用机制是()。

A、激活激肽酶Ⅱ,促进缓激肽的合成

B、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使血管紧张素生成减少和抑制激肽降解

C、抑制激肽酶Ⅱ,阻止缓激肽的失活

D、抑制肾素的释放,ATⅡ和醛固酮生成减少

【答案】B

【解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作用机制:

①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

生成,减少醛固酮的分泌;②因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可水解缓激肽,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减少缓

激肽的水解,扩张血管。

故选B。

12、男,72岁,肺结核患者,咯血痰2天,今晨突然大咯血、鲜血从口鼻涌出。

因害怕出血,患者极力屏

气,压制咯血,随即出现烦躁不安,极度呼吸困难,额面青紫,表情恐怖,大汗淋漓,双眼上翻。

()。

A、立即鼻导管给氧,注射呼吸兴奋剂

B、立即胸穿抽气

C、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D、立即采取体位引流,气管切开或抽吸

【答案】D

【解析】抢救窒息最关键的措施是立即体位引流、气管切开或抽吸,以畅通呼吸道。

1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胸部X线片典型心脏特征是()。

A、心脏向左下扩大

B、心脏普大

C、心脏向右扩大

D、心尖上翘

【答案】D

【解析】X线检查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

其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中央动脉扩张,外周血

管纤细,形成“残根”征;右心室增大征(心尖上凸、心脏向左但不向下扩大,心腰消失),皆为诊断慢性

肺心病的主要依据。

个别患者心力衰竭控制后可见心影有所缩小。

14、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02与Hb的结合反应快、可逆,需要酶的催化

B、02和CO2都有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

C、CO2和Hb的结合无须酶的催化

D、0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答案】A

【解析】Hb与02的结合反应快,可逆,不受酶的催化,但受氧气浓度影响。

15、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

A、复制方式

B、二分裂方式

C、出芽方式

D、孢子生成

【答案】B

【解析】细菌可以以无性或者遗传重组两种方式繁殖,最主要的方式是以二分裂法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

选B。

16、心理测验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

A、行为样本

B、标准化

C、难度

D、信度和效度

【答案】BD

【解析】一个心理测验应该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1)施测条件。

(2)主试者因素。

(3)受试者因素。

17、氯化消毒剂对病毒的主要作用是()。

A、吞噬作用

B、氧化破坏多种酶系统

C、使蛋白质变性

D、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

【答案】D

【解析】氯化消毒是指用氯或氯化剂进行饮用水消毒的一种方法,其中氯化剂主要有氯液、漂白粉、漂白粉

精、有机氯制剂等。

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

故选D。

18、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特点是()。

A、有种属特异性,无病毒特异性

B、无种属特异性,有病毒特异性

C、只有病毒特异性

D、有种属特异性和病毒特异性

【答案】A

【解析】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

作用。

干扰素是非特异天然免疫的组成部分,不同病毒均可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

干扰素作用于邻近细胞,

使之合成一些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在这些细胞中复制。

因此,干扰素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但与病毒

种类无关。

19、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特点是()。

A、有种属特异性,无病毒特异性

B、无种属特异性,有病毒特异性

C、只有病毒特异性

D、有种属特异性和病毒特异性

【答案】A

【解析】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

作用。

干扰素是非特异天然免疫的组成部分,不同病毒均可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

干扰素作用于邻近细胞,

使之合成一些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在这些细胞中复制。

因此,干扰素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但与病毒

种类无关。

20、腹部绞痛、患者辗转不安伴呕吐,应首先考虑()。

A、幽门梗阻

B、泌尿道结石

C、肾炎

D、肝癌

【答案】B

【解析】泌尿道结石患者常表现为肾绞痛与血尿,在结石引起绞痛发作以前,患者没有任何感觉,由于某种

诱因,突然出现一侧腰部剧烈的绞痛,并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程度不同的血尿。

根据题干中患者的表现,因首先考虑泌尿道结石。

故选B。

21、癫痫失神发作和强直-阵挛性发作的首选药是()。

A、地西泮

B、扑米酮

C、丙戊酸钠

D、苯巴比妥

【答案】C

【解析】癫痫失神发作属于全身性发作的小发作,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持续30秒内。

强直

-阵挛性发作及癫痫大发作,指意识突然丧失,全身强直-痉挛性抽搐。

丙戊酸癫痫大发作合并小发作时的首

选药。

故选C。

22、结核分枝杆菌在适宜条件下分裂一次所需时间为()。

A、18h

B、20min

C、2h

D、20h

【答案】A

【解析】结核分枝杆菌约18小时才分裂一次。

23、平静呼吸时肺内压低于大气压的时相是()。

A、呼气末

B、吸气初

C、呼吸停止时

D、吸气末

【答案】B

【解析】吸气初:

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呼气初:

肺内压高于大气压;吸气末、呼气末:

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24、门脉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病变()。

A、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B、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

C、肝细胞再生和纤维化

D、肝内胆管增生、淤胆和纤维组织增生

【答案】A

【解析】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

切面见小结节周围为纤维组织条索包绕。

结节呈黄褐色(脂肪变)或黄

绿色(淤胆)弥漫分布于全肝。

假小叶结构、大小基本一致,见肝细胞变性和点、灶状坏死的基础病变。

25、肿瘤细胞等可产生下列哪种物质破坏基质的防御屏障()。

A、溶菌酶

B、碱性磷酸酶

C、透明质酸酶

D、胶原蛋白酶

【答案】C

【解析】在疏松结缔组织中,透明质酸与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理化防御屏障分子筛,透明质酸酶可以水解

透明质酸,使防御屏障破坏。

26、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全身小动脉收缩属于()。

A、神经-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自身调节

D、反馈调节

【答案】A

【解析】通过神经影响激素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行调节的方式,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27、耳廓和外耳道的主要作用是()。

A、感音作用

B、集音作用

C、增压作用

D、共振作用

【答案】B

【解析】前庭蜗器包括前庭器和听器。

前庭蜗器又称耳朵,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和内耳是声波的

收集和传导装置,内耳接受声波和位觉的刺激。

故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具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功

能。

故选B。

28、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取决于()

A、药物的剂量

B、药物的脂溶性

C、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D、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答案】C

【解析】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作用特别明显,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不明显或没有作用。

称为选择性。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的亲和力不同;不同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选C。

29、免疫耐受性诱导成功与机体哪方面因素有关()。

A、免疫耐受性的建立与动物的种属品系无关

B、只有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才能形成免疫耐受性

C、只有在胚胎期才能诱导形成免疫耐受性

D、免疫细胞功能越不成熟,越易于建立免疫耐受性

【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

免疫耐受的形成。

常见错误:

选“只有在胚胎期才能诱导形成免疫耐受性”或“只有在

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才能形成免疫耐受性”。

在胚胎期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均能诱导免疫耐受,只

是胚胎期比较容易。

所以选“只有在胚胎期才能诱导形成免疫耐受性”或“只有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

才能形成免疫耐受性”都错。

“免疫细胞功能越不成熟,越易于建立免疫耐受性”最符合题意。

30、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中枢部位在脑干

B、不需要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C、数量有限且比较固定

D、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

【答案】D

【解析】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

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调节方式,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理活动。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

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

条件反射要经过大脑皮层,而非条件反射不经过,且条件反射的数目

是无限的,非条件反射是有限的。

目前认为,条件反射的建立与中枢许多部位都有关系,其中脑干网状结构

和大脑皮层起着重要的作用。

31、对肾脏毒性较大的抗结核药是下列哪种()。

A、乙胺丁醇

B、异烟肼

C、利福平

D、链霉素

【答案】D

【解析】肾毒性是链霉素不良反应之一。

32、关于贫血患者的血氧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C、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D、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

【答案】B

【解析】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及

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容量降低,从而导致血氧含量减少。

题干中贫血患者属于血液性缺氧。

贫血患者动脉

血氧含量降低。

故选B。

33、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可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的受体是()。

A、N受体

B、β2受体

C、α受体

D、M受体

【答案】D

【解析】M受体是胆碱能受体,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可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

34、下列关于瞳孔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有()。

A、强光时瞳孔缩小,弱光时瞳孔变化不大

B、光照一侧瞳孔时,两侧瞳孔都缩小

C、看近物时,瞳孔扩大

D、看近物时,晶状体前凸

【答案】AC

【解析】瞳孔在强光照射时缩小而在弱光线变弱时瞳孔散大的反射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当视近物时,可反射

性地引起双眼瞳孔缩小,称为瞳孔近反射。

视近物时,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视远物时,瞳孔开大肌

收缩,瞳孔扩大。

故选AC。

35、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下列哪种物质无关()。

A、腺苷脱氨酶(ADA)

B、前列环素(PC12)

C、环化-磷酸鸟苷(cGMP)

D、慢反应物质(SKS-A)

【答案】A

【解析】cAMP/cCMP比值增加,支气管舒张;比值减小可引起气道收缩,诱发支气管哮喘。

SKS-A增加亦

可使气道收缩,PCI2增加可使气道扩张。

只有腺苷脱氨酶(ADA)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无关。

36、血平板上菌落呈现粗大、扁平、湿润的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有生姜味及透明溶血环,氧化酶阳性,可能

为下列哪种细菌()。

A、大肠埃希菌

B、百日咳鲍特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答案】D

【解析】铜绿假单胞菌在血平板上菌落呈现粗大、扁平、湿润的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有生姜味及透明溶血

环,氧化酶阳性。

37、男性,72岁,发热1周伴咳嗽,咳砖红色胶冻状痰。

X线胸片右肺上叶实变,水平裂下坠。

肺炎病原

体最可能是()。

A、肺炎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肺炎克雷伯杆菌

【答案】D

【解析】克雷伯杆菌肺炎临床表现类似肺炎球菌肺炎,其痰呈黏稠脓性,量多、带血,灰绿色或砖红色、胶

冻状,胸部X线示肺叶或肺段实变,蜂窝状脓肿,叶间隙下坠。

38、新斯的明禁用于()。

A、青光眼

B、重症肌无力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支气管哮喘

【答案】D

【解析】新斯的明为胆碱酯酶抑制剂,抑制乙酰胆碱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免遭水解而大量堆积,表现出M、

N样作用。

M样作用为:

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膀胱逼尿肌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心率减慢;N样作用为:

奋骨骼肌。

所以支气管哮喘患者、肠梗阻、尿路梗阻患者禁用。

故选D。

39、基因的异常影响着肺癌的预后,目前认为对预后有益的基因异常是()。

A、K-ras

B、bcl-2

C、Her-2/neu

D、L-myc

【答案】B

【解析】bcl-2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抑制细胞凋亡,延长细胞的寿命,这就增加了其它癌基因表达的机会,同

时它还保护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长期生存而不凋亡,并能增加细胞对多种凋亡刺激因素的抵抗性,阻止细胞

死亡的最后通路,从而bcl-2的异常对肺癌的预后较好。

40、肺癌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

A、胸痛

B、上腔静脉综合征

C、呼吸困难

D、多尿

【答案】D

【解析】肺癌局部扩展包括,侵犯胸壁引起胸痛,侵犯或压迫大气道引起呼吸困难,上腔静脉综合征,侵犯

食管引起吞咽困难,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侵犯交感神经引起Homner综合征等,而多尿为肺癌的副

癌综合征,与异位ADH分泌增多有关。

41、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功能变化是()。

A、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B、A/GL比例倒置

C、谷草转氨酶升高

D、谷丙转氨酶升高

【答案】D

【解析】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功能变化是谷丙转氨酶升高。

42、下述哪类患者对治疗措施有自主选择权()。

A、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

B、意识清醒的成年人

C、患者

D、发作期的精神病患者

【答案】B

【解析】意识清醒的成年人对治疗措施有自主选择权。

43、在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3′一磷酸二酯键

B、3′,5′-磷酸二酯键

C、2′,5′-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答案】B

【解析】核苷酸间是借戊糖与磷酸间形成酯键相连,因脱氧核苷酸中的脱氧核糖第2'位无羟基存在,故一

般由一个核苷酸3'位羟基与下一个核苷酸5'位的磷酸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

所以在核酸中核苷酸

之间是借3',5'-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多核苷酸链。

核苷酸之间不可能形成糖苷键。

两个核苷酸的碱基间

可形成氢键。

故选B。

44、真正有效的通气量是()。

A、肺总容量

B、每分通气量

C、肺泡通气量

D、用力肺活量

【答案】C

【解析】肺有效的通气量是指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

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45、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类型是()。

A、丝状型

B、类丝状型

C、类酵母型

D、酵母型

【答案】A

【解析】丝状菌落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由许多疏松的菌丝体构成。

菌落成棉絮状、绒毛状或粉末状。

菌落正背两面呈现不同的颜色。

丝状菌落的形态、结构和颜色常作为鉴定真菌的参考。

46、()是医务人员的医德底线准则。

A、以人为本,救死扶伤

B、平等交往,一视同仁

C、举止端庄,语言文明

D、廉洁行医,遵纪守法

【答案】D

【解析】廉洁行医、遵纪守法是医务人员正确对待职业行为规范且不允许突破的医德底线准则。

故选D。

47、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

A、抗原的种类

B、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

C、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D、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答案】B

【解析】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

48、下列哪项不符合一般急性炎症的特点()。

A、病程数天至1个月

B、血管扩张充血,组织水肿明显

C、变质、渗出较明显

D、组织增生反应显著

【答案】D

【解析】急性炎症起病急,病程短(一般数天至一个月),症状明显,局部病变常以渗出成变质改变为主,

而增生反应较轻微。

但也有少数急性炎症是以增生反应为主的。

49、45岁男性,1小时前家人发现其躺在卫生间,无意识,有自主呼吸。

既往未做过健康体检,家人诉:

者平时身体状况较好,不服药。

查体:

体温37.0℃,血压130/90mmHg,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刺痛

不能睁眼,仅能发音,失语,刺痛时肢体能回缩,枕部有皮下出血点,左肘部有皮肤挫伤。

下列哪些是昏迷

的可能原因()。

A、代谢性疾病

B、血管性疾病

C、以上都是

D、中毒及感染性疾病

【答案】C

【解析】以上疾病影响到脑时均可能引起昏迷。

50、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呼吸功能检查,下列哪项不正确()。

A、FEV1下降

B、PEFR减少

C、FEV1/FVC%下降

D、MMFR上升

【答案】D

【解析】在哮喘发作时检查呼吸功能,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都有下降。

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一

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R)、25%与50%肺活量时的

最大呼气流量(MEF25%与MEF50%)、呼气流速峰值(PEFR)均减少。

51、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

A、视觉和听觉

B、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C、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D、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答案】B

【解析】根据产生感觉的刺激物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故选B。

52、腹主动脉的不成对分支有()。

A、肾上腺中动脉

B、睾丸动脉

C、腰动脉

D肠系膜下动脉

【答案】D

【解析】腹主动脉不成对的分支包括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5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抑制骨髓

B、耳毒性

C、肝毒性

D、消化道反应

【答案】B

【解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包括耳毒性(前庭功能障碍和耳蜗听神经损伤)、肾毒性(氨基糖苷

类是诱发药源性肾衰竭的最常见因素,肾功能减退可使氨基糖苷类血浆浓度升高,这又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

伤和耳毒性)、神经肌肉阻滞、变态反应,其中肾毒性和耳毒性是主要的不良反应,其产生与服药剂量和疗

效有关,用药期间应经常询问患者是否有眩晕、耳鸣等先兆。

故选B。

54、免疫耐受性诱导成功与机体哪方面因素有关()。

A、免疫耐受性的建立与动物的种属品系无关

B、只有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才能形成免疫耐受性

C、只有在胚胎期才能诱导形成免疫耐受性

D、免疫细胞功能越不成熟,越易于建立免疫耐受性

【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

免疫耐受的形成。

常见错误:

选“只有在胚胎期才能诱导形成免疫耐受性”或“只有在

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才能形成免疫耐受性”。

在胚胎期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均能诱导免疫耐受,只

是胚胎期比较容易。

所以选“只有在胚胎期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