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8607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x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说明.docx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良种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规划设计说明

2013年6月

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良种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规划设计说明

设计背景:

作为奶牛养殖业者,追求和实现奶牛健康、优质、高产、高效、和谐、可持续是基本目标。

因此,不但要有优良奶牛品种、科学的饲养管理,也要有奶牛场科学的规划设计、先进适用的饲养工艺,只有给奶牛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才能保障奶牛的健康和奶牛场生产的高效率运行。

  目前国际和国内流行的奶牛场设计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散栏饲养。

它主要由以下的环节组成:

全混日粮饲喂(TMR)、机械挤奶、机械清粪。

在牛场建筑与牛舍环境控制上与国际接轨,主要是体现在奶牛场的规划设计要突出奶牛的舒适、环境干燥、保证原料奶的质量,考虑合理的养殖规模以及管理实现智能化。

环境上要创造适宜奶牛生产生活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粪污无害化处理、防疫安全隔离等。

在此基础上,本规划设计共从牛场的场地规划与布局、牛舍建设、牛场建筑物的配置要求、牛场绿化、粪污处理等五个方面进行总体规划。

奶牛平面场布局:

牛舍5栋,每栋长50米,宽12米,每个牛舍饲养100头奶牛。

牛场总面积为28564平方米(42.846亩)。

牛舍布局:

每个牛舍共有四个饲喂槽,每个饲槽长4.5米,宽0.75米,饲喂槽高度47厘米,栏高1.5米,牛舍高4.3米。

 一、奶牛场的场地规划与布局

  1、确定合理的奶牛场养殖规模

  养殖规模大小是奶牛场区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据,本场养殖规模大小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自然资源

  1.1.1品种资源

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坎土曼托别牧业村是该县养牛业较为集中的区域,饲养的主要品种为新疆褐牛,其品质和生产性能在全县乃至全州范围内均处于较为前列的位置。

1.1.2饲草料资源

饲草饲料资源是影响饲养规模的主要制约因素,热克镇坎土曼托别牧业村现有耕地面积2000亩,草场总面积101157亩,通过采取建立饲草料生产基地、种草养畜等方式,可以满足牛场饲草料需求。

  1.2资金情况

  奶牛生产所需资金较多,资金回报率较低,投资回收周期长,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资金运行分析。

本牛场新建内容包括牛舍、草料棚、青贮窖、粪污处理、饲草料加工车间、供电以及道路等附属设施和挤奶、饲喂设备等,项目总投资700万元,其中申请州财政资金50万元,县财政配套50万元,自筹资金600万元。

按照新建牛场平均每头牛投资约0.6—1万元计算,本项目一期建设投资完全可以满足500头存栏规模的资金需求。

  1.3经营管理水平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特克斯县绿海奶牛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现有社员30名,现有生产母牛300头,牛场建成后,运营管理以合作社为主,实现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防疫、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的“五统一”标准进行经营。

  1.4场地面积

  奶牛生产、牛场管理、职工生活、病牛隔离治疗与粪污处理区及其他附属建筑等需要一定场地、空间,本规划按照存栏500头奶牛进行设计,采用散栏饲养、TMR饲喂,场区长193米、宽148米,总占地面积为:

28564平方米(42.846亩),长、宽比例为1.3/1,土地利用系数较为合理;建筑系数:

20-25%;绿化系数:

30-35%;道路系数:

8-10%;运动场地和其它用地:

35-40%;均达到或超过了一般奶牛场设计标准。

  1.5品种因素

  不同奶牛的品种,体型大小差异较大,影响奶牛的占地面积,本牛场饲养奶牛品种根据当地主要饲养品种—新疆褐牛进行设计,在设计牛舍、草料棚、青贮窖等建筑和内部设施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2、奶牛场的场址的选择

  奶牛场场址的选择要有周密考虑,更要符合防疫规范要求,统盘安排比较长远的规划。

因此,必须与当地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以及今后修建住宅等规划结合起来,必须适应于现代化养牛业的需要,所选场址要有发展的余地。

根据以上需求,本牛场的场址的选择标准如下:

  2.1地势高燥

  牛场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有利于给、排水系统以及冬季防寒设施的建设。

  2.2土质良好

  牛场建设位置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也有利于防止肢蹄病、乳房炎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2.3水源充足

  牛场临近特克斯河,具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可以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

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2.4草料丰富

  奶牛饲养所需的饲料特别是粗饲料需要量大,不宜运输。

奶牛场应距秸秆、青贮和干草饲料资源较近,以保证草料供应,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热克镇坎土曼托别牧业村现有耕地面积2000亩,草场总面积101157亩,通过采取建立饲草料生产基地、种草养畜等方式,可以满足牛场饲草料需求。

  2.5交通便捷

  由于饲料运进、牛奶运出、粪肥的销售等运输量很大,来往频繁,有些运输要求风雨无阻。

因此,在满足防疫要求的情况下,奶牛场应建在离公路或铁路较近,但符合防疫安全的地方。

本场建设位置位于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坎土曼托别牧业村,与省道S220相邻,交通便利,有利于牛场生产和发展。

  2.6卫生防疫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牛场建设相关要求,本场远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1000m以外,避开容易对奶牛场生产造成污染的屠宰、化工和工矿企业,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

  2.7节约用地

  本牛场场区为较为规整的长方形,地形开阔整齐,避免狭长和多边角,不占或少占耕地,符合牛场建设标准。

  3.奶牛场的设计原则

  修建奶牛舍的目的是为了给牛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保障牛的健康和生产的正常运行。

花较少的资金、饲料、能源和劳力,获得更多的畜产品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为此,本场奶牛舍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3.1为奶牛创造适宜的环境

  一个适宜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

一般来说,家畜的生产力2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20%—30%取决于环境。

不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以使家畜的生产力下降10--30%。

此外,即使喂给全价饲料,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饲料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畜产品;从而降低了饲料利用率。

因此,本项目建设在设计场内牛舍等建筑时,按照牛只对当地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空气等因素进行总体设计,为养牛生产创造适宜的环境。

  3.2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奶牛生产工艺包括牛群的结构和周转方式,运送草料、饲喂、饮水、清粪等,也包括测量、称重、采精输精、防治、生产护理等技术措施。

为保证养牛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畜牧兽医技术措施的实施,牛舍等建筑设施的设计与本场生产工艺相结合,以利于牛场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

  3.3严格卫生防疫,防止疫病传播

  流行性疫病对奶牛场会形成威胁,造成经济损失。

通过修建规范牛舍,为家畜创造适宜环境,将会防止或减少疫病发生。

此外,修建畜舍时还应特别注意卫生要求,以利于兽医防疫制度的执行。

因此,本牛场规划设计根据防疫要求进行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确定畜舍的朝向和间距,设置消毒设施,合理安置污物处理设施等。

  3.4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在满足以上三项要求的前提下,本牛场的规划设计中,对牛舍等建筑的修建尽量做到降低工程造价和设备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

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条件(如自然通风,自然光照等),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建筑施工习惯,适当减少附属用房面积,以利于指导施工。

  3.5采用标准科学

  国家颁发的建筑设计法规及定额等;建设单位所在地的地方标准《奶牛场建设技术规范》;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执行标准。

  4、牛场的场区规划

  4.1生产区

包括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

(1)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生产牛舍、育成牛舍、犊牛舍和产房等)、运动场等,根据场区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进行合理布局,严格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直接进入生产区,保证安全、安静。

各牛舍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以便防疫和防火。

在整体布局上兼顾节约用地的原则,节省水、电线路管道的铺设和场区道路修建,缩短饲草饲料及粪便运输距离,便于科学管理。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库、饲料加工车间、草料棚、青贮池等。

饲料库、加工车间、青贮窖和干草棚,靠近牛舍,便于车辆运送草料,减少劳动强度。

同时设计一定的隔离带,防止牛舍和运动场因污水渗入而污染草料。

  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使用围栏、道路、绿化等措施与外界隔离,大门口设警卫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出入场内,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室或消毒池进行消毒。

  4.2管理区

  包括办公室、档案资料室、试验室、配种站等。

管理区和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4.3生活区

  职工生活区设在牛场上风头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100米以上距离,以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环境。

  4.4病牛隔离治疗与粪污处理区

包括兽医诊疗室、病畜隔离舍以及病死牛无害化处理和粪污处理场。

此区设在下风头,地势较低处,与生产区距离100m以上,使用单独通道,便于隔离、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二、牛场牛舍建设

  1、牛舍建设要求

  牛舍建筑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和牛场生产、用途等因素来确定。

以经济实用为主,符合兽医卫生要求,做到科学合理。

牛舍内干燥、保温,不透水、不打滑,设计时预留机械化饲喂和机械化清粪空间,以便于粪尿易于排出舍外,下水畅通。

舍内清洁卫生,空气新鲜。

  由于冬春季风向多偏西北,牛舍设计为坐北朝南,有一定规格数量的采光、通风窗户,以保证太阳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

房顶使用双层围板,有一定厚度,隔热保温性能好。

舍内饮水槽、饲喂槽等各种设施的安置应科学合理,以利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泌乳繁殖阶段奶牛生长和生产需要。

  1.1牛舍形式

  牛舍设计为双列式封闭牛舍。

  1.2牛舍种类

  根据牛群不同时期需要及用途分为:

生产牛舍、育成牛舍、犊牛舍和产房、病畜隔离舍。

  1.3生产牛舍

  生产牛舍根据牛场饲养方式,设为散栏式牛舍,屋面建筑结构形式为拱顶式,双层围板。

  2、牛舍基本结构

  2.1地基与墙体

  基深150-180cm,砖墙厚37cm,舍脊高4.0--4.5m,前后檐高3.0--3.5m。

牛舍内墙的下部设墙围,防止水气渗入墙体,提高墙的坚固性、保温性。

  2.2门窗

  门高3m,宽3.1-3.3m,设成保温推拉门或双开门,也可设上下翻卷门。

封闭式的窗应大一些,高1.5m,宽1.5m,采用新型材料设计时,寒冷地区朝阳面设计通长导流式自动开启的旋窗,窗台高距地面1.5m以上。

  2.3屋顶

  屋面为拱形,舍内以钢架结构进行固定,屋顶使用彩钢板,双层围板保温。

  2.4牛床和饲槽

  牛场为群饲通槽,栓系式饲喂,牛床一般要求是长1.6—1.8m,宽1.0—1.2m。

牛床坡度为1.5%,牛槽端位置高。

饲槽设在牛床前面,以固定式水泥槽最适用,其上宽0.6一0.8m,底宽0.35—0.40m,呈弧形,楕内缘高0.35m(靠牛床一侧),外缘高0.6--0.8m(靠走道一侧)。

散栏式TMR饲喂,奶牛自由采食,单设卧床。

  为操作简便,节约劳力,应建高通道,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为好。

即槽外缘和通道在一个水平面上。

  2.5通道和粪尿沟

  对头式饲养的双列奶牛舍,通道宽度应以送料车能通过为原则。

人工推车饲喂,中间通道宽1.4--1.8m(不含料槽)。

TMR日粮车饲喂,采用道槽合一式,道宽4米为宜(含料槽宽)。

粪尿沟宽应以常规铁锨正常推行宽度为易,宽0.25—0.3m,深0.15一0.3m,倾斜度1:

50—1:

100。

  2.6运动场、饮水槽和围栏

  运动场的大小,其长度应以奶牛舍长度一致对齐为宜,这样整齐美观,充分利用地皮。

其宽度应参照每头奶牛10—15m设计而计算出宽度。

奶牛随时都要饮水,因此,除舍内饮水外,还必须在运动场边设饮水槽,且能翻转,便于清洗。

槽长和牛舍差不多长,上宽70cm,槽底宽40cm,槽高47cm。

每个牛舍头应有四个饮水槽,要保证供水充足,新鲜、卫生。

寒冷地区的饮水槽最好选择具有加热装置,使奶牛冬季能喝道温水。

运动场周围要建造围栏,可以用钢管建造,也可用水泥桩柱建造,要求结实耐用。

  3、本场牛舍的基本类型

本场牛舍建筑采用双列封闭式牛舍,砖混结构与彩板装配式相结合,屋面为拱形彩钢,散栏式饲养。

采用这种装配式牛舍设计,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耐用性及美观度,且制作简单,省时,造价低。

  适用性强:

保温,隔热,通风效果好。

  耐用:

牛舍屋架,屋项及墙体根据力学原理精心设计,选用优质防锈材料制作,既轻便又耐用,一般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

  美观:

牛舍外墙、屋面和大门外观整洁大方,十分漂亮。

  造价低:

按建筑面积计算,每平方米造价仅为700元左右,与一般牛舍造价相比降低了近20%。

  建造快:

其结构简单,工厂化预制,现场安装。

因此省时,在基础完成的情况下,一栋标准牛舍一般在15—20天即可造成。

牛舍屋顶为彩钢板镀锌板,屋梁为U字型钢、角铁焊接;隔栏和围栏为钢管。

  牛舍室内设置与普通牛舍基本相同,其适用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屋架、屋顶和墙体,宽敞通风,以及方便于采用TMR等先进的饲喂和管理工艺技术。

  三、牛场建筑物的配置

  牛场内部建筑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有利于生产,便于防疫、安全等。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做到整齐、紧凑,土地利用率高和节约投资,运行成本低与经济实用。

  1.牛舍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气候相差悬殊。

东北三省、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牛舍设计主要是防寒、通风、采光,奶牛舍座北朝南为宜。

因此,本牛场牛舍的形式依据当地饲养规模和饲养方式而定,牛舍的建造便于饲养管理,便于采光,便于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排潮,便于防疫。

修建多栋牛舍时,采用2行并列配置,前后对齐,相距10-15m以上。

  2.饲料库和饲草料加工间

  建造地址应选在离每栋牛舍的位置都较适中,而且位置稍高,即干燥通风,又利于成品料向各奶牛舍运输。

  3.干草棚

  设在上风向地段,与周围房舍至少保持50m距离,单独建造,既防止散草影响奶牛舍环境美观,又达到防火安全。

牛场采取TMR饲喂方式,干草棚的位置靠近饲料加工车间,以便于饲草料加工调制。

  4.青贮窖

  建造选置原则同饲料库。

位置适中,地势较高,防止粪尿等污水入浸污染,同时考虑出料时运输方便,减少劳动强度。

牛场采取TMR饲喂方式,青贮窖的位置靠近饲料加工车间,以便于饲草料加工调制。

  5.兽医室和病畜隔离舍

  设在牛场下风头,而且相对偏僻一角,便于隔离,减少空气和水的污染传播。

  6.办公室、职工住舍和食堂

  与牛场生产区进行隔离,设在生产区外地势较高的上风头,以防空气和水的污染及疫病传染。

牛场门口设门卫、消毒室和消毒池。

  四、牛场绿化

  牛场统一规划布局,因地制宜的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是现代化牛场不可缺少的建设项目。

  1.场区林带的规划

  在场界周边种植乔木类的大叶杨、早柳、钻天杨、榆树及常绿针叶树等,起到防风阻沙安全等作用,同时有利于卫生防疫。

  2.场区隔离带的设置

  主要以分隔场内各区,如:

生活区及管理区、生产区的四周,设置隔离林带,采用杨树、榆树等,其两侧种灌木,以起到隔离作用。

  3.道路绿化

  采用塔柏、冬青等四季常青树种,进行绿化。

  4.运动场围栏外侧遮阳林

  在运动场的南、东、西三侧,设1—2行遮阳林。

选择枝叶开阔,生长势强,冬季落叶后枝条稀少的树种,如杨树、槐树、梧桐等。

  总之,通过场区绿化,改善牛场环境条件和局部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同时也能起到隔离作用。

  五、牛场粪污处理

牛场生产中产生的粪尿、污水,采取固液分离的方式进行处理,牛舍内设有排污沟,舍外设有下水管道,液体污水排出牛舍后进入下水管道,以免对牛场和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固体粪便经自然堆积腐熟发酵后进行还田,做到农牧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1.机械化清粪

牛场采取机械清粪,不仅可以大大地减轻劳动强度,使室内保持良好的空气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有效地影响牛群生产,增加经济效益。

2.设置粪污处理场

  在牛场的下风头设置堆粪场,干清牛粪堆肥发酵后直接还田;尿污经下水道进污水池发酵还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