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8631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docx

《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docx

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

  

  篇一:

《参观井冈山心得体会》

  赴井冈山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邓学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素以?

天下第一山?

、?

中国革命的摇篮?

著称于世。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这里,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不仅在当年是井冈山军民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仆后继,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和发扬井冈山精神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井冈行,我的最大感受就是?

艰?

、?

坚?

  所谓?

艰?

,就是革命工作面临多重艰难。

一是生活艰难。

陈毅后来回忆说?

有时真是到了极度?

,毛泽东惊呼?

吃饭大难?

,?

打倒资本家,天天吃南瓜?

,冬天穿一件单衣,食盐奇缺,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

二是道路艰难。

?

‘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

(毛泽东语),有的人发出了?

红旗到底打得多久?

?

的疑问。

三是斗争艰难。

敌人是残暴的,井冈山斗争中有近五万名革命烈士,其中大部分至今不知姓名。

  所谓?

坚?

,就是我们党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

毛泽东认为?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

正是在这种坚定信念的指引下,广大红军将士敢牺牲、讲奉献卢德铭英勇捐躯,马奕夫身堵机枪;肖劲塞肠冲锋,谢开甲宁死不屈;刘真慷慨就义,曾宝华全家护印;杨开明壮烈牺牲,张平化满门英烈;伍若兰大义凛然,聂槐妆巧计送盐。

  一次井冈行,终生井冈情。

这次红色之旅,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在心灵和精神上接受到了进一步的洗礼,虽然艰难,但只要意志坚定,革命定能胜利。

井冈山精神不但是革命胜利的根源,同样也是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根源。

我国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作为一名现代农业规划人,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形成?

把论文写到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的朴实工作作风,敢闯新路,锐意进取。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因此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巍巍井冈山,绵亘五百里.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雄伟,山幽壑深,奇峰峻岭,古木参天.在为期五天的考察学习中,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不怕疲劳,以饱满的热情,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地区战斗,生活过的遗址遗迹,在参观中,我的思想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撼。

80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政权建设,人民军队建设,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方面取得了具有独创性的重大突破,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率先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井冈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斗争,代表着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建立,党的领导在这里得到加强,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在这里,无数革命先辈为革命

  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惜抛头颅,撒热血,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围剿,壮大了革命队伍。

踏上红色圣地,我怀着对一代伟人和革命先烈无比崇敬和缅怀之情,在革命博物馆聆听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看着眼前呈现的那一张张真实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感到时光流转,我仿佛又回到了那硝烟弥散的革命岁月,眼前仿佛浮现出井冈山革命先烈们在炮火中英勇战斗,前赴后继的斗争画面;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在房中点着油灯才思泉涌,奋笔疾书,忧国忧民,日夜操劳的身影;仿佛看见了军民团结共同抵抗敌人进攻的场面,那一声声枪鸣,一阵阵炮响在耳边是如此的清晰.我不由自主地敬仰起那种坚定的信念,就是在艰苦斗争的纷乱年代里必胜的信念;珍惜实事求是的可贵,就是凡事都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起;崇拜卓越的创新精神,就是创造性地开拓革命事业;赞叹坚持群众路线的方针,就是党坚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紧密与群众结合在一起……井冈山的群山沉稳得如同一位老者在静静地注视着我们,注视着这片土地上曾发生的点点滴滴,像是在对我们诉说着那久远的历史.硝烟已散尽,人们的心情也已平复,但那段血泪的历史却无法忘怀,我们借这个宝贵时机来抒发感慨,缅怀先烈,感叹过往,展望未来。

  踏着井冈山革命先烈的足迹,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进行体验式教学;观看《井冈丰碑》录像,重温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进行音像教学;参观茨坪毛泽东旧居,大井朱毛旧居,小井红军医院,三湾改编旧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朱毛会师纪念馆,茅坪八角楼,黄洋界哨口等革命旧居旧址,进行现场教学;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小井红军烈士墓敬献花圈,缅怀革命先烈业绩,进行激情教学。

所见所闻,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大家无不为井冈山精神强烈震撼。

每到一处,大家无不感到革命的胜利是那样的来之不易。

登上黄洋界,隆隆炮声仍犹在耳,革命先烈英

  勇奋战,抗击顽敌的景象再次浮现眼前,深深地激励着每一位站在纪念碑前的人们。

红色的种子已经播下,参天大树业已长成,并深深扎根于每个人心里,这次井冈之行使我终生难忘。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当伟大领袖再次登上井冈山,抒发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万丈豪情,井冈山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

  井冈山之行虽然短暂,但井冈山给我的震撼是我来井冈山之前是无法想象和感觉到的。

当我了解了支撑先烈们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后再回顾今天,这?

奉献?

、?

奋斗?

都被赋予了新时代崭新的含义。

我们虽然不再用身躯去换回和平,但同样可以为建设挥洒青春和汗水;我们虽然丰衣足食,但扶贫助弱仍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作用虽然不如先烈们伟大,但我们幸运的看到了光明,看到了祖国的辉煌前程。

我们体会到革命胜利成果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应加倍珍惜。

并坚信井冈山精神与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相结合,熔铸成新的时代精神,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我们定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受到了爱党,爱国的教育,使我了解到: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艰苦创业,使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使中华民族结束了旧时代,开始了新纪元.是中国共产党的励精图治,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民从受人奴役到当家作主,使国家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使我体会到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

  这次教育活动,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一次又一次得到刺激,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

不仅感觉到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伟大,更觉得今

  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井冈山我们吃了红米饭、唱了红军歌、走了红军路、听了传统课,这些经历让我们终身难忘。

歌谣唱道?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

而我们的思绪已远远超出了歌唱的意蕴范畴,精神食粮的追求是无往不胜的。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觉得?

井冈山精神?

不是一句空话,理想和信念实在太重要了。

井冈山精神概括地讲,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

这也是我们今天搞好经济建设的精神动力。

  这次参观学习,给我们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使党员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同志们认为,井冈山之行,丰富了我们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容,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和革命传统教育,对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新时期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家表示,一定要发扬井冈山精神,把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当前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一定坚守自己的岗位,爱岗敬业,勤政廉洁。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

组织部门是党委重要的工作部门,组工干部是?

管干部的干部?

,组织工作水平的高低、组工干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思想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成熟,以理论上的扎实保持信念上的坚定。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应对不良思潮的冲击,正确认识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坚定对党的正确领导的信赖,确保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篇二:

《井冈山考察报告与心得体会》

  井冈山考察报告与心得体会

  作为赣南师范学院的一名学生,在2013年4月11日至13日有幸来到了中国红色革命基地和中国红色革命摇篮——井冈山;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

三天虽然很短暂,但是意义重大。

  11日早上8点,开始了井冈山的考察旅程,就像中国革命一样,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经过一路的曲折前进,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前进。

11点40左右到达了目的地——井冈山茨坪,到了之后的我们个个兴奋异常,能够亲身到中国革命先辈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的地方,感受这里的红色革命精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井冈山基本情况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茶陵等县,方圆五百里,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如今井冈山已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生动课堂,成为井冈山对外宣传和进行爱国主义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考查基本情况

  11日下午,我们参观了第一个景点——我们来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作为国家级的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于年建成。

博物馆讲解员出来为我们讲解井冈山革命的斗争历史,并且边参观历史文物边讲解其中的斗争历史,每每一听到革命同志的壮烈牺牲而不曾退后或者屈服投降时,心中总会肃然起敬,对革命同志充满了敬佩之情,

  感受到了当年“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博物馆内讲解员共讲解了五个历史过程,也就是井冈山斗争史的五个过程,讲解员讲解生动细致,听着其中的历史我们个个浑身来劲,有如自己处于当年的战斗场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着贡献,当最后一个部分,星星之火,已形成燎原之势时中国的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在无数革命同志的艰苦奋斗下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纪元,从此中国必将久立于世界之林。

  出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这里我们在导游的讲解下了解与学习了烈士陵园的基本情况,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在1987年为纪念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革命英雄而修建,入门口处有宋任穷先生题词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上陵园有两层阶梯,第一层总数为49级,寓意着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第二层为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

走完阶梯后我们便可以看到由井冈山革命先辈彭真同志在1987年书写的“井冈山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党员在这里举行重温入党宣誓仪式,只是很可惜,我现在还不是党员,不过看到这个场面之后,更加坚定了我早日入党及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信念,进入纪念馆内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中部分同志的一些奋斗情况并且还看了“井冈山革命烈士英名录”,当年就是在这里,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撒热血”,最终壮烈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随后我们来到了烈士纪念碑碑林,在这里看到了很多革命同志的革命信念,以及后来的无数名人为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题词,一进门便是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年的那密集的战鼓、嘹亮的号角和震天的呐喊声。

一路听着导游讲解,随后到了烈士陵园的最高点上面立着又邓小平同志题词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听导游说陵园的对面就是五指峰,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就是五指峰。

到了最高点后我们{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

  下山,参观了陵园内的部分同志的纪念雕塑,雕塑入口时肖克将军的题词“井冈山雕塑园”。

  4月12日,来井冈山的第二天我们早晨乘当地旅游观光车到达了黄洋界,在这里有黄洋界哨口和哨口指挥所及黄洋界炮台等遗址,当年黄洋界充分发挥了井冈山易守难攻的优势,海拔高,地形复杂的让敌人的围剿一次次的失败,黄洋界哨口是在1928年夏天修建的,由三个工事和一个了望哨组成,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

毛泽东为此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志庆贺。

不过在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三次“会剿”,因敌众我寡,哨口失守,工事遭到破坏。

这一战,红军损失惨重,被迫撤退。

我们现在看到的黄洋界上炮声隆是为纪念当年的战争而重建复原的。

  参观完黄洋界,我们乘车下山到了著名的红军造币厂,当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实行经济封锁,根据地物价不断上涨,给红军和群众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根据毛泽东同志要解决现金困难和要使用根据地自己的货币的指示,湘赣边界工农兵创办了第一个红军造币厂。

红军造币厂由王佐具体负责,从广东请来了谢荣珍、谢荣光、谢火龙等为造币厂铸造师傅。

当时,造币厂的主要原村料靠打土豪没收的各种银器,如银手镯、银手链等进行熔化加工。

造币厂的产量很低,钱币只在根据地通用,但红军造币厂并没有运行多久。

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调集十八个团的兵力,分五路第三次“会剿”井冈山,敌人提出在井冈山“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烧杀口号,在井冈山上大肆烧杀抢掠。

结果,上井红军造币厂厂房被敌全部烧毁,造币设备被敌破坏,人员被冲散。

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的建立和“工”字银元的发行流通,帮助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也为此后的湘赣革命根据地造币厂和中央苏区造币厂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政权的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离开造币厂,我们来到了龙潭,郭沫若老先生1965年来这里参观时写下了“井冈山上有龙潭,瀑布奔流比作三,”等随后他感觉没完全写出自己对于井冈山雄伟奇特风景的感受,于是又加上了两句“井冈山下俊,万岭不思游”的诗句,里面风景如画,地势险峻,董必武老先生当年游园时写下了“四面重峦嶂,五溪曲水萦”的豪情诗句来赞美龙潭的秀美,俗话说“有山必有水,山因水而媚,水因山而灵”。

井冈山除了一座座有名的山之外,还有千姿百态的井冈山水,青龙飞瀑的壮观,白龙瀑的隽秀,彩虹瀑的奇逸、仙女瀑的婀娜多姿,数量多、落差大的飞瀑是井冈山灵气所聚,井冈山绿色第一景的龙潭景区就以五潭十八瀑著称。

最为壮丽的碧玉飞瀑,落差67米,上宽6米,下宽17米,飞瀑击石,溅玉流金,让人回味起“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诗句来。

井冈飞瀑主要有龙潭景区和水口景区两处。

我们参观的龙潭景区还有锁龙、珍珠、击鼓、仙女等五个飞瀑,也是井冈山最重要的风景区,仙女潭当年毛主席坐在竹筏上照相的姿势,现在成为人们怀念毛主席的一种方式。

  中午我们在当地农家乐吃饭,品尝了当地有名的红米饭、南瓜汤及秋茄子,红米饭里咀嚼历史,在南瓜汤里回味斗争,亲身体悟着那段艰苦生活中的达观,感受着那段烽火岁月里的豪情,感受红军当年的条件艰苦和革命同志的将苦奋斗精神。

  饭后,我们还来到了小井红军医院,在这里了解了红四军当年的医院旧址和张子清等同志的革命事迹,特别是张子清为了革命将医院给他擦洗伤口的盐收藏起来后来送给急需的同志,最后导致自己伤口发炎抢救无效而逝世,其舍身忘己的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现在旧址前坪还有“将军送盐”的铜像。

  参观完小井红军医院,我们去了大井毛泽东旧居。

大井毛泽东旧居屋后有两棵大树一株红豆杉,一株柞树。

当年毛泽东、朱德等经常在树下观看、指导红军操练。

1929年2月这两棵树在国民党的大火中被烧枯,到解放那年又重新吐芽,并越长越茂盛。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这两棵树又开花结籽了。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

  这两棵树再次枯死,经当地文物部门的救治,恰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它们竟又枯木逢春,如今已是枝繁叶茂。

这两棵树因此被人们称为“感情树”、“常青树”。

由于它们的“神奇”经历,来到这里的游客纷纷在树下与之合影,希望能沾点“灵气”。

1929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占领了大小五井,烧毁了大井的全部房屋。

旧居仅存一堵残墙。

现修复的大井毛泽东旧居中厅的丁字残墙、屋后的两株“常青树”及屋前左端“读书石”是仅存的3件原物。

1960年,人民政府按原貌修复了这幢房屋,将遗留下来的残墙镶嵌于新墙中,作为历史的见证。

一间间简陋、阴暗的房间,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红军生活的困苦,更看到了他们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14日上午,我们参观茨坪革命旧址,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到达茨坪,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茨坪就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整个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方单位的所在地。

湘赣边界党的前敌委员会、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委员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军官教导队、军械处、新遂边陲特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都先后迁来这里,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写下《井冈山的斗争》这篇著作。

这里有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的旧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毛主席当年的读书石,当年就是在这个石头上,毛主席冒着被敌人飞机轰炸的危险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批阅了大量的革命文件,为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之势。

  三、考察感受及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井冈山考察心得体会}.

  时光飞逝,转眼间为期三天的考察就结束了,三天让我学到了很多,学会了适应生活,学会了要积极面对困境勇于面对困难,不为困难所折服,艰苦奋斗,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并且坚信“前提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人生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我们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这次井冈山之行更加让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让我更加坚定前进的步伐,更加坚信和期待中国的美好明天。

  回程的车上,我的脑海里一直涌动着两个个问题,井冈山精神实质是什么?

产生井冈山精神的原因是什么?

其精髓又是什么?

  篇三:

《赴井冈山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赴井冈山参观学习体会

  今年六月,我有幸参加了由我们局机关组织的红色之旅,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接受革命的传统教育。

  井冈山一直是我非常崇敬的地方,是毛泽东同志1927年9月领导湖南秋收起义之后,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溅洒过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是中国的圣地。

  来到井冈山后,我们先后参观了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哨口,小井红军医院,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并重温了入党誓词,每到一处,都流传着当年老红军的英雄事迹,听着导游生动的描述和讲解,仿佛把我带入了那段艰难的革命岁月……。

  这次红色之旅,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虽然只存在了短短两年零四个月,但却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山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和这条道路,伴随和指引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从此走向胜利,走向成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正是从井冈山燃起的星星之火,燃遍了祖国大地……。

而今,“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1-

  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默默的吟诵着毛泽东同志的《西江月〃井冈山》,脚踏着革命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这片红土地,耳边似乎回响起密集的战鼓、嘹亮的号角和震天的喊杀声,眼前仿佛浮现出满山遍野的革命者在猎猎红旗的指引下前仆后继、奋勇向前,打击进犯之敌……身处井冈山根据地,面对一处处历经风雨、耳熟能详的革命旧址,看着一件件朴实无华而又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我不由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被井冈山精神深深触动和震撼。

  众所周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

  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井冈山斗争时期,环境非常恶劣。

一方面,新生的革命队伍处在强大的敌对势力的包围和多次“围剿”之中。

另一方面,由于敌军实行了经济封锁,革命根据地物资匮乏,供应十分紧张,真是“艰苦到了极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力量做支撑,革命胜利恐怕会成为天方夜谭。

“红米饭、南瓜汤”,吃树根,穿草鞋。

这既是当时红军生活的真实写照,又反映了他们的革命乐观精神。

井冈山根据地军民正是凭借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战胜了一批又一批敌人,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反“围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