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8941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1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docx

秋小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三学月教案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练习课

(一)

第7课时

课型

练习

累计课时

41

教学内容

课本P67、P68、P69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四边形分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2、通过练习,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熟练说出梯形的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4、四边形分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会画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高。

教学重难点

会画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高。

学法指导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三角板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基本练习

1、P67——1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教师总结:

利用的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P67——2独立尝试后同桌交流,指名上台演示。

教师总结:

利用的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P69——11独立尝试后同桌交流剪法,指名上台演示。

4、P67——5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教师总结:

梯形要求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

2、指导练习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1、P69——12独立尝试后指名汇报。

教师总结:

利用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教师同时总结,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P67——6独立画出剪法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总结:

利用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特征。

3、P67——3独立测量后说一说发现。

教师总结:

平行的四边形对角相等。

三、检测评价

1、P67——4独立完成后同桌检查

2、P68——7独立观察后指名汇报

3、P68——9独立观察后指名汇报

4、P68——8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强调第

(2)(3)题,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不相交。

动手剪一剪长方形即可。

板书设计

练习课

(一)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练习课

(二)

第8课时

课型

练习

累计课时

42

教学内容

课本P67、P68、P69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这一规律。

2、通过动手测量,使学生经历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这一规律的全过程,并渗透归纳、的数学思想。

3、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这一规律。

学法指导

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教具准备

量角器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基本练习

1、P69——14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再指名订正。

教师总结:

平行四边形两个,梯形9个

2、思考: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哪些。

(对边相等且平行、对角相等)

二、指导练习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1、P68——10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1)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发现。

(2)自己任意画一个四边形验证结论。

(3)教师总结:

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三、检测评价

活动:

P69——13

以小组为单位按书中要求拼摆图形,教师组内巡视并予以指导。

最后展台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课

(二)

任意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口算除法

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累计课时

43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 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 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学法指导

讨论学习,观察分析。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 复习准备。

20×3=   7×50=  6×3=  20×5=  24÷6=

8÷2=   12÷3=  42÷6=

二、 创设情境。

学校要最近举行数学节,打算装扮学校。

(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

(可以分给几个班?

(2)有150面彩旗,每班50面。

(可以分给几个班?

)根据每小题的两条信息,你能提出数学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引出意义:

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除法计算?

(都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三、探究新知。

(一) 探索口算方法。

1.80÷20=

(1) 让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再把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2)生汇报交流,重点说一说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

20×4=80   80÷20=4

方法二:

8÷2=4    80÷20=4

方法三:

80÷2=40   80÷20=4

方法四:

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80÷20=4。

(2) 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在后面的练习中,大家可以有意识的运用这几种不同的算法来试试,比一比到底哪一种才是最简便的!

2.150÷50=

(1)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互想说一说: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2)集体汇报方法,适时表扬。

3.总结,揭题。

总结:

上面两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口算除法有相同的地方?

(都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解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除数是两位数而且是整十数的除法)得出课题: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二) 巩固练习。

教科书P71相关的“做一做”。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计算方法。

(三)探索估算方法。

1.运用80÷20=4,尝试解决83÷20≈      80÷19≈

学生尝试计算,说出方法。

2.运用120÷30=4,尝试解决122÷30≈     120÷28≈

3.拓展:

由120÷30=4你能联想到哪几道估算的题目呢?

这些题目的想法都一样吗?

4、总结估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1.教科书P72相关的“做一做”。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2.计算问题。

(练习十二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算法。

3.乘船问题。

(练习十三的第5题)

师分析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算法。

4.估算。

(练习十三的第6题)  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方法一:

20×4=80   80÷20=4

方法二:

8÷2=4    80÷20=4

方法三:

80÷2=40   80÷20=4

方法四:

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80÷20=4。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第2课时

课型

新课

累计课时

44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归纳总结。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口算卡)口算:

60÷30=    120÷20=    160÷80=    240÷40=

122÷30≈   720÷81≈  320 ÷43≈  143÷70≈

能说说143÷70≈2, 你是怎样想的吗?

2.笔算:

    136÷8

边写边说它的计算过程,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计算过程.

二、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一)故事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书本主题图,收集信息.

2.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3.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应怎样列式。

4.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二)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

1.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

(1)你能用我们已有的方法计算这道题吗?

试试看,请把你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2)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方法。

(3)展示学生的多种算法:

①估算

②分小棒:

圈一圈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1)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互想说一说: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2)集体汇报方法,适时表扬。

③用竖式计算。

在展示学生的竖式时议一议:

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5)帮助老师解除疑惑:

商是2,不是也可以吗?

余下的数能你30大吗?

为什么?

那为什么不想成是4?

(6)练一练:

书本第73页的做一做。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到64÷10的最合适的商的?

能把最后一道题的计算过程说给全班同学听吗?

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178÷30的计算方法

(1)回忆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课件出示:

①估一估②圈一圈③算一算

(2)小组共同探究计算178÷30(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4)想一想:

①为什么92÷30的被除数是两位数,商写在个位上,现在被除数是三位数了,商仍写在个位上呢?

②怎么不把商想成6呢?

6×30=180不是更接近于178吗?

(5) 练一练:

书本第73页的做一做 :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到565÷80的最合适的商的?

能把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说给全班同学听吗?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与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异同。

三、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实际问题要用到笔算除法来解决。

1、第74页的第3题。

2、第74页的第4题。

3、计算比赛:

第74页的第6题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第3课时

课型

练习课

累计课时

45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75页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商所在区间的能力。

3、笔算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思维过程和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学法指导

讨论练习,归纳总结。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谈话导入,主体调动

1、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看看今天谁表现得好,谁的收获多?

2、板书课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

二、基本练习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0×(  )<132  (  )×30<142  50×(  )<46080×(  )<460

师:

这些题对我们做除法有什么帮助呢?

板书“商我们把这里的几十看作几个十,再想几的乘法口诀 想乘做除,乘法口诀可真是我们做除法的好帮手!

2、看谁反应快:

请说出商的首位在哪一位上?

首商是几?

90 )550   3 )468    40 )840

师:

谁能说一说怎样确定首商的位置呢?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准确快速地确定首商的位置、利用口诀估出商是几?

下面我们就来完整地笔算两题,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3、笔算:

  78÷20           197÷80

师:

谁愿意说一说这一道题你是怎样做的呢?

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老师这儿收集了几道题,请同学帮忙检查一下?

4、火眼金睛辨对错,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指名说说今后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6           4        9

  50)3 7 0    80 )3 4 0    20 )1 8 0

3 0 0       3 2 0       1 8 0

 7          2           0

师:

学好除法不仅可以提高计算能力,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指导练习

1、解决问题⑴:

张老师带83元钱,可以买几个计算器,还剩多少钱?

(计算器20元/个

要求看清题中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完成,指名演板。

检查反馈时强调格式及书写完整。

83÷20=4(个)……3(元)

答:

可以买4个计算器,还剩3元。

2、解决问题⑵:

小学四年级476名同学到科技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租几辆车呢?

(60人/辆)

要求读题并指出数据,再独立完成,指名演板。

学生可能有两种做法:

1474÷60=7(辆)……54(人)

答:

一共要租7辆车,还剩54人。

2474÷60=7(辆)……54(人)

7+1=8(辆)

答:

一共要租8辆车。

让第二种做法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7辆车不能装完476个同学,余下的54个同学也要坐上车,所以7+1=8(辆)肯定这种结合实际灵活解题的做法。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3474÷60=7(辆)……54(人)

答:

一共要租7辆车,还剩54人。

4474÷60=7(辆)……54(人)

7+1=8(辆)

答:

一共要租8辆车。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第4课时

课型

练习课

累计课时

46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笔算方法。

2、能正确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3、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培养认真细心的计算品质。

教学重难点

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掌握笔算方法,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

讨论练习,归纳总结。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这些内容,齐读课题。

  希望通过今天的练习,每个同学都能正确、快速地计算 这类除法,形成计算技能,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1)先来练习口算,请同学们一排一排地开火车!

(2)以360÷40为例,说说你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3)小结评价:

口算除法掌握得真不错!

2、估算  学生做,指名汇报。

小结方法:

在结算除法时,我们可以把被除数或者除数估成什么样的数?

3、笔算  一个罐头20元,妈妈有115元,最多可买多少个罐头?

还剩多少元?

(1)该题列式,为什么用除法算?

(2)大家一起来笔算这题道。

a、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看?

b、要想很快知道商几,我们可以怎样想?

想:

20×(  )最接近并小于115。

20×6行吗?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只有商5,5写在哪个数位上?

为什么?

c、最后,对余数要比除数小。

 所以,115÷20=50(个)……15(元),强调单位,商和余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单位就是什么。

三、深化练习

1、李大爷家6头猪每天要吃30千克饲料,一袋100千克的饲料够喂几天?

还剩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重点问30千克是指几头猪几天吃的饲料?

(2)列式解合。

(3)指名汇报。

(4)小结:

6头猪是个多余条件。

同学们一定要根据问题,选择有效信息和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

2、刘老师带了460元,王老师带了170元,他俩准备合买90元一幅的羽毛球拍,可以买多少幅?

(460+170)÷90=7(幅) 答:

可以买7幅。

教师重点询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下面是一块长方形绿地,绿地长是30米,面积是240平方米,现在绿地的长增加到60米,宽不变,扩大后绿地面积是多少?

(1)思考并列式解答。

(2)你还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3)汇报交流:

  a、240÷30=8(米)     b、60÷30=2

8×60=480(平方米)       2×240=480(平方米)

答: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480平方米。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a、240÷30=8(米)     b、60÷30=2

8×60=480(平方米)       2×240=480(平方米)

答: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480平方米。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除数接近整十数笔算除法

第5课时

课型

新课

累计课时

47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页例3、77页例4

教学目标

1、会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试商,从而能够正确的计算除数接 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

2、经历试商和调商的过程,体验试商的方法。

3、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学法指导

小组讨论。

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旧知引入

(一)复习

师:

请快速抢答出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      )﹤85     40×(      )﹤316

70×(      )﹤165     50×(      )﹤408

(二)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请独立完成完成下面这一题。

735÷90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三)引入新课  师: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同学们会算了,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又该怎样计算呢?

(只问不答)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2

1、提出问题。

师:

现在我们跟着王老师到书店去看一看她们遇到了怎样的数学问题。

请同学们看屏幕。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们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

王老师在书店买了21本《作文选》,付了84元。

  师: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

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师:

怎样列式呢?

生:

84÷21(教师板书)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师: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生)

师:

这道题和昨天学习的知识有什么不同?

(除数不是整十数)这道题你会算吗?

请你算一算。

2、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试算后,教师引导反馈算法。

师:

谁能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计算?

商是几?

(生:

想乘法、口算、估算、竖式计算)

师:

今天我们重点来讲讲竖式计算。

(展示学生的作业) 提问:

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说计算过程)

师:

现我们就以(84÷21)这道题为例来重点学习试商的方法。

3、引导探究试商方法

师:

首先在解决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我们可以利用上一节课的知识,把除数看成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这道题我们把21看成多少来试商呢?

 (生:

20)想20乘几最接近84,但又小于84,(商4)接下来该干什么?

(算乘) 用谁去乘谁?

(4乘21)这里要用4与原来的除数21相乘,千万不能用4与看成的这个20去乘,因为20实际是不存在的。

4与21的乘积是多少?

(84)乘得的积写在哪里?

(被除数的下面)最后怎样?

(再减)等于多少?

(0)说明什么问题?

(刚好商对了,没有余数)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口答这道题。

4、小结:

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做笔算除法时,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呢?

 (一商、二乘、三减、 四比)

在这道题中我们还学了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做笔算除法呢?

(试商)

5、生独立完成例4

三、巩固练习

1、书上76页做一做。

2、书上77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除数接近整十数笔算除法

 

84÷21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

第6课时

课型

练习

累计课时

48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79页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及竖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 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正确熟练地确定首商、估商。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学法指导

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谈话导入,主体调动

1、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舍五入”法试商,首先一 起来回顾一下试商的过程。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汇报。

2、板书课题: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二、基本练习

1、下面最大能填几

20×(  )<84  30×(  )<140 40×(  )<307

50×(   )<410

(1)实物投影展示,让学生独立完成。

(2)个别汇报,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得出:

这些题对我们做除法有什么帮助(板书商), 把几十年作几个十,想几的乘法口诀,想乘做除。

(强调 这也是试商的过程)

2、说一说下面各题商的最高位写在哪一位上?

70÷3   71÷50    362÷90   174÷2    600÷70

(学生同桌间说一说,小组汇报,学生回答后小结:

 对于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时,首先要确定商的位置, 看被除数前两位,前两位不够则看前三位,除到哪位商就 写在哪位的上面)

3、男女生比赛   198÷23=     396÷58=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三、综合练习。

  错例分析 火眼金睛

也可根据学生的前测及作业上的错题,让学生学会在错误中来学习知识。

展示错例,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及应该怎样去改正。

(小组内讨论,分析错因及如何改正。

提醒同学们在笔算过程中

四、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3题。

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9题。

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  列式计算。

教师讲解,全班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练习课

官仓镇小关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第7课时

课型

新课

累计课时

49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页例5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

2、经历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的灵活试商过程,体会算法 多样化。

3、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中去,尊重个人观点、态度和独特的见解,在知、情、意诸方面得到发展。

教学重难点

根据算式特点进行灵活地试商。

学法指导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复习旧知,激情引入

教师引导:

同学们,之前几节课我们一直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首先我们先来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对!

100÷26=    120÷21=    140÷68=    200÷26=

25÷4=      15÷4=     35÷5=     25÷6=

二、体验感知,合作探讨

预设:

240÷26=  教师提问:

大家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现在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

 我把26估成30,试商8,8乘26等于208,余32,比26大,所以我改商9,。

9乘26等于234,余6.(板书思考过程)  教师提问:

你为什么把26估成30?

预设:

我用“五入”的方法把26估成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