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意义.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898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意义.doc

《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意义.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意义.doc

一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政治意义

近年来,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经济一体化推进一个国家要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必须拥有雄厚的整体实力。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其发展模式和速度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体现着政治力量,特别是高速铁路对于提升国家及民族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极大地强化了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

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上,有过令世界仰望的唐朝盛世,至今仍然对世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不断攀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京津武广、郑西、沪宁等一大批高速铁路的集中建成及投入运营,“中国品牌”的高铁响彻世界,并以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令世人对中国刮目相看,吸引众多国家及国际组织前来参观学习。

凡乘坐过或参观过中国高铁的人,无论是外国政要还是专业人士,无不称赞有加。

奥巴马访华时承认美国的高铁技术比中国落后了10年。

2010年底,在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高速铁路行业盛会——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大会,首次由欧洲移师中国在北京召开。

以高铁为重要标志,中国必将走向强国之路,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产生更为强大的政治影响。

2.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自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以后,世界交通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近二百年来,虽然世界铁路有过迅猛的发展,但进入二十世纪后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运行速度却呈现出停滞状态。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自1964年建成开通运营以后,少数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都没有再出现过新的建设高潮。

在资本主义国家,私人对于铁路大投入、低利润、慢增长不再感兴趣,也就不愿再进行投资和改进,而国家又难以集中社会资本投资铁路,这也是近几十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铁路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从政治或经济的角度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可以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集中财力办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难事。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之所以能够用五年的时间走完了四十年世界高速铁路发展之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就在于党中央为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集中力量发展铁路交通产业。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了铁路近远期发展目标、重点和措施。

为认真贯彻《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道部先后与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协商,签署了合作发展铁路的协议,并通力携手,合资共建,强力推进高速铁路建设,从而取得了突

破性进展。

3.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发展轨迹,也有各自不同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但最值得一个民族自豪和骄傲的是拥有对世界和人类产生巨大而又深远影响的发明成果及科学技术。

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曾因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四大发明,为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令世人刮目相看,使围人倍感自豪。

近代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明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中国的铁路基本上是跟在世界铁路技术的后面,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地伸展着自己的线路。

运营线路少速度慢是我们铁路的典型形象。

随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铁的出现,这一局面被彻底打破。

中国高铁不仅有望实现国人“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梦想,也将大大地缩短地区之间、人与人交往的距离。

当国人坐着自己国家制造的世界第一速的和谐号动车组来往于全国各地,听着外国人对中国高铁的溢美之词,每一个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不仅如此,中国高铁诞生的背后,不只是一种发明创造,而是志气的进发和智慧的涌流。

这再一次证明,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是能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也是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

二、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经济贡献

中国高铁作为国家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日益凸显,贡献巨大。

1.缓解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流物流需求量巨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虽然铁路基本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得到了大提速,重载货物列车也相继投入运营,但铁路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运能与运量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车一票难求的状况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观。

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规模的扩大,网络的初步形成,运营的公交化管理,使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乘车难紧张局面有了很大的缓解,人们的出行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同时,随着高速铁路的投入运营,既有线的货物运输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运货难的问题也初步得以破解。

2.拉动了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发展新需求。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迅速作出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

其中国家加大对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铁的投资对拉动内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008年,国家确定的到2010年的四万亿元投资中,铁路占据了半壁江山。

2009年,全国铁路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00亿元,其中消费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创造就业岗位600万个。

新一代高速列车零部件达到10万多个,生产这些零部件涉及的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达500多家,覆盖20多个省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

3.推动了各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优先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京津、武广、郑西、沪宁四条高速铁路,对于促进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区域的城乡经济发展,保障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等国家重要活动的顺利进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京津高速城际铁路作为我国第一条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自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两年多以来,同城效应明显,助推了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天津市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经济增长16.5,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水平。

作为一次建成的武广高速铁路自2009年12月26日投入运营以后,促进了湖北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O1O年2月6日中西部地区首条高速铁路——郑西高铁开通运营后,陕西、河南两省旅游部门以区域协作为手段,构建跨省合作、省内合作、周边合作模式,仅2010年上半年,陕西省接待省内外游客7299.06万人,旅游总收入445.8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2和30.3%。

三、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社会效益

高速铁路作为国家交通运输产业的一部分,不仅拉动和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其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更为突出。

1.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综观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经济增长基本上都是靠能源的高消耗来支持的。

这种发展模式,在当今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显然不可取。

为此,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放在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上,并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新路子。

高速铁路具有能源消耗结构合理、环境污染度极小、土地占有量节省等特点,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更为明显。

一是占地少。

高速铁路建设基本上都是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与路基相比,每公里可节省土地44亩。

二是能耗低。

高速动车组单位能耗不及波音747飞机的3,私人汽车的20,是陆路运输方式中最节省能源的。

三是低排放。

高速铁路采取的是电力牵引,对大气不会造成污染,基本不会排放有害气体。

2.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别,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富裕。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先后出台并实施了沿海优先发展、中部崛起、振兴东北工业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在这种背景下,随着各个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各种产品的升级换代,沿海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在带来更大的人与物流动的同时,也必将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出新的需求和新的挑战,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强的运力保障。

地处全国高速铁路十字中心的河南省,随着郑西、武广高铁的开通运营和即将建成的石武、郑徐高铁,一大批沿海企业看到交通便利,纷纷到河南投资落户,深圳的富士康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移师河南,并开工生产。

3.有利于全国交通运输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齐全的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公路、民航、航运、管道等交通工具,互相辉映,满足了旅客不同层次和货物运输的需求。

但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与公路、民航发展的速度来看,铁路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

这也是铁路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原因,更是铁路加快发展高速铁路的根本动因。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将达12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将达6万公里。

届时,全国铁路滞后的局面将得到极大改观,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布局将趋向科学与合理。

4.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实现中华民族民富国强的伟大梦想,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作支撑。

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我国各民族生活在不同区域,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强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目的,而高速铁路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和紧密,并随着这种交流,将会大大降低社会矛盾,增进各民族的团结与情谊,使各民族在充分共享我国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建设伟大祖国的洪流之中。

四、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文化价值

中国铁路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中国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人与世界,其文化含量与价值远远超过了高速铁路本身。

1.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念。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本身就意味距离的缩短,但为什么没有航空速度快的高速铁路却给人们一种崭新的时空观,并强烈地影响着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根本的就在于高速铁路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这样就无形中放大了人们的时空观,使原来感觉远不可及的相邻两座中心城市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同城化”。

在“同城化”时代,随着来往人员和次数的增多,原来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工作模式、消费观念、生活习俗就会在频繁的接触中相互融合,得到优化,促进现代城市文明不断地进步。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后,无论是北京还是天津的许多市民,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其消费不再限于当地,而兴起异地购物的热潮。

2.高速铁路的中国品牌树起了一个样板与标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行各业都引进了许多先进技术,但时至今日,能够在世界上叫得响的“中国品牌”屈指可数。

为改变这种局面,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主持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的有关问题,确定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

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基本方针。

铁道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辟产学研相结合新路,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成功搭建了世界最先进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平台、最大功率电力机车技术平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之路,实现了由追赶到超越到引领的嬗变。

高速铁路的“中国品牌”,使中国铁路成为不再是外国的市场,也不再成为外国企业的附庸和加工厂。

高速铁路的“中国品牌”的创造与树立,对于其他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学习借鉴价值。

3.高速铁路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铁路的价值。

中国高铁发展之快捷,技术之先进,贡献之巨大,令世界震惊,并引发了世界各国政要对高速铁路在现代社会中重要性的重新认识和思考。

特别是中国高速铁路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事实,以及高速铁路的速度快、运能大、能耗低、污染轻的独特优势,重新点燃了世界各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的热情。

但发展高速铁路又谈何容易。

于是,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到我国学习参观高铁,并签订合作意向。

2010年7月13日,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到访中国期间,与中方签署了金额高达100亿美元的多项铁道科技出口合约,这是中国近年来出口铁道科技最大的一笔交易。

9月7日,泰国内阁会议批准了与中国合作建设3条高速铁路的谈判框架草案。

根据规划,泰国与中国拟建的3条高速铁路线分别是曼谷至廊开线、曼谷至泰马边境线和曼谷至罗勇线。

其中前2条高铁是从中国昆明经老挝万象、泰国廊开、曼谷、泰国南部边境直至马来西亚的跨国铁路线的组成部分。

9月13日美国加州州长阿诺·施瓦辛格在上海与中方政府代表,签署了涉及多个领域合作的加州及中国企业、组织跨太平洋扩张协议,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美国高铁项目,等等。

这一切显示,中国高铁不仅在国内发展,而且开始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中国高铁的输出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而是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志气、智慧与豪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