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9916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SLM曲线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Word文件下载.docx

从IS曲线与LM曲线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缓,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

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如图4.21中所示。

在图4.21中,LM曲线斜率相同,IS曲线斜率不同。

假定初始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分别为

,货币当局增加同样一笔货币供给量

,LM曲线都向右移动相同距离到

,这里

时货币需求函数

中的

,即货币交易需求量与收入之比率,

等于利率

不变时因货币供给增加而能够增加的国民收入,但实际上收入并不会增加那么多,因为利率会因货币供给增加而下降,因而增加的货币供给量中一部分要用来满足增加了的投机需求,只有剩余部分才用来满足增加的交易需求。

究竟要有多少货币来满足增加的交易需求,这决定于货币供给增加时国民收入能增加多少。

图4.21货币政策效果因IS曲线的斜率而异

从图4.21可看出,IS曲线较陡峭时,收入增加较少;

IS曲线较平缓时。

收入增加较多。

这是因为IS曲线较陡峭,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小。

因此,当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时,投资不会增加很多,从而国民收入水平也不会有较大增加;

反之,IS曲线较平缓,则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大。

因此,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时,投资会增加很多,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有较大增加。

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越平缓,国民收入的变动就越小,即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

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如图4.22所示。

这是因为,LM曲线较平缓,意味着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

反之,若LM曲线较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即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使利率下降较多,因而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多增加,即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

图4.22货币政策效果因LM曲线的斜率而异

从图4.22可看出,由于货币供给增加量相等,因此,LM曲线向右移动的距离相等,但是在图4.22(a)中

小于图4.22(b)

其原因是,同样的货币供给量变动,较平缓的曲线意味着货币需求对利率较敏感,所以利率下降较少;

反之,当LM曲线较陡峭时,意味着货币对利率变动不敏感,所以利率下降的较多。

显然,当利率下降较多时,收入将因投资增加较多而变大。

总之,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较多,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刺激作用,则这项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强;

反之,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弱。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和局限性

货币政策是指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

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假定增加货币供给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大;

反之则小。

(1)货币政策效果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

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

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

下面用IS-LM模型来分析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①LM曲线不变,IS曲线变动。

图4.23货币政策效果因IS曲线的斜率而异

图4.23中,假定初始的均衡收入

和利率

都相同。

政府货币当局实行增加同样一笔货币供给量

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时,LM都右移相同距离

究竟要有多少货币量用来满足增加的交易需求,这决定于货币供给增加时国民收入能增加多少。

从图4.23(a)和(b)的图形看,IS曲线较陡峭时,收入增加较少,IS曲线较平坦时,收入增加较多。

这是因为IS曲线较陡,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小,因此,当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时,投资不会增加很多,从而国民收入水平也不会有较大增加;

反之,IS曲线较平坦,则表示投资利率系数较大。

②IS曲线不变,LM曲线变动。

从图4.24看,由于货币供给增加量相等,因此LM曲线右移距离相等(两个图形中的

亦即

的长度相等),但图4.24(a)中

小于图4.24(b)中

,其原因是同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时,若货币需求关于利率的系数较大,则利率下降较少,若利率系数较小,则利率下降较多,因而在图4.24(a)中,利率只从

降到

,下降较少,而在图4.24(b)中,利率则从

,下降较多。

这是因为,LM曲线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

反之,若LM曲线较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即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较多,因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多增加,即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

图4.24货币政策效果因LM曲线的斜率而异

总之,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较多(LM较陡时就会这样),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刺激作用(IS较平坦时就会这样),则这项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强;

(3)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①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那时候,厂商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即使中央银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为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

特别是由于存在着流动性陷阱,不论银根如何松动,利息率都不会降低。

这样,货币政策作为反衰退的政策,其效果就相当微弱。

②第二,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如果这一前提并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

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为抑制通货膨胀需要紧缩货币供给,或者说放慢货币供给的增长率,然而,那时公众一般说来支出会增加,而且物价上升快时,公众不愿把货币留在手中,而希望尽快花费出去,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在一定时期内本来的1美元也许可完成2美元交易的任务,这无异在流通领域增加了一倍货币供给量。

这时候,即使中央银行把货币供给减少一倍,也无法使通货膨胀率降下来。

反过来说,当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这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的影响也就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所抵消。

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加,流通速度放慢,意味着货币需求减少,如果货币供给增加量和货币需求增加量相等,LM曲线就不会移动,因而利率和收入也不会变动。

③第三,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要通过影响利率,再影响投资,然后再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因而,货币政策作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

比方说,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但未到这一政策效果完全发挥出来经济就已转入繁荣,物价已开始较快地上升,则原来扩张性货币政策不是反衰退,却为加剧通货膨胀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

④第四,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市场上流动而受到影响。

例如,一国实行紧的货币政策时,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若汇率浮动,本币会升值,出口会受抑制,进口会受刺激,从而使本国总需求比在封闭经济情况下有更大的下降。

若实行固定汇率,中央银行为使本币不升值,势必抛出本币,按固定汇率收购外币,于是货币市场上本国货币供给增加,使原先实行的紧的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但仅从这些方面看,货币政策作为平抑经济波动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

在IS—LM模型中,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有何不同?

答:

在IS—LM模型中,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的不同表现在IS曲线的变化及BP曲线的引入。

在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由个人消费、投资及政府支出三个部分组成,AD=C+I+G,由Y=AD的恒等式推导出产品市场的均衡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即IS曲线。

但在开放经济中,由于加入了国际经济部分,最大的变化是国内产出水平不完全取决于本国商品的国内消费。

国内的消费中的一部分是对本国商品的消费,而一部分则来自于对外国商品的消费;

同时,本国商品亦要提供给国外消费。

对国内商品的总需求必须加入国外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即出口,再减去国内对外国商品的消费,即进口,AD=C+I+G+(X-M),其中(X-M)表示国外对本国商品的消费与本国消费的国外商品的差额,即净出口。

如果外国的需求相对恒定,为

,而国内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依据收入、汇率水平而变化,则收入提高时国内进口增加,净出口减少。

由此可推导出开放经济下当国内产出等于国内总需求,即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时的IS曲线。

由于在开放经济中总需求一方加入了净出口,利率变动对影响支出的因素增多了,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减少投资,还会提高汇率(这是因为,本国利率上升,会影响更多国外资金流入本国,从而增加对本国货币需求,促使本国货币升值),从而减少净出口和总需求,因此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比封闭经济中的IS曲线更平坦一些。

更平坦的IS曲线使支出的乘数作用要小一些,即由于开放经济中收入也会同时导致进口的增加,因而国内开支增加时,其作用的影响要小于封闭经济中的影响。

如图7.2所示。

图7.2开放经济中的AD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开放经济中还是封闭经济中,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未变,因此,LM曲线没有实质性的不同。

如果要进一步在IS—LM模型中考察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的关系,还需要考虑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对外均衡。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式为X-M=N-U,在此基础上考虑Y与i的关系,可得BP曲线。

将BP曲线加入IS—LM模型,可得出商品、货币与外汇市场同时均衡的情况。

这时,IS,LM与BP线是相互影响的。

例如,在图7.3中,IS、LM相交于A点,达到国内商品、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但是对外存在国际收支的盈余,因此会吸收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本供给,使LM曲线右移,增加产出,降低利率,直至B点,使三线合一,达到国内、外市场的同时均衡。

OY

图7.3IS-LM-BP模型

请运用IS-LM模型讨论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之间的差异,并讨论进入WTO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IS函数中引入了进出口因素,使得IS曲线更加平坦,但宏观经济学考察开放经济时,通常假定货币需求函数和国内货币供给量不变,所以LM曲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不用修正。

(1)开放经济条件下IS曲线的修正。

在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由个人消费、投资及政府支出三个部分所组成,AD=C+I+G,由Y=AD的恒等式推导出产品市场的均衡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即IS曲线。

但在开放经济中,由于加入了国际经济部分,最大的变化是国内产出水平不完全取决于对本国商品的国内消费。

对国内商品的总需求必须加入国外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即出口,再减去国内对外国商品的消费,即进口,AD=(C+I+G)+(X-M),其中,(X-M)表示国外对本国商品的消费与本国消费的国外商品的差额,即净出口。

如果外国的需求相对恒定时为

由于在开放经济中总需求一方加入了净出口,利率变动对影响支出的因素增多了,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减少投资,还会提高汇率(这是因为,本国利率上升,会吸引更多国外资金流入本国,从而增加对本国货币需求,促使本国货币升值),从而减少净出口和总需求,因此,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比封闭经济中的IS曲线更平坦一些。

(2)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政策效果

由于开放经济条件下IS曲线更平坦一些,对于财政政策来说,各种财政政策措施的乘数效应更小一些。

比如更平坦的IS曲线使支出的乘数作用要小一些,即由于开放经济中收入增加会同时导致进口的增加,因而国内开支增加时,其作用的影响要小于封闭经济中的影响。

对于货币政策来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与国内外资金流动,国内的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比封闭经济条件下,因利率变化对国内投资变化的影响也小,所以开放经济条件的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有效。

比如国内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这会造成利率大幅度上升,从而影响政策效果。

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上升会使国外资金流入,从而抑制利率上升,因利率上升对投资的影响较小,货币政策效果也更大一些。

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IS曲线更加平坦,国内各种支出乘数变小,但是货币政策的效果更加显著。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应该更加偏重货币政策的使用。

(3)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加入WTO后,我国将面对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我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和国际上的经济形式密切相关。

总的看来,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的方面:

第一,可以逐步实现国内、国际资源在我国的优化配置,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进一步引进外资。

第三,可以消除外国的贸易歧视待遇。

如美国对给予我国的最惠国待遇,现在每年都要审查一次。

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经常乱加到我们头上的“反倾销”政策。

第四,可把国际贸易争端交到世贸组织仲裁机构去作公正、合理的处理。

近年来的情况表明,WTO争端解决机制相当公正有效,可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化解发达国家通过双边关系给中国带来的压力。

第五,可在修订国际贸易规则方面拥有发言权。

当然,加入WTO对我国经济也带来一些影响。

首先是加入WTO就要一切按WTO的规则办事,如国民待遇、经济透明度、在立法和行政管理上要与国际接轨等,对我国来说会有一个比较长的适应过程。

其次,对商品和服务业的进口会给一些落后行业增加困难,会给国内市场带来一些冲击,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一定时期和一定方面的困难。

经济冲击

在市场经济中,当经济受到一些事先无法估计到的干扰时,国民经济运行就会偏离原来的轨道。

均衡点的位置就会离开总供给线的位置,从而产生经济波动。

在理论分析中,我们把这些事先无法估计到的干扰称作“冲击”。

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既可能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如价格的突然变动,国际市场的竞争等等,也可能是非经济方面的原因,例如政治突发事件,战争等等。

按照对经济运行所造成的不同影响,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冲击都归入两类:

总需求方面的冲击和总供给方面的冲击。

(1)总需求方面的冲击

在总需求的四个组成部分中,任何一个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幅度的变动,都有可能造成对总需求的冲击。

在正常情况下,除非人们的消费模式发生突然巨变,消费C一般来说是比较平稳的。

同样,政府支出G也较容易控制,因而C和G对经济运行造成冲击的情况不太普遍(例如战争使政府支出剧增,或政府突然大幅度削减经费等等现象都不会频繁出现)。

与此相反,投资I和净出口NX则往往出现无法预料的大幅度波动。

由于投资I是利率R的函数,而利率R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变量,不仅国内的价格水平、货币供应或货币需求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R的变化,而且国际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通过兑换率E的变动而使利率R跳动,从而造成投资I的波动。

除了利率R会时常引起投资的变化之外,许多国际和国内的非经济因素也会引起投资的变化,而且,许多国际和国内的非经济因素也会引起投资的波动。

一些无法预料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导致投资的骤然增减,因而投资I的变动是造成总需求方面冲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投资I相仿,净出口NX也经常造成对总需求的冲击。

而且,一个国家开放程度越高,这种冲击的影响也越大。

这是由于一国无法控制国际市场对本国商品的需求。

其他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和国际贸易市场的变化都有可能通过进出口的渠道,对本国的总需求造成冲击。

①政府不进行干预的情形

现在我们假设投资I或净出口NX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我们可以知道总需求曲线AD就会向左平移,从而造成经济衰退,如图4.25所示。

图4.25总需求下降引起经济衰退

在图4.25中,假设初始的价格水平为P

,总需求曲线为AD

,总供给线为AS

此时,由P

和AD

所确定的均衡点为e

,实际总产出值与潜在产出水平

相等,这是一种理想的均衡状态。

由于投资I或净出口NX突然下降所形成的冲击,总需求曲线会立刻向左平移,由原来的AD

变为AD

由于在短期内价格来不及变动,原有的均衡e

被破坏之后,新的均衡点就变为由P

所确定的e

这样在价格未变的情况下,总产出由

减至Y

,从而使经济进入衰退状态。

因为实际总产出Y

小于潜在生产能力

,菲利普斯曲线所定义的市场压力成为负值,下一年度的通货膨胀率就会呈负值,亦即价格水平下降。

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总需求所确定的总产出会相应上升,因而下一年度的均衡点会沿AD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几年之后,均衡点会由e

一点移动到e

点,使得总需求与总供给再次相等。

这时经济会重新恢复理想状态,价格水平会停留在P

的位置不再变动,这就是总需求方面的冲击引发经济衰退,并由市场机制自行调整克服衰退的全过程。

这种市场自身调整的代价是时间,由于价格变动粘滞缓慢,均衡点从e

变到e

位置一般需要几年时间,在这种漫长的经济恢复过程中,许多人都要长期遭受失业的痛苦。

从图4.25的分析我们还可以推知,如果总需求的某个部分突然增加,AD

曲线会被向右移动,形成经济过热。

而在市场压力的作用下,均衡点会沿新的AD线向左上方逐年移动,最后回到AS的位置,价格水平将会停留在一个高于P

的位置。

②政府进行干预的情形

图4.26与图4.25的情况类似,总需求方面的冲击(例如投资I下降或净出口NX减少)将总需求曲线AD

向左平移到AD

,相应的均衡点由e

变动到e

,总产出由

降至Y

这一过程可能在几周或一两个月之内就完成了,也就是说冲击使经济迅速进入衰退状态。

政府为了避免漫长的恢复过程,可以在总需求曲线因冲击被移动到AD

的位置时,立刻使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G或增加货币供应M,将总需求线从AD

立刻推回AD

同样,这一过程也可以在数周或一两个月之内完成,所以就避免了一场长时间的经济衰退过程。

图4.26用经济政策抵消总需求冲击的影响

(2)总供给方面的冲击

所有与生产方面有关的不可预见的干扰都可以被归纳为总供给方面的冲击。

例如,原材料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涨价,交通运输和能源的价格上升,都有可能形成总供给方面的冲击。

另外,由于工会形成的对劳动力市场的垄断使得工资上升过快,技术水平的变动,国际市场的竞争等等也都可以对总供给造成冲击。

由于由潜在产出水平所确定的总供给线AS在短期内不会变动,所以对总供给方面的冲击不会移动AS线,而统统表现为价格水平的突然变动。

①政府不进行干预的情形

在图4.27中,我们假设初始价格水平为P

,总需求曲线AD与P

相交于e

点,实际总产出与潜在产出水平

相等,经济运行处于理想均衡状态。

现在由于总供给方面的冲击,例如全球性的石油价格突然暴涨,使得价格水平在很短的时间内上升到P

在总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使得总需求减少,因而均衡点从e

沿AD曲线迅速移动到e

,经济立刻进入衰退状态,实际总产出由

在下一个年度里,菲利普斯曲线所确定的价格水平会开始下降,随着价格下降,总产出水平就会上升,于是均衡点又从e

位置沿AD曲线逐步向右下方移动。

几年之后,均衡点又会重新回到受冲击之前的e

位置,价格水平回落到P

,总产出水平恢复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