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9175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7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docx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领导工作自古就有,领导工作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本世纪30年代

2、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领导活动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每一时期的领导活动总是受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政治关系、科学文化水平三个因素的制约。

3、孙武著作的是《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著作的是《战年论》、司马光著作的是《资治通鉴》。

4、领导科学就是专门研究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的学问,领导科学是人类领导活动长期发展的产物

5、一切领导都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受到一般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制约。

6、领导科学中最基本的范畴是领导。

7、领导是人类群体活动中的必然产物,是一种行为,是一个过程,是完整的实践过程,领导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构成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

8、领导过程包括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客观环境四个要素。

这些要素所形成的基本矛盾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领导者的主观指挥与客观环境的矛盾。

9、领导的本质是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10、领导的行为是受领导观念支配的,领导行为的主体是领导者。

11、领导的体制包括制度、机构设置、权责划分,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影响力

12、领导者的素质是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

13、达到领导目标的手段是领导方法。

14、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领导效能。

15、领导科学的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

16、管理科学更多的接近软科学,领导科学更接近硬科学。

17、为什么说领导工作是一门科学:

(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

(2)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3)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应把领导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对领导工作实践的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

18、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1)领带工作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本世纪30年代之后开始的;

(2)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系统工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其次是社会活动越来越迅速。

再次是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3)领导科学的产生不仅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科技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产物。

事实证明,领导科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思想基础。

第二章

1、领导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指带领、引导、指挥、协调的属性,是各个社会领导活动的共同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在任何社会中,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了领导的本质。

2、领导的特征包括领导认识的特征和领导实践的特征,领导的认识特征有原则性、超前性、综合性、创造性、系统性;领导实践的特征是系统性、依附性、目标性、组织性、协调性和超脱性。

3、以领导所拥有的权利和影响关系为依据可分为正式领导、代理领导、非正式领导。

4、领导基础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综合影响力的内容及其构成是权力、品德、知识和才能,领导综合影响力的基础和前提是权力;权力是一种强制性影响力,是领导履行职责必不可少的条件。

5、领导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是品德。

6、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是服务,服务是内涵丰富的概念,有指导性的服务、管理性的服务、事务性的服务等形式。

7、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必须处理好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

8、领导者的特征有拥有职权、负有责任、提供服务、富于创新、多重角色。

9、领导者的职权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的资格,它有三方面的性质:

职权是组织赋予的;职权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制范围;职权有客观内涵。

10、社会主义领导者的责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政治责任、工作责任、法律责任。

11、社会主义社会的被领导者的本质是社会的主人。

12、被领导者的特征有:

服从性、受动性、对象性、源泉性、不担任职务或担任较低职务。

13、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如何直接制约着领导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着领导活动的运行状况。

14、凝聚力影响力的意义:

凝聚力影响力包括领导的品德、知识和才能三种,品德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它包括政治方向和立场、理论素养、道德作风等方面;除了品德之外,领导者还要具备相应的领导才能,领导者必须具备如下能力:

政治洞察能力、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际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专业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领导者具备这些能力,就要拥有的渊博的知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又参与品德的铸造,领导者具备了坚定的政治信念,出色的领导能力,渊博的知识,也就拥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就为领导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领导效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15、强调领导就是服务的意义:

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就必须正确处理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社会主义的领导,肩负历史重任,指挥社会活动的运转。

16、如何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如何直接制约领导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领导活动的运行状况。

1、相互信任的关系:

民既是国家主人,又是被领导者。

而各个层级、各个领域的领导既是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

他们在权力关系上同出一源,在根本利益上,反应一致。

2、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必须依靠被领导者,得到他们的爱戴和拥护,必须经常向被领导者学习,向专家或有经验的人学习,补充营养,促进工作,在工作少犯和避免犯大的错误。

3、相互支持的关系: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是社会组织内部的不同分工。

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分工是与合作联系在一起的。

分工合作的关系也就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

领导的本质是服务。

被领导者也要积极支持、帮助领导工作。

这种相互支持既体现了组织活动的统一性,也体现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政治上的平等。

4、相互转化的关系: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终身的。

5、相互监督的关系:

领导活动的重要作用是监督检查。

这种监督是双向的,既有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监督,又有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监督。

第五章领导与决策

1、领导的基本职能首先是决策。

2、决策者对行动方案最终的选择是狭义的决策,把决策理解为决策者制定、选择、实施行动方案的整个过程是广义的决策。

3、依照决策者在管理组织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基层决策。

4、战略决策是一种以定性为主的决策,采取的是非程序化的决策方式。

5、战术决策是战略决策的延续和指令化,通常具有具体化、定量化的特点。

6、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区别在于是否事先知道每个方案的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

7、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是由西蒙提出的;渐进决策模式是由美国的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渐进决策模式的积极意义和合理价值是注意到决策过程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现实性;综合决策模式是由美国的A.埃泽奥尼提出的。

8、科学决策必须符合四个标准:

一是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二是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三是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代价小;四是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小。

9、科学决策的首要原则是客观原则,决策的基础是信息,决策的前提是科学的预测。

10、决策的科学性和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运用性成正比。

11、科学决策区别与传统经验决策方式的区别是遵循了程序原则。

12、决策活动的起点是确立目标,决策过程的冠军步骤是分析评估,选择方案,最后一个环节是决策方案的实施。

13、追踪决策要注意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效应四个问题。

14、现代决策体制的核心是领导者。

15、领导者对决策方案的抉择有集体抉择和个人抉择两种方式。

16、对领导者抉择的基本要求是时效性、系统性、民主性、合法性、灵活性。

17、领导者与智囊团的关系是“多谋”和“善断”的关系。

18、简述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1)决策是贯穿于领导过程始终的活动;

(2)决策是领导者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3)决策是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事业的成败。

19、领导者在决策中的主要职责:

(决策的程序)

(1)明确问题,确立目标;

(2)集思广益,拟定方案;(3)分析评估,选择方案;(4)实施方案,完善决策

20、简述领导者在决策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

(1)编制实施计划,把决策具体化;

(2)组织实施力量,保证决策方案的实现;(3)落实实施责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4)建立反馈系统,及时检查发现决策方案实施中的问题;(5)纠正决策偏差,必要时进行决策修正或追踪决策。

第六章领导于选才用人

1、人才具有创造性、历史进步性、社会性、专业性、相对性五个特点。

2、现代人才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创造性。

3、依据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可以将人才分为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

4、依据人才自身的素质不同,可以把人才分为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

发现型人才是指那些善于发现尚未认识的规律、提出新观点、想出新办法、作出新发明的人才,是以理性思维的形式出现的;再现型人才是指那些善于用形象的手法将一定的理论、观点或社会现实表现出来的人才,是以形象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5、依据人才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把人才分为组织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6、衡量人才的标准主要指德才兼备,具体表现为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7、在考察人才时,对历史的考察主要起参照作用,决定一个人是否为人才的关键因素是人的现实表现。

8、我国目前实行的选拔制度主要有选举制、考选制、荐选制。

9、我国的国家公务员主要实行考选制,培训的方式分为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人才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

德、能、勤、绩,主要考绩。

10、奖励的主要方式有荣誉奖励、物质奖励和晋升奖励;惩罚的方式主要有党纪处分、政纪处分和司法处理。

11、职务晋升的程序有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产生预选对象;按照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条件进行资格审查;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进行晋升考核;由任免机关领导集体讨论决定人选。

12、简述人才选拔的原则是什么:

(1)察言与观行相结合的原则;

(2)考察历史与考察现实相结合的原则;(3)发现人才的长处与认识人才的短处相结合的原则;(4)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

13、如何处理好资历与能力的关系:

资历固然重要,因为资历较长的人比资历短的人来说,经验要丰富一些,而经验的多少也是形成能力的一个因素。

但是,促使能力形成的因素不只有经验,综合起来考察,并非所有资历长的人都比资历短的人能干。

如果论资排辈,就会对他们中的人才视而不见,就会压抑他们发挥自己才干的积极性。

所以,在考察识别人才时,既要以资历作为参考,又反对论资排辈,注意从青年人中挑选出类拔萃的人才。

14、简述考选制的优缺点:

优点:

(1)选用人才具有明确、客观、统一的具体标准;

(2)实行公开、公正、平等竞争原则;(3)使应考者能根据自身条件和个人兴趣选择职业,用人单位能根据一定标准选拔所需的合格人才;(4)对于坚持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反对人才选拔过程中的“走后门”的不正之风和个人说了算的一言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缺点:

考选制只适用于选拔初、中级人才,对于高级人才的选拔,是不可能只凭一两次考试来决定的。

15、简述荐选制的优缺点:

优点:

它能够把人才推荐者和人才选拔者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发挥人才推荐者的积极性,为人才选拔机关广荐人才,同时,由于人才的选拔必须经过选拔者或选拔机关通过考察后才能确定,这就有效的防止了“非人才”进入“人才”队伍,保证了人才选拔的质量;缺点:

(1)人才选拔的范围受到限制;

(2)人才选拔缺乏硬性的客观标准;(3)人才选拔缺乏程序化和法制化。

16、简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领导者要发挥人才的作用,就必须充分调动人才自身的积极性,领导对自己所使用的人才给予充分的信任感,这样人才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性。

用人不疑的关键在于领导充分的信任自己的下属,并使下属感觉到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这就是所谓的信任感。

这种信任感对领导的下属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力量,第一,使下属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增强工作的自信心;第二,使下属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三,使下属产生责任感,积极的激发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17、试论选才用人对现代领导的重要意义:

(1)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带头者和推动者,毛泽东曾经指出过,在世界一切事务中人是最宝贵的,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

人间奇迹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内。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劳动人民。

他们在创造物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起着带头和推动的作用;

(2)人才是事业之本,是否正确地选才用人,关系到社会进步、国家兴衰和事业地成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才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3)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栋梁,是否正确地选才用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地成功将起着关键作用。

第七章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

1、我们考察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这项工作的目标和功能上去考察。

2、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觉地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其功能是对人们进行思想改造和有效的激励。

3、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

4、政治教育主要指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教育、形势和任务教育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5、公民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6、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指一个人对整个人生的根本观点,人生观的包括价值观、幸福观、生死观、荣辱观、审美观、恋爱观。

7、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惟一的方针是坚持疏导。

8、疏通是引导的基础,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

9、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理论是从时间中产生的;理论可以知道人们的实践;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10、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业务工作一起做,但是要注意四方面的问题:

明确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领导者既要重视和关系业务工作,又要重视和关心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政工干部要善于研究群众在业务工作过程中的思想特点和变化;采用劳动竞赛等适当的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与业务工作。

11、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主要有说理教育法、情感交流法、个别引导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

12、说理教育法的特点是领导者应晓之以理,以理服人,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在道理上信服自己。

主要方法是:

一是要说理透彻;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3、情感交流法的特点是领导者应动之以情,用情感去征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从而达到使其转变思想的目的。

主要方法是:

一是要关怀、体贴、信任;二是要经常交心谈心,多与群众交朋友。

14、个别引导法的特点是对象的个别性,方式与手段的针对性,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

主要方法是:

一是因人施教;二是因时施教;三是因地施教。

15、榜样示范法的特点是以榜样作为示范,通过学先进、赶先进的活动,来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向先进人物看齐。

其主要方法是:

一是要培养和树立榜样;二是要宣传榜样;三是应通过榜样的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具体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多样化、形象化,增强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感染力,从而使之受到更加效果。

16、自我教育法特点是自觉性和内省性,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领导的责任主要是应加强正确引导。

17、简述加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的意义:

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方面,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

(1)党的路线和方针是党的生命,是完成党在各个时期人物的前提,没有统一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党的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和损失;

(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因而是正确的;(3)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是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根本体现;(4)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搞好各项工作的首要前提。

18、简述疏通与引导的辨证关系:

(1)所谓疏通,就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在发展民主的基础上让人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2)所谓引导,就是采用循循善诱,说服教育的方针,把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3)疏通和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方针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是完整而统一的,这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4)疏通是引导的基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疏通开始,离开了疏通这个基础,就无法引导;(5)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离开了引导,疏通不但失去了意义,还会走向疏通的反面;(6)疏通和引导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紧密相联而不可分割,疏通是基础,引导是目的,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方针。

19、说理教育法和情感交流法结合起来的必要性:

(理和情的辨证关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理和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既不能没有理,也不能没有情。

有理无情,必然会使思想政治工作呆板,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有情无理,必然会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原则性,因而也无真正的效果可言。

只有把理和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显示出其应有的生命力。

20、试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因为:

(1)思想政治工作是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2)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不断的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使广大群众相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从而自觉的在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中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3)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改善领导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的关系,造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搞好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前提。

(二)具体而言,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表现为:

(1)首先表现为它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起保证作用;

(2)还表现在它能够有效地促进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生产力发展的保证作用,主要是通过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而实现的。

(三)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而且也是其他工作,例如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生命线。

(四)社会主义的思想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

(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

第八章领导体制

1、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的核心问题是领导权限的划分;特征是时代性、规范性、系统性、阶级性,领导体制无论从中央到地方,还是从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都应当是一个上下衔接、左右沟通的完整的组织体系,这是系统性的特征,领导体制必然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2、领导体制的内容包括领导组织结构、领导的层次与跨度、领导机构中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与权限划分、领导机关的组成要素、领导人员的配置与管理制度,领导组织结构可以分为直线型领导结构、职能型领导结构、混合型领导结构、矩阵型领导结构四种模式;矩阵型领导结构是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3、组织系统中,设多少层次进行领导和管理,这是领导层次;一个领导者直接有效地指挥下级的幅度又称领导跨度。

4、领导机关有决策中心、咨询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五个要素组成。

5、西方国家领导体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从家长制领导到管理阶层的兴起的阶段;从单个“硬专家”领导发展到“软专家”集团领导的阶段;从集权制领导到分散相结合多级领导的阶段。

6、美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首先在大型企业开创了集中领导、分散管理的“事业部制”领导方式。

7、集权制与分权制是按上下级之间的权限划分的。

8、一长制与委员会制是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人的多少来划分的。

9、以同一层级的各单位是否接受某一机关的领导和控制来划分,领导体制可分为一体制和分离制。

10、按照一个系统或单位的指挥、监督和控制方式来划分,领导体制可分为层次制和职能制。

11、我国领导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人民的主人地位;共产党领导的核心作用;中央集权式的统一领导与管理。

12、简述集权与分权的利弊:

集权与分权各有利弊,

(1)集权制的优点:

能够统一意志,集中力量,统一政令,指挥灵活,便于协调;能够统筹全局,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计谋长远,利于重点建设。

其缺点是:

缺乏弹性和应变能力,不易因时因地制宜,不易提高效率,容易束缚下级的主动性;弄的不好容易导致官僚主义和个人专断等弊病。

(2)分权制的优点:

分级治事,分级负责,使下级机构富有弹性和灵活性,能够因时因地制宜,增强应变能力,易于发挥下级的主动性,提高效率,增强效益。

其缺点是:

容易导致自立门户,政令不一,各自为政,产生不顾大局的地方主义和分散主义等弊端。

13、简述层次制和职能制的关系:

(1)层次制的优点是:

指挥统一,权力集中,层级分明,整齐划一;各层次领导者工作性质大体相同,人员如升迁或平级调动,均能很快地胜任工作。

同时,由于这种体制要求掌握和熟悉各方面业务,有利于培养具有统筹安排、综合平衡能力的“通才”。

其缺点是:

领导者负责面广,事务复杂,知识、精力和经验不济,影响抓大事,也容易草率处理事务;中间层次太多,领导者也难以指挥;

(2)职能制的优点:

分工精细,各部门领导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业务熟悉,工作效率高,有利于培养精通各门业务的专家和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其缺点是:

专业性强,依赖性大,它必须依附于特定的组织系统;分工过细,容易造成机构臃肿,部门林立,人浮于事,手续繁多,效率低下;由于不了解全局,办事容易违反经济原则和效率原则。

14、我国领导体制改革应遵循那些原则:

(1)党的领导的原则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义:

一是进行领导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不是否定或削弱党的领导,二是领导体制改革必须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而不能一哄而起,或各行其是,三是坚持党领导必须同改善党地领导相结合,才能实现加强党的领导的目的;

(2)民主管理原则,我国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改革,都应当遵循民主管理的原则,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保证人民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翁。

首先,必须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的建设。

其次,要加强企事业单位的职代会工作。

最后,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村民委员会建设;(3)法制原则,领导体制改革必须遵循法制原则,即领导体制改革既要向法律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又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坚持法制原则,促使领导体制的法制化,其重要性在于,首先,机构依法设置,权力依法分配。

其次,有利于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用法律规定并加以实施的领导体制。

最后,统一法规的确立和依法进行领导;(4)合理划分权限原则,合理划分职责权限的实质,就是明确纵向的各级组织和横向上各种机关的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地功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首先,在纵向上要合理划分重要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职责权限。

其次,在横向上要合理划分各种机关、各种职能部门的权限;(5)活力与效率原则,所谓活力,原本是指各种有机体中所具有的能量和生命力,借用到政党、政府以及各类组织团体中,有没有活力即是指他们有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

所谓效率,是指所耗费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效果的比率,简单说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

具体说,一方面就内部而言,是要理顺各种机构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就其对外关系而言,主要只转变职能,华清政企界限。

15、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进行机构改革与机构精简,提高工作效率1、转变职能:

是领导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从根本上说就是使政府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包揽一切事务中解脱出来,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