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9186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docx

整理重碱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重碱车间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碱车间各生产岗位的开停车、设备运行、工艺指标控制、异常情况处理和设备检修等操作的安全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重碱车间各生产岗位。

2、碳化岗位

2.1、工艺流程

由吸收工序送来的氨盐水进入清洗塔上部第28圈,同时从塔底通入压缩工序送来的清洗气,气液在塔内逆流接触,进行清洗和预碳化作业,塔下出卤为中和水,由联络管直接引至中和水泵进口,打至制碱塔上部第27圈。

在制碱塔内,中和水与第一圈进入的由压缩送来的下段气和从第七圈进入的中段气逆流接触进行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悬浮液,经塔中下部八个冷却水箱冷却后由塔下出碱管自压至五楼出碱槽,再由碱槽流至滤过工序进行固液分离。

清洗塔尾气和制碱塔尾气由塔顶逸出经碳化尾气总管进入碳化净氨塔下部,与由盐水车间送来的精盐水逆流接触,吸收其中的氨和CO2,吸收后的溶液称为淡氨盐水,经“U”型管自流入净氨塔下部的贮桶(淡氨盐水桶)内,净氨塔顶部出来的净氨尾气放空。

碳化尾气中所夹带的液体在尾气总管上利用一上“U”型在七楼进行气液化分离,分离后的液体称碳化回卤。

碳化回卤通过“U”型管进中和水泵入口。

未分离尽的碳化回卤在入碳化尾气净氨塔之前再次分离,回卤入淡氨盐水桶。

碳化冷却水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由给排水冷冻水岗位送来,从第一节水箱进,从第三节水箱出,返回冷冻水岗位;另一部分是由给排车车间循环水岗位送来,从第四节水箱进,从第6节或8节水箱出,返回循环水岗位。

2.2、工艺指标

2.2.1、温度

a.氨盐水38~45℃

b.中和水36~42℃

c.出碱液25~34℃

d.十七圈(中温)60~72℃

e.二十三圈45~60℃

f.五圈≥35℃

g.碳化尾气≤50℃

h.清洗、中段气35~45℃

I.下段气≤46℃

2.2.2、压力

a.下段气总管   0.294~0.353Mpa

b.中段气总管   0.26~0.29MPa

c.清洗气总管   0.314~0.353Mpa

d.尾气总管    0.05~0.07MPa

e.制碱塔压    0.28~0.32MPa

f.清洗塔压    0.26~0.30MPa

g.氨盐水总管   ≤0.30MPa

h.中和水总管   ≤0.40MPa

2.2.3、浓度

a.下段气CO2    ≥80%

b.中段气、清洗气CO2≥37%

c.中和水CO2    50~65tt

d.中和水Fe3+    15mg/L

e.冷却水含NH3   ≤0.008tt

f.淡氨盐水含NH3  ≤20tt

h.碳化净氨尾气含NH3 ≤0.2%

2.2.4、质量

a.碳化出碱液转化率   冬季   ≥75%

夏季   ≥73%

b.结晶沉降时间      ≤200s

2.3、安全操作规程

2.3.1、接班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3.2、接班后,必须认真检查气防、消防器材是否完好可用,如有问题,要立即联系更换,确保好用。

2.3.3、现场照明必须充足,班上要备好手电筒并使之好用,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联系处理。

2.3.4、现场通道禁止堆放备品备件和杂物,确保畅通无阻。

2.3.5、各楼面的环塔钢板必须完整牢固,各攀塔阶梯、平台、护栏必须保持完好无缺,如有缺损要及时联系消除,严防坠、摔和跌伤人。

2.3.6、工艺上配制的各仪表必须完整灵活好用,指示或显示值要保证真实准确,发现缺损、失真时,要联系处理,严防因仪表失灵而导致误操作,造成事故影响生产或伤人。

2.3.7、开车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各阀门、考克,如有缺损、卡死,要立即联系处理,确保完整和灵活好用。

2.3.8、工作中,凡接触有毒的气、液体时要戴好防毒面具,严防中毒。

2.3.9、工作中,凡开关阀门、考克时头部必须避开,严防介质泄出伤人。

2.3.10、开关蒸汽阀门时,必须戴好手套,开关时要缓慢进行,以防水击或伤人。

2.3.11、开塔前,必须认真检查现场的各气动薄膜调节阀是否完好,同时与控制室配合,手动检查调试各调节阀开关行程是否灵活相符,如有问题,必须及时联系处理,确保灵活好用,严防因调节阀开关行程不符(即错误),造成事故,影响生产。

2.3.12、开停车时,要严格执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2.3.13、生产中,控制室DCS上的各按键,无关人员严禁触动,操作调节时必须做到先确认再操作,严防误操作。

2.3.14、开停车或生产中巡回检查时,必须要随身携带防毒面具,以备急用,严防中毒;上下楼梯、平台梯、环塔梯时,要抓牢护栏,严防摔、跌、碰伤。

2.3.15、生产中,禁止脱岗、窜岗、睡岗和戏闹,以防延误操作造成事故影响生产。

2.3.16、停塔时,必须要进行稀释置换,严防物料结晶堵塞设备管线;停塔后,必须要检查关闭各处阀门,放尽气液,加好盲板。

2.3.17、冬季停车时,必须把设备、管线内的存液、冷却水排放干净,并采取防冻措施,严防冻坏设备、管线。

2.3.18、压塔改气时,必须严防超压,以免造成事故。

2.3.19、酸洗碳化塔冷却箱时,必须戴好胶皮手套,防护眼镜,穿好雨鞋。

严防被酸烧伤。

2.3.20、设备、管线检修或清理,必须待停车后,用盲板隔断物料来源,放尽残液,加水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氨含量在0.05tt以下时,停止清洗,排空存水,方可交出检修。

塔内检修时,必须办理《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戴好防毒工具,派专人监护后,方可进行作业,需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

2.3.21、抽加盲板时,必须戴好防毒面具,派专人监护后方可进行,抽加盲板前,通知无关人员要离开现场,严防中毒。

2.3.22、特殊情况下,设备管线堵漏、打卡子、抢修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

2.3.23、阀门加油保养时,禁止将油或油脂溅落地面。

3、滤过岗位

3.1、工艺流程

碳化取出液由碱槽经碱液流槽,分别进入各滤过机槽内,借真空的抽吸作用,将气体和滤液吸入转鼓内,经分离罐分离后,冷母液经“U”型管入冷母液桶,气体经真空管进入净氨塔,在塔内经废淡液(或脱盐水)洗涤回收NH3后,由真空机排空,净氨洗水送煅烧,洗涤炉气后,用泵送回洗水桶,用以洗涤滤饼,洗水桶设有蒸汽管和脱盐水管用以调节洗水温度和补充用水量。

吸附在滤布表面上的重碱经洗涤,吸干后,由刮刀刮下,经重碱皮带输送到煅烧车间,残留在转鼓滤布上厚度约3~4mm的重碱借吹风吹净,回机槽。

将有机物TX—10和消泡剂以一定的配比在溶解桶内用废淡液或去煅烧的滤过净氨洗水稀释,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添加剂溶液,由泵送至滤过洗水桶出水口与洗水混合,以降低重碱中水份的含量。

3.2、工艺指标

3.2.1、温度

a.滤过洗水温度30~35℃

b.吹风气温度≤39℃

c.废淡液温度≤35℃

3.2.2、压力

a.吹风压力   0.0250~0.06MPa

b.真空度    0.046~0.050MPa

3.2.3、浓度

a.纯碱盐份     ≤0.70%

b.滤过母液氯差   ≤4tt

c.重碱盐份     ≤0.35%

d.损失率      ≤2.0%(生产盐份≤0.50%纯碱时损失率≤2.5%)

e.重碱水份     ≤18%(出食品碱水份≤20%)

f.烧成率          ≥50%(含重碱盐份)

g.添加剂在洗水中的浓度   450~550mg/L

h.添加剂当量        0.125~0.2kg/t

i.TX—10与消泡剂的配比为  3∶1

j.滤过洗水FNH3               ≤20tt

TCl-       ≤0.2tt

3.2.4、皮带机温升     ≤65℃

3.2.5、添加剂桶液位h∶  1/3—1/2液位计高度

3.3、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3.1、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衣袖要“三紧”。

3.3.2、认真检查防毒面具、消防器材是否好用,如有问题,必须及时联系更换,确保好用。

3.3.3、厂房照明必须充足,发现缺、损要及时联系处理;班上要备好手电筒并确保好用。

3.3.4、滤过机周围,各通道禁止堆放备件备品杂物,确保畅通无阻。

3.3.5、认真检查各阶梯、平台、护栏是否完整牢固,如有缺损,必须及时联系修复;地面不得有积水、油腻、TX—10等,严防摔、跌、滑倒伤人。

3.3.6、开车前,要仔细检查各设备管线上所配备的仪表是否完全,灵活好用。

3.3.7、开车前,必须检查各电机接地或接零是否完整牢固;各运转部件连接是否良好。

发现问题必须要及时联系处理、以防事故的发生。

3.3.8、开车时,必须严格执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禁止违章操作。

3.3.9、滤碱机运行中,禁止调整压辊等,以免发生事故。

3.3.10、生产中,下碱溜子不准积碱过多,以免造成运碱皮带的设备事故。

3.3.11、滤碱机在运行中,禁止取拿刮刀上积存的杂物,以防伤人。

3.3.12、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滤碱机的机槽液位,严防冒碱或碱液飞溅。

3.3.13、到现场操作或巡检时,必须要携带防氨面具,以备急用,严防中毒。

3.3.14、工作中,凡接触有毒气体时,必须穿戴好防毒面具并有专人监护。

3.3.15、生产中,禁止脱岗、窜岗、睡岗和戏闹。

以防延误操作造成事故、影响生产或伤人。

3.3.16、滤碱机加油时,必须站在地面或操作平台上。

3.3.17、楼板不准有洞,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准在楼板上开孔。

3.3.18、冬季停车时,必须放尽设备、管线内的存水或采取防冻措施,以防冻坏设备管线。

3.3.19、检修清理净氨塔时,必须待停车后,用盲板隔断物料来源,放尽存液,加水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氨含量在0.05tt以下时,停止清洗,排空存水后,方可交出检修。

进设备内检修或检查时,必须办理《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经分析合格,派专人监护后,方可进行作业。

动火检修时,必须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

3.3.20、滤碱机、碱液槽、皮带机、泵检修时,除按相关规定执行外,还必须切断电源,并在电气开关箱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示牌。

3.3.21、皮带机开停车时,必须严格执行厂制定的《皮带运输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皮带开车时,应晃动一下皮带,确认无问题后再进行开车,并注意电流是否正常。

3.3.22、当皮带辊子沾碱时,应用锤敲击,禁止用手去锨或刮;加油时要用专用工具;不准把手伸到皮带架里,运转过程中清扫卫生时,必须有专人监护。

3.3.23、皮带要检修时,必须停车方可进行。

3.3.24、TX—10具有微毒性,防止溅入眼睛及皮肤上,以免灼伤。

3.3.25、添加润滑油,必须严格执行三级过滤制,确保油质清洁无杂质。

3.3.26、加油时,禁止将油溢出、喷溅、撒落地面,加油后,必须将油口及周围油迹擦拭干净。

添加油前必须进行确认油号,严防错用。

3.3.27、生产中,必须经常检查各加油点的油质、油位,严防无油润滑。

如发现跑、冒、滴、漏时,必须立即联系处理。

3.3.28、给运转设备添加油时,必须两人在场,严防事故伤人。

3.3.29、抽加盲板时,必须戴好防毒面具,严防中毒。

4、蒸吸岗位

4.1、工艺流程

4.1.1、母液蒸馏系统

从煅烧来的热母液进入热母液桶F302,用热母液泵送至母液蒸馏塔顶部入塔,进入预热段与蒸馏段和塔底进入的乏汽进行逆流接触,蒸出其中的游离氨和CO2,预热母液从20圈引出进入预灰桶,在桶内与石灰乳混合,反应后的气体,从桶上部引出进入预热段,调合液由桶底部溢流入蒸馏段(第20圈)与从塔下加入的低压蒸汽逆流接触,蒸出其中的FNH3、CO2。

废液则由底圈经管道排入废液地下池,由废液泵送往渣场排放。

蒸馏塔蒸出的NH3、CO2、H2O混合气体由塔顶引出,经冷却器,冷却后去吸收工序制备氨盐水,冷凝液去冷凝液桶。

预灰桶内的积砂经砂泵打入蒸馏段。

蒸出其中的FNH3后,同废液一起排放。

4.1.2、淡液蒸馏系统

从煅烧来的冷凝液(入淡液贮桶)及蒸馏来的冷凝液经淡液泵送至淡液蒸馏塔顶部入塔,和从塔底部上来的蒸汽逆流接触,蒸出其中的FNH3和CO2气体,进入淡液气体冷却器冷却后,汇入氨气总管,去吸收工序制备氨盐水,蒸馏后的液体(废淡液)从塔底圈出来入废淡液贮桶,经废淡液泵送至废淡液冷却器冷却后,作为滤过净氨洗水,洗涤净氨尾气。

未经冷却的废淡液分二部分:

一部分送去煅烧热碱液系统作为补充水,另一部分送到滤过,作为滤过机煮车用水。

淡液气体冷却器的冷却介质系脱盐水,来自给排水脱盐岗位,换热后,送至锅炉除氧岗位,作为锅炉给水。

4.1.3、吸收系统工艺流程

精盐水的一小部分自盐水车间送至尾气净氨塔,逆流洗涤吸收尾气中的NH3和CO2,然后流入淡氨盐水桶,与从碳化尾气净氨塔来的淡氨盐水汇合,用泵送往淡氨盐水钛板与循环水换热后,进入吸收塔上部洗涤段,洗涤从底部上来的气体中的NH3、CO2,液体下流,进行吸氨塔冷却吸收段,与冷却水箱管内的循环水进行换热,边冷却边吸收,制成的热氨盐水,从塔11#圈引出送至热氨盐水桶贮存,经钛板冷却,制成合格的冷氨盐水入冷氨盐水桶和计量桶贮存。

供碳化岗位制碱用。

制碱系统损失的氨由液氨补充。

液氨来自液氨库岗位,从氨气总管进入系统,作为系统氨的补充。

为抑制和减轻氨盐水对生产系统中设备的腐蚀,预防Fe2O3的生成而出红碱,在氨盐水系统加入适量的Na2S和MgCl2,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从蒸氨工序来的气汽混合气,在吸收塔内与淡氨盐水逆流接触,使NH3及CO2大部分被吸收,气体上升至洗涤段,继续吸收。

尾气进入吸收净氨塔,用精盐水洗涤后,用真空泵抽取送往压缩窑气总管,以回收其中的CO2。

4.2、工艺指标

4.2.1、温度

4.2.1.1、母液蒸馏系统温度

a.预热母液:

   93~97℃

b.蒸馏塔中温:

  90~100℃

c.塔顶出气:

   70~82℃

d.氨冷凝器出气:

  62~65℃

4.2.1.2、淡液蒸馏系统温度:

a.塔顶出气:

   58~65℃

b.中部温度:

100~105℃

a.淡液塔气体冷却器出气:

48~52℃

4.2.1.3、吸收系统温度

a.吸NH3塔进气温度:

   60~65℃

b.吸NH3塔出气温度:

   35~50℃

c.入塔淡氨盐水温度:

  35~45℃

d.热氨盐水温度:

    60~70℃

e.成品氨盐水温度:

38~45℃

4.2.2、压力

4.2.2.1、母液蒸馏系统压力

a.塔底10~30kpa

b.预灰桶出气-10~10kpa

c.塔顶出气≤8kpa

4.2.2.2、淡液蒸馏系统塔下压力≤40kpa

4.2.2.3、吸收系统

a.吸收塔顶真空度:

28~32Kpa

b.吸收净NH3塔总真空度:

36~42Kpa

4.2.3、浓度

a.石灰乳ACaO:

150~170tt

b.废液过量灰≤2.0tt

c.废液NH3≤0.05tt

d.废淡液含NH3≤0.5tt

e.氨盐水FNH3/TCl1.13~1.19(夏季高限、冬季低限)

CO2:

20~30tt

TCl:

88.5~90.5tt

S2-≤0.02tt

Fe3+≤6mg/L

浊度≤80PPm

f.氯化镁(MgCl2·10H2O≥96%):

40kg/包。

用量为:

1—2包/h

g.淡氨盐水:

TCl-≥101tt

FNH3≤20tt

h.冷却出水NH3≤0.01tt

i.循环水含NH3≤0.008tt

4.2.4、液  位

a.氨盐水桶         2.5~11.0m3

b.热母液桶         ≤7.5m

c.淡氨盐水桶:

       2.5~7.5m

4.3、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3.1、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要仔细检查滤毒罐式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具、消防器材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联系更换,确保好用。

4.3.2、操作现场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班上要备好手电筒,发现缺损必须及时联系解决。

4.3.3、操作现场通道禁止堆放备品、备件及杂物,确保畅通无阻;设备、管线上严禁堆放各种物件,以防影响工作,掉落伤人和打坏设备管道;各环塔盖板、阶梯、行走台、栏杆扶手必须处于完整无损和牢固可靠状态,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联系处理,并在交接班上作好记录,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4.3.4、静止设备、管道要保持整洁完好,运转设备必须处于正常状态,如发现异常现象必须及时联系汇报,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

4.3.5、所有设备的配备仪表要齐全灵活好用,液位计的阀门或考克必须定期检查,确保好用,以免引起误操作而造成事故。

4.3.6、开启预灰桶搅拌机、砂泵等电机前,必须仔细检查各连接部件、安全装置是否完整良好,确认无问题后,经电工同意方可开动。

当停下设备时要切断电源。

4.3.7、短期停车后的开车,在正常情况下,停车24小时以内再开车时不用测电机绝缘,在阴雨天,不论停车多长时间,都必须测电机绝缘,绝缘合格后方能开车。

严防电机、电气开关受潮。

4.3.8、设备、管线上的大小阀门和考克必须要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无泄漏和灵活好用。

4.3.9、开关蒸汽阀门时,必须戴好手套;接受蒸汽时必须打开倒淋阀放尽管线内的积水,开蒸汽阀时要缓慢进行,严防发生水击,以免损坏阀门、管线和伤人。

4.3.10、在有毒区操作时,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并派人监护;在二米以上的高处操作时,要办《高处作业许可证》,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并有专人监护。

4.3.11、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上下楼梯和攀梯登高时要扶好或抓牢栏杆,以防摔、跌伤人。

4.3.12、工作中,万一有含氨溶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清水或稀硼酸溶液冲洗,严重者必须送医院治疗。

4.3.13、检查或清扫设备管线时,必须待停车后,用盲板隔断物料来源,存液排空后加水进行清洗置换,当取样分析含氨在0.05滴度以下时,方可停止清洗置换。

4.3.14、检修或清理预灰桶时,除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外,还必须办理停电票,切断搅拌机电源

4.3.15、抽加氨气、母液、冷凝液、砂泥、氨盐水等管盲板、排放砂拨管内砂液时,必须通知周围的作业人员撤离现场,站在上风处,防止中毒。

作业人员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并派专人监护后,方可进行作业。

4.3.16、冬季停车时,必须将各设备、管内存水排放干净,并采取防冻措施,严防冻裂设备、管线、阀门。

4.3.17、添加润滑油,必须严格执行三级过滤制,确保油质清洁无杂质。

4.3.18、加油时,禁止将油溢出、喷溅、撒落地面。

加油后,必须将油口及周围油迹擦拭干净。

4.3.19、加油工应熟知各加油点所使用的油牌号和油的特性。

添加油前必须进行确认油号,严防错用。

4.3.20、生产中,必须经常检查各加油点的油质、油位,严防无油润滑。

如发现跑、冒、滴、漏时,必须立即联系处理。

4.3.21、给运转设备添加油(油脂)时,必须有两人在场,严防事故伤人。

4.3.22、禁止用铁器敲打开用的氨管、蒸汽管、阀门等,以防管道或阀门破裂介质冲出伤人或影响生产。

4.3.23、加硫或加镁、酸洗设备或管线、检查处理砂拨管时,要戴好防护眼罩,穿戴好防护用品。

4.3.24、工作时,严禁脱岗、睡岗、窜岗和打闹,以防误操作造成事故,影响生产。

4.3.25、进塔入罐检修或清扫,必须办理《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需动火时必须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同时有专人监护。

5、泵岗位

5.1、工艺流程

5.1.1、淡氨盐水泵流程

由淡氨盐水桶引出的淡氨盐水,通过泵送至换热器冷却后从吸收塔顶部入塔。

5.1.2、热氨盐水泵流程

由氨盐水桶引出的热氨盐水用泵加压后,经过滤冷却后入计量槽和冷氨盐水桶。

5.1.3、冷氨盐水泵流程

由计量槽及冷氨盐水桶引出的冷氨盐水经泵加压,送到碳化岗位制碱用。

5.1.4、中和水泵流程由清洗塔引出的中和水用泵送到制碱塔,吸收CO2,以完成制碱过程。

5.1.5、碱液泵流程由碱液桶引出的碱液经泵送至碳化出碱槽。

5.1.6、热母液流程由热母液桶引出的热母液经泵送至母液蒸馏塔内。

进行NH3的蒸馏操作。

5.1.7、淡液泵流程由淡液桶和冷凝桶引出的淡液经淡液泵加压送至淡液蒸馏塔。

5.1.8、废淡液泵流程由废淡液贮桶引出的废淡液用泵送至废淡液钛板冷却后,去滤过岗位。

5.1.9、Na2S泵流程

由硫化钠溶解桶引出的硫化钠溶液用泵送至冷氨盐水泵入口管。

5.1.10、酸洗泵流程

将槽车来的稀HNO3卸入酸洗桶,配制成合乎要求的酸液。

5.1.11、废液泵流程

由蒸馏来的废液及其它外排杂水在废液地下槽内汇集,用泵送至排渣场排放。

5.1.12、杂水泵流程

将废液泵房杂水池内的杂水用泵送至废液地下槽,再由废液泵排走。

5.1.13、复用水泵流程

由氨冷器出水总管引出复用水,用泵送到石灰化灰岗位,盐水洗泥岗位和热电车间。

多余部分则进循环水系统。

5.1.14、循环水泵

由循环水上水管引出的循环水用泵加压作为吸收塔上段进水,以强化吸收塔水箱的冷却能力。

5.2、工艺指标

5.2.1、温度

a.电机温升       ≤60℃

b.泵轴承温升      ≤65℃

5.2.2、压力

泵出口压力       ≤0.6Mpa

5.3、安全操作规程

5.3.1、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5.3.2、接班后,必须认真检查气防、消防器材是否完整好用,发现问题要及时联系更换,保证好用。

5.3.3、检查操作现场照明是否充足,如有缺损,要及时联系处理。

班上要备好手电筒,以备急用。

5.3.4、现场通道禁止堆放备品备件和各种杂物,确保畅通无阻,各地沟盖板必须完整无缺并使之盖牢、严防摔、跌伤人。

5.3.5、开车前,必须检查各泵电机接地或接零是否良好;靠背轮安全罩是否完整牢固;各运转部位的连接是否完好。

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联系处理。

5.3.6、开停车时,必须严格执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5.3.7、阴雨潮湿环境及长时间停用的设备,在开车前,必须联系电工检查电机绝缘是否良好。

电机绝缘不合格,不准开车,严防烧坏电机,影响生产。

5.3.8、生产中,必须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经常检查运转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联系处理,严防设备带病运行。

5.3.9、开关阀门时,头面部必须避开阀门,以防物料刺出伤人。

开关含氨溶液的阀门时,必须站在上风处并头面避开阀门,并且戴好防毒面具,严防中毒。

5.3.10、清扫卫生或用水冲洗、稀释时,严禁水花飞溅到电机、电气设备上,以防造成电气事故或伤人。

5.3.11、检查电机温度时:

首先必须检查电机接地或接零是否良好,确认良好后,方可用手背轻触试温。

当电机温度过高时,要立即联系倒换设备并通知电工检查处理。

如电机的接地或接零脱落、损坏时,严禁用手试温,以防造成触电伤人。

5.3.12、备用泵必须按时进行盘车联系电工烘烤电机绝缘,以防受潮。

5.3.13、含氨管线、设备、法兰、阀门发生刺漏事故时,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后,方可进行处理,以防造成人身中毒事故。

5.3.14、开停酸洗泵、硫化钠泵时,必须戴好胶皮手套、防护眼镜,穿好雨鞋,严防烧伤。

5.3.15、泵在运行中,禁止加、换盘根。

5.3.16、检修运转设备时,必须先停机,关死泵进出口阀门并挂禁止启动标志牌或用盲板隔断泵进出口物料来源,排尽管内存液,联系电工切断电源后,方可交出检修。

含氨溶液管线检修时,必须进行加水置换,取样分析氨含量在0.05tt以下时停止置换,放尽存液后方可交出检修。

综合性规划

(1)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5.3.17、凡在含氨溶液管上动火时,必须要按规定办理动火证。

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5.3.18、生产中,禁止脱岗、窜岗、睡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