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9279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 Word版含答案.docx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2Word版含答案

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

考试模拟卷

(二)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本卷计算中,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

D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说明水流相对于大地在高速运动,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故A错误;“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描述潮水相对于观众在运动,是以观众为参考系的,故B错误;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故C错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描述轻舟相对于“万重山”在运动,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故D正确.]

2.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导学号:

81370454】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时对秋千板的压力小于其重力

B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受力平衡状态,选项A错误;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选项B正确;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处于受力平衡状态中,选项C错误;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时,受到的合力向上,加速度向上,小孩对秋千板的压力大于重力,选项D错误.]

3.如图1所示是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0~t1时间内质点做匀速运动

B.t1~t2时间内质点保持静止

C.质点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D.t1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改变

C [0~t1时间内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示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t1~t2时间内平行时间轴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根据A、B分析,质点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整个过程速度均为正,表示运动方向没发生改变,故D错误.]

4.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为h处自由下落,开始的用时为t,则(  )

A.物体落地所用的时间为t

B.物体落地所用的时间为3t

C.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gt

D.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3gt

A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高度为H=gT2(式中T为下落的时间),已知=gt2,设下落h所需的时间为tx,则h=gt,联立解得tx=t,故A正确,B错误;而物体落地速度v=g×t=gt,则C、D均错误.]

5.2016年2月6日台湾高雄发生6.7级地震,如图2所示,一架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机悬停在上空,钻井平台位于飞机正下方,救生员抱着伤病员,缆绳正在将他们拉上飞机,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导学号:

81370455】

图2

A.伤病员  B.直升飞机

C.钻井平台D.直升飞机驾驶员

A [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救生员抱着的伤病员,直升飞机、钻井平台、直升飞机的驾驶员都相对于救生员向下运动,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6.如图3所示,在风力推动下,风叶带动发电机发电,M、N为同一个叶片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

A.M点的线速度等于N点的线速度

B.M点的角速度小于N点的角速度

C.M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N点的向心加速度

D.M点的周期大于N点的周期

C [由于M与N点固定在同一片叶片上,一起转动,所以M、N点的角速度相等,选项B错误;它们的周期也相等,选项D错误,而M点的半径小,根据v=ωR可知,M点的线速度小于N点的线速度,选项A错误;根据a=ω2R可知,M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N点的向心加速度,选项C正确.]

7.物体在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B.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C.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D.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

C [物体在上升的过程中,重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故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故选项C正确.]

8.如图4所示,用手掌沿水平方向将一本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现增大手掌对书本的压力,则关于书本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

81370456】

图4

A.书本只受到墙壁给它的静摩擦力

B.书本只受到手掌给它的静摩擦力

C.书本受到的静摩擦力保持不变

D.书本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

C [书本受到墙壁和手分别对它的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知,书本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

9.如图5所示,小明在倾斜的路面上使用一台没有故障的体重秤,那么测出来的体重示数比他实际体重(  )

图5

A.偏大

B.偏小

C.准确

D.不准确,但无法判断偏大偏小

B [在倾斜的路面上,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即为体重计的示数,等于重力沿垂直于倾斜路面的分力,故示数小于实际体重,选项B正确.]

10.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池相连,现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

A.电容器电容变大

B.电容器电容变小

C.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D.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B [当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时,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分析得知,电容C减小,选项A错误,B正确;由于与电池保持连接,U不变,因E=,所以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选项C、D错误.]

11.卫星电话在抢险救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地球同步卫星和中轨道卫星结合的方案,它由4颗同步卫星与12颗中轨道卫星构成.中轨道卫星高度为10354km,分布在几个轨道平面上(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在这个高度上,卫星沿轨道旋转一周的时间为6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

B.中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

C.在中轨道卫星经过地面某点正上方的24h后,该卫星仍在该点的正上方

D.某一时刻中轨道卫星、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的球心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经过6h它们仍在同一直线上

C [中轨道卫星和同步卫星都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由==m得周期大的卫星轨道半径大,线速度小,选项A错误;由ω=得中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大,选项B错误;24h后,地球转回到原位置,中轨道卫星也恰好转了4周,仍在该点的正上方,选项C正确;中轨道卫星的轨道平面不是赤道平面,6h后中轨卫星回到原位置,而同步卫星转过四分之一圆周,不会在同一直线上,选项D错误.]

12.如图6所示为电流天平,可用来测定磁感应强度.天平的右臂上挂有一匝数为N的矩形线圈,线圈下端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当线圈中通有电流I(方向如图)时,发现天平的右端低左端高,下列哪些调节方案可以使天平水平平衡(  )【导学号:

81370457】

图6

A.仅减小电流大小

B.仅增大线框的宽度l

C.仅减轻左盘砝码的质量

D.仅增加线圈的匝数

A [天平左端高右端低,说明左端轻右端重,要使天平平衡,可以增加左盘砝码质量,也可以减小右盘砝码质量,选项C错;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可知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竖直向下的安培力F=NBIl,故也可以减小安培力,等效于减小右盘砝码质量,减小安培力可以采取减小电流大小,减小线框的宽度l或者减少线圈的匝数,选项A对,B、D错.]

13.空间中P、Q两点处各固定一个点电荷,其中P点处为正电荷,P、Q两点附近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如图7所示,a、b、c、d为电场中的4个点,则(  )

图7

A.P、Q两点处的电荷等量同种

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c点的电势低于d点的电势

D.负电荷从a到c,电势能减少

D [根据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图可知,该电场是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A项错误;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具有对称性(上下、左右),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而方向不同,B项错误;c点离P点(正电荷)比d点离P点的距离更近,所以c点的电势较高,C错误;负电荷从a到c,电势升高,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减小,D项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1分)

14.(5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8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图8

(1)在做该实验时,除了铁架台、夹子、纸带、打点计时器、重锤、学生电源外,还必需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天平B.毫米刻度尺

C.弹簧测力计D.秒表

(2)以下关于该实验操作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将打点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C.实验前,应用夹子夹住纸带的上端,使纸带竖直,重锤应远离打点计时器

D.选取点迹清晰且和一、二两连续点之间的距离约为2mm的纸带进行处理

【解析】 

(1)由于要测量纸带上各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所以需要使用毫米刻度尺.

(2)打点计时器应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端上,选项A错误;释放纸带之前一定要先接通电源.等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之后再释放纸带,选项B正确;在释放纸带之前,应使重锤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选项C错误;由于重锤可近似认为是做自由落体运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所以第一、二两点之间的距离约为2mm,选项D正确.

【答案】 

(1)B 

(2)BD

15.(5分)指针式多用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使用多用电表测量时,若选择开关拨至“25mA”挡指针的位置如图9所示,则测量结果为________mA.

图9

(2)用多用电表进行了电阻测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把选择开关扳到“×10”的欧姆挡上;

B.把表笔插入测试插孔中,先把两根表笔相接触,旋转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的零位上;

C.把两根表笔分别与圆柱形导体的两端相接,发现这时指针偏转较大;

D.换用“×100”的欧姆挡进行测量,随即记下欧姆数值;

E.把表笔从测试笔插孔中拔出后,将选择开关旋至OFF,把多用电表放回原处.

上述实验中有二处操作错误:

错误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若选择开关拨至“25mA”挡,读数为11.0mA.

(2)当把两根表笔分别与圆柱形导体的两端相接,发现这时指针偏转较大时应换用“×1”的欧姆挡;换挡后要重新调零.

【答案】 

(1)11.0 ②换用“×1”的欧姆挡 没有重新欧姆调零

16.(9分)有一种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如图10所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40m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可以认为座椅沿轨道做自由落体运动2s后,开始受到恒定阻力而立即做匀减速运动,且下落到离地面4m高处时速度刚好减小到零.然后再让座椅以相当缓慢的速度稳稳下落,将游客送回地面.g取10m/s2,求:

图10

(1)座椅在自由下落结束时刻的速度是多大?

(2)座椅在匀减速阶段的时间是多少?

(3)在匀减速阶段,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是游客体重的多少倍?

【导学号:

81370459】

【解析】 

(1)设座椅在自由下落结束时刻的速度为v.

由v=gt1,得v=20m/s.

(2)设座椅自由下落和匀减速运动的总高度为h,总时间为t.

则h=40m-4m=36m

匀减速的平均速度为,自由落体的平均速度为

由h=t,得t=3.6s

设座椅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则

t2=t-t1=1.6s.

(3)设座椅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为F.由v=at2,得a=12.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

所以=2.25.

【答案】 

(1)20m/s 

(2)1.6s (3)2.25

17.(12分)滑板运动是一项刺激的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欢,某次比赛中部分赛道如图11甲所示.现将赛道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

平台A和平台BC相距h=3.2m,粗糙水平轨道DE与光滑圆弧形轨道CD、EF相切于D、E点.运动员与滑板一起(可看作质点)从A点以速度v0飞出,恰好经过C点滑过DE冲上EF轨道,然后返回,恰好到C点速度为零.已知人和滑板总质量为m=60kg,光滑圆弧CD对应的圆心角θ=53°,圆弧形轨道半径均为R=4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sin53°=0.8,cos53°=0.6)求:

图11

(1)运动员从A点以多大的速度飞出,恰好从C点沿圆弧切线进入轨道;

(2)运动员经过D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运动员从A点开始飞出到再回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量.

【导学号:

81370460】

【解析】 

(1)A→C过程中,设到C点时竖直方向速度为v⊥,则有

v=2gh

由几何关系可得v0=v⊥cotθ

解得v0=6m/s.

(2)A→D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mg[h+R(1-cosθ)]=mv-mv

在D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F=F′

则对轨道的压力F′=2580N.

(3)运动员在C点的速度为vC=

损失的机械能为ΔE=mv

ΔE=3000J.

【答案】 

(1)6m/s 

(2)2580N (3)3000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