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946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docx

湖南常见园林植物名录

1.        樟树樟科

别名

香樟(杭州)、乌樟(四川)、小叶樟(湖南)产地与习性

树种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云南等地。

喜光、深根性,抗风、抗烟尘,耐寒力稍差,宜微酸性土壤。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树冠球形,叶互生,三出脉,二香气,浆果球形,11月成熟,紫黑色。

花期4月~5月、果期8月~11月、树高可达30米。

繁殖与栽培

用种子繁殖,应随采随播。

有白粉病、黑斑病、樟叶蜂、樟梢卷叶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虫害为害。

应用

寿命长,耐不良气体,城市绿化环保树种。

2.        女贞 

所属分类:

[木犀科]别名桢木、蜡树、将军树

产地与习性

原产中国,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华北、西北地区也有栽培。

为常绿乔木。

喜阳光,但亦耐半阴。

喜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性,微碱性土壤亦能适应,瘠薄干旱则生长慢。

花期6月。

形态特征

株高10m,树皮灰色,光滑。

叶对生,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表面深绿有光泽,背面淡绿色。

圆锥花序顶生,小花密集,白色有芳香。

浆果头核果,蓝黑色间有白色,果期11-12月。

繁殖与栽培

播种法繁殖,种子采后即播,发芽率高,也可沙藏后翌春播种。

扦插及易成活。

根系发达,萌蘖、萌芽力强,耐修剪整形。

应用

女贞夏季满树白花似宜,浓荫如盖,终年常绿,苍翠可爱。

宜作绿篱,绿墙配植,亦可作行首树,有抗污染能力,为工厂绿化的好树种。

3.        广玉兰木兰科

别名:

大花玉兰、荷花玉兰,洋玉兰。

产地与习性

树种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河南、广东、广西。

广玉兰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喜阳光,但幼树颇能耐荫,不耐强阳光或西晒,否则易引起树干灼伤。

抗烟尘毒气的能力较强。

病虫害少,生长速度中等,3年以后生长逐渐加快,每年可生长0.5米以上。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卵状圆锥形。

小枝和芽均有锈色柔毛。

叶革质,长椭圆形,长10-20厘米,表面有光泽,背面有锈色柔毛,边缘微反卷。

花白色,花的直径达20-30厘米,花通常6瓣,有时多为9瓣,花大如荷花,故又名荷花玉兰,芳香。

花期5-7月。

种子外皮红色,9-10月果熟。

繁殖与栽培

广玉兰可用播种、压条和嫁接三种方法繁殖,主要是嫁接法,用嫁接法繁殖的广玉兰小苗生长快,开花早,很受欢迎。

用作嫁接广玉兰的砧木苗主要有白玉兰、紫玉兰、厚朴等。

采用前一年或当年粗壮、芽部饱满的广玉兰枝条作接穗,嫁接后的广玉兰,大约20-25天伤口愈合,接着芽腋萌动生长。

萌芽后,长到2-3片叶子时,注意及时除草,除去发出的母苗,注意切勿碰撞接穗。

以后经常除草施肥浇水。

应用

庭院树、行道树广玉兰树姿雄伟壮丽,叶厚光亮,花大芳香,为城镇绿化的重要观赏树种。

适合在公园或较宽广的庭院作观赏绿化树栽植。

4.         雪松松科  别名

喜马拉雅杉、喜马拉雅雪松、香柏

产地与习性

雪松原产印度、阿富汗、喜马拉雅山西部,分布于海拔1200--3000米处,最适生宜1800--2600米。

雪松对气候的适应范围较广,从亚热带到寒带南部都能生长,在年降雨量为600-1000毫米的地区,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较好。

雪松耐寒能力较强,但对湿热气候适应较差,往往生长不良。

雪松为阳性树种,在幼龄阶段能耐一定的蔽荫,大树则要求较充足的光照,否则生长不良或杜萎。

雪松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能适应瘠薄多石砾土地,但怕水,低洼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和不透水的地方,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雪松抗风力较弱,抗烟害能力较差,对二氧化硫有害气体比较敏感,在嫩叶展开期如空气湿度高,嫩叶易受二氧化硫危害,遇害时嫩叶迅速枯萎,甚至全株死亡。

形态特征

树高达70余米,胸径3--4米,干形通直,材质坚致,少翘裂,有芳香,能耐久,树姿雄伟苍翠,与南洋杉、日本金松同为世界著名三大珍贵观赏树种,也是珍贵的用材树种.雪松侧技平展,冠似宝塔,姿势雄伟,四季常青,是优雅的观赏树种之一。

繁殖与栽培

主要有播种法、扦插法、压条法、嫁接法等方法。

采用的主要是扦插法和播种法。

以播种法繁殖的雪松实生苗,具有枝条匀称、萌发力强、树形好、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强等优点,是扦插繁殖的取穗母树。

应用

雪松以其挺拔舒展的形态深受欢迎,加上它抗寒耐旱的特性,适宜在全国范围内栽植,庭院绿化、园林建设、道路绿化皆相宜。

5.         罗汉松

产地与习性

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在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

日本亦有分布。

较耐荫,为半阴性树;耐寒性较弱,在华北只能盆栽,培养土可用砂和腐质土等量配合。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60cm;树冠广卵工;树皮灰色,浅裂,呈薄鳞片状脱落。

枝较短而横斜密生。

繁殖与栽培

可用播种及扦插法繁殖。

斑叶品种可用切接法繁殖。

应用

树形优美,宜孤植作庭荫树,或对植、散植于厅、堂之前。

罗汉松耐修剪及海岸环境,故特别适宜于海岸边植作美化及防风高篱工厂绿化等用。

短叶小罗汉松因叶小枝密,作盆栽或一般绿篱用,很是美观。

又据报道鹿不食其叶,故又宜作动物园兽舍绿化用。

矮化的及斑叶的品种是作桩景、盆景的极好材料。

6.         龙柏龙柏属柏科

产地与习性

华北南部至华中

形态特征

为圆柏的栽培变种。

常绿乔木,高可达8米,树干挺直,树形呈狭圆柱形,小枝扭曲上伸,故而得名。

小枝密集,叶密生,全为鳞叶,幼叶淡黄绿色,老后为翠绿色。

球果蓝绿色,果面略具白粉。

繁殖与栽培

龙柏虽然能结籽,但不易萌芽。

繁殖方法大都以扦插和嫁接两种。

嫁接繁殖龙柏时期,春季以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为适宜,秋季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也可进行。

龙柏嫁接后,从开始愈合到成活都较缓慢,春接要到5月份开始愈合,因此砧木枝叶要逐步剪除。

接后除了要适当遮荫、防止干旱风吹、保持一定湿润外,在接后半个月内,还要防止雨水侵入.应用龙柏侧枝扭曲螺旋状抱干而生,别具一格,观赏价值很高,我国各地广为栽培。

龙柏是一种名贵的庭园树,树冠圆筒形,宛若盘龙,形似定塔适宜栽植在高厦广场四周,或代盆栽布置用。

它对多种有害气体有吸收功能和除尘效果。

落叶乔木植物

7.       楝树

所属分类:

[楝科]别名苦楝、楝枣子

产地与习性

产亚洲热带及亚热带。

喜光,可耐寒,喜温暖湿润,不耐旱,怕积水。

形态特征

为落叶乔木,幼枝绿色,有星状毛,皮孔多而明显;老枝紫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粗钝锯齿。

圆锥花序,花瓣淡紫色,核果近球形,成熟后橙红色。

花期4-5月。

繁殖与栽培

播种法繁殖,播后覆土深度3cm,功苗期不耐涝,7-8月是生长迅速时期,应及时追施肥料。

应用

楝树羽叶疏展,夏日开淡蓝色小花,淡雅飘逸,适作行道树和庭荫树。

8.        合欢含羞草科合欢属。

别名

绒花树、马缨花、夜合欢、蓉花树、野广木等

产地与习性

产于我国华东、华南、西南以及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台湾各省、自治区的低山丘陵及平原处,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合欢为落叶乔木,树高约9米,树冠宽展。

二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0-30对。

头状花序呈伞房状,簇生于叶腋或枝梢,花萼及瓣黄绿色,多数粉红色花丝聚集成绒球状。

花期6-7月份,荚果扁平,长约12厘米,9-10月份成熟。

繁殖与栽培

合欢性喜光,喜温暖,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及轻度盐碱,对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应用

树形优美,叶形雅致,昼开夜合,入夏以后绿荫绒花,有色有香,形成轻柔舒畅的景观。

合欢多用作庭荫树,点缀栽培于名种绿地,或作行道树栽培。

9.         喜树属蓝果树科

别名

旱莲

产地与习性

暖地速生树种。

喜光,不耐严寒干燥。

需土层深厚,湿润而肥沃的土壤,在干旱瘠薄地种植,生长痩长,发育不良。

深根性,萌芽率强。

较耐水湿,在酸性、中性、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在石灰岩风化土及冲积土生长良好。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达25米,树冠倒卵形,主杆耸立,姿态雄伟。

树皮淡褐色,光滑;枝多向平展,幼时绿色,具突起黄灰色皮孔。

叶长椭圆状卵形,下面疏生短绒毛,羽状脉弧曲状,叶柄常红色。

花单性同株,雌花顶生,常排列成头状花序,7-8月开淡绿色花,痩果长三菱形有狹翅,11月成熟、褐色。

繁殖与栽培

用播种繁殖。

11月采种,晒干筛干净、干藏或混沙湿藏,早春条播。

应用

适用于公园、庭院作绿荫树;街坊、公路用作行道树和农田防护林等。

10.     栾树无患子科

别名

灯笼花、黑色叶树、木老芽、木栾、石栾树、山茶叶、山黄栗头

产地与习性

树种分布于北京市、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栾树为温带,亚热带树种。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亦稍耐半荫;喜生长于石灰岩土壤,也能耐盐渍性土,耐寒耐旱耐瘠薄,并能耐短期水涝。

深根性,生长中速,幼时较缓,以后渐快。

对风、粉尘污染、二氧化硫、臭氧均有较强的抗性,枝叶有杀菌功能。

形态特征

栾树为落叶乔木,树形端正,冠多伞形。

枝叶繁茂秀丽,春季嫩叶红色,夏花满树金黄色,入秋蒴果似盏盏灯笼,果皮红色,绚丽悦目,在微风吹动下似铜铃哗哗作响,故又名“摇钱树”。

种子可制成佛珠,故寺院中尤为常见。

花期5月~8月、果期8月~10月,树高可达20米。

繁殖与栽培

播种繁殖。

应用

栾树适应性强、季相明显,是理想的行道、庭荫等景观绿化树种。

11.     国槐

别名

家槐、豆槐

产地与习性

国槐长见于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

内蒙古、甘肃、山西、山东、河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市均有栽培。

在华北、华中、陕西、湖北西部、四川东部及中部从平地上达海拔1000米高地带均能生长。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1.5米。

树冠圆形,树皮灰黑色,纵裂。

幼树枝干平滑、深绿色、渐变黄绿色。

奇数羽状复叶,总柄长15-25cm,基部膨大呈马蹄形。

小叶7-17枚,卵圆形、全缘,色浓绿有光泽,叶下面淡绿色。

花顶生,圆锥花序,蝶形,黄白色,花期7-8月。

荚果肉质,于种子之间缢缩,呈串球状。

10月果熟,经冬不落,种子深棕色至黑色。

繁殖与栽培

国槐为温带树种,稍耐荫,适于湿润、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石灰性及轻度盐碱土(含盐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长。

但在过于干旱、瘠薄、多风的地方难成高大良材。

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甚至落叶死亡。

国槐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及烟尘等的抗性亦较强。

国槐生长速度中等。

深跟性树种,根系发达。

1年生苗高达1米以上,因其顶部的节间短而密,故在幼苗期要合理密植,防止树干弯曲。

应用

树冠大荫浓、寿命长、栽培容易、用途广泛。

12.     垂柳杨柳科

别名

垂丝柳、垂杨柳、倒垂柳、倒栽柳、柳树、清明柳、水柳、弱柳

产地与习性

垂柳为杨柳科柳属的落叶乔木,全国各省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平原地区,山东、河北也多栽培。

垂柳喜光,也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深厚的土壤;耐碱、耐寒、耐水湿。

适应能力强,在河边、湖岸、堤坝生长最快,在地势高燥地方也能生长,萌芽力强。

形态特征

繁殖与栽培

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播种,嫁接繁殖。

扦插极易生根,有“无心插柳柳成阴之说”。

扦插于早春进行,选择生长快、无病虫害姿态优美的雄株作为采条母株,剪取2-3年生的粗壮枝条,截成15-17cm长的径段作为插穂。

直插,插后充分浇水,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成活率极高。

垂柳生长适应性极强,但生长离不开水,只要不缺水就能成活。

垂柳衰老快,在修剪过程中注意剪掉病虫枝、衰败枝。

应用

垂柳枝条细长,柔软下垂,随风飘舞,姿态优美潇洒,植于河岸及湖池边最为理想,亦可作为行道树、庭院树及平原造林树种。

此外,垂柳对有害气体抵抗力强,并能吸收二氧化硫,故也可用于工厂绿化。

13.     白玉兰

别名

产地与习性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

白玉兰是落叶乔木,高达25米。

树冠幼时狭卵形,成熟大树则呈宽卵形或松散广卵形。

幼时树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时则呈深灰色,粗糙开裂。

小枝灰褐色。

顶芽与花梗密被灰黄色长娟毛,毛绒绒如幼鼠蛰伏,冬态更显。

分枝习性随树龄幼长有别,幼时单芽延伸,故主干明显,树冠规整,而见花后,叶枝混合芽在果穗后双杈或多枝延伸,横向发展盛于直于生长,故树冠往广卵形方向发展。

叶片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称凸头玉兰;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

玉兰叶在基部通常有托叶或附属物,托叶有两种,枝端芽末的托叶贴生于幼茎上与叶柄分离,呈覆瓦状;叶部托叶散生,瓦刀状,粘着叶柄基部两侧,芽伸叶长,托叶脱落,幼枝上残存环状托叶痕,此为木兰科树种的识别特征。

繁殖与栽培

播种、嫁接繁殖

应用

庭植,片植,行道树,污染较轻地区绿化树种

14.     银杏银杏科

别名

公孙树、白果、白果树、佛指甲。

产地与习性

阳性树,喜适当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深厚砂质壤土,以中性或微酸性土最适宜;不耐积水之地,较耐旱,但在过于干燥处及多石山坡或低湿之地生长不良。

耐寒性颇强,能适应高温多雨气候。

对风土之适应性很强,在华北、华中、华东及西南海拔1000m以下(云南地区约1500~2000m)地区均生长良好。

为深根性树种,寿命极长,可达千年以上。

银杏发育较慢。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达40厘米,干直径达3m以上;树冠广卵形,青壮年期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深纵裂。

主枝斜出,近轮生,枝有长枝、短枝之分。

一种子9~10月成熟。

繁殖与栽培

可用播种、杄插、分蘖各嫁接等法繁殖,但以用播种及嫁接法最多。

实生繁殖法的种子以采用80~90年生的母树最好;分蘖繁殖法可提早结实,约经10年左右即可开花结实,而且成活率极高。

为了提高结实和繁殖优良品种,可行嫁接。

一般均用枝接法,常用的方法有皮下接、切接、短枝嵌接及劈接等。

银杏的杄插,一般认为较难成活。

银杏的病虫害很少,但在南方夏季高温干旱的年份,当年生苗的茎基部易受灼伤从而病菌侵入,在雨后易发生腐烂病。

防治的方法是在夏季设荫棚。

银杏容易移植成活,裸根移植即可。

在移植或定植中,植株挖起后应将主根略加修剪,侧根要尽量少伤或不伤,以在早春萌芽前移植最好。

栽植后要浇透水,一周后再浇。

定植后应在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落叶后施肥一次,对生长发育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不需特殊管理,通常无修剪,只将枝条过密处、生长衰弱枯死处及病老枯枝剪去即可。

应用

银杏树姿雄伟壮丽,叶形秀美,寿命既长,又少病虫害,最适宜作庭荫树、行道树或独赏树。

15.     鹅掌揪

别名

马褂木、鸭掌树

产地与习性

星散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的亚热带中、低山地。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40米,胸径1米以上,主杆通直树姿端正,叶形似马褂,4--5月开杯状黄色花,具清香、耐寒。

移植在落叶后或早春萌芽前进行繁殖与栽培

播种繁殖,也可扦插繁殖。

应用

因冠形端正,叶形奇特,花如金盏,古雅别致。

是世界珍有树种之一。

是优良的庭萌和林萌道树种,木材结构细、不变形、叶和树皮供药用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常绿灌木及小乔木植物

16.     [杜鹃花] 所属分类:

[杜鹃花科]别名映山红、山石榴、山鹃

产地与习性

杜鹃花属约有900种,亚洲约产850种。

其中,中国约有530种,除新疆外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

杜鹃花种类多,差异很大,有常绿大乔木、小乔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

习性差异也很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忌酷热干燥。

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pH植在5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

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

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晒,夏、秋季庆有林木或荫棚遮挡烈日。

一般于春、秋二季抽梢,以春梢为主。

最适宜的生长湿度为15-22℃。

气温超过30℃则生长趋于停滞。

冬季有短暂休眠期。

形态特征

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由大乔木(高可达20m以上)至小灌木(高仅10cm-2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

繁殖与栽培

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及压条等方法繁殖。

应用

杜鹃花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

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

杜鹃也是花篱的良好材料,毛鹃还可经修剪培育成各种形态。

杜鹃专类园极具特色。

17.     [火棘] 所属分类:

[蔷薇科]别名红籽、火把果、救军粮

产地与习性

产中国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为常绿灌木。

喜光,抗旱耐瘠,山坡、路边、灌丛、田埂均有生长。

喜湿润、疏松、肥沃的壤土。

花期4-5月。

形态特征

株高约3m,侧枝短,先端成尖刺。

叶多为倒卵状长圆形,缘具圆钝齿。

复伞房花序,花小、白色,梨果近球形,橘红或深红色。

果期8月至12月。

繁殖与栽培

播种或扦插法繁殖。

播种,可于果熟后即播或翌年春播。

扦插可于2-3月进行,也可在雨季行嫩枝扦插。

火棘栽培容易,管理粗放。

应用

火棘枝叶繁茂,春季白花朵朵,入秋红果满枝,经久不落,是良好的庭园植物。

可用作绿篱及盆景材料,也可植于草地及林缘。

18.     [十大功劳] 所属分类:

[小檗科]别名猫儿刺

产地与习性

产中国四川、西藏、湖北和浙江等省区,为常绿灌木。

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也耐阴。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湿润、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花期8-10月。

形态特征

株高2m。

奇数羽状复叶,狭披针形,边缘具针状锯齿,秋后叶色转红,艳丽悦目。

总状花序腋生。

花黄色。

浆果卵形,蓝黑色,外被白粉。

繁殖与栽培

繁殖以分株为主,也可扦插和播种。

分株于10-11月或翌春2-3月进行。

扦插在3月或6-7月份进行。

播种于12月份进行,也可沙藏至翌年3月播种。

移栽春、秋两季均可,应带土坨。

主要虫害有枯夜蛾和大蓑蛾等。

应用

十大功劳枝叶苍劲,黄花成簇,是庭院花境,花篱的好材料。

也可丛植、孤植或盆栽观赏。

19.     [南天竹] 所属分类:

[小檗科]别名天竺、兰竹

产地与习性

产中国长江流域及陕西、广西等省区,日本、印度也有。

为常绿灌木。

多生于湿润的沟谷旁、疏林下或灌丛中,为钙质土壤指示植物。

喜温暖多湿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

较耐寒。

能耐微碱性土壤。

花期5-7月。

形态特征

株高约2m。

直立,少分枝。

老茎浅褐色,幼枝红色。

叶对生,2-3回太复叶,小叶椭圆状披针形。

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浆果球形,鲜红色,宿存至翌年2月。

繁殖与栽培

繁殖以播种、分株为主,也可扦插。

可于果实成熟时随采随播,也可春播。

分株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进行。

扦插以新芽萌动前或夏季新梢停止生长时进行。

室内养护要加强通风透光,防止介壳虫发生。

应用

南天竹树姿秀丽,翠绿扶疏。

红果累累,圆润光洁,是常用的观叶、观果植物,无论地栽、盆栽还是制作盆景,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0.     [胡颓子] 所属分类:

[胡颓子科]别名羊奶子、蒲颓子、半春子

产地与习性

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喜光、马耐阴。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具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能力。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枝开展,常有刺,小枝褐色。

叶椭圆形至矩圆形,边缘波关。

花银白色,具芳香,1-3朵腋生。

果实熟后红色。

繁殖与栽培

繁殖以播种为主,也可扦插和嫁接。

移植宜在3月进行,小苗应带宿土,大苗应带土球。

应用

胡颓子枝条交错,叶背银色,花芳香,红果下垂,甚是可爱。

宜配花丛或林缘,还可作为绿篱种植。

21.     [桂花] 所属分类:

[木犀科]别名木犀、九里香、岩桂

产地与习性

产中国西南部、四川、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北等省区均有野生,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

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喜光,但在幼苗期要求有一定的庇荫。

喜温暖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

适生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砂质壤土,忌碱性土和积水。

通常可连续开花两次,前后相隔15天左右。

花期9-10月。

形态特征

株高约15m,树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

叶对生,椭圆形、卵形至披针形,全缘或上半部疏生细锯齿。

花簇生叶腋伞状,花小,黄白色,极芳香。

繁殖与栽培

播种、压条、嫁接和扦插法繁殖。

移植常在秋季花后或春季进,也可在梅雨季节移栽,大苗需带土球,种植穴多施基肥。

盆栽桂花,夏季可置庭院阳光之上。

不需遮荫,冬季在一般室内即可安全越冬。

病虫害有枯斑病,枯枝病、桂花叶蜂、柑橘粉虱、蚱蝉等。

应用

桂花终年常绿,花期正值仲秋,有“独占三秋压群芳”的美誉,园林中常作孤植、对植,也可成丛成片栽植。

为盆栽观赏的好材料。

22.     夹竹桃夹竹桃科

别名

笔桃、柳叶桃

产地与习性

原产于热带美洲,我国长江流域广为栽培。

性喜光,耐瘠薄,适应性强;抗烟尘、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能力强,是环境保护的优良树种。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叶似竹,花似桃,故名夹竹桃。

高可达6米。

分枝我而软。

叶对生或三枚轮生,窄披针形,中脉明显,侧脉羽状密生,肥厚革质。

聚伞花序顶生,花冠五裂漏斗状,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黄色,微有香气,从五月至十月陆续开放。

繁殖与栽培

扦插、分株繁殖

应用

庭植,花镜花篱,抗污染绿化树种。

23.     小叶女贞木犀科

别名:

楝青、小白蜡树

产地与习性

原产于我国和日本。

形态特征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

单叶对生,叶薄革质,常椭圆形,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圆锥花序,花梗明显,裂片镊合状排列,花冠筒比花冠裂片短,花色白色。

繁殖与栽培

多为扦插繁殖,春季三月份是最好的季节,成活率高。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适于微碱性土壤,对大气污染抗性强。

应用

可作绿篱及庭院绿化树种。

变种有金叶女贞,叶色金黄,绿化工程中常用其作色块。

24.     大叶黄杨卫矛科卫矛属

别名

冬青卫矛、正木

产地与习性

原产于我国中部、北部及日本,现各省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直立灌木或小乔木,高5~6米,小枝绿色,略为四棱形。

单叶对生,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6厘米,边缘有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质厚。

化绿白色,5~12朵成密集聚伞花序,腋生枝条顶部。

蒴果扁球形,径约8毫米,粉红色,成熟后4瓣裂,假种皮桔红色。

花5月;10月果熟。

繁殖与栽培

喜光,但也耐荫,喜温暖湿润性气候及肥沃土壤。

耐寒性差,温度低于-17度即受冻害。

耐修剪,寿命很长。

应用

叶色浓绿有光泽,生长繁茂,四季常青,且有各种花叶变种,抗污染性强,园林绿化常用作绿篱,也可修剪成球。

在园林中应用最多的是规模性修剪成型,配植有绿篱,栽于花坛中心或对植、盆栽等。

25.     小叶黄杨黄杨科

别名

产地与习性

树种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甘肃等地。

阳性树,久经栽培,喜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中性而肥沃壤土生长最速。

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

极耐修剪整形。

形态特征

花期3月~4月、果期8月~9月。

树高可达2米。

繁殖与栽培

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播种。

扦插春、夏、秋三季都可进行。

而以6月中、下旬扦插发根快,生长好。

初期蔽阴要严,保持苗木湿润,愈伤组织形成后逐渐增加光照,30天左右发根。

成活率很高,90%以上,翌年可分栽培大,培育2-3年即可供篱使用。

移植宜在3-4月进行。

小苗可裸根,大苗需带泥球,害早虫有黄杨尺蠖、黄杨斑蛾等,要注意防治。

应用

庭植,绿篱。

落叶灌木及小乔木植物

26.     [月季] 所属分类:

[蔷薇科]别名月季花、月月红、胜春、长春花

产地与习性

蔷薇属植物原产北半球,几乎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