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餐作业1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9611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餐作业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配餐作业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配餐作业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配餐作业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配餐作业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配餐作业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配餐作业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配餐作业1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配餐作业1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配餐作业1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餐作业13.docx

《配餐作业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餐作业1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餐作业13.docx

配餐作业13

配餐作业(十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A组·全员必做题

1.(2017·湖北黄冈质检)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丙两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C.甲细胞正在进行中心体复制

D.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解析 该生物细胞不含细胞壁,不可能是低等植物,A正确;甲、丙两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B正确;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而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错误;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D正确。

答案 C

2.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则该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最多时有(  )

A.1条       B.2条

C.3条D.4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

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数目为2,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中含有的X染色体数目为1或2,卵细胞中含有1条X染色体,因此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时为2,故B选项正确。

答案 B

3.

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在该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是(  )

A.DNA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

B.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

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D.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图是立体图,虽然增加了识别难度,但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还是能够清晰分辨出来的,所以可判断该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

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DNA的复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等行为。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先减半(减Ⅰ)再暂时加倍(减Ⅱ后期),最后再减半,所以染色体数目不会超过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答案 B

4.如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丁发生在丙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有4种

B.若A基因在图甲1染色体上,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a基因在染色体5上

C.乙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乙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D.若丁图表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则①和②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解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和特征,意在考查考生对分裂图形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据图分析可知:

图甲为有丝分裂后期,若A基因在1染色体上,则a基因可能在5、4、8染色体上,故B项错误。

由图丙可知,该动物为雌性动物,所以乙细胞不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故C项错误。

①和②为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引起的是基因重组,故D项错误。

答案 A

5.若A和a、B和b、C和c分别是三对同源染色体,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四个精子是(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解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在分析判断方面的能力。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这四个精子只有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精子中都含有三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并且两种类型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完全不同,符合上述条件的只有选项C。

答案 C

6.比较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共有的现象为(  )

①染色体复制一次 ②有着丝点的分裂 ③有新细胞的产生 ④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⑤能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 ⑥有纺锤体出现

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⑥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现象的比较,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及分析判断能力。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复制一次,①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均有着丝点分裂,②正确;两种分裂过程均有新细胞产生,有丝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③正确;只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④错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⑤错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有纺锤体出现,⑥正确。

答案 D

7.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

着丝点分裂最可能发生在(  )

A.CD段B.BC段和FG段

C.AB段和FG段D.BC段和HI段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中BC段表示进入有丝分裂后期,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所以D正确。

答案 D

8.(2016·郑州质检)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

B.细胞Ⅲ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C.Ⅱ、Ⅲ和Ⅳ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Ⅳ作为受体细胞

解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就是初级卵母细胞形成次级卵母细胞的过程,此过程需要促性腺激素作用,A项正确;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在受精作用后才能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成熟的卵子,B项正确;Ⅱ、Ⅲ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均为2N,Ⅳ分裂后期染色体应为4N,C项错误;因动物受精卵全能性最高,故培育转基因动物常用受精卵做为受体细胞,D项正确。

答案 C

9.如图中A是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B~F是A的各分裂期图。

请分析回答:

(1)以上A~F细胞有可能同时在该动物的________(器官)中观察到。

其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

具有四分体的细胞是________。

(2)B细胞位于____________期,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E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此细胞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理论上这种动物可产生________种卵细胞。

A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依次是(用字母排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4)A在形成图中卵细胞的同时,还伴随形成三个极体,请在下图中画出它们的染色体组成。

答案 

(1)卵巢 A、B、D(缺一不可) D

(2)有丝分裂后 4 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缺一不可) 1

(3)4 A—D—E—F—C(缺一、错一、颠倒都不对)

(4)

10.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

(1)图①中a~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图①中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

(2)图①中Ⅱ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②中________,由Ⅱ变为Ⅲ,相当于图②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3)图②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绘出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分子含量变化曲线。

解析 本题首先由图②中的乙确定是雌性动物。

(1)判断染色单体,其技巧是含量可以为0,即可确定为b。

存在同源染色体则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相同,还得排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的染色体暂时加倍。

图①中的Ⅰ可为原始生殖细胞卵原细胞、Ⅱ为初级卵母细胞,都含同源染色体。

(2)图①的Ⅱ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与图②中乙相对应。

由Ⅱ变为Ⅲ,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初级卵母细胞(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的过程。

(3)由

(2)题知初级卵母细胞(乙)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4)绘图的第一步就得标出横、纵坐标的意义。

本题绘图要特别注意纵坐标为每条染色体DNA分子含量,其中的关键变化点有:

间期DNA复制,DNA含量逐渐加倍后,1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1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

答案 

(1)b Ⅰ、Ⅱ

(2)乙 乙到丙

(3)次级卵母细胞、极体

(4)如图

B组·能力提升题

11.如图1是某种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局部),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动物个体;图2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图2中的cd段只能对应图1中的乙细胞

C.m所代表的数值是1或2

D.cd段细胞内的DNA分子数为4m

解析 据图1分析可知,三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中,所示的染色体都向一极移动,故三个细胞都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

其中甲细胞中移向一极的染色体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和丙细胞中都无姐妹染色单体,但乙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故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据图2分析可知,在该种细胞分裂前后,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保持不变,故图2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暂时加倍,应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该动物为二倍体生物,说明其正常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由此推出图2中的m所代表的数值是2,不可能是1。

据图1可知,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故在cd段(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8条,所以cd段细胞内的DNA分子数为4m。

答案 C

12.(2017·广东七校联考)下图A、B、C、D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

试判断c所代表的结构物质、基因重组可能发生的时期(  )

A.染色体 B→C过程中

B.染色体 C→D过程中

C.DNA A→B过程中

D.DNA C→D过程中

解析 由题图可知,b为DNA,c为染色体,d为姐妹染色单体。

A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选项A正确。

答案 A

13.某精原细胞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易位,则该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异常精细胞所占比例可能为(  )

①1/4 ②3/4 ③1/2 ④1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将产生4个精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下列2种组合方式:

1与3、2与4组合,此时产生的异常精细胞与正常精细胞的数量比为1∶0;或者1与4、2与3组合,此时产生的异常精细胞与正常精细胞的数量比为2∶2。

答案 B

14.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

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

解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纺锤体的作用。

由题意知低温诱导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

所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由于纺锤体无法形成而无法分离,因此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会出现如B图所示的染色体行为。

答案 B

15.下列两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②为________数目变化;b阶段为________分裂过程;c阶段中除了包括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包括______过程。

(2)图乙中D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B的上一个时期对应图甲中________段;C对应图甲中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

(4)图甲中,如果在A点时将全部核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分裂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不含放射性同位素,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核苷酸链的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核DNA数的变化规律。

(1)由图甲曲线特征可直接判断出a、b、c分别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加倍一次,减半一次)的变化、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加倍一次,减半两次)的变化、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图乙中D的细胞质分配均等,且着丝点断裂之前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开,故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3)图乙中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上一个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图甲中GH段;C为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甲中的CD和MN段。

(4)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EF时期的细胞的每个核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条链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在FG时期,核DNA又复制一次,以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链为模板形成的DNA都是一条链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条链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以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链为模板形成的DNA的两条链都不带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故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4。

答案 

(1)染色体 减数 受精作用

(2)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3)GH CD和MN

(4)25%(或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