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9838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心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docx

《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docx

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性质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

2、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

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2)个性心理:

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体意识倾向,它表现为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性和选择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二、心理学的任务、意义、性质和学科结构

(一)研究任务和意义

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2、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学科结构与分支学科

1、基础领域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

2、应用领域

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劳动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运动心理学

(三)学科性质

边缘性的学科(跨界学科、交叉学科、中间学科)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研究者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观察者的各种外部表现和行为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1)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时间)

(2)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内容)

2、实验法

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人为控制一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或改变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自然实验法:

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2)实验室实验法:

在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条件对被试进行实验的方法。

3、心理测验法

使用某种量表对被试的智力或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进行考察研究的方法。

4、作品分析法

根据人们各种形式的活动成果(日记、信件、作文、绘图、模型、书面总结、

劳动产品、自传、回忆录)来分析和了解人的心理状态、特点的一种方法。

5、问卷法

通过被调查者的书面回答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问题,制成问卷,对被试逐一回答的答案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做出结论。

6、其他方法

个案分析法、经验分析法、谈话法、模拟法、心理统计法等

第二节科学的心理观

一、心理科学的发展

(一)心理学的产生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前370)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灵魂论》——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诞生

的标志,也是心理学发展的里程碑

(二)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

1、构造主义心理学

奠基人——冯特,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派

冯特的弟子铁钦纳继承和发展,后称为“构造心理学”

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即意识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内省法。

经验可以分析为各种元素。

他认为最简单的心理元素只有两类:

一类是感觉和意向,另一类是情感。

2、机能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詹姆斯(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代表人物——杜威、安吉尔

主张研究意识,并把意识看成是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

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

他们认为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的功能比研究心理的结构重要。

研究方法有内省、观察、测验、问卷调查等方法。

3、行为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华生(美国心理学家)

他提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和动物行为,而较简单的动物行为比复杂的人类行为更具有根本性。

刺激——反应(S——R)就是华生行为主义的公式。

他坚决主张把人的心理彻底生物学化和动物学化。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

4、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魏特默、考夫卡、苛勒,诞生于20世纪初的德国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意为“完形”、“样式”、“结构”、“组织”。

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

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不是由若干元素组合而成的,相反,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

创始人——弗洛伊德(精神病学家,奥地利)《梦的解析》

他把一个人看成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并把心理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

6、人本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马斯洛、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20世纪50年代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之后的)心理学第三思潮

它主张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特有的复杂经验,如动机、需要、价值、快乐等。

他们对人性持乐观态度,认为人类本性是善的,而且人类本性中蕴含着无限的潜力。

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是了解人性,还有积极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挥,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7、认知心理学

奈瑟(美国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1967年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

正式产生,主要研究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

采用信息加工观点,把人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通常用模型来表示人类心理过程和结构的某些主要方面。

它是研究人们对知识的获得、贮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二、心理的实质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机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树突、轴突组成。

2、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机能特性——感觉(传入)神经元、联络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

3、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导

由神经元进行的信息传递叫做神经冲动。

4、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兴奋功能、整合功能、传导功能

5、神经系统

(1)周围神经系统

(2)中枢神经系统

(3)大脑皮层机能定位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

1、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两者作用相反,是两种性质相反的神经过程,都是神经活动的积极状态。

清醒时兴奋占优势,睡眠时抑制占优势。

抑制分为无条件抑制和条件抑制。

无条件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条件抑制(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也称内抑制。

(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兴奋、抑制的扩散和集中

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和抑制扩散、集中的重要条件。

刺激物过强、过弱时扩散,中等强度的刺激容易集中。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兴奋和抑制紧密相连,其中任何一种神经过程都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就叫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正诱导:

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的诱导

负诱导:

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的诱导

同时性诱导:

在同一时间,当大脑皮层上某一点发生兴奋或抑制时,在邻近皮层区发生相反神经过程的诱导现象,又叫空间上的诱导

继时诱导:

在皮层同一部位,一定时间和程度的兴奋或抑制之后,继而出现相反神经过程的诱导现象,又叫时间上的诱导

2、反射、反射弧和反射环

(1)反射——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来自体内和体外刺激所做的规律性的反映。

(2)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环

反射弧包括:

感受器、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联络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效应过程并不是反射活动的简单终结,反应本身和所产生的结果,又作为一个新的信息引起一定神经冲动而返回大脑,即反馈。

因此,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是一个环状回路,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反射弧,故称反射环。

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

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动物和人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从遗传获得的本能行为。

包括食物反射、防御性反射、性反射。

有机体凭借无条件反射趋利避害,适应环境,维持生存,繁衍后代。

引起无条件反射的赐教叫无条件刺激。

无条件反射可以引起连锁反射。

(2)条件反射

20世纪初,巴普洛夫(俄国,生理学家),条件反射实验法——创立了以条件反射形成规律为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说

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或训练而形成的反映形式。

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现象。

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叫一级条件反射;在巩固的一级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叫二级条件反射。

经典型条件反射

条件:

一是条件刺激物要比无条件刺激物稍前出现,才能变成条件刺激物;

二是必须用无条件刺激物多次强化才能建立条件反射;

三是有机体必须健康,处于觉醒状态;

四是没有其他刺激的干扰

操作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

4、两种信号系统——1927年,巴普洛夫提出

由客观现实的具体事物及其属性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止渴”,这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谈梅生津”,这是人特有的。

5、动力定型(动型)——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

本来由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依次出现的现象就是动力定型。

它具有稳定性,也具有灵活性。

6、神经——体液调节

通过内分泌激素来调节集体活动的功能,即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迅速、精确,体液调节弥散、持久。

(三)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1、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

2、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3、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4、人的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

(四)人的意识是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1、意识是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意识的基本特征:

(1)言语自觉性

(2)主观能动性

(3)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2、意识结构的分析

(1)意识的水平——是指在某一时刻一个人对自己的活动能够觉知的程度

(2)意识的状态——一定的时间里意识所呈现的特征

(3)意识的内容

 

第二章认识过程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的概述

(一)注意及其特点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

是指心理活动指向某一对象而离开其余对象,反映了直觉的选择性。

集中性:

心理活动不仅选择、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刺激;二是就同一种心理活动而言,它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对象,而且维持这种指向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生理机制

(1)注意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

巴甫洛夫的实验

(2)注意的中枢机制是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及兴奋抑制的相应诱导的作用

2、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2)无关动作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4)心跳加速,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肌肉紧张,握紧拳头,咬紧牙关

二、注意的规律

(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1、概念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1)客观因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重要原因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新异性

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2)主观条件——个体的主观状态

需要、兴趣、态度

情绪状态、身体状态

个人的知识经验

期待的事物

(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1、概念

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要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高级形式,受人的意识自觉调节和支配。

2、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

(1)明确的目的和任务

(2)培养间接兴趣

(3)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各种干扰

(4)合理地组织活动

以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及时提醒自己集中注意

妙用提问

将智力活动和世纪实际结合起来

(三)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散,即分心。

注意的分散是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由单调刺激长期作用所引起的。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对象的特点

2、主体状态

(二)注意的广度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个人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三)注意的分配

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

1、活动的熟练程度

2、集中活动之间的关系

3、活动的复杂程度

(四)注意的转移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因素:

1、原来注意的紧张度

2、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新活动的性质

3、个体神经过程的特点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2、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3、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

一、感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我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

1、刺激和分析器

作用于有机体并引起其反应的各种因素,都叫“刺激物”。

刺激物施加于有机体的影响就是“刺激”。

刺激分为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

2、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3、知觉的生理机制

(三)感知觉的关系

1、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感觉是反应事物的个别属性,它不能揭示事物的意义和本质内容。

知觉则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知觉是感觉的整体综合反映。

(2)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的活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

感觉依赖于刺激物的物理特征。

2、感觉的知觉的联系

同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的反映,都是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

因此,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感觉的深入。

(二)感知觉的意义

1、感知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前提

2、感知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

3、感知是正常心理发展的保证

二、感知的分类

(一)感觉的分类

感觉刺激来自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

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

接受机体外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如视觉、听觉

内部感觉:

接受机体内的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

1、视觉——人类感觉系统中最重要的感觉

(1)视觉的产生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80——760纳米的电磁波,即视觉波。

(2)视敏度(视力)

分辨事物细节的能力。

(3)彩色视觉

三原色——红、绿、蓝,分辨150多种色彩。

(4)视觉的缺陷

色弱:

对光谱的红色和绿色区的颜色分辨能力较差,是程度较低的色盲。

色盲:

分为局部色盲和全色盲

(5)视觉后像和闪光融合

当刺激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这种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就叫后像。

视觉后像最明显。

正后像保持刺激物所具有不同的品质。

正后像出现之后,再连续注视就会看见一个黑色的形象出现在里亮的背景上,这是负后像,是原来注视颜色的补色。

当刺激不是连续作用而是断续作用的时候,随着断续频率的增加,感觉到的不再是断续的刺激,而使连续不断的刺激。

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断续频率叫临界频率。

这种现象在视觉中称为闪光融合现象。

如,电影是对视后像和闪光融合现象特点的应用。

2、听觉——很重要的信息通道

适宜刺激是16——2万赫兹的声波。

声音的属性:

音高、音质、音色。

3、运动感觉——动觉

是对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及相对运动进行反应的感觉。

4、平衡感觉——静觉

是对人体作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或做旋转运动进行反映的感觉。

5、内脏感觉——肌体觉

是对肌体饥、渴、痛、温等状态的感觉。

(二)知觉的分类

1、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不同——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听知觉

2、知觉对象不同

(1)空间知觉——主要信息来源是视觉和听觉

(2)时间知觉

人脑对客观现象的持续性、速度和顺序的反映,是一种感知时间长短、快慢、节奏、先后的复杂知觉。

通常通过以下几个媒介来进行:

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

人的活动及活动对象的变化

计时工具

生理的节律性信息

(3)运动知觉

对客体不断变化的知觉。

真动知觉:

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似动知觉: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等心理现象。

包括:

自主运动、诱导运动、动景运动等。

(三)错觉

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三、感知的规律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

感觉阈限是指引起感觉并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

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

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能觉察出两个刺激量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觉差。

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也成反比关系。

2、感受性的变化

(1)适应

(2)对比

3、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3)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现,这种现象称为联觉。

4、时间可以提高感受性

(二)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反映是一个主动的、有选择的积极反映过程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四、观察力的培养

(一)什么是观察力

人们观察的能力。

它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观察事物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事物的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二)观察的意义

1、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

2、观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各种教学中运用观察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3、观察是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尤其是创造发明与科研的必要因素

(三)观察的品质

1、客观性

2、全面性

3、准确性

4、敏捷性

5、创造性

(四)观察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做有关观察对象的知识准备

3、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4、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5、做好观察记录,分析整理观察资料,巩固观察结果

6、对学生因材施教,进行观察训练,养成观察习惯

五、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一)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1、实物直观:

客观事物本身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产生的映像,具有鲜明性、生动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2、模象直观:

实物、事物的模型和图像,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

它可以摆脱实物直观的局限性。

3、言语直观:

通过教师对事物的形象化的言语描述引起想象,它可以利用表象和再造想象唤起学生头脑中有关事物形象的重现或改组,从而造出新形象。

(二)感知规律在直观教学中的应用

1、目的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越容易被感知

(1)差异律——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反差

(2)组合律——利用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

(3)活动律——对象的活动性

3、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则感知将更迅速而完善

(1)形象的直观过程应受语言的调节

(2)应注意用确切的语言对形象的直接结果加以表述

(3)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语言与形象结合的方式

(4)教师必须明确直观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4、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可以提高感知的成效

第三节记忆

一、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1、识记——记忆的开始阶段,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

2、保持——识记过程在脑中的巩固过程

3、回忆——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

4、再认——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

1、根据内容来划分

(1)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逻辑记忆:

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的逻辑思维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

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运动记忆:

以动作或做过的运动为内容的记忆

2、根据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

(1)感觉记忆(感觉登记、瞬时记忆)

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

特征:

感觉记忆在瞬时间能储存大量的信息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

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

(2)短时记忆

保持时间约为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

特征:

短时记忆的编码——听觉编码

短时记忆的容量——7

2个组块

短时记忆加工——组块化和复述

(3)长时记忆

1分钟以上直至伴随人的终身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及规律

(一)识记——记忆的开端

它是一个反复感知的环节,即反复认识某一对象,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

1、识记有没有明确的目的——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1)有意识记:

有预定目的、任务而又自觉地运用方法去识记事物的过程

(2)无意识记:

没有特定的记忆目的和任务,也不采用专门的记忆的方法,自然而然地记住某一事物,留下痕迹的记忆

2、学习材料有无意义——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1)意义识记:

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根据事物内部联系,反复理解

(2)机械识记:

依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它只是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机械重复、死记硬背,最低级的识记途径

3、影响识记的因素

(1)识记对活动任务和活动性质的依赖

(2)识记对材料数量和性质的依赖

(3)识记对不同分析器的依赖

(4)识记效果还依赖于主体知识、经验、意识倾向、情绪状态以及个性特征等心理条件

(5)良好的识记方法:

整体识记、部分识记、综合识记

(二)保持和遗忘

1、保持——记忆的中心环节

(1)保持量的变化

(2)测量保持量的方法

回忆法、再认法、再学法、重构法

2、遗忘

(1)遗忘是保持的方面,它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和再认这样一种现象

永久性遗忘:

那些不经过重新学习记忆便不能恢复的遗忘;

暂时性遗忘:

“舌尖现象”,只是一时不能再认和回忆,只要有了适宜的条件,记忆便可自行恢复

(2)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3)影响遗忘的因素

最先遗忘的是对学生没有重要意义、不引起学生兴趣的、不符合需要的,

或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占主要地位的那些材料,即选择性遗忘。

材料性质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学习程度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材料的序列位置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4)遗忘的原因

衰退理论

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动机性遗忘理论(压抑说)

许多遗忘的产生是由于个人主动地对记忆予以压制所致

巩固说

干扰说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前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3、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