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9885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书法计划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4课并、重,堆

6

第5课颜真卿《颜勤礼碑》原碑节临训练

(一)

7

第6课颜真卿《颜勤礼碑》原碑节临训练

(二)

8

第7课书法作品幅式

9

第8课集字练习

(一)

10

第9课集字练习

(二)

11

第10课集字练习(三)

12

第11课集字练习(四)

13

第12课认识篆书

14

第13课认识草书

15

第14课综合实践,毕业赠言

16

第15课感悟书法

17

期末测查

18

19

20

2019年春季小学六年级下册书法科教学设计

课题

第1课点与横的重与变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范字的欣赏,发现点与横的重与变的特点;

2.使学生能准确地临写四个范字,发现点与横的重与在范字中的变化。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临幕能力;

2.使学生充分感知颜体楷书在结构上的巧妙与造型美。

教学准备

毛笔、墨汁,砚台,镇尺,毛毯,毛边纸等

教学过程

增删修改

一、谈话导入。

出示汉字,导入课题。

1.出示“羡”字,谈话:

一个字中往往会出现相同的笔画,比如说“羡”字,它出现了多横、多点。

书写时我们对于这种重复出现的笔画,要有所区别、避免重复,化解单一与呆板。

2.学习范字,引导观察。

羡”字的几个点和几个横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后找出位置、运笔、疏密等变化。

3.出示课题:

点与横的重与变。

二、示范临写。

引导学生比较,寻找异同

1.教师引导,观察颜体字。

点与横的重与变是表现得比较明显的。

思考我们在临写的时候应该怎样安排点与横的重复笔画,以避免呆板。

2.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细节。

逐字分析示范,学生试临。

①教师示范“羡”字,边示范边提示横画平行、间距相等,点画写法大小、形状各不相同。

2教师示范“流”字,比较左右两个部分疏密和间距的不同。

③同桌互相讨论:

交流观察所得,教师提示五个点画写法、大小、形状各不相同。

④学生尝试自己临写。

三、师生自学,评价提高。

1.学生观察分析“至”字、“童”字,找出横画的长短、粗细、直弯的变化,感受用笔轻重的差异,然后临写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作业,师生赏评学生临作,纠错提高。

四、对比赏析,作业展评。

1.出示柳体“流”、欧体“流”、赵体“流”字,对比笔画中重复与变化,分析三种书体是如何做到不单一和避免呆板的。

2.展示作业,师生评议,总结提高。

3.小结下课。

教学反思

第2课竖与的重与变

1.引导学生通过对范字的欣赏,发现坚与撇的重与变的规律;

2.使学生掌握竖与撇的重与变的规律,能把范字书写端正、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临摹能力,体会书法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通过游戏找出“甫”“典”和“威”“篆”两组字中的竖和撇。

2.师:

同一个字中出现了同样的笔画,像这样的字非常多,那这些笔画之间有些什么变化?

(师生交流)

3.揭示课题(板书:

竖与撇的重与变)。

二、引导学习,掌握写法,学习竖的重与变。

1.出示范字:

“甫”,学生观察:

(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

(2)说说这个字中竖画的不同特点及写法。

(字形纵长,横短竖长。

横画平行,间距均匀。

竖画曲直、长短、起收均不一样,左竖稍轻,微带弧度,中竖为悬针竖,右边竖粗重,直中带曲,与左竖呈相向之势。

(3)“甫”字中的关键笔画是什么?

怎么写呢?

(横折钩,横轻竖重,横折钩的竖是整个字中最长的一笔,粗重而有力)(4)教师在黑板上范写“甫”字,学生书空,边写边念运笔方法。

(实物展台:

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5)学生练习书写“甫”字两遍,教师巡视指导。

(坐姿与执笔、用墨技巧、书写状态)

(6)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辨识:

哪一个“甫”字最美呢?

同桌相互评一评,师生反馈,纠正书写。

学生巩固练习,书写两遍。

(学生自我对比调整。

2.出示范字“典”,学生观察

(3)教师点评、纠错,鼓励学生在作业纸上每个字再练写两遍。

(头正,身直,脚放平;

一拳,一尺,记在心)

(4)再次进行作业展评。

展示上一位学生作业并点评修改)

三、运用技能,合作学习,学习撇的重与变。

出示“威”“篆”,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1)下面,请各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来试着写一写,我们比比哪同学观察得最仔细,书写得最美观。

(请四位同学上台书写)下面的同学请你们也和他们比比赛,每个字尝试着写两遍。

(2)作业展评。

展示两名学生作业并点评,教师修改示范(“威”字:

字形呈三角形,上窄紧下宽疏。

斜钩独伸,长大突出整字共四撇,起收、长短、轻重无一雷同。

“篆”字:

字形纵长,上窄紧,下宽疏。

整字数撇的长短、轻重、曲直、角度无一雷同。

(3)总结了经验,我们在作业纸上每个字再练习两遍,好吗?

(头正身直,脚放平;

(4)学生巩固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示范,重点指导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双姿”不正确的个别提醒。

小结:

其实在竖与撇的重与变的字中,只要注意整体字形结构的稳定饱满,相同的笔画注意从轻重、长短、曲直、斜正、藏露等方面加以区别即可。

四、作业展评

选择有代表性的四份作业讲评,让学生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什么地方写得不太美观,然后指导互评,再改正。

学生修改调整,自我评价。

五、课后练习,技能牵移。

1.展示欣赏《颜勤礼碑》中体现竖与撇的重与变的字。

(1)请你说说这些字的分布比例有什么特点。

(2)请你说说写好这类字要注意什么。

2.任选其中一至两个原碑字进行临写练习。

对比欣赏,总结升华。

3.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威”“甫”两字进行对比欣赏4.学生说说各字体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5.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颜字体其实在竖与撇的重与变的字中,只要注意整体字形结构的稳定、饱满,相同的笔画注意从轻重、长短、曲直、斜正、藏露等方面加以区别即可。

在不同的书写风格中,同一个字的书写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只有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才能把同一笔画在字中出现多次的这类字写得更美观。

第3课捺与钩的重与变

1.使学生了解捺与钩的重与变的特点;

2.使学生明确范字“蓬”“凑”“尉”“孙”的写法,把握笔画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1.培养学生现察、想象能力,以及判断能力;

2.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激趣导入

1.分别出示一个捺画未作变化的“蓬”字和一个有变化的“蓬”字让学生观察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字,哪个字更美观呢?

2.揭示课题。

(板书:

捺与钩的重与变)

二、引导观察

1.出示《颜勤礼碑》中“蓬”字和“凑”字,学生观察,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以点代捺,遇重则变)

2.出示《颜勤礼碑》中“尉”字和“孙”字,学生观察,说说它们有何特点(钩画的长短曲直、轻重粗短有变化,主次分明、对比明显。

三、范字赏析临写

1.出示“蓬”字,观察其字形特点

“蓬”字字形略方正。

捺画倾斜,笔画略长,有力地承载了被包围部分,使整字更显平稳。

“条”部的捺为避免与平捺雷同而写成长点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蓬”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在此处颜体中将其稍作变化,草字头写在“条”部正上方,使其字成为半包围结构。

写时先写右半部分后写走之底。

注意右半部分写在中间稍靠右一点的位置。

3.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凑”字,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凑”字字形略方正。

左窄稍短,右宽略长。

右部上密下疏。

整字四点五横两撇的大小、轻重、长短、曲直、角度、起收都不相同部下捺为避免与上捺雷同,则写成点。

(2)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两遍,教师巡视指导

5.出示“尉”字,学生讨论,合作学习。

(“尉”字字形近方正,左宽右窄。

横画起收、长短、轻重都不一样两钩除了长短不同外,钩脚的大小也不一样,主次分明。

6.出示“孙”字,学生讨论,合作学习。

(“孙”字字形近方正,左窄疏稍短,右宽密略长。

两提四撇三点的大小、长短、轻重、角度、形状完全不同。

两钩一曲一直、一长一短粗一细,对比明显。

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讲评,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五、对比赏析

对比捺与钩的重与变在欧体、柳体、赵体中的不同形态以及与颜体字相比有何异同之处。

第4课并、重,堆

1.使学生认识并、重、堆的结构特征,掌握并、重、堆几类结构的字的书写要领;

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和临写教材中的范字,使学生初步掌握范字“并”“林”“多”“昌”“品”“蛊”的结构和书写;

在学生对汉字形态与结构美的具体感受和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书法艺术、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两个学生摆姿势的照片,让学生猜一猜都是些什么字,这类字有什么共同特征。

2学生说出各种图片组合成的字。

3.教师进行总结并出示课题

二、赏析临写,评价提高

1.让学生先临写一个颜体楷书的“木”字和“林”字,并要求在临写过程中思考:

书写“林”字的两个“木”字与单独书写“木”字有哪些变化2.教师总结:

捺变点、横变短、撇变短、捺变短

提问:

为什么要作出这些变化?

板书:

避让(并讲述“担夫争道”的书法小故事)

3.老师再出示“林”字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左右两部分的关系。

左小右大错落穿插

4.老师示范一遍“林”字,边示范边讲解。

让学生再临写六个。

(学生临写过程中,老师巡视,提醒书写姿势,个别辅导,纠正错误,用红笔画圈鼓励。

5.提问:

左右同形的字还有哪些?

图片展示“并(过)”字。

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来分析“并”字的左右两部分的关系。

6.教师总结:

左小右大,穿插避让,左横变成挑。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

让学生再临写六个,教师巡视辅导并提醒书写姿势,纠正错误。

三、作业展评

重复上面第一点到第六点的步骤,指导学生学习上下同形和上下、左右同形的例字。

1.小组内讲评,推荐本组书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

2.全班讲评,教师把推荐上来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呈现给学生们看并给予表扬。

3.利用红笔圈画写的好得地方给予鼓励。

4.请班级内写得最棒的同学到台前现场书写表演。

(树立典型,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拓展小结

1.出示欧体、柳体、赵体“品”字的碑帖原字,让学生观察并欣赏同书家的风格特征。

2.相同点:

品字结构上面宽扁,下面的部件略窄小。

不同点:

欧体用笔瘦硬险劲,柳体劲健挺拔,赵体圆润流畅。

第5课颜真卿《颜勤礼碑》原碑节临训练

(一)

1.使学生熟悉以作品形式节临原碑的准备工作;

2.感悟《颜勤礼碑》字距与行距的分布特点与规律,掌握字距与行距的协调搭配,字形大小与位置的合理分布。

培养学生书写作品的整体把控能力,培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书法艺术的热情。

一、导入

1.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2.回顾字的结构规律(突出主笔)。

3.进入新课题。

二、引导学习

“服”“怀”“终”“履”“彰”“素”“兰”“自”

2.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1)主笔的观察:

以“怀”“终”“兰”为例;

(2)字形结构的观察;

(3)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4)点名要学生回答,大家评价。

三、示范解析

1.引导。

“服”字左窄右宽,上紧下松,横轻短,竖重长。

“怀”字左窄短疏松,右宽长紧密,横轻竖重,分布均匀。

“履”字半包围结构,上窄收下宽放,横画平行,间距均匀。

“自”字外形纵长,横画平行,竖画左短右长。

“终”字左短右长,四撇六点各不相同。

“彰”字左宽长紧密,右窄短疏松。

“素”字上宽下窄,上中下对正。

兰”字上窄短疏松,下宽长紧密,大小对比强烈。

2.教师示范,边示范边提醒要点。

3.学生口述。

四、临写练习

1.学生临写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展示作业,师生赏评学生临作。

3.继续临写练习,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字形及结构。

4.讲评优秀作业,鼓励大家刻苦学习,课余时间应主动安排书写练习。

五、评价小结

1.展示作业,师生评议。

2.小结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练习。

第6课颜真卿《颜勤礼碑》原碑节临训练

(二)

2.使学生通过节临原碑,感受原碑风貌,提高书写作品的能力。

培养学生书写作品的整体把控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书法艺术的热情。

一、欣赏导入,提高兴趣

1.欣赏《颜勤礼碑》拓片,提问细心观察,你们会在拓片上发现什么?

试着探究原因。

白色的直线,是作者书写时画格留下的印迹,我们在临写时也要计字画格。

(上面斑斑驳验的白点是石花,是原碑千百年来目晒雨淋侵蚀的结果

(板书课题:

原碑节临训练二)

二、阅读了解,提问解答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原碑节临要点”。

2.提炼在书写时该思考注意的事项

(1)节临时可以三行条幅式也可以四行斗方式。

(2)格子可以画也可以折。

(3)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画法和折法。

(4)讲解什么是落款,以及怎样留好落款的位置和空间。

(5)节临时具体的书写要求:

笔画精到、结构准确、大小适宜、款字小于正文。

三、讲解示范,规范临写

1.教师示范:

同时讲解书写时的具体操作细节。

如从右至左的书写原则,断句不需要标点符号,款字与正文的距离,款字下留印章的位置,书写时如何蘸墨、如何移纸等。

2.学生结合节临要点开始书写(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3.及时反馈,出示有代表性问题的学生练习,探讨缘由,及时纠正。

四、作业展评,总结升华

1.展示作业,师生赏评学生临作。

2.总结节临原碑的技巧,让学生感受书法作品的形式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使其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第7课书法作品幅式

1.欣赏范作,使学生了解幅式的种类,认识书写创作的表现形式。

2.使学生在欣赏中认识幅式的大小比例、正文和落款文字的要求,学习中堂、条幅、斗方对联这四种最常见的幅式。

激发学生创作书法作品的热情,使其学会完善和美化自己的书法作品。

一、新课导入

1.欣赏学生仿临的优秀书写作业,认识其书写布局形式

2.书写布局的排列形式,可以帮助我们书写和排列一篇满意的字。

如果要美化这篇字使其成为一幅作品,还得选择一个恰当的幅式表现并落款

3.什么是幅式呢?

落款有哪些要求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认识书法作品的幅式。

书法作品幅式)

二、欣赏指导

(一)认识幅式(师简述)

所谓幅式,就是书写一篇字的整体形式。

元代以前幅式比较单调,自明代开始流行装帧技术,幅式的形式才逐渐丰富起来。

(二)认识幅式的种类

1.书法作品的幅式多种多样,传统的幅式主要有哪些呢?

(指名要学生说说,师生交流。

2.出示范作欣赏,学习四种常见的幅式。

(1)条幅,又称直幅。

形状狭长,长宽之比约为3:

1、4:

1等内容可以是少数字,也可以是多数字。

采用竖写格式,行数较少。

多挂于厅堂两侧,或多幅并置,如:

教材图片一所示。

(图例一)

(2)斗方。

为正方形的幅式,内容可单字或多字,也有接近正方形的幅式,称镜心。

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采用,例如整张四尺宣纸对折即可写成两件斗方作品。

多裱成镜片或立轴,悬壁观赏。

如:

教材图片二所示。

(图例二)

(3)中堂。

这是一种宽大的长方形幅式,高约为宽的两倍,字数比较多,采用竖式书写,常用三尺、四尺、六尺整张宣纸创作。

多悬挂于厅堂正中,两边可以配挂对联,如:

教材图片三所示。

(图例三)(4)对联,也称楹联。

狭长的两条,左右对称,内容通常为五

言的上下联句,竖式书写,字体较大,且上下左右对称,排列整齐。

如教材图片四所示。

还有一种联句字数较多,需分成几行书写,上联的字从右向左排列,下联的字从左向右一行一行排列,两联末行不可写满,应留半行空白用于落款。

上联空白处落上款,下联空白处落下款单款也要分开在上下联书写,行如龙门,称“龙门对”。

(图例四)(三)认识落款

1.什么是落款?

通常指的是书写者写在作品正文以外的说明性补充文字

2.认识常见的两种落款形式:

“双款”和“单款”。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于与写者的名款分别落在上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

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书者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的文字,应情真意切,使人回味无穷,它不仅起到调整一幅字的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书者的人品修养。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书者的名号,谓之“穷款3.落款的位置

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就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

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

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方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

若单行落款,则上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

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上款:

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

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4.落款的字体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落款,即“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书、行书;

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

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

(配合图例,师略讲。

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三、尝试体验

1.指名要学生说说下列作品采用了哪种幅式。

(图例五)

(教师出示多幅作品,指名要学生辨识。

2.请你在下列作品的恰当位置,以书写者的身份落款

(教师出示未落款的条幅、斗方、对联各两幅,指名要六位学生演落款的书写。

师生赏析、交流。

3.任选其中一种书法作品幅式,课后临写一遍。

五、赏析拓展

了解传统的其他幅式。

不同的幅式,往往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情趣。

除了刚研究过的四种幅式外,还有其他丰富的形式。

屏条、横幅、手卷,册页、扇面匾额、束札等。

(出示相关图例,从学生兴趣出发,师简要介绍或学生介绍。

2.课堂总结。

书法作品的幅式多种多样,有中堂、条幅、屏条、对联、横幅、斗方手卷、册页、扇面、匾额,束札等。

不同的幅式有不同的意趣,如斗方充盈饱满,中堂宽博大气,而扇面新颖别致,東札小巧清新,等等它们都丰富了书法的艺术表现力。

每一种幅式,都在搭设一个多姿多彩的书写舞台,无不在等待我们用毛笔舞出汉字书写的精彩,绽放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

1.使学生了解“天下为公”四字的形态特点和书写要领。

2.使学生了解作品书写的基本知识。

3.使学生掌握范字“为”的临写方法,能较准确地临写。

1.使学生完成集字练习横幅书法习作的创作。

2.使学生体验作品的篇章之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欣赏作品和书写作品的能力。

一、提问导入:

1.教师从先秦典籍《礼记·

礼运》中引入“天下为公”,问学生“天下为公”的意思。

2.学生竟相回答。

3.教师详细讲解。

先秦典籍《礼记·

礼运》中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天下是大家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

这是它最早的意思。

近代,伟大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特别推崇它,挥毫写下“天下为公”,表达天下为大家所共有的美好社会理想。

4.教师引出学习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