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哲学解读共14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9971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哲学解读共1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哲学解读共1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哲学解读共1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哲学解读共1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哲学解读共1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哲学解读共14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哲学解读共14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哲学解读共14页.docx

《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哲学解读共1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哲学解读共14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哲学解读共14页.docx

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哲学解读共14页

“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哲学解读

  内容提要理想的意会知识言传化,不仅使听者获得与言者对同一事物大致相同的理解,而且可能促使听者根据自身经验对言传内容产生新的认识。

其重要特征“不可充分言传性”表明:

一方面,意会知识言传化是思维与语言结合的产物,语言无法尽言思维,正常思维者具有相对稳定的认知模式,这种模式规范着思维方式和言传方式;另一方面,聆听往往不是对全部言传内容而是着重对言传要点的把握。

“意会知识如何言传”的主要难点表现为言者对文本言传与文本本身意义之间的涵盖问题、听者对言传内容的理解问题等。

在科学语境,主要通过明确表达与隐喻方式言传意会知识。

当然,意会知识难言性也存在于专业共同体内部及共同体之间。

  作者漆捷,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思想理论教研中心讲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部博士研究生。

(太原

  030024)

  言意之辩是始自西方柏拉图与中国老庄时代的哲学命题。

个人从认知事物中获得意会知识,在这种认知所得与他人交流时,常陷入“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困境。

“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之论表明,外在于思维的语言无法保证既完整又准确地言传“意会的东西”,从而导致“意在言外、言不尽意”。

目前,学界多注重于意会知识的内涵与本质研究,而从哲学层面对“意会的东西如何言传”问题缺乏深层次探究。

事实上,无论实践层面或理论层面都要求厘清:

意会知识能否通过言传转化为明确的知识,什么情况可以转化及转化途径等理论问题。

本文针对意会知识言传化的意义、重要特征及转化难点,并以科学语境的意会知识言传化为例分析上述问题。

  按照意会知识的传统理论,意会知识的言传方式有很多,例如言说、行为以及通过文字、公式、图表等编码(codified)形式存在于纸张、光盘、磁带和磁盘。

为统一讨论问题计,如非特别说明,本文论及“言传”主要是指“言说”的交流形式,即文中的“言传”与“言说”基本指同一件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其它言传形式的重要作用。

  一、“意会知识言传化”的意义及其模式

  意会知识存在于世的重要现实意义在于“想办法表达出来”。

早期的中国禅宗语境,个人体悟的东西主要以“不立文字”的“以心传心”方式进行表达与传递。

实践表明,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表达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

尤其是,在倡导知识共享与扩散的现代社会,意会对“绝对不可言传的东西”没有兴趣。

从现实角度出发,通过有效传播并实现其价值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以纯粹缄默形式存在的专属个人意会的知识如果无法明确地表达,就失去了知识存在的本来目的和现实意义。

况且,如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的“爬上梯子之后把梯子抛掉了”,中国古代学者庄子把“言”比作捕鱼的“筌”(工具),“意”比作“鱼”,旨在指出语言只是借以实现个人意图的一种手段,因此才提出“得意而忘言”以避免陷入语言本位的误区,庄子本意并不是一味“只可意”而“不能言”。

言传(不限于言说,还包括书面语言等一切可以明晰表达的形式)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它存在被深刻理解的更广阔空间。

  按照西方第一位系统阐述意会思想的学者波兰尼(MichaelPolanyi)的观点,意会知识在逻辑上先于言传知识,并构成言传知识的背景和基础,对意会知识的掌握会促使各种形式的言传知识出现。

波兰尼逝世四年后,英国哲学家吉尔(J?

H?

Gild整合前人的理论,提出把哲学层面的言意之辩与脑科学层面的言意关系联系起来,将言传认识对应于左半球功能,将意会认识对应于右半球功能,“就其逻辑上的依赖关系来讲,其方向还是由意会(右半球)到言传(左半球)……构成一定文化的各学科或努力的路线都有其产生言传表述模式的意会价值与技巧。

”这表明:

一方面,知识系统是意会与言传两种知识形式互补的整体性存在,如果把意会知识比作旋律,言传知识比作歌词,合二为一才是完整歌曲;另一方面,现代意义的大多数学科知识的储备及创新,都离不开本学科内的知识以及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互补。

这既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意会知识与言传知识转化,也有助于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综上,本文认为:

意会知识言传化是指个人意会的东西通过适当方式表达给具有大致相同认知能力的听者并为其理解的过程,从而为个体与社会习得知识,并促进知识创新打下基础。

基本路径是:

假定有认知主体A与B,对于某一认知客体,首先A获得个体层面的认知(意会),再把这种认知通过适当方式传递给B(言传),使A与B对同一话题获得大体一致的理解和反应。

很自然地,人们一般会把群体中大多数具有正常感知能力者交流之后获得大致相同的认知作为衡量主体间感知一致性的标准。

戴维森(DonaldDavid―son)指出:

“在他者之中审视合理性实际上是一件在其言说和行为中认知我们自己的合理性标准的事情。

这些标准包括逻辑一致性标准,与本质或动因的基本兴趣在理性上相一致的行为标准,以及接受那些根据证据是可感知的观点。

”而实际情况是,由于社会阅历、知识背景、专业水平、对内容的关注程度、欣赏水平、兴趣倾向、理解角度、信仰与文化倾向性以及认知范围、能力与技巧、运思方式、反应能力等多种因素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往往导致不同听者对于同一言传内容产生极为不同的认知与理解。

由此,本文给出一种意会知识言传化的理想模式:

  下图表明,根据意会知识言传化一般过程:

(1)对于认知对象,言者经过自我体悟与经验获得个体意会的东西;

(2)言者将意会知识通过各种适当方式表达给听者;(3)听者通过一系列认识过程,得到与言者大致相同的认识,并根据自身条件,有可能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属于听者自己的新认知;(4)听者对于对象的认知重构就是听者回到认知对象,重新体验并加深之前的理解。

因此,意会知识言传化是发于“意”、继于“言”、得于“体”、终于“悟”的不断深化的认知过程。

  二、意会知识的重要特征

  在言传过程中,一方面,言者需要考虑具体的言传语境,即使同样的言传内容,由于不同语境与言传目的,其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另一方面,听者的理解需要与言传内容相契合,根据语境体会言传之意,揣度而得之。

波兰尼(MichaelPola―nyi)指出:

“断言我自己具有不可表达的知识并不是要否认我能谈论这种知识,而只是否认我能恰当地谈论它。

”这就是意会知识言传化的重要特征:

不可充分言传性。

  意会知识不可充分言传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把意会的东西说出来,本质上就是通过有限的形式表达无限的内容,把个人意会的内容进行整体集约、信息压缩并通过适当的言传路径传递与转化。

因此,无论言传者多么精确与谨慎,言传的过程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信息遗漏与缺失,导致传递不完整,这是人际交流中普遍存在的交流双方信息不对称。

其次,意会知识的言传如同邮递员将

  邮件交给对方,接收者打开邮件,既需读懂其中内容,有时还会填充新内容从而改变邮件负载。

换言之,听者既尽心投入到认识事物的氛围本真体验,在“身临其境”、“验之以心”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言传的意蕴,又会从自身认知出发,对言传内容叠加自我对言传内容的理解,不断建构其潜在意义,从而也会导致不可充分言传。

  意会知识“不可充分言传性”揭示出:

  其一,归根结底,意会知识的言传是依赖于特定语言规则的“语言游戏”。

没有对语言规则的约定就无法充分展开对话。

如果语言规则发生变化,就可能改变意会知识言传化的效果;同时,意会知识的言传又是依赖于个人精神状态的“心理游戏”。

意会知识言传化的效果取决于言者与听者思想与情感产生共鸣的程度。

“心灵的纯意会作用是一领会(悟)过程”,主体际交流不仅依赖于听、嗅、触觉等对言传内容产生感受,也依赖这个过程中自身感觉结构与身体机能属性,与个体“此时此地”的精神与心理状态直接相关,从而构成听者与言者“共情”的心理意向。

“感情只为感情所了解”,缺乏心灵通约的对话,意会知识不可能充分言传。

  其二,个体对于世界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渐深化并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模式存在于意识深层,这种模式以潜在方式规范着个体思维方式。

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FriedrichWilhelmBessel)提出的“人差方程式”明确揭示了这个特点。

个体差异的存在,导致对事物理解的千姿百态。

当然,随着交流持续与深入,随着对言传内容从不确定到基本确定,随着听者的自我经验补偿用以整合零散的认知信息,双方的理解总会趋于一致,意会知识的不充分言传在一定程度可以得到弥合。

  其三,意会知识的言传不强调听者对言传内容的全部把握,而是侧重对言传内容的精髓与内涵的认知,表现为对话双方的思维精确性、思想一致性和认知方向明确性。

言传内容是言者从个人体悟中抽取、习得、完善并努力呈现的本质的东西,既表现为言者整体把握言传内容并不断逼近完善表达的能力,也需要被听者相对准确地还原。

但在特定语境(比如科学研究),专业思维方式带来专业表达方式往往会给意会知识言传化造成很多困难。

“在我们看来,研究人员的神秘的思维过程,根本不同于对付日常生活事件而运用的办法。

  三、“意会知识言传化”的转化难点

  意会知识言传化的主要难点包括:

  其一,文本意义与言者对文本进行言传之间的涵盖。

一般意义的文本由书面语言或口头语言构成。

语言的物质形态――语词(能指)与语言所包含的精神内涵――语言的表达意义(所指)之间的矛盾构成语言的基本矛盾。

作为描述文本的具体载体,语词是对于意义的表达,它包含具体内容;而意义则通过语词显现。

因此,语词及其意义是形式与内容的内在统一关系。

问题是,文本的表层意义与深层内涵之间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对于言者,一方面,文本的深层意义较之它的表层意义更难表达。

言者“说出”的往往不能完整涵盖“想说”的全部内容,即“言不尽意”。

这种情况就是文本意义超出了语词能言的范围,文本蕴涵内容多于言传内容。

另一方面,正如“鱼儿不知自己在水里”,文本有时还包含或许言者自己都没明确意识到,但对听者却是难以理解的内容。

也就是说,言者的表达内容中已内在地包含了文本深层含义,如果听者通过言传内容的表述推测、判断并体会到言者无意识带出的这部分隐约呈现的东西(隐含信息),即听出了“弦外之音”,听者对文本内容的心理体验同构于言者对文本的理解,这是实现意会知识言传化的关键。

  其二,言者的表述如何使听者真正明白。

聆听不是“洗耳恭听”式被动接受,而是倾听基础上的理解。

这大致可分为经验蕴涵与思维方式两个层次。

前者涉及感知验证,它包括双方对言传内容所具备的感性属性,是基础性的,即交流双方形成的主体间性首先是在感性认知一致性的层次上确立起来,这种感知一致是以自我经验和他人产生经验之间形成统一为基础的;后者强调听者对言传内容的归属感,即是否对言传内容产生心理认同以及如何认同这些内容。

另外,应该注意,聆听并理解言传内容(即意会到)通常有“言者在场”,而“言者缺席”只是聆听并意会的另一种情形。

在这个意义上,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所言获得意会知识“一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它能促使个人实现自己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这一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如前文所述,意会知识言传化的方式包括言说、行为以及文字、公式、图表等多种编码形式。

本文结合科学语境具体分析意会知识言传化的方式及其难点。

  四、科学语境的意会知识言传化的主要方式

  现代科学活动组织是以专业共同体(实验室是其主要载体)为存在形式的团队或群组。

实验室内部及实验室之间频繁交流构成科学研究的生动图景。

个体意会知识存在于实验的各种细节,并对研究进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基础性作用,科学活动中把这些意会知识明晰地传递给团队其他成员,是促进知识的扩散与传播的重要推动力。

“知觉(指意会)都在先,而诠释(指言传)在后。

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过程,究竟知觉留给诠释去完成的是哪些,与当事人过去的经验与训练的性质与数量都有莫大的关系。

”∞通过意会知识言传化,成员既学习专业知识,又收获了对待问题的态度与选择、思维模式、工作规范、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适用于科学界的价值、规范和新的希望。

  科学语言的专业化表达追求单一性、尽量避免多义和歧义。

“科学知识只需保留一种语言游戏规则,那就是定义指称性的,其它都可排除在外。

”这一特点使难以言传的知识有可能通过涵义明确的符号化体系而被准确指涉。

当然,科学语言不仅包括直接明确的言说,在难以直接表达时,还需要借助一些间接(比如隐喻)的表达方式,我们把科学语境中意会知识言传化的方式分为直接言传和间接言传。

另外,对于听者而言,由于科学意会知识不只是通过朴素的感觉经验就可以直接得到的,它还要求听者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对自然界和谐统一的认知并内化于思维所逐步构建的科学理论获得相对正确把握。

  首先是意会知识的直接表达。

就目前自然科学的发展阶段而言,大脑基本是一种“黑箱”,人类仍然无法精确掌握和描述自身的思维与心理活动;因此,言传是最有效的表达意会知识的方式。

“对话极清楚地说明各式各样的兴趣和所专注的事情,并相互交织在研究人员之间的讨论中。

”这种交流形式有助于知识的交叉、互补、共享、传播。

言传交流主要包括专业共同体内部及其与外部之间的互动。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柯林斯(HarryCollins)从专长(expertise)角度出发,对科学活动中的意会知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按照他的观点,“关于学习言传知识与意会知识,除了再次强调实验室访问的重要性,除了希望识别与理解意会知识可能会使其传递变得简单的重要性――尤其是对那些为了科学而招募的新人而言,他们从未对问题有过切身体验――没什么可以补充的了。

  科学语境意会知识的直接表达方式至少包括言者(专家)、听者(对研究存有疑问者)、彼此信任等三种要素。

就专家而言,他们必须愿意并能够同他们领域之外的人而不只是与自己的同行分享知识,这需要使他们的专业语言与知识适应听众需求,以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够分享他们的知识。

从长期发展看,这种跨越本学科的信息联结无论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是有利的;就听者而言,在与专家的互动中应当及时把疑问与个人观点相结合。

“交流情境中的参与者应该公开地表达他们的思想,意图以及情感,并尝试着使他们的各种假设获得认同,并考虑这些假设潜在的可修正性。

”另外,双方对实验过程的近似理解以及相关研究团体对实验结果获得一致结论,可以收获彼此的信任,这种信任会加深对研究的认识并利于彼此思路整合。

因此,信任对于意会知识的言传非常重要,而且,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保持耐心,深入沟通。

柯林斯认为,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浸蕴于(immersionin)相关的社会团体中,“这种对待问题的方式不仅揭示了传递知识及其结果的困难,还为增加知识提供了一种策略――更多的社会交流(socialintercourse),共同的社会化导致共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承关系的研究者之间的意会知识传递显然更为方便。

通过导师或前辈等领军人物的实例讲解以及观察他们喃喃自语、神色凝重的表情、通过师徒合作过程中发出的叹息或微笑,学生都可能收获新的知识。

当学生的专业积累到一定水平,“专家就可透露给他一些更深奥又亟待理解的东西(假定专家也专心于这方面的研究)。

从上述方式,学生慢慢学到了辩证式的研究法,学到了生产科学知识的策略。

”这就使原本模糊不清、难以言传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澄清与解释。

  总之,科学家通过言传引导的直接交流能够捕捉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彼此意会知识及体验。

这种充分表达形式把各自感兴趣的实验课题、研究方向,贯穿于对话的热烈讨论中,原本模糊的思绪、问题的线索有可能在这种氛围中得以厘清,各种思想、技能与天赋互补,对尚存的疑问做出比以往更为迅捷的反应,对新的科学信息进行研究,把思考引向深入。

林奇(MichaelLynch)在《实验室科学中的技艺和人工事实》中进一步指出:

“实验室的现场交谈是科学之可观察性的一种条件,它是高度可索引性的……科学家关于“客观性”的共识是一种当地的、情境化的和有评价倾向的社会成就”。

  其次是意会知识的间接表达。

在无法直接言传的情况下(这种情形在不同专业共同体之间尤为普遍),研究者需要借助隐喻等方式进行言传。

科学隐喻的特点是以简明扼要、形象化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方式描述观察与实验的状况、揭示假说与理论的本质。

不同学科共有一个隐喻名词可以将类似而又不同的范畴联系起来,从而在不同知识体系的交叉作用下产生新的语境。

比如计算机意义的垃圾桶、桌面、回收站、文件夹、病毒等,与指称相同的现实物相比,它们不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物质实体,而是以隐喻(metaphors)方式存在的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并为人所熟知。

通过这种看似无关主题的表达方式,专业共同体及其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可以促进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与交流,使意会知识明晰化。

  蒙图斯基(EleonoraMomuscN)在《科学中的隐喻》中指出:

“人们普遍承认,科学中运用了隐喻。

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认为,运用隐喻对科学思想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史充满了把科学隐喻作为发现新事实和提出新概念的重要工具的事例。

”数学物理理论中“自旋玻璃”(spinGlass)(一种无序粒子系统)不是表示“自己会旋转的玻璃”,而是关于脑的物理学隐喻;“蝴蝶效应”(TheButterflyEffect)是临界状态的复杂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促使整个系统产生巨大连锁反应的隐喻;心理物理学领域采用“聚光灯”(Spotlight)用以揭示视觉的选择性注意可以增强视域内的信息处理效率;玻姆(DavidBohm)使用“流动的河流”作为微观领域粒子存在属性和运动属性的隐喻,等等。

齐曼(JohnZiman)认为,科学理论不可避免是隐喻的,专业共同体的最大贡献在于“保证了内嵌于他们所作的特有分类和模型中的隐喻都是不含糊的且是相互可理解的。

通过隐喻,还能够在科学家以及科学与公众之间构建言说意会知识的纽带,以通俗直观的日常经验表达晦涩艰深的科学思维。

总之,对隐喻在科学发现与交流中的启发功能进行深入哲学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科学本身的认识。

  当然,科学语境意会知识言传化也存在诸多难点,首先是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之区别。

言者对文本的描述不会完全涵盖文本的意义,比如研究者记录自己科研活动使用书面语言与同事之间讨论问题的语言就不可能完全一致。

  其次,专业共同体内部意会知识的难言性。

专业共同体是以求同存异的研究风格构建的学术环境,按照库恩(ThomasKuhn)的理论,大量意会知识蕴涵于共同体的范式中,这为意会知识言传化提供了便利。

然而,一方面,“拥有范式并不意味着就有一套相应的操作规则存在”,共同体成员(尤其是新手)被动地接受和记忆规则对科学研究并没什么太大作用,还需要理解并灵活运用规则,才能真正掌握蕴涵于共同体的意会知识,这需要成员经过长期系统的科研训练和实践;另一方面,导师指导研究生如何在实验的细节中发现新问题、如何查找、阅读研究文献、如何从中得出创新性结论以及如何修改论文(论文中很多被视作不言而喻的细节有可能正是争论焦点)等方面,确实存在大量难以完全说清楚的因素。

  再次,专业共同体之间意会知识的难言性。

共同体之间的意会知识传递是一个悖论:

学科交叉促进科学立体网络式发展,但各学科之间又存在深层次的“不可通约”。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学习科学与脑科学研究”等重要项目负责人奇萨(BrunodellaChiesa)指出,不同共同体交流“明显的障碍就是参与者难以识别本领域的意会知识并将这种知识言传给其他领域的合作者。

”意会知识难以在共同体之间言传,原因之一在于不同专业的研究方向、方法、研究目标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成为传递意会知识的掣肘。

比如文科专业的人完全弄清某一工科专业的实验通常会很困难。

“自然与语文是同时参与到这个研究过程的”,他/她首先需要运用自己的文科基础能力基本厘清题目给出的概念、符号及其与公式之间的关系,再把每个公式结合起来,通过字面提供的信息查找相关资料以及向实验人员交流、学习等一系列研究过程,才能逐渐领悟蕴涵于整个实验的全部意会知识。

然而,在现行的文理分科教育体制以及专业愈发细化的背景下,冲破专业壁垒吸纳其他专业(有时是完全不同的学科或专业)知识无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考量。

罗蒂(RichardRosy)指出:

“只有当我们已经有了共同同意的研究实践(或更一般地说,话语实践)时,我们才能获得认识论的公度性(com―mensurability)。

”或许这个观点可以从实践层面为库恩难题同时也为共同体之间的意会知识难言性做一个注解。

  五、结语

  综上分析,个体意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适当方式进行言传的。

但抛开不愿说、不便说、不必说等主观因素,也确实存在难以言传甚至不可能说清楚的意会知识(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本体、一定时期内个人思想历程、“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沟通等情感体验)。

意会知识言传化造成的认知困境不会因社会赋予人不断增强的认知能力而完全消失,言传及难言的矛盾在任何时代将始终存在。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随着人们对于“意会的东西”体验逐渐深刻,对其言传的方式也走向多元化。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