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0140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docx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  

A《易经》  B《诗经》  C《楚辞》  D《古诗》

2、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      )   

A孔丘与孟轲   B墨翟   C韩非子    D老聃与庄周

3、《左传》的记史方式是(       )     

A国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本末体

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        )      

 

A本纪           B表           C列传        D世家

5、中国最早的著名田园诗人是(       )  

A屈原   B谢灵运   C陶潜   D王维

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的“樊笼”指(      )  

A监狱生活    B城市生活   C仕宦生活  D农村生活

7、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岑参

8、被苏东坡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     )   

A陶渊明  B李白   C王维    D李贺

9、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      

A清新俊逸   B沉郁顿挫   C苍凉悲壮   D沉哀凄苦

10、诗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    

A张若虚    B李白     C王维     D李商隐

1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       )  

 A杭州    B南京     C镇江     D武昌

1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刘郎”指(      )  

 A刘晨    B刘邦     C刘备   D刘禹锡

13、《天净沙·秋思》是一首(        )   

 A诗     B词    C散曲      D民歌

14、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牧

15、鲁迅小说《祝福》收入(       )   

 A《呐喊》  B《故事新编》  C《彷徨》  D《坟》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中属于格律诗的是()          

 A《上邪》  B《饮酒》  C《山居秋暝》  D《蜀相》

2、下列作家中,以山水田园诗著称的是(    )   

A王昌龄   B王维   C孟浩然   D柳宗元    

3、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   )

 A陈子昂 B王勃  C杨炯 D卢照邻 E王绩 F骆宾王

4、下列属于宫调()                      

A“越调” B“天净沙”    C“正宫”    D“端正好”

5、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   )   

A郭沫若  B戴望舒   C郁达  D朱自清

   三、填空题

1、《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____ ____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

2、在宋代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有____ ______和辛弃疾。

3、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 _____》

4、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_____。

5、唐代文坛上的“小李杜”指李商隐和               。

6、苏轼《水调歌头》:

“                ,千里共婵娟。

7、陶渊明《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___        ____。

8、《西厢记·长亭送别》:

“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_________。

9、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            。

10、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                       。

四、作品赏析题

阅读《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请回答:

1、这首乐府民歌,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2、诗中列举了几种景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五、简答题

1、概括说明东西方神话有什么不同特点?

2、归纳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

3、杜甫诗歌的人民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王实甫的《西厢记》突破了一般元杂剧体制上的束缚,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列举豪放词和婉约词内容和风格上的五点不同。

6、归纳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特点

六、论述题

1、结合作品谈谈司马迁《史记》的文学价值

2、结合作品分析《红楼梦》中薛宝钗形象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C 5B 6C 7D 8C 9B  10A 11B 12C 13C 14C 15C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BC  3AE   4AC   5AB 

三、填空题

1、司马光;2、苏轼;3、论语;4、无韵之离骚;5、杜牧 6、但愿人长久;7、悠然见南山;8、总是离人泪;9、无人会,登临意;10、清泉石上流

四、作品赏析题

   1、乐府民歌《上邪》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和坚贞。

2、诗中列举了五种景象:

山峰夷为平地,长江水干涸,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二为一。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五、简答题

1、概括说明东西方神话有什么不同特点?

作为东西方神话的代表,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1)希腊神话是人神同形同性,而中国神话则表现出了人兽同体。

2)希腊神话表现为男性崇拜,而中国神话表现为女性崇拜。

2、归纳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

1)反映劳动人民困苦生活和不平之感。

2)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们深重的灾难,反映人民痛苦的呼声

3)反映青年男女爱情婚姻生活及妇女遭受压迫。

4)揭露统治阶级残暴腐朽.

5)强烈的乐生恶死愿望。

总结:

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间苦与乐、男女爱与恨时,受《诗经》影响较深,有国风、小雅余韵,而在抒发乐生恶死愿望时,主要是继承出文化的传统,是《庄》《骚》遗响。

3、杜甫诗歌的人民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表现出高度的人民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民的深刻同情;

2)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3)对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罪行的强烈憎恨;

4)咏物写景的小诗中也渗透着对人民的感情。

4、王实甫的《西厢记》突破了一般元杂剧体制上的束缚,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王实甫《西厢记》突破了一般元杂剧体制上的束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采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

2)打破了元杂剧由一人主唱的通例,采用了由末、旦轮流主唱的方式。

5、列举豪放词和婉约词内容和风格上的五点不同。

豪放词和婉约词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不同:

1)婉约词在题材内容方面,以儿女情长、欢爱离别为第一主题,不太涉及民生大计,而是歌咏那些在居于正统地位的“诗”中不宜歌唱的主题。

豪放派词作题材广阔。

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

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

2)婉约词结构深细缜密,豪放词大开大合,创作视野较为广阔。

3)婉约词表达上侧重含蓄婉约,而豪放词则多是直抒胸臆。

4)婉约词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豪放词大气磅礴,气象恢弘雄放,具有阳刚之美。

5)婉约词重视音律谐婉,豪放词不拘守音律,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

6、归纳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特点

陶渊明田园诗醇厚有味,冲淡平和:

1)情感本真中见旷达;

2)语言平淡中见精工;

3)意象自然中见深远

六、论述题

1、结合作品谈谈司马迁《史记》的文学价值

《史记》最重要的文学价值集中在其人物传记部分,人物传记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时,能充分注意到他们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给以恰如其分的表现,不但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且对形成人物个性特征的原因也有或明或暗的显示,有时一开始就为人物性格的发展作了铺垫。

如:

萧何、樊哙等。

2)人物形象各有各的风貌,各有各的性格,同时,他们身上还表现出许多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某些共性。

一是知恩图报,以德报德。

如:

苏秦佩六国相印后,“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

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

”(《苏秦列传》);刘邦为泗水亭长时,前往咸阳行役,一般的小吏都赠钱三百,唯独萧何送给刘邦五百钱。

汉初封侯,刘邦为萧何益封二千户,用以报答先前多送二百钱的恩惠。

(《萧相国世家》)

二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

如:

伍子胥父兄均被楚平王无辜杀害,伍子胥奔亡吴国,借吴之力攻入楚都,“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伍子胥列传》)

知恩图报和以怨报怨是相互联系的两个侧面,往往在一个人的身上同时体现出来。

苏秦对于借给自己百钱的人以百金相偿,而对在危困时几次要离开自己的随从则一文不赏。

(《苏秦列传》)

三是士为知己者死,为报答知遇之恩而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是知恩图报的升华,是它的极端形式。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和《报任安书》中两次提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他本人是赞成这一信条的。

《刺客列传》中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人都是为知己者死;《孟尝君列传》中的得粟者,《魏公子列传》中的侯嬴,《张耳陈余列传》中的贯高,也都是为知己者而死。

四是富贵还乡的思想,这是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如:

项羽在焚烧秦都咸阳后一心想东归,说道: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项羽本纪》);苏秦富贵还乡,笑视兄弟妻嫂前踞后恭的变化,抒发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

”(《苏秦列传》)

3)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使人物显露出多方面的性格特征。

如项羽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他身上有多重人格:

喑噁叱咤,又言语呕呕。

爱人礼士,又妒贤嫉能。

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有恻隐之心,不杀刘邦,还时常虑念百姓疾苦。

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有时又非常吝啬,已经刻好的官印不肯发给功臣,放在手里反复把玩。

至于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气和兒女情。

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而且非常真实。

4)采用旁见侧出的方法,通过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旁见侧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如刘邦,《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

而《项羽本纪》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的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留侯列传》表现他猜忌功臣;《魏豹彭越列传》、《郦生陆贾列传》揭露他慢而侮人,詈骂诸侯臣如奴仆;《樊郦滕灌列传》中表现其自私狠毒,心如蛇蝎。

2、结合作品分析《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形象

1)作品中对宝钗形象的描写: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2)薛宝钗的性格特征:

才华横溢(举例: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工于心计(举例: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世故圆滑(举例: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虚伪冷酷(举例: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3)薛宝钗形象的悲剧意义:

(5分)

第一,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

薛姨妈那日应了宝玉的亲事,回去便告诉了宝钗。

薛姨妈还说:

“虽是你姨妈说了,我还没有应准,说等你哥哥回来再定。

你愿意不愿意?

”宝钗反正色对母亲道:

“妈妈这话说错了。

女孩儿家的事情是父母做主的。

如今我父亲没了,妈妈应该做主的,再不然问问哥哥,怎么问期我来?

第二,封建礼教自觉的维护者:

她多次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致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封建说教。

第三,封建礼教可悲的殉道者:

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少女,自己的命运不能掌握,一切听从封建家长的安排。

明知宝玉心里装着黛玉,而且正是宝玉丢了玉,变得痴痴呆呆的时候,任由家长安排给宝玉冲喜。

同时也是用她的金锁找玉的意思。

“宝丫头的金锁也有个和尚说过,只等有玉的便是婚姻,焉知宝丫头过来,不因金锁倒招出他那块玉来?

”最后,宝玉出家,宝钗成了封建婚姻的牺牲品。

4)薛宝钗形象总结:

她是一个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横溢的青春少女,却被封建礼教毒害以至毁灭。

在她身上,美好的、健康的因素与陈腐的、窒息的成分矛盾而奇妙的统一于一身,这也是薛宝钗这一典型形象的根本特点,

从对封建社会的批判角度来看,贾宝玉、林黛玉的毁灭是叛逆者的悲剧,薛宝钗的毁灭是殉道者的悲剧,其批判的深刻性决不低于前者。

 

《大学语文》作业1

一、填空

1、《论语》是我国_______________时期一部_______________体散文集,是由_______________编纂而成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家学说的一部重要著作。

2、《左传》又称为《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3、子产是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___国的政治家。

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总集,先秦时期称为_______________或“诗三百”,后来_______________家尊为经典,才称做《诗经》。

5、屈原是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国人,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问》共____________篇。

二、解释带线的词

1、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①遽:

②川:

③克:

2、学而不思则罔。

罔:

3、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言:

4、哀公问于有若曰: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①盍:

②彻:

5、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诸:

6、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①徂:

②濛:

7、果赢之实,亦施于宇。

①施:

②宇:

8、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未鸣鼓。

①絷:

②援:

③枹:

9、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①凌:

②躐:

③殪

10、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①反:

②忽:

三、填空

1、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我闻忠善以损怨,_______________。

岂不遽止?

然犹防川。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3、政者,_______________。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4、仓庚于飞,_______________。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5、诚既勇兮又以武,_______________。

6、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_______________;处势而骄下者,_______________之所易也。

7、贤舜则去尧之明察,_______________,不可两得也。

8、来入门,帐欲悲,_______________,还视架上无悬衣。

9、_______________,水不厌深。

周公吐喃,天下归心。

10、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子产不毁乡校》一文写得详略得当?

本文的精妙譬喻是什么?

2、从课文中找出原句,说明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什么?

找出本文的排比句。

3、说说《刺世疾邪赋》的语言特色。

本文揭露了当时哪些社会的腐败现象?

五、简析题

1、《诗经•东山》一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本诗很少有怨恨之词,那么,它是怎样写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

2、归纳《国殇》一诗前后两段的大意。

为什么说这首诗风格悲壮?

3、在《历山之农者侵畔》一文中,寓言“矛盾”指斥的是儒家的什么做法?

作者所认为正确的治国方法是什么?

《大学语文》作业2

一、填空题

1、司马迁,字_______________,其作品

除《史记》外,还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乐府”,是古代_______________机构的名称,又是文学史上一种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中最有价值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_,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本子是宋代人_____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____》。

3、曹操,字孟德,与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三曹”。

4、陶渊明现存诗_______________多首,散文和辞赋_______________篇,其诗歌按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___诗和_______________诗。

5、韩愈是中唐时期_______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与当时散文家_______________并称“韩柳”,他的诗与_______________齐名,并称“韩孟”。

二、解释带线的词

1、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

①官:

②为:

③之:

④救:

2、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

①坻:

②焉:

③期年:

3、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者: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

①鬻:

②誉:

③陷:

4、仆虽罢弩,亦尝侧闻长者之遣风矣。

①罢弩:

②侧闻:

5、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坏之纪。

①放失:

②考:

③综:

④稽:

⑤纪:

6、早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①就:

②就:

③愠:

三、填空

1、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__。

2、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

4、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

5、高马达官厌酒肉,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割慈忍爱还租庸。

7、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_______________,不知为己累也。

8、使老狙率以之山中,_______________,赋十一以自奉。

9、易于视诏曰:

“益昌不征茶,_______________,矧厚其赋以毒民乎?

10、治益昌三年,狱无系民,_______________。

改绵州罗江令,其治视益昌。

11、初淅沥以萧飒,_______________,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四、简答题

1、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写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和心境?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岁晏行》一诗是通过哪些典型事例来揭露社会黑暗的?

找出诗中意思相反的对比句。

3、何易于是怎样一个人?

按照唐代官吏的考核标准,象何易于这样一个好官,为什么“考止中上”?

(必须结合课文,举出具体事例)

五、简析题

1、《短歌行》一诗写得若断若续、曲折跌宕,反复咏唱,找出反复咏唱的部分并说明反复咏唱所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感情?

为什么说本诗的基调是健康昂扬的?

2、《蜀道难》一诗共分三段,这三段各从哪个角度写出了蜀道之难?

本诗第二段又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蜀道之难?

第三段中是怎样表现作者对某种政治危机的预感和隐忧的?

3、《蝜蝂传》中的小虫蝜蝂有什么习性,这则寓言的前后两部分有什么联系?

《大学语文》作业3

一、填空题

1、《吕氏春秋》亦称《_______________》,

是战国时期秦国相国_______________召集门客编纂的一部_______________家著作。

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2、柳宗元是中唐时期人,是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又是与_______________齐名的_______________运动的领袖

3、苏轼是_______________时期文学创作最为全面的一个作家,与其父_____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_____一起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4、柳永是_______________时期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他之前的词坛上以小令为主,他和乐工一起创造了_______________,改变了这一情况。

5、沈括是_______________时期钱塘人,他的不朽著作《_______________》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享有崇高荣誉。

6、《李龙眠画罗汉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李龙眠是_______________时期的大画家。

7、“三言”是指《喻世明言》、《_______________》、《警世恒言》等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均为明代人_______________所编著。

二、解释带线的词

1、原斯瘼之攸兴,实执政之匪贤。

①原:

②斯:

③匪: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①结庐:

②尔: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析之回川。

①回日:

②高标:

③回川:

4、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①宁:

②卒:

③逆:

5、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

①极:

②已:

6、使老狙率以之山中,赋十一以自奉。

①之:

②赋:

7、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①伺:

②柙:

③馁:

8、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①胁:

②带:

三、填空

1、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_______________,佳木葱茏而可悦。

2、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_______________,乃见其所欲画者。

3、渐霜风凄紧,_______________,残照当楼。

4、满地黄花堆积,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

5、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

6、追往事,_______________,春风不染白髭须。

7、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_______________。

见一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

8、原来姹紫嫣红开遍,_______________。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9、弟日居衡茅,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

_______________,在上台不在百姓。

10、我想我的前身,_______________,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四、简答题

1、在《书愤》一诗中“楼船夜雪”与“铁马秋风”二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观?

2、《八声甘州》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