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桶灭火.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0247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吊桶灭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吊桶灭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吊桶灭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吊桶灭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吊桶灭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吊桶灭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吊桶灭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吊桶灭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吊桶灭火.docx

《吊桶灭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桶灭火.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吊桶灭火.docx

吊桶灭火

吊桶灭火

第一节概述

吊桶灭火在一些先进国家是航空护林直接灭火行之有效的技术之一,而在我国研究应用开展的比较滞后。

根河航站站长王忠宝在1987年“5、6”大火的沉痛教训后为了提高航空直接灭火的能力和技术,于1991年提出吊桶灭火技术课题项目研究。

得到了林业部防火办、科技司的大力支持,1992年同意批准立项研究。

在学习国外吊桶灭火技术的经验基础上,我们不断研究探索、实践、总结,并同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通力合作,成功的研究了吊桶灭火技术和方法。

于1994年12月在哈尔滨通过林业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灭火技术达到国际同类技术水平。

吊桶灭火技术的成功与应用,对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提高航空护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填补我国航空护林史上的空白,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吊桶灭火技术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并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提高了中国航空直接灭火能力技术、提高了中国航空护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第二节吊桶灭火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航空护林事业也随着不断向前发展。

由原来单一的巡逻报警发展到利用飞机空降灭火、机降灭火、索降灭火、化学灭火,初步形成了航空护林直接灭火的综合能力。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发现火情能不能扩大蔓延成灾最关键的是取决于扑火主力到达火场的时间。

扑火力量到达的时间早,趁火势尚未扩展,火势较小,火线不长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这种方法是世界各先进国家森林灭火共同的主导思想。

我国及内蒙古林区现有道路数量不多,内蒙古林区总平均为每公倾林地仅1.0——1.2米左右,在远山区更为不足,如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道路密度只有0.2米/公倾,这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修筑公路受到财力限制,往往发生在边远地带火情会酿成重大火灾。

实践证明,过去发生重大火灾多数都是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虽然有的地方有公路用汽车运人及可携带工具,但进入火场还需要一段路程,没有路的地方只得穿山越林,有的还要涉沼泽、渡河流。

虽有些便携式灭火机具可携带火场,但灭火剂运到现场更是杯水车薪。

由于路程远,延误时间长,人困马乏,战斗力低下,火势早以扩大,一时难以找到有效、有威力的灭火方法,只能望火兴叹。

直升机灭火是航空护林、飞行灭火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先进的技术措施,一项多学科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能够充分发挥空中优势。

做到发现早、报警快、扑救及时、机动灵活、效率高,特别是在交通不便、大面积原始林区、偏远林区效果更为明显。

有关主管防火领导及专家认为应用直升机空运和直接灭火的作用在当前阶段是其它设施无法替代的。

在应用直升飞机森林防火措施中直升飞机吊桶灭火是一些发达国家重要内容之一。

而在我国航空护林史上起步较晚,发展滞后,至今仍未得到全面的开展应用。

在美国、加拿大、前苏联、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应用较普遍,灭火作用大,效果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我国开展直升机吊桶灭火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天保工程”的实施,这项技术的应用开展对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灭火方针,提高我国航空护林直接灭火能力,减少森林损失等方面都是非常必要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三节吊桶灭火的优势及特点

吊桶灭火就是用直升机外挂吊桶载水和载化学药液直接喷洒在火头、火线上,或喷洒在火头、火线前头地段起阻燃灭火作用;或释放到地面水箱里。

扑火队员使用水枪、水泵、水龙带等机具喷洒到火头、火线、地下火等处进行灭火。

吊桶灭火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1、直升机机动灵活、速度快,不受山峰、河谷、沼泽、林地限制,可240公里/小时飞行,也可低速、低空或低空悬停及垂直起落,用最小曲率半径沿火线仿形低空飞行,不必建造昂贵跑道,只要有40×60米机降机地(草地、土地)跟随加油、起动车即可。

因此,它独有的优势是其它固定翼飞机无法相比的。

喷洒准确、水源浪费少、火线单位面积受液量大,适用于灭森林火的特点。

2、水源、水质要求低。

只要有深1.5米、5×5米面积积水源即可,水质混浊有泥沙、杂草无防。

因此可就近借助林区取之不尽的水源。

如河流、湖泊及星罗棋布的雨雪积水,或人造小型水池,就近取水灭火,节约时间,快速灭火。

3、一机多用:

吊桶可折叠装在布袋内,放在机仓内,跟随机降、索降、扑火人员同机到达火场。

如果不需要吊桶可将软体吊桶自动脱勾,扔到地面,飞机可单独飞行。

4、提供水源:

吊桶可为地面系统、机车及地面扑火人员提供水源进行灭火,大大缩短了人员往返时间。

取长补短各自发挥优势。

有水源沟塘、水泡不一定在火场附近通常是在杂草丛生、地面泥泞、塔头林立地带,车辆难以进入,人员往返困难,时间长,运量少。

直升机不受地面条件限制,迅速提水,加入机车内运往现场或无道路两侧火。

直升机还可以将水直接释放到火场预设好的3—5吨可移动软体水池,直接提供给灭火人员的人力水枪和机动泵使用。

因此说直升机吊桶灭火应用初步形成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空地结合立体灭火战术系统工程,使我国单纯地面人海战术大大提高一步,解决了地面车辆无法解决的困扰。

应用现有直升飞机只需附加吊桶装备和简易地面设施一下迎刃而解。

投资少,见效快,简单易行。

5、吊桶灭火是扑救雷击火最有效技术措施:

雷击火的特点是面积小、发展缓慢,多半发生在山高林密、人烟释少、交通不便、距道路很远的原始林区或深山区,不及时扑灭会酿成深山区大火。

直升机携带吊桶只需几个机降或索降队员下飞机后利用吊桶取水定点喷洒,扑火人员清理火场及时扑灭雷击火。

以上几点充分说明,吊桶灭火的优势及特点在我国原始林区、深山区、远山区、重灾区及南方高山地区适用广泛。

开展直升机吊桶灭火大有广泛前途。

充分发挥一机多能、一机多用、空地结合、缩短时间,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方针,节约人力、物力对提高航空护林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吊桶灭火主要功能和作用、范围

吊桶灭火主要用来控制蔓延较快的火头和距离扑火人员较近的燃烧强度较大的火头,尽管喷洒偏离火线,也增加地表面含水量,减缓林火蔓延速度,降低林火燃烧强度,降低燃烧温度,配合扑火队员最终消灭林火。

对较小火场或发生在原始森林和远距离突发火场可单独作业。

直至将火扑灭。

同时也可向地面人造水池和灭火车辆提供水源,消灭余火和地下火及道路两侧火源,形成立体空地森林消防体系。

吊桶灭火对水源条件要求低,只需1.5米深、5×5平方米的水面即可满足。

而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山脉水系发达,泡子、池塘、湖泊星罗密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可不计费用,即经济又丰富,为吊桶灭火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西南地区更是水源丰富。

为此说,吊桶灭火适用广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根河、加格达奇、海拉尔、塔河、伊春、佳木斯、牡丹江、墩化、嫩江、乌兰浩特,扎兰屯、成都、思矛、西昌、百色、丽江、保山等航站都适配备开展吊桶灭火,灭火作用大、效果好,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节吊桶灭火方法

直升机吊桶灭火作业可分直接灭火和间接灭火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可根据火场大小、火势强弱、火灾的种类(地表火、地下火、树冠火、山火、沟塘火)等因素来确定。

1、直接灭火法:

就是用直升机吊桶将水直接喷洒在火头、火线上,根据火场形状、火头大小、火线长短及蔓延速度,火情种类和位置、风向、风速来确定飞行高度、飞行速度。

洒出带状、条状、点状和块状,根据火势大小,喷洒高度尽量控制在15米—30米之间,如果超出30米效果不佳,容易飘散;如果机群联合作业,选择跟进衍接方式喷洒作业,配合地面扑火队员效果更显著和理想。

实验证明,林火强度小用较大的飞行速度喷洒,地面形成水覆盖面积较大,单位面积受水量小,即能保证灭火的需要,又不浪费水源;林火强度大用较低的飞行速度喷洒,水覆盖面积小,单位面积受水量大,灭火效果好,对树冠火、火头可选空中悬停喷洒,形成强大水流,对火头具有很大的压制作用,直至消灭。

在组织实施机降灭火或索降灭火的同时吊桶可以随机携带,将扑火人员投入火场后,挂上吊桶就近寻找水源,取水实施灭火。

在地空联络畅通无阻的情况下,飞机可以指挥地面扑火,扑火指挥员可以指挥飞行喷洒,使其各尽所能、各尽其力,互相配合,一举歼灭林火。

这样大大发挥了直升机可单独实施灭火,将火消灭在初发阶段。

2、间接灭火方法,就是就近水源取水释放到地面预先设置好的火场边缘的软式水池中(3—5吨),供地面扑火人员用机动泵、人力水枪、风力灭火机等机具消灭地表火、地下火、余火及雷击火、木质残余火,也可供生活用水及清理火场,这种方法比较节约用水。

吊桶也可以向车辆设置好的水池准确加水,提供大量水源配合各种化学灭火剂扑灭道路两则火,有了水源提供也可以充分发挥化学灭火剂的作用,提高灭火效能。

第六节吊桶设计原则

世界先进国家使用吊桶大致有三种类型:

苏联使用金属焊接桶体,这种结构工艺简单,不需模具,适合小批量生产,但重量约0.5吨,受飞机载量限制。

另一种用玻璃制成,重量比前者稍轻,但需要模具成型,小批量生产造价高。

这二者都不能折叠放在机仓内,只能整体悬挂在飞机下,影响飞机飞行速度,也影响机降和索降,只能单独作业,体积大不利于保管,飞机利用率受到限制。

总结世界先进国家几种形式的基础上选择了采用软式可折叠伞式结构,其构造特点为:

1、重量轻。

桶体是涂塑布和铝合金管支架组成,释放机构主体机壳由合金铝铸成,采用ø3毫米钢丝绳及索具联接。

2、体积小、可折叠。

放在旅行袋内,装在飞机仓内,不影响飞机执行其它灭火任务,提高飞机利用率做到一机多能,一机多用,对我国航空护林应用直升机少,担负多项任务尤为重要。

3、造价低廉,便于维修保养。

桶体和地面贮水池采用涂塑布贴合缝制,划破漏水现场可粘合。

可折叠存放。

4、取水方便。

速度快,节省时间,效率高,故障少,固采用偏重舀水式结构。

5、释放控制系统采用电磁开关来控制吊桶封闭和开放,机构可靠,洒水迅速准确。

6、桶体外形为球形,是其它种类吊桶制造工艺做不到的。

优点:

风阻小,流速顺畅,重点稳定不变化,因此摆动、转动和扭动小,提高喷洒准确性。

7、该结构适宜小批量生产,和我国目前生产机型搭配,合乎国情。

第七节技术指标

目前,我国航空护林应用吊桶有三种型号,1是两吨、2是1.5吨、3是0.7吨。

现在主要将0.7吨吊桶的技术指标加以介绍。

1、满载水容量(轻型配松鼠直升机)700kg±50

2、空载吊桶净重400kg±50

3、吊桶满载时外形尺寸:

上口最大直径100cm、高75cm。

中间最大直径110cm。

(缺球体)

4、释放口直径43—45cm(释放时水柱)

5、吊起后总高度(载水时)5米±10公分

6、释放时总高度5.40米±10公分

7、折叠后装载体积(机仓占位)高30cm、宽30cm、长90cm(即旅行袋尺寸)

8、取水载满时间10秒±5秒

9、释放时间(一次释放)3秒±2秒

10、要求地面水源面积最小直径5米

11、要求水源最小深度1.5米。

(取满水)

12、最低喷洒限高桶底距障碍物5米

13、灭火时最佳喷洒高度30米以下为宜

14、喷洒灭火飞行速度0—100公里/小时(根据火场要求飞行速度:

原地、慢,回转、快)

15、载水飞行速度70~150公里/小时。

16、空桶飞行时速度80公里/小时左右。

17、向地面贮水池加水最佳高度10—15米(飞机与地面)

18、林内喷洒距树冠高最小限高5米(吊桶距树冠)

19、地面配套软式无支架贮水池(3吨),上口直径2米,下底直径2.6米,高70cm。

20、软式无支架水池折叠后尺寸70×25×25cm。

21、空桶投下时飞机高度应是吊桶总高度的负2米。

第八节工作原理

吊桶机构由控制器、桶体、起联接作用的钢丝绳及索具三大部分构成。

控制器:

控制器上端扣挂在直升机腹吊勾上,下端两个吊耳通过8根直径ø3毫米钢丝绳与桶体联接。

控制器主要功能是控制吊桶释放口开闭。

原理是通过一根钢丝绳下端联接开放口,另一端盘绕在卷线盘上尾端固定。

盘内盘绕8米长扁盘园弹簧(如钟表弹簧)一端固定盘侧壁上可跟盘旋转。

扁弹簧尾端固定在壳体的固定轴上。

释放:

吊桶装满水,释放口受压使钢丝绳受力下拉。

钢丝绳上套紧一个限位销,被一个可转动定位卡卡牢。

当驾驶员接通飞机电源(24伏),使固定壳体上电磁开关拉动联动杆。

这时可转动定位卡,摆脱联动杆控制。

在水的压力作用定位卡转动,钢丝绳上定位销脱开定位卡,释放口纤动钢丝绳沿控制器锁体向下运动放水。

同时也联动绕线盘转动,使盘内圆扁弹簧预紧,准备完成闭水动作。

闭水:

桶内水释放后,吊桶到水面取水桶体浮在水中,飞机下落使钢丝绳松动呈自由不受力状态,绕线盘内紧弹簧使绕线盘转动,将钢丝绳重新绕在盘上。

固定在钢丝绳上限位销又回位被定位卡卡住回原状态。

飞机上升纤动释放口钢丝绳拉紧使释放口关闭,此时释放口的下口被拉到桶内下口朝上,在水的压力下释放口布筒被压扁,水被封住。

钢丝绳支架机构:

8根ø3毫米钢丝绳主要联接释放器和桶体。

8根ø16毫米合金铝管支架张开时呈水平状态时使吊桶张开成伞形状(缺球体状)。

支架相对位置靠上下二根钢丝绳长短来决定。

一根联控制器吊耳和支架内园环上。

支架张开支平位置时使8根钢丝绳形成约15°~18°锥形体;目的防止吊桶摆动和转动。

如果锥角超过45°摆动稳定性差。

钢丝绳根数越多,吊桶越不容易摆动和转动,稳定性越好,受力均匀,但增强使用复杂性,因此8根为最佳。

吊桶主要功能:

取水、载水、释放,吊桶呈缺球体。

目的:

1、受力均匀;2、运动时风阻小,风速流通均匀,不摆动转动;3、取水时延水面滚动,进水迅速。

桶体由16块涂塑布粘合后缝合。

每块夹合一根厚3毫米、宽15毫米弹簧片。

目的增加桶体刚性和弹性。

在直径ø110㎝上口边沿扎上内装钢球配重袋。

目的桶体到水面后向一侧倾斜,进水后迅速沉下水面。

桶体释放口呈园筒形,尺寸ø45㎝、高45㎝,上端口通过33个M6螺栓再垫上宽5㎝、厚3㎝轻体橡胶垫联结在桶体下端小口径底上。

另一端口边沿也扎上宽5㎝、厚3㎝轻体橡胶垫,目的封水。

在下边沿橡胶垫中间开18个小孔,铆上扣眼,每相对应二个孔穿上一根尼龙绳,一头打结,防止在孔脱出。

九根尼龙绳另一端共同联结摆环上。

摆环和释放器卷线盘钢绳尾端相连。

每根绳长短可调,以提拉起后释放闭合为准,工作原理载水状态:

吊桶盛满水后,直升飞机升起,因释放钢绳被定位卡限制在盘绕状态,即钢丝绳长度最短呈预紧状态。

释放口拉起下口朝上垂直状态,在水的压力下释放口被压扁,将水封住。

释放状态:

当电磁开关接通(24伏)电源时,电磁开关工作将定位卡旋转,在水的重量作用下,钢丝绳上限位销脱开定位卡,钢丝绳向下运动,释放口也向下运动被水涨开,水开始释放。

取(舀)水状态:

洒水时释放钢丝绳向下运动时带动绕线盘逆时针旋转,盘内扁弹簧也跟着逆时针预紧,洒水完毕后,直升飞机下降,桶体接触水面时各钢丝绳呈自由松动状态。

释放钢丝绳也呈自由状态,预紧弹簧开始回复原始状态带动卷线盘顺时针转动,将释放钢丝绳缭绕在卷线盘后,释放钢丝绳限位销又被限位卡锁住。

直升飞机升起时释放钢丝绳为最短状态将释放水口拉起来。

下口朝上,在水的压力下使释放口封闭。

吊桶灭火采取间接灭火时提供地面扑火人员及机动泵水源的配套设施为软式贮水池。

软式无支架贮水池可根据需求制成容量3—5吨不同规格。

现以3吨贮水池尺寸说明,底2.6米,上口直径为2米,高为0.6米,园台型用涂塑布贴合后再扎制。

上口周边扎制直径为60公分空筒,可穿进一根ø10㎜长尼龙绳。

目的:

尼龙绳长短结扣可调整水池上口直径大小,调整贮水池稳定性,再者增加上口强度,防止直升机贮水时水产生巨大冲击。

筒内也可装入不漏气的直径ø50㎜左右环型轻薄软带,并装有进排气嘴(如自行车内胎或水龙带)。

用人力水枪和吹气办法可将气筒鼓满气呈园环型,使水池上口保持最大直径园形,以便加水。

底部有四个固定地面的布带和打钎,防止飞机加水时移动。

工作原理:

当吊桶飞机垂直在水池50米高上空时再下降到离地面10—12米时,直升机螺旋浆产生巨大气流,在直升机螺旋浆直径位区的下方气流方向几乎垂直地面。

气流再沿地平面(即水池底平面)向四周扩散,因为水池是园台形,扩散气流撞到四壁受阻沿内倾斜水池壁运动,产生的气流悬孚力将水池鼓开。

四壁挺立等待吊桶放水。

水池加进水后受力情况大体和前者相同,园台形内倾斜水池壁受水的压力及浮力稳定的立起,使水液稳定贮存在园台形水池内。

第九节吊桶维护、保养规程

吊桶在使用前应对吊桶进行全面检查、维修、调试。

1、将吊桶放在通风处和阳光下进行晾晒,除去秋冬潮气。

2、对控制器机构壳体检查,观察机壳尤其吊环和吊耳三处是否有裂痕,外部紧固螺丝是否完整。

除去旧油渍,重新涂新机油,防止与水接触生锈。

3、对释放机构卷线盘园弹簧首尾两端是否分别挂在园盘的销子上和固定轴槽口内,仔细察看首尾端是否有裂痕,一般情况下弹簧疲劳断裂常在这三处出现。

如果盘内有油垢,可用汽油清洗,然后再用油枪或手用钢锯条将优质黄干油均匀涂在弹簧圈内。

主要目的减少弹簧运动阻力,卷线盘工作时回位省力。

然后将盘盖好固定牢。

4、检查释放钢丝绳上下限位销是否松动,并和定位卡接触点磨损是否超限,此处是关键的地方。

因为经常运动磨擦容易磨损。

方法是当释放钢丝绳在提水位置(即卷线盘回位、钢丝绳最短时)用约10公斤拉力拉释放绳,如果上限销被定位卡卡住,说明还可以继续使用。

如果卡不住必须重新更换新销和卡检查是否合平。

使用条件的方法:

闭合时同上述方法。

检查开启后回位方法是:

用手提动电磁开关铁芯使定位卡能旋动脱开上限位销。

脱开后将释放钢丝绳拉出约2米,然后松手卷线盘内弹簧预紧,然后松开拉出钢丝绳,卷线盘将钢丝绳又卷回原位。

观察上限位销能否撞开定位卡入位。

脱开撞入自入说明尺寸合乎要求,否则需要用锉刀仔细修正。

5、电磁开关检查:

接通24伏直流电源观察铁芯能否被吸入阀体内,如果不动作说明线圈有断开地方重新更换或接通。

6、联动杆、回位弹簧、开口销、垫片,检查是否完好。

7、检查联接钢丝绳、索具、支架。

仔细检查钢丝绳是否有破股飞刺现象,防止划伤人;方法是更换。

检查末端铜索箍是否松动或脱出,支架销丁、支杆、环耳完好,是否有开焊现象。

8、吊桶桶体、贮水池涂塑布如有划伤、漏洞,修补方法是要将修补区域用木锉或钳工锯条锉净涂塑层,再用相同面料也锉净涂塑层都薄薄涂一层氯丁胶,凉10分钟,然后压合一起。

9、吊桶检查完后要装在旅行袋内,切记一定采取如下措施:

先将吊桶、钢丝绳、控制器顺长舒展摆放地面,将挂在控制器同一耳环四根钢丝绳用布绳捆扎在一起(上、中、下三处),然后将钢丝绳按旅行袋长度一折折按顺序放在袋内。

目的防止现场使用钢丝绳混乱搅和一起,难以理顺延误时间,直升飞机开机等结挂桶。

第一十节使用方法吊桶灭火操作规程

1、现场须要应用吊桶灭火时,直升飞机选择40×60平方米比较平坦、无沼泽、树木的开阔地降落。

从机仓内取出吊桶袋,人员行动一定在驾驶员方向飞机左侧行动,因为左侧有垂直尾翼容易伤人。

无论使那机型,人员尽量避开尾翼工作。

2、人员衣帽、围巾等物一定扎紧,防止被飞机螺旋浆卷起,吸入发动机内,伤坏飞机。

3、将控制器索环挂在飞机吊勾上伸展开钢丝绳。

吊桶钢丝绳和飞机呈30°—45°夹角摆直。

解开捆扎绳,将吊桶支架支撑开,检查钢丝绳有否混乱现象,注意钢丝绳一定离开飞机起落架,防止飞机升起挂住钢丝绳。

4、人员撤离飞机10—20米以外站在飞机侧前方或侧方。

指挥飞机起降。

或登机飞行作业。

直升机尽量垂直升起,防止拖拉吊桶,以免被地面划伤。

地面人员观察在空中吊桶吊挂状况,如果有问题立刻指挥飞机扔丢吊桶,然后降落,调整好再重新吊装。

5、直升机吊桶取水时应考虑顶风作业。

吊桶投入水中,相对与飞机保持垂直。

便于驾驶员通过机上反光镜观察桶体取水动态。

同时要观察水源情况防止水中有树枝挂住吊桶。

6、吊桶接触水面后限降高度4米,防止接钢索吊桶灭火作业的控制器进入水中受损。

取水未成,再次取水。

7、取水成功后,待速飞行时,驾驶员、观察员注意观察吊桶飞行动态,预防桶体旋转、损伤。

直升飞机吊桶飞行时,空桶限速80公里/小时;载水飞行限速飞行150公里/小时,喷洒时速度100公里/小时。

根据灭火效果需要,时时调整飞行速度,转弯速度限于60公里/小时。

8直升飞机尽量大转弯,升起和下降平稳。

防止吊桶大幅度摆动。

喷洒高度30米以下,桶底距障碍物体限距5米。

9、根据面火场情况作条状喷洒、块状喷洒、点状喷洒,尽量和地面人员通过无线电台联系配合作业喷洒。

飞机禁止进入浓烟中作业,防止发动机缺氧窒息停车。

10、采用间接灭火方法时,地面铺设贮水池时应选择平坦开阔地面,坡度小于10°。

清除地面树枝和尖锐石块,防止吊桶释放时有很大冲击力,挫坏涂塑布。

水池各底角用U形铁和地面固定。

防止被直升机产生的气流吹走。

11、直升机吊桶向地面贮水池加水时应距地面50米以上进入贮水池上空,然后从上面徐徐下降接进贮水池。

桶底距贮水池5米以下释放为宜。

如果地面指挥释放更加理想。

12、直升机吊桶作业完成后,脱掉吊桶时,找一块平坦地段,桶体接地后,飞机侧移,脱下控制器,防止控制器轧伤桶体。

严禁拖拉桶体和飞机落压桶体上。

以免损伤。

吊桶理顺好,装入飞机运回。

或清除杂草泥沙,将桶张开进行晾晒。

13、晾晒好的吊桶装入袋内,每组控制器吊耳四根钢丝绳分上、中、下三段用绳捆扎起,理顺好后先将桶体放入袋底,理放捆扎好的钢丝绳,控制器放在上一层。

封好后下次待用。

14、直升机吊桶灭火飞行作业,在风速15米/秒的情况下,禁止作业。

结论:

通过直升机吊桶灭火项目的技术研究、实践、应用,总结和掌握了吊桶灭火实用技术和制造技术及使用方法。

吊桶灭火的空中优势和适应范围。

制定了吊桶维护、保养及吊桶灭火技术操作规程。

这对中国开展吊桶灭火技术必将起到指导作用。

推动了中国航空护林事业的发展,对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环境起到极其重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