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0800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docx

电子围栏双防区视频联动方案

脉冲电子围栏报警系统

第一部分:

技术建议书内容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防范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各个领域,过去采用单一的防范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当今世界安全防范技术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将周界报警、图像监控等经电脑管理中心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现代化、多功能、全天候的动态管理系统。

脉冲电子围栏是周界安防系统的一种,具有威慑、阻挡、报警三重功能,安装在变电站、工厂、仓库、军事设施、机场、学校、别墅区等处周围,用以防范入侵。

电子围栏的阻挡作用首先体现在威慑功能上,金属线上悬挂警示牌,一看到便产生心理压力,且触碰围栏时会有触电的感觉,足以令入侵者望而却步;其次电子围栏本身又是有形的屏障,安装适当的高度和角度,很难攀越;如果强行突破,主机会发出报警信号。

脉冲电子围栏主机有两组信号:

一组现场的报警声会使入侵者更加惊恐,另一组信号传送到监控中心。

电子围栏,有别与传统的红外对射、高压电网等周界报警系统,本产品具有安全、可靠、使用美观、维护方便、操作简单等众多优点。

从安装调试、维护、使用寿命等综合因素来考虑显然比现有的周界安防产品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2.设计原则

本小区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

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

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其具有以下原则:

2.1.系统设计思路

在本方案的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重点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

2.1.1可靠性

尤其在夜晚或节假日,必须做到万

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必须保证系统运行的高度可靠性,无一失。

我们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采用多种技术互补,在确保系统可靠的同时,提供系统备份功

能,从多个方面、多种技术层面来确保系统稳定工作。

系统的关键设备均选用知名品牌公司的产品,前端设备和终端控制设备为同一公司产品,系统的一致性好。

在结构上采用模块化设计原则,可靠性达到很好的保证。

2.1.2先进性

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承担着场区内安全防范的重要任务,要对大的范围及场面进行安全防范,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保障。

系统的先进性是该系统最突出的特点,采用最新的技术和理念构成系统的整体框架。

前设备的布局合理。

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没有延时等优点,同时在系统的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上具有前瞻性,具有诸多创新点。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集群式管理的设计思想,确保系统在技术含量、系统功能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2.1.3稳定性

从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的规模上来讲,传输距离远、设备多、功能强,所以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系统施工的每个环节及安装质量等都将影响其稳定性,需要制订完善的施工方案、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及设备管理、设备维护等措施。

使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使系统更符合业主的使用要求。

2.1.4完整性

系统的设计考虑到各个技术层面及防范的要求,同时考虑到诸如距离远、现场环境存在巨大差别、防范范围大等防范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对象来设计,系统应是一个完善的设计方案;同时还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统筹考虑方案,以满足生产及安全防范系统的更高需求。

2.1.5系统开放、升级及扩展性

该---高新技术---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方案的设计应该既从目前现状出发,也要着眼于系统的未来升级和拓展的功能需求。

采用模块化插板设计,广泛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系统升级、拓展便于实现。

系统服务器可于公司内部局域网联接。

2.1.6经济性

操作简便、功能完善。

在本方案设计中,所选设备首先考虑其功能性的满足,并同时考虑其实用性、经济性,强调系统性能性价比。

我们设计的系统在数字技术上的应用具有一定前瞻性,增强了系统网络功能,但并没有增加特殊设备,没有提高系统造价,系统的经济性得到很好体现。

2.1.7系统操控灵活性

该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属安全防范系统,应体现方便而易控制的操作特性。

系统的各级操作,均提供一个人性化的简捷界面,切实满足用户对系统功能和操作上的要求,尤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系统备有相应的应急操作方案,同时系统的兼容性能适应各种设备的要求,便于与其它系统之间实现系统的集成,组成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安全防范的联动控制系统。

在设备选型上选择成熟产品,真正做到系统操作易学易用、使用及维护方便等。

2.2.系统整体功能概述

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由脉冲电子围栏主机(也叫围栏控制器或脉冲发生器)、前端(带脉冲高压的围栏)与报警信号的传输三部分组成。

主机产生脉冲高压供给电子围栏以探测入侵者,并能发出报警信号;电子围栏前端包括终端杆、承力杆、合金线、紧线器、线线连接器、绝缘子、警示牌、固定件等。

本系统设备控制需要高效率、准确及可靠。

本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防范,时时动态撑握报警情况。

电子围栏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减少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另外,系统的综合统筹管理可使设备按最优组合运行,在最佳情况下运行,既可节能,又可大大减少设备损耗,减少设备维修费用,从而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

2.3.系统性能

本着系统既要先进、实用、成熟、可靠,又要做到系统开放性、可扩展性好,兼顾投资合理、效益最佳的目的。

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对现场设备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使这些设备得以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管理的作用,创造安全、健康、舒适宜人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优良环境,节约能源,并减少维护人员。

根据武警部队的环境需要,并接合功能需求建立本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

产品功能特点:

•>1s周期性脉冲形式高压输出以保证安全。

•BL-polar双极性技术:

每条线上有电压,相临两线之间有压差。

•高/低压输出脉冲手动切换、远程设备控制切换功能。

•RS485总线控制、键盘、计算机、网络等多种远程集中管理方案。

•具有可输出DC12V警号及常开/常闭的短路、断线、防拆报警功能。

•1-5级可用户设定的报警灵敏度,且1级灵敏度时误报警率<1%。

•可选4AH续航电池保证市电停电后持续工作8小时。

工作环境指标:

•工作电源:

50HzAC180V~240v

•工作温度:

-40~+50℃

•存储温度:

-50~+120℃

•工作湿度:

≤95%输出脉冲指标:

•输出高压脉冲峰值:

5KV~10KV

•输出低压脉冲峰值:

700~1000V

•脉冲电流峰值:

≤10A

•脉冲持续时间:

≤0.1s

•脉冲间隔时间:

>1s

•单个脉冲输出最大电量:

2.5mC

•单个脉冲输出最大能量:

≤5.0J

•系统功耗:

<15W

3.设计规范和依据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上海市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安全技术系统要求防范》DB31/329.5-2005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

通用要求》GB10408.1-2000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1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GB/T15408-1994安全防盗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6796-199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6510-92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JBT-47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弱电工程通用技术标书》DG/TJ08-603-2002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YT253-88

第二部分:

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

一.方案设计原理

其原理如以下

1.1.系统构成及原理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分别由前端系统、传输系统、控制系统三个部分构成

系统图:

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示意图

1.2.用户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充分考虑了本系统高度的可靠性、先进性、灵活性、可扩充性、易管理性及

性能价格比高等优点,并根据实地环境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公司从事过的多个工程所积累

的经验,以及相关产品的性能等因素,对本方案进行实施。

小区周界是500米,系统设计有8个防区,分别设计在武警部队周围;以保证场区警力可以

有效地杜绝隐患发生.

1.3.设备清单及报价

(见符表电子围栏系统设备报价)

1.4.电子围栏视频联动

一旦有非法入侵者强行翻越小区围墙,电子围栏将迅速发出报警、联动信号,报警信号通过传至安装在室内的报警主机,由主机鸣响警笛,并通过联动控制器联动硬盘录像机,将报警联动摄像机传回的现场彩色视频图像信号录制在硬盘录像机内的存储介质上,同时将现场彩色图像切换至监视器主画面,使安保人员直接观看到报警现场的图像,以便及时地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通常情况下,非法入侵者一旦触发报警系统,会被警笛声恐吓到,一般都会终止非法入侵行为,使案件的发生得以避免,实现了安防系统的真正防护作用。

若因其他原因造成误报警,值班人员

即避免了小区内人身

可通过监看监视器主画面显示的现场图像以排除误报警发生时的无效出警。

财产受到侵害,同时又清晰地记录了入侵者作案的过程,以便日后能够给公安部门侦破案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使周界安防系统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系统的基本作用及工作过程:

用4套宏润众达电子围栏控制器将小区外围墙围起来,构成周界报警阻挡系统。

如有非法入侵者翻越小区围墙,电子围栏的高压电击可以起到阻挡的作用,同时会发出报警信号、联动信号,报警信号通过传输到HD-SK679报警主机,报警主机键盘迅速显示出报警的准确防区编号等信息,主机的报警输出端口驱动警笛鸣响烁。

安装在室内的报警联动模块启动硬盘录像机对入侵者翻越现场的图像进行录像,并且将现场的图像切换成大画面显示在主监视器上,完成报警录像联动、报警图像切换联动的功能。

显示入侵者翻越的围墙位置,使值班人员立刻确定报警现场的地理位置及获得准确的报警现场图像信息,并及时进行处理。

视频报警报警信号并可以通过int网远程监控,同时报警主机该系统完全改变了传统周界安防系统的单纯报警模式,不但使周界报警系统

具有阻挡功能并且可视化,因此避免了因误报造成的无效出警,系统更加具有实用性,可靠性大幅提高,由于及时记录了入侵者的入侵过程,并且是高清晰度的彩色画面,对日后的案件侦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HD-SK679报警主机可以对系统进行设防、布防、撤防、旁路等操作;

二.主要设备性能及说明

2.1.主机结构说明

 

1.高压脉冲输出分为正负两路脉冲,正脉冲从“一路高压输出端”接到围栏上,然后接回

从而在前端围栏上形成正、负两个脉冲回路。

2高压接地输出:

可与避雷器接地共用接地输出,与保护接地分开接地。

3电压切换开关:

用来切换主机工作在高低模式或者是自动工作模式。

4键盘输出:

可直接接入键盘或经RS485转RS232转换后接入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

每台主机间RS485连接需采用总线式连接方式,不允许星型连接方式。

5开关量输出:

输出常开/常闭两组信号,接需要接入其它需联动设备。

6警号输出:

报警时输出DC12V电压,可接入功率不大于10WDC12V报警设备。

7电源开关:

控制主机市电的接入与断开。

8电源输入:

接入AC220V电源。

LED指示灯状态说明:

1AC220V或DC12V电源正常时绿色“电源”指示灯常亮。

2布防时绿色“布防”指示灯亮,撤防时为熄灭状态。

3打开机盖时红色“防拆”指示灯亮

4断线报警时红色“断线”指示灯亮

5短路报警时红色“短路”指示灯亮

2.2.围栏的安装与施工

考察电子围栏装设地点的设置:

要求电子围栏与地下、空中等方位的电线、管道无冲突;围

栏附近的范围内无杂物;围栏装置装设地点附近是否存在强干扰源(如发射台等高频设备),若有,则在施工图中标明信号线必须采用屏蔽双绞线。

1.确定周界围栏安装角度:

(与墙顶面的夹角)

根据现场的情况及甲方要求确定周界围栏角度(0°、22.5°、45°、67.5°、90°、112.5°、

135°、157.5°、180°)和倾斜方向(内倾式、外倾式、垂直式或水平式安装)。

 

1)根据周界环境:

居民区、学校附近建议为内倾或垂直安装,空旷地带建议为外倾,围墙高于2.5米时可以采用水平安装。

2)根据保护对象:

防止外界入侵时建议为外倾式安装,防止内部翻越时建议为内倾式。

2.组装承力杆及承力杆绝缘子:

1)将承力杆绝缘子用M5×40螺栓固定在承力杆上。

注意方向一致。

2)如图:

用承力杆固定件、M5×12螺栓将中间杆固定在万向底座上万向底座分为16个孔

可根据孔位调整安装角度。

(注意:

围栏合金线方向与万向固定座两固定孔的连线相互垂直,安装倾角符合1项要求)。

3.组装终端杆及终端杆绝缘子

1)

将终端杆绝缘子用终端绝缘子固定夹固定在终端杆上。

注意方向一致。

2)用M5×55螺栓将终端杆固定在两个万向底座之间。

3)有围栏控制器的地方应在终端杆顶部加入一条或两条(相互垂直)避雷器固定件。

4.中间收紧器的使用说明

中间收紧器是一直挂在前端围栏上的,安装合金丝时,把合金丝从中间紧线器侧面的圆孔穿入,再对准并穿过其中间的中缝,最后通过另一侧面的圆孔穿出。

4.围栏终端杆的安装:

1)确定围栏撑杆的具体位置:

在围墙顶部用冲击钻打孔,用M10×100(中间杆可用M8×80)强力膨胀螺栓将撑杆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2)每隔5米放置一根承力杆,或其它有必要的位置加装承力杆。

3)每个拐角处以及防区的两端,不大于100米时或者其他拉力比较大而有必要的位置装置终端杆,分区处应从两个方向安装绝缘子。

终端杆组装安装示意图

5.避雷器的安装

避雷器应先通过自身的螺母固定在避雷器安装支架上面,避雷器通常安装在脉冲主机的

上方,每一个防区安装一对避雷器。

6.围栏线安装:

原则:

1)一个防区为一个串联回路,自主机到电子围栏必须串联,不得并联。

2)导线跨接处,必须使用耐高压导线连接,以免造成间隙不够大或短路等现象。

因此在以下四种情况下:

1主机高压输出端到电子围栏始端的连接线;

2电子围栏的上层导线转接到下层导线的跨接线;

3电子围栏的末端回到主机的连接线;

4相邻两段电子围栏之间的连接线均必须使用额定耐压不低于20KV的耐高压绝缘

导线。

3)接地的原则,接地点一般选择在电子围栏的末端,但是,当防区加入避雷器时,避雷器的接地点应在电子围栏的始端。

4)强电及避雷器必须有良好接地,接地电阻<10Ω。

5)强电与弱电接地必须分开并≥4m。

2安装要点:

1)围栏线应采用分段安装的方式固定,同一条直线或同一防区建议分为一段。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网线分几次安装。

2)展放合金线:

采用放线架或适当方式放线,切莫任意放,以免出现打结和不平整现象。

可以四根同时展放,但注意不要交叉。

3)紧线:

将合金线的一端用线线连接器(或自我缠绕)固定在一端终端杆绝缘子上,然后

将4根合金线对应放入中间杆绝缘子或承力杆绝缘子的线槽内,最后穿入紧线器,用力将合金线拉紧并用线线连接器(或自我缠绕)固定在另一端的终端杆绝缘子上。

然后调整紧线器使4条线同时绷紧并相互平行。

平行的多条线应同时拉紧。

7.接地体制作:

每个主机下必须打入一个接地体,每隔100m设置一接地体,接地体标准:

大于40×40×4×1500mm(有M10以上的接地螺栓或孔)标准镀锌接地角铁,垂直打入地下,接地体与避雷器支架、升压器接地端可靠连接,接地电阻<10Ω。

不够时可加入降阻剂。

强电接地与

弱电接地必须相互隔离,并且必须有>4m的距离。

8.RS485信号控制线、围栏控制器电源线的铺设:

若有预埋管道则可直接利用,否则利用PVC管进行穿管敷设,敷设要求符合管道配线要求,管道中主要有:

RS485信号控制线RVSP2×0.75mm2圆形双绞线、围栏控制器电源线RVV2×1.5mm的护套线(从主机并接到每个围栏控制器上,距离超过600m需加大线径)。

9.警示牌的安装:

安装“电子围栏禁止攀登”警告标识牌一块,可以用合金线固定在围栏线上。

10.围栏控制器(主机)的安装:

1)将围栏控制器安装于围栏下方、围栏分区处(图纸中标定的位置),使围栏控制器与围栏间隔为40cm左右,用膨胀螺栓固定于墙上。

2)将围栏控制器与接地扁铁作良好的连接。

围栏控制器接地(弱电接地,于通讯线屏蔽层相连),与高压围栏接地(强电接地)相互隔离,避免干扰。

3)将围栏控制器的高压引线通过PVC配线管与围栏相接,接头处应采用线线连接器(或自我缠绕)可靠连接。

4)RS485总线、报警输出线、及电源线与高压线分开,使用单独的配线管。

5)将高压避雷器可靠连接于周界围栏起始端与地线之间(注意防水方向)。

11.主机与键盘间为RS485通讯:

主机与键盘间用RVSP2*1.0线揽连接既可。

12.完成所有连接,如图所示。

13.

14.键盘使用说明:

1)键盘内部接线图:

(见下图)

485+、485-为通讯接口,与电子围栏主机485+、485-相对应连接。

+12V、GND为键盘电源,键盘外接警号时应独立配置DC12V/1A电源供电。

OUT1、GND为键盘报警警号输出接口,报警输出为DC12V,OUT1接警号正,GND接警

号负。

2)键盘开机与关机:

开机:

接通12v电源,键盘bi一声表示上电完成,LCD显示"欢迎使用键盘主机"入工作状态.

关机:

退出所有通信(RS485及RS232)后断电实现关机.

3)按键说明:

F1:

表示确认.

F2:

报警记录查询查询键,表示LCD轮询显示1-16防区的状态(LCD显示"1防区5.2kv"字样)时.并且有过告警的情况下,按下此键将显示以往报警记录详情(记录最多八条)

F3:

只要正确输入密码后任何时候按此键都让LCD显示轮显界面.

F4:

进入设置状态与无条件使LCD跳转到显示"欢迎使用主机键盘界面"

#,*:

表示向上向下键.当LCD显示轮询1-16防区的状态(LCD显示"1防区5.2kv"字样)时.并且有告警的情况下(*号表示复位功能),按*号键将消除所有报警.

0--9:

数字输入.

4)通过界面设置围栏及本键盘参数的操作:

布撤防设置:

指定防区的布撤防:

在LCD显示"欢迎使用键盘主机"按F4或者F1,然后输入密码并按F1确认--->"1布撤防设置2时钟设置"当1闪烁时按F1进入1-16防区的布撤防设置界面,第一次进入时,所有的防区默认为"关"即撤防状态,按#或者*将闪烁光标调整到想布防或者撤防的防区,按0选择关,按1选择低压布防,按2-9选择

高压布防,设置完成后,按F1将对1-16防区按界面上设定好的撤布防对1-16防区进行布防或者撤防,布撤防期间LCD显示"布撤防设置中⋯"等待布撤防状态完成即可.

时钟设置:

在LCD显示"欢迎使用键盘主机"按F4或者F1,然后输入密码并按F1确认--->"1布撤防设置2时钟设置"当数字2闪烁时按F1--->"时钟设置"界面,此时输入新时间,若按F1则确认修改时间;若按F4则放弃修改--->"欢迎使用键盘主机"界面防区号设置:

在LCD显示"欢迎使用键盘主机"按F4或者F1,然后输入密码并按F1确认--->"1布撤防设置2时钟设置"按#(#表示向下,*表示向上)--->"3防区号设置4报警延时设置"当3闪烁时按F1--->"防区号设置"界面,此时输入新、旧防区号,若按F1则确认修改防区号,;若按F4则放弃修改--->"欢迎使用键盘主机"界面.报警灵敏度设置:

在LCD显示"欢迎使用键盘主机"按F4或者F1,然后输入密码并按F1确认--->"1布撤防设置2时钟设置"按#--->"3防区号设置4报警灵敏度设置"当4闪烁时按F1--->"报警灵敏度设置"界面,此时输入报警灵敏度等级,按F1确定,将对所有在网的围栏设置成相同的报警延时.默认为2级;若按F4则放弃修改.

快速布撤防设置:

一次性对1-16防区进行布防或者撤防.在LCD显示"欢迎使用键盘主机"按F4或者F1,然后输入密码并按F1确认--->"1布撤防设置2时钟设置"按#--->"3防区号设置4报警延时设置"按#--->"5快速布防设置6密码设置"当数字5闪烁时按F1-->"快速布撤防设置"界面,上电第一次进入显示为"*",表示布撤防状态不确定.按0表示撤防;按1表示布防("√"表示布防,"×"表示撤防),选择好撤布防后,按F1确定对1-16通道撤防或者布防,按F4则将放弃本次设置--->"欢迎使用键盘主机"界面.布撤防期间LCD显示"布撤防设置中⋯"等待布撤防状态完成即可.

密码设置:

在LCD显示"欢迎使用键盘主机"按F4或者F1,然后输入密码并按F1确认(本机初始密码为"6666")--->"1布撤防设置2时钟设置"按#--->"3防区号设置4报警延时设置"按#--->"5快速布防设置6密码设置"当数字6闪烁时,按F1--->"密码设置"界面,此时输入要设置的四位密码,按F1确定.出现"再输入一次密码界面",此时再输入一次相同的密码.按F1确定,如果两次输入的密码一致,LCD会提示"密码设置成功".如果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则LCD显示"密码设置失败"提示用户修改密码失败.按F4则放弃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