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0892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docx

高中政治第一二册知识梳理

高三政治高考复习(经济常识)20090328

前言经济生活

1、经济生活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社会生产有两个方面、五个基本要素)

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

分配是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我国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再分配)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消费的作用、如何刺激消费)

2、以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为中心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解决我国的主要矛盾,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科学发展观1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以人为本,就是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发展。

5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活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如何实现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

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排放,做到清洁生产、文明生产

节约使用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

4、小康社会我国人民生活在2000年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建设目标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上海如何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唯一出路在于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制约上海发展的因素缺少自然资源、土地面积小、传统的粗放型产业还处于转型的过程之中

5、经济意识学习算经济帐、懂得经济法规、要有经济头脑

如何发展经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

依靠科技进步,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可从前言思考到第八课的主要知识)

思考:

建设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的意义?

如何建设?

第一课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

1、社会生产

1)、源泉和基础:

社会的存在和社会发展要以社会生产为源泉和基础

2)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如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即在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联系(如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构成社会生产的1劳动者的劳动。

是社会生产中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

5个基本要素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是劳动者的权利;进行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素质和劳动生产率,这也是劳动者应尽的义务。

2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土地等资源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具有不可再生性。

3资本

4经营管理。

它对其他要素起到组织、联结、整合的作用。

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5科学技术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劳动、土地、资本、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缺一不可。

其中,劳动、土地、资本被称为是实体性要素。

经营管理是联结性要素,科学技术是渗透性要素。

各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地搭配组合,才能促进社会生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在社会财富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

1有利于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2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

3有利于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发展经济

1)发展道路:

大量人力或资本的投入,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传统的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1234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科技含量高

2经济效益好(注重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适应市场变化,降低生产成本)

3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

4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信息化和工业化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

的关系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统计指标: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

统计方法:

采用国土法,统计的是最终产品法,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

GDP的总量:

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人均GDP:

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

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能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3、改善生活

1)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使全体人民共

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该知识点重要)

怎样实现1要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

2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3要通过城乡、地区之间经济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2)社会积累

积累的用途1用于扩大生产

2用于国家行政、文教卫生、国防的等部门的基本建设

3用于应付意外事变、自然灾害的物质贮备

积累的意义有了积累,1才能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的人有工作和有收入。

2才能建立更多的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设施。

3才能应对重大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

4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因此,社会积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积累的来源政府的财政渠道、企业的利润留成、居民的一部分消费基金的转化

如何促进企业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必须依靠科技

生产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的经营管理、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重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等

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1、适度消费

1)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总收入-(税收+社会保障金)=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用途:

消费+储蓄

如何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

发展经济、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提高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贴、扩大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等等

拉动消费,根本的手段是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特别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影响家庭消      1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

费和储蓄的      2消费者的年龄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比例的因素     3社会消费风尚、利率、物价水平、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等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消费的动力功能)

2)适度消费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

          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扩大内需的难点有效需求不足;农民购买力低,城市失业人数增加

传统的消费观念亟待更新;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

扩大内需举例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3)影响生活质量   消费水平.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

的因素     精神消费状况、闲暇时间的多少、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如何改善生活发展生产、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4)为什么要提倡   艰苦朴素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优良品质

艰苦朴素4      提倡艰苦朴素,1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

           2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有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2、合理消费是指在一定消费水平基础上,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效益。

1)、消费结构的 随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地从低层

变动趋势   次的向高层次转化

         1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2物质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精神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3非耐用消费品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耐用消费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4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的比重逐步缩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5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即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恩格尔系数公式:

反映了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

2)、消费的刚性和弹性消费开支受到商品价格和家庭收入的影响

消费的弹性程度由不同消费项目对生活的重要性不同决定的。

具有刚性的消费,弹性小:

如一日三餐、水电煤气

不具有刚性的消费,弹性大:

如高档奢侈品

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坚持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效益。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克服不健康、不成熟的消费心理,不健康、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导致不良的消费习惯,不良的消费习惯将形成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从而影响消费的总体效益。

           3提倡艰苦朴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3)、消费心理  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攀比心理、炫耀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

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冲动购物缺乏自制力,不良嗜好、购物宣泄

不健康消费心理危害性:

会形成不良消费习惯和不合理消费结构,影响消费效益和生活质量。

3、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原因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

意义 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良性互动、实现“双赢”。

权利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尊重权获得赔偿权

有权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计量、经营作风、服务态度等提出意见

有权举报经营者的侵权行为和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大众传播媒介反映

享有获得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知识的权利

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如何维护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消费知识、积累消费经验、讨价还价、索要发票等)

如何解决消费争议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选择性程序,一裁终裁,不得起诉)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有权威、最终途径)

第三课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

1、三大产业

1)、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基础作用。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

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工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

1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

2工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

3工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

4工业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

它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活动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第三产业一般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

意义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2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3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产业结构

变化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引起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原因

1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变化趋势2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总的比重下降

3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怎样调整1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谋求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巩固第一产业,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3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

4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我国如何实现传统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财政支持

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

如何调整和提高1发展高新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

工业化水平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就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A、现代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B、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主导力量。

产业结构调整对1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经济产生有利因素2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4有利于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

5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不利因素增加就业压力,部分人员下岗失业、造成社会不稳定

2、劳动就业

我国劳动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劳动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就业的良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劳动者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好机遇3政府的就业政策,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

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如何促进劳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者就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

壮大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劳务出口;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引导农民进城打工。

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引导自主创业。

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就业培训。

劳动者就业的1劳动就业是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

重要性神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途径。

2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影响着人们的前途与职业生涯。

3扩大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4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2)劳动者择业1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2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有精神的追求。

3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

3)劳动者基本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素质

3、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劳动者的权利8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获得劳动保护、提请劳动争议处理、

休息休假、接受职业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劳动者的义务5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遵守劳动纪律、遵守职业道德

2)劳动合同

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的合法权益2依法处理劳动争议

为什么要签订1目的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

2明确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书面合同形式确定下来。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3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

3)如何正确处理劳动争议协商、(选择程序)

调解、(法定程序,但不是必经程序)

仲裁、(最重要的环节,法定的必经程序,一裁终裁)

诉讼、(规定期限、最终程序、二审终审)

第四课国家财政和依法纳税

1、财政

财政的定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活动

财政收入的来源3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债务收入、其它

预算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

决算对上一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执行情况的总结

财政收入和财政1是辩证统一的

支出的关系32财政收入的规模决定财政支出的规模。

3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

合理的财政支出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又能为增加财政收入创造条件。

经济发展和财政1财政收入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

经济发展是源,财政收入是流,源远才能流长,

收入的关系2只有发展经济、厉行节约,才能广辟财源,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国家只有通过财政收入,才能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这是保证人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客观要求。

(经济发展即GDP增长和财政税收的关系)

国家安排财政收1国家每年度的财政收入,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按照国家、集体、个人利益

支的原则2三兼顾的原则来安排

2国家每年度的财政支出,应当做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财政支出的作用41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2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社会公平。

我国财政收支的出发点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4为巩固国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财政结余的定义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其间的差额形成财政结余

财政赤字定义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其间的差额用红笔记账,形成财政赤字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动用历年结余、增加税收、发行国债(不增加社会总需求,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2、税收

为什么我国的税收我国的税收都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广大人民群众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

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我国的税收在本质上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税收的作用3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3税收是国家实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税收的基本特征3强制性、无偿性、相对固定性

税收的构成要素3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

(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调整税率,直接体现了国家政策的方向和宏观调控的意图)

税收的种类5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关税

纳税人的义务3纳税申报、及时提供信息、按时纳税

纳税人权利4及时获取税法信息、监督税务部门工作、纳税人信息资料保密、了解和监督税款如何使用

3、为什么要依法纳税1公民依法纳税,既是履行公民的义务,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因此,纳税是一种十分光荣的行为。

2每个公民要努力培养依法纳税的自觉性,积极宣传税收的作用和纳税的意义,勇于协助税务部门维护国家税收。

为什么要依法诚信纳税没有诚实,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在增强依法纳税意识的同时,要树立诚信纳税的观念。

如何做到依法1纳税人要自觉按照税法的规定申报自己应缴的税

诚信纳税2税务机关宣传好纳税人的权利,让纳税人明明白白地纳税。

第五课金融服务与投资理财

1、货币的借贷活动

1)、货币:

一系列与货币收支有关的交易和借贷等经济活动,就是金融活动。

货币的功能交换媒介、计价单位

货币的演变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

2)、货币的借贷活动让渡货币在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

在借贷活动中,当事人双方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商品交易的两种形式赊销、预付体现债权债务关系

计算利息公式

借贷活动的作用1出借者通过出借货币,得到利息,使资金增值。

2借用资金的人,进行生产经营,可以促进生产,增加财富,也可以实现资金增值。

2、银行

1)、中央银行:

作用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进行金融调控的特殊金融机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

央行的特点和职能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2)、商业银行的地位商业银行是银行业的主干,占据着主体的地位

商业银行的职能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吸收存款,是商业英航资金的主要来源。

商业银行如何盈利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是我国银行取得收益的主要来源。

中间业务收费。

是发达国家,成为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

信用中介办理存贷款业务,体现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

服务中介从事中间业务。

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通过为客户提供服务,收取手续费的各种业务。

转帐结算的优点1客户可以节省大量现金清点、保管、押运等劳动,安全性也大为提高

2国家可以节省大量印制货币的开支

3银行可以收取手续费

转帐结算的工具支票、本票、汇票、银行卡

中间业务转帐结算、买卖国库券、代理收付款项、代理保险、和基金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等

商业银行的作用1为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

2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3、投资理财

投资理财的方法保险、债券、股票

1)、为什么要理财对于企业来说,理财首先是为了实现资产的安全。

对于家庭来说,理财的首要目标,是使自己的一生衣食无虑,获得基本的保障。

2)、保险的职能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基本职能

派生职能:

资金融通(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对防灾防损进行社会管理

政策性保险受益公民或者企事业单位强制征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不以盈利为目的

与商业保险区别被保险人自愿投保订立保险合同以盈利为目的

参加保险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财务上的保障,不是为了赚钱、实现资产的增值。

购买债券和股票、证券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实现资产的增值。

投资理财要考1要考虑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

虑投资项目2要建立合理的投资组合

3要树立投资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

4要遵循四个原则

投资理财应当遵循的原则分散投资原则、长期投资原则、理性投资原则、个性投资原则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的关系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成正比。

收益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

证券市场这种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构成了证券市场的风险机制。

股票和债券的区别

 

性质

体现关系

安全性

盈利性

便利性

储蓄

把货币的使用权让渡给银行

债权债务关系

安全

盈利相对较少

非常方便

债券

债权债务关系凭证,把货币的使用权让渡给企业或国家

债权债务关系

国债最安全

企业发的不安全

债息固定,比储蓄要高

中途不能支取,只能转让,不太方便

股票

企业发行的财产所有权证书

财产所有权关系

不安全,风险大

盈利比储蓄债券高

只能在证券市场转让。

不便利

如何认识证券市场:

在证券市场上,由于政治经济、企业的经营状况、证券和资金的供求关系、人们投资心理的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