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0933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章节重点总结文档格式.docx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西周王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已经出现了“会计”一词。

  

  二、会计的概念及特征(单选、判断)

  一种通俗的说法认为:

会计就是记账、算账。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对经济过程的计算与记录,通常有实物量度、劳动量度和货币量度三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在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分析时,形成了一整套有别于其他工作的独特方法。

例如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最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运用这些方法,并结合其他技术和方法的运用实现会计工作的目的。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从职能属性看,核算和监督本身是一种管理活动;

从本质属性看,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主要有几种观点:

  

(1)管理工具论;

(2)艺术论;

(3)信息系统论;

(4)管理活动论。

  (三)会计的其他特征

  1.以凭证为依据,记录经济活动过程并明确经济活动的责任;

  2.对经济活动提供的数据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3.会计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对经济活动具有促进、控制、考核和指导作用。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单选、多选)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也称:

反映职能)

会计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也称:

会计控制职能)

  会计监督贯穿于会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大基本职能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四、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单选)

  

(一)会计对象

  常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可概括如下:

  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资金的退出  所有者和债权人供应、生产、销上交税金、偿还债务、

  投入货币等资金售的循环周转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二)会计核算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会计核算是指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③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④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⑤记账、算账、报账,⑥为有关方面提供(真实、完整)会计信息的具体管理活动。

  (三)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

  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称为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事项包括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两类。

教材第十章就是按这个结构进行讲解的小企业会计业务处理。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选择、判断)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法人就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并非是法人。

比如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但他却是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处理原则、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前提下。

  三、会计分期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这里的会计年度采用的是公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所谓中期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月度、季度、半年度。

  四、货币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

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考虑到外商投资企业等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根据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但这些企业对外提供报表时,应该折合成人民币,来提供以人民币表示的财务报表。

在境外设定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上述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第三节 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会计基础是指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了,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

  最大的优点是:

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三、收付实现制

  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 会计要素(重要)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预算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费用)五项。

  二、企业会计要素的确认资产负债表要素

  

(一)资产

  三个特征:

  第一: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能作为资产确认。

  第二:

公司、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第三: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

直接或间接的现金净流入。

  1.资产的确认条件:

  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大于50%小于等于95%);

  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基本准则明确规定: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比如盘亏资产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借方,属于资产类科目,但因其不符合确认条件,因为盘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在编制报表前必须结转处理,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2.资产的分类

  流动资产,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长期待摊费用等。

  

(二)负债

  1.负债的特征:

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一种现时义务(并非未来承诺)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例如,借款的利息一般半年支付一次,但每月都要将应付的利息作为一项负债确认。

现时义务的履行通常会关系到企业放弃含有经济利益的资产。

这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

  第四:

负债通常是在未来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包括现金和其他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

  负债的确认条件:

  一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是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负债的分类

  流动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长期负债,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者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第二,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可还给所有者;

  第三,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2.所有者权益的形成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利得、损失强调非日常活动形成)。

  (3)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具体包括(以小企业为例):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4个项目)。

  留存收益包括:

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4.所有者权益的作用:

  实收资本:

不能用于分配股利;

  资本公积:

用于转增资本;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股权投资准备不得用于转增资本)

  盈余公积:

转增资本、弥补亏损、分派现金股利;

  未分配利润:

留待以后年度向投资者进行分配。

  利润表要素

  (四)收入

  1.收入的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

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3)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能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或二者兼而有之。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

  企业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例如增值税、代收利息等,不属于本企业的收入。

  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同时满足):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实施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已发生或将发生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2.收入、利得与收益的关系(单选、判断)

  收益=收入+利得

  利得的主要特点:

利得是企业边缘性或偶发性等交易或事项的结果;

利得属于那种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

利得在会计报表中通常以净额反映。

  企业的收入:

销售商品、出租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销售原材料、提供劳务收入;

  企业的利得: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处置净收益、罚金收益。

(都是净流入,直接扣除了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净额)

  3.收入的分类

  以《小企业制度》为例,收入被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

  主营业务收入包括: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借出资金,对外投资)。

  其他业务收入:

材料销售、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固定资产出租等。

  投资收益:

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营业外收入(利得):

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

  (五)费用(选择、判断)

  1.广义费用:

包括费用和成本。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所形成的,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费用与成本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成本实质上也是一种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区别:

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

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商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

  由于发生费用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那么费用的确认就应当与收入的确认相联系。

因此,确认费用应遵循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

(单选、判断)

  费用具有以下特征:

  

(1)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资源;

  

(2)费用最终会减少所有者权益。

  费用确认条件:

  

(1)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2)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

(配比原则)

  (3)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4)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5)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2.组成与分类

  小企业会计制度重点介绍: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六)利润

  1.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利润的分类

  利润按照构成,可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结合利润表学习)

  三、预算会计要素的确认(行政事业单位统称为预算单位)(选择、判断)

  行政单位的不存在无形资产;

不采用权责发生制,不遵循配比原则,不存在长期待摊费用。

事业单位(特别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有无形资产;

有对外投资,有长短期投资;

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有应收项目等债权资产。

  行政单位基本上都是由于结算原因而产生的应付未付款项。

没有银行借款,更没有长短期债券。

  事业单位(特别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有借入款项;

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有应付项目;

有应交税金。

  (三)净资产

  预算会计单位的净资产中没有实收资本,更没有资本公积,也没有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不实行资本保全的原则。

预算会计单位的净资产如果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从年初至年末会随着货币性资产的不断耗用,一般会逐步减少。

  预算会计的收入主要是财政性资金收入,它不是预算单位的“经营”成果;

它与预算单位的工作业绩没有必然的联系。

预算会计的收入则是专门用于费用开支的,因此不可能产生盈利。

  (五)支出

  预算会计的支出主要没有收益目的,预算会计的支出主要按照收付实现制确认,主要不讲究与收入的配比,预算会计的支出往往有着财政预算的约束,并按照国家制定的费用开支标准执行。

  四、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概述

  

(一)会计计量的要求

  客观性、有效性、经济性

  

(二)会计计量的基本内容

  会计六要素计量中,资产的计量是最为首要的、最为基本的,决定了资产计量在会计计量中居于核心地位。

资产计量所取得的结果及其特性,是计量其他五要素的基础,并对其他五要素的计量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三)会计计量单位

  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

  (四)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属性又称会计计量方法或会计计量的基础。

主要包括:

第二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一)会计科目的含义(判断)

  会计科目是按会计对象的经济内容性质的不同而进行分类的标志,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科目的作用:

  1.会计科目是反映资金运动的方法。

  2.会计科目是组织会计核算的依据。

  3.会计科目是进行财务管理的手段。

  4.会计科目是加强宏观管理,进行会计信息传播的工具。

  

(二)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关系(选择、判断)

  在会计核算中,往往和互相通用。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是同一概念。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重要)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企业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通常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一关系分类

  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是:

  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总分类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共同反映经济业务既总括又详细的情况。

  (三)会计科目的其他分类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4.其他原则:

  

(1)完整性

  

(2)稳定性

  (3)准确性

  

(二)单位的总账必须按照统一的科目名称来设置(小企业会计制度)

  单位在执行新制度时,如没有特殊情况,共设置的总账、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都应与新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表中的一级会计科目、二级会计科目和三级会计科目分别对应。

这里特殊情况主要有两种:

  1.特殊新事项。

  2.业务量需要。

  (三)常用会计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共是六大类;

  《小企业会计制度》是按企业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进行的分类。

分为五大类。

  

(1)现金(1001)。

本科目核算小企业的库存现金。

→→→→(企业会计:

库存现金)

  (4)短期投资(1101)。

本科目核算小企业购入能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

包括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相应下设4个二级明细科目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

  (19)待摊费用(1301)。

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等,小企业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费用,应当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会计不设置此科目)

  (32)应付工资(2151)。

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

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等,不论是否在当月支付,都应当通过本科目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

  (33)应付福利费(2153).。

本科目核算小企业提取的福利费。

  (35)应交税金(2171)。

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等。

小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其他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在本科目核算。

下设12个二级明细科目,其中在二级明细科目“应交增值税”下可设置“进项税额”等9个三级明细专栏。

应交税费)

  (36)其他应交款(2176)。

本科目核算小企业除应交税金、应付利润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交的款项,包括应交的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住房公积金等。

  (38)预提费用(2191)。

本科目核算小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短期借款利息等。

  (54)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402)。

本科目核算小企业日常主要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营业税金及附加)

  (55)其他业务支出(5405)。

本科目核算小企业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提供劳务等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

其他业务成本)

  (56)营业费用(5501)。

本科目核算小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也在本科目核算。

商品流通企业可不单独设置“管理费用”科目,其核算内容并人本科目。

销售费用)

  (60)所得税(5701)。

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当期发生的所得税费用。

→→→→(企业会计:

所得税费用)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 会计等式

一、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

  

(一)会计恒等式(单选)

  资产=权益(静态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等式)以上等式能直接反映出资金运动三个静态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

  由于该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所以通常也称为会计基本等式。

  【例题·

多选题】下列引起资产、权益总额发生变动的业务有( )。

  A.借入款项存入银行

  B.偿还所欠货款

  C.从存款户中提取现金

  D.实现销售收入,货款暂未收到

[答疑编号2557010301]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C资产内部一增一减,不影响资产总额变化。

  

(二)收入-费用=利润(动态等式)

  以上等式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资金的绝对运动形式,即资金运动三个动态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企业在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说明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

是利润表的三个基本要素。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从动态情况来看,企业会计要素的平衡公式应该是: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应付利润)+(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

  或: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动、静态结合的会计方程式)  最后这一等式反映了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构成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系纽带。

二、预算会计的会计等式

  

(一)资产=负债+净资产(静态会计方程式)

  变形:

  资产-负债=净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