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0944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种白酒风味特征品评要领及工艺概述Word下载.docx

具有制定标准的科学依据和法定单位的检测分析报告。

符合国家酒类卫生标准。

近几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委托沈阳技术局,对白酒用语标准进行多次整理、规范,初步确立一部份酒感官品评的标准用语。

各种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及评语

清香型白酒标准评语是:

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清香纯正,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清雅、协调的香气,入口绵甜,香味协调,醇厚爽冽,尾净香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浓香型白酒标准评语是:

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窖香浓郁,具有以已酸乙酯为主体、纯正协调的酯类香气,八口绵甜爽净,香味协调,余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

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米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

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蜜香清雅,入口绵甜,落落爽净,回味怡畅。

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凤型白酒:

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醇香秀雅,具有乙酸乙酯为主,一定量的已酸乙酯为辅的复合香气,醇厚丰满,甘润挺爽,诸味谐调,尾净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兼香型白酒:

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浓谐调、幽雅舒适,细腻丰满,回味爽净,余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芝麻香型白酒:

清澈透明、酒香幽雅,入口丰满醇厚,纯净回甜,余香悠长。

药香型白酒:

清澈透明、香气典雅,浓郁甘美、略带药香、谐调醇甜爽口,后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特型白酒:

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香气幽雅、舒适,诸香谐调,柔绵醇和、香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豉香型白酒:

玉洁冰清、豉香独特,醇厚甘润,后味爽净,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百分制品评中分数线的划分:

一般分数线的划分:

国家名酒94-96分

国家优质酒92-94分

部优酒91-93分

省优酒 90-92分

一般酒90分以下

品评常用术语的归纳

品评常用术语如下:

色泽:

无色、晶亮透明,清亮透明、莹澈透明,清澈透明,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微黄、稍黄、较黄、发黄、灰白色、白色、乳白色、微浑、稍浑、浑浊,有悬浮物,有沉淀,有明显悬浮物、沉淀等。

香气:

清香型白酒:

清香纯正,清香雅郁,清香馥郁,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清雅、协调的香气,清香较纯正,清香不足,清香较小,有清香,具有清香,清香不明显,清香较纯正,清香带浓香,清香带酱香,清香带焦糊气味,清香带异香,不具清香,其它香气,糟香等。

酱香白酒:

酱香突出,酱香较突出、酱香明显,酱香较小,具有酱香、酱香带焦香,酱香带糊香,酱香带异香,酱香不纯,焦香露头,不具酱香,其它香,幽雅细腻,郁而不猛,较幽雅细腻。

空杯留香幽雅持久,空杯留香好,空杯留香尚好,空杯留香差,有空杯留香,无空杯留香等。

浓香型白酒:

窖香浓郁,窖香较浓郁,具有以已酸乙酯为主体纯正协调的香气,窖香不足,窖香较小,窖香纯正,窖香较纯正,具有窖香,窖香不明显,窖香欠纯正,窖香带酱香,窖香带焦糊气味,窖香带异香,窖香带混臭气,其它香。

米香型白酒:

蜜香清雅,蜜香突出,有蜜香,具有蜜香,蜜香不纯正,密香带异香,其它香。

其它香型白酒:

香气独特,香气清芳,香气幽雅,香气典雅,带有药香,带有特殊香,浓香带酱香,清香带芝麻香,清香带焦香,豉香突出,香气欠纯正,有异香,香气小,普通白酒香气,酒精气味等。

口味:

清香型白酒:

香绵甜润,绵甜爽净,绵甜适口,醇甜柔和,各味协调,自然,香甜适口,酒体醇厚,口感柔和,清爽甘冽,入口绵,落口顺,入口冲辣,糙辣,口味欠净,回味长,回味悠长,后味欠净欠长,后味短,后味淡,口味杂,有酸苦味,有涩味。

酱香型白酒:

绵甜醇厚、绵甜适口,醇厚丰满,醇甜柔和,诸味协调,诸味较协调,焦糊味稍重,焦糊味过重,有涩味,后味长,后味悠长,后味较长,口味较细腻,空杯香长,空杯香优雅。

绵甜甘爽,醇甜甘爽,香味协调,香味较协调,香味欠协调,口味甘爽,欠甘爽,较甘爽,后味长,后味爽净,有泥臭味,有杂味。

绵甜适口,醇甜爽净,口味柔顺,口味甜、口味怡畅,回味幽雅,回味长,后味短、后味淡、后味杂。

其它香型白酒:

醇香绵甜,绵甜爽净,香味协调自然,口味净,后味长,后味干净,有杂味,杂味重。

风格

风格典型,风格突出,风格独特,风格明显,风格较明显,风格尚可,偏格,风格不明显,风格一般。

十种香型白酒的香味成份特征、工艺概述及品评要点。

茅台酒的香味成份特征

几种不同的说法:

1、4-乙基愈创木酚说。

64年茅台试点提出,它的来源主要是小麦经酵母分解而致,纯品具有某些酱油的特征。

经分析,我国不同香型的固态法白酒均含有此物。

吡嗪及加热香气说。

80年代由贵州所提出,在大曲培养和堆积过程中,由于高温产生了大量吡嗪类、酸类等挥发性物质,跟形成酱香有关。

这些物质的生成有以下七个途径:

①氨基酸加热分解。

②蛋白质热分解。

③糖与蛋白质反应。

④糖与氨基酸反应。

⑤糖与氨的反应。

⑥糖裂解物与氨基酸的反应。

⑦高温多水条件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这里除四甲基吡嗪有类似酱味外,其它30多种吡嗪类多数是爆玉米花香味,确切说表现是一种焦香味。

3、呋喃类和吡喃类说。

该观点由天津化学试剂一厂周良彦同志提出。

总共有23种,其中呋喃酮类7种、酚类4种、吡喃酮类6种,烯酮类5种、丁酮类1种。

这些物质带有不同的酱香和焦香,它们的分子结构有共同的特征:

含有呈酸性的羟基或羰基;

都是具有5-6个碳的环状化合物,其环上大多含有氧原子;

分子中具有芳香结构化活性很强的烯醇类或烯酮结构。

它们的来源是低糖及多糖的分解物。

吡喃化合物分子结构、呋喃化合物分子结构。

辽宁轻工所刘洪晃工程师提出十种特征成分说:

①糠醛、②苯甲醛、③乙二甲基丁醛、④含氧化合物,如甲基吡嗪和吡啶同系物、⑤正丙醇、⑥4-乙基愈创木酚(4EG)⑦β一苯乙醇、⑧丁香酸、⑨酩醇、⑩香草醛。

刘工还认为:

酱香酒主体香气可能是芳香族化合物(含苯环和杂环化合物)为主体,与部分脂肪族化合物如醛、酮、醇、酸、酯等所构成。

另外,还有茅台主体香味成份为高沸点酸性物质的说法。

总之茅台酒的主体香味成份尚未定论,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这个谜很快会被揭开的。

传统说法,把茅台酒的香味成份分成三大类:

酱香酒、醇甜酒、窖底香酒。

茅台酒的勾兑也基本上按这三大类酒不同比例而进行。

茅台酒传统的工艺总结为:

茅酒赖华王、制曲黑白黄、碎石泥巴窖、堆积补短长。

发酵温度高、贮酒时间长,物多口味细,空杯隔夜香。

现代工艺总结为:

四高二长。

即高温制(650以上)曲、高温润料(900C),高温堆积(500),高温流酒350-400C。

一长为发酵周期长,“重阳下沙、端阳扔糟”,八轮发酵,每轮一个月。

第二长为贮酒时间长,最低不少于三年。

对茅台酒的品评,要记住的要点有:

1、酱香、焦香、糊香配合谐调,以突出酱香为主,其余为辅。

2、酒的酸度较高,口味细腻、优雅。

3、空杯留香长、香气优雅。

酱香型国家名酒,还有武陵酒和郎酒,这两个酒也各有特色。

浓香型酒的香味成份特征

这类酒产量在名优酒中占50%以上,在17个名白酒中有9个属浓香型,也占50%以上,在历届评酒中,浓香型酒的品种数量大概都在50%以上的水平,这说明这类酒成为我国名优白酒的主导和大综,为此做为一个评酒员能否熟练掌握浓香型酒的品评要领,就成为衡量其水平的一个关键方面。

就其风味特征来说,浓香型酒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流派,这就是以泸州特曲、五粮液、剑南春、全兴大曲、沱牌曲酒为代表的四川流派。

这个流派以窖香浓郁,口味丰满著称于世。

基本上都带“陈味”。

另一流派是以洋河、双沟、古井、宋河粮液为代表,这类酒大多产于江淮一带,他们的特点是已酸乙酯香气突出,而且纯正,口味特别绵甜干净。

有人称之为纯浓派。

浓香型酒的香味成份特征总结的比较详尽明了,其中最突出的是酯类的量比关系有四项:

①已酸乙酯为主体香,它的最高含量以不超过250mg/100mg为准,一般的浓香型优质酒均可达到这个指标。

②乳酸乙酯与已酸乙酯的比值,以小于1为好,③丁酸乙酯与已酸乙酯比值,以小于0.1:

1为好。

④乙酸乙酯与已酸乙酯的比值以小于1为好。

浓香型酒酿造工艺:

传统的总结为“千年老窖,万年香糟,熟糠和料,长期发酵。

”现代工艺总结为“三低一高”的工艺原则:

即入窖条件为低温,低淀粉、低酸度、高水份。

70年代,总结的人工老窖技术,对推动浓香型的大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80年代对浓香型的分析及工艺总结,对稳定提高浓香型酒的质量起到指导作用。

可以说在中国名白酒酿造中,我们对浓香型酒的机理、工艺掌握还是最明了的。

对浓香型酒的品评要点如下:

首先从香气浓郁大小来分出等级或流派。

甘爽程度、往往是区别不同质量酒的主要依据。

后味长短、是否干净,是要掌握的主要区分点。

绵甜是浓香型的主要特点,好的名优酒甜的自然舒畅,差的酒不是绵甜,往往醇甜,或甜味不突出。

香味协调,是区别酿造酒和兑制酒的主要区别,酿造出的已酸乙酯是生物途径合成,自然感很强,另外体现的是一种复合香,这种酒香味都比较协调。

外加已酸乙酯等酯类的酒,总是有香大于味的感觉,另外它的香气给人以厌恶感,入口后刺激感也较强。

浓香型酒中最容易出的杂味是臭泥味,一般新筑的窖产的酒更明显。

清香型汾酒的香味成份特征

乙酸乙酯为主体香,它的含量占总酯50%以上。

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匹配合理,一般在1:

0.6左右。

β一苯乙醇、琥珀酸乙酯,对形成类似玫瑰特有的芬香有关。

乙缩醛含量占总酯的15.3%,对虽酒度高,但是刺激性不大有关,跟爽口感有关。

正丙醇含量较高,一般在6克/升以上,有人认为这与清香型酒的清爽程度有关。

酯大于酸很多,一般酸酯比为1:

5.5~5.8.。

 

清香型酒工艺概述:

传统的总结为七诀,现代总结又加上四诀为十一诀。

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时,粮必得其实,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工必得其细,量必得其准,管必得其严,勾贮必得其适。

清香型酒工艺有“四要素”

三种曲并用(青茬、红心、后火)

地缸发酵

“清蒸二次清”制酒工艺

四特殊:

润料堆积、低温发酵、高度摘酒、短期贮存。

清香型酒的品评要点:

乙酸乙酯为主体香气很突出,类似酒精香气,但细闻有优雅的陈香,没有任何杂香。

由于酒度高,入口后有辣感,但刺激性不大。

口味特别净,没有任何邪杂味。

尝过几口后,甜味也表现出来。

名酒中清香型还有黄鹤楼酒和宝丰酒,这两个酒也各有特色。

凤型西凤酒的香味成份特征有乙酸乙酯为主,已酸乙酯为辅的复合香气,乙酸乙酯含量低于清香型酒2.4倍,已酸乙酯为浓香的1/3~1/5。

有明显的以异戊醇为代表的醇类香气。

异戊醇含量高于清香,是浓香的2倍。

乙酸乙酯:

已酸乙酯=4:

1

醇:

酯=0.74:

本身特征香气成份:

酒海溶出物、丙酸羟胺、乙酸羟胺、这类物质使西凤酒固形物含量较高。

含有六种酚类、四种吡嗪类化合物。

西凤酒工艺特点:

以大麦、豌豆为原料,中、高温培曲,制曲最高温度58~600C。

混蒸混烧续楂老五甑制酒工艺,入窖温度稍高,发酵期短12-14天,为名白酒之最。

土窖池发酵。

一年一度换新泥,控制已酸乙酯含量10~50mg/100ml之间。

采用酒海贮存,成本低,酒耗少,利于老熟。

西凤酒的品评要点:

闻香是以醇香为主,配有乙酸乙酯加已酸乙酯混合香气,常品就会记住这类香气的特点。

入口后有挺拔感。

就是香气往上串,细品就会感觉到。

西凤酒如在清香型酒中品评,就要找出它含已酸乙酯的特点。

近年来出厂的西凤酒已酸乙酯有升高的趋势。

米香型酒香味成份特征

香味主体成份是β一苯乙醇、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醇含量高于酯含量、异戊醇最高达96mg/100ml,醇总量200mg、酯总量150mg。

乳酸乙酯含量高于乙酸乙酯,两者比例为2~3:

1,两酯合计占总酯73%以上。

乳酸含量最高,占总酸90%。

醛含量最低。

米香型工艺概述:

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前期固态糖化,后期半液态发酵,釜式间歇蒸馏。

米香型酒品评要点:

闻香以β一苯乙醇为主体的香气比较明显。

口味特别甜,有发闷的感觉。

后味比较短,但很爽净。

好的酒后味怡畅。

口味柔和,刺激感小。

玉冰烧酒工艺特点:

这类酒盛产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历史悠久,风格独具一格,年出口量达一万吨,为白酒之首。

它的工艺概括为:

大米为原料、半液态发酵,大曲酒饼为糖化发酵剂,釜式间歇蒸馏。

蒸馏得到30.5%(俗称斋酒),清酒经一定时间存放,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老陈肥肉浸泡,过滤,勾兑而成。

玉洁冰清,是指低度白酒透明洁亮,晶莹悦目,低而不浊;

豉香纯正,是指大曲饼米酒香和陈肉香结合而成的芳香、纯净宜人;

醇和细腻是指酒度低而不淡,入口醇滑柔和;

余味甘爽,是指酒体干净、苦不留口,饮后余甘,后味清爽。

2、玉冰烧酒的香味成份特征

酸酯含量低②高级醇含量高③β一苯乙醇含量为白酒之冠④含有高沸点的二元酸酯,是该酒的独特成份,如壬二酸二乙酯,辛二酸二乙酯,这些成份来源于浸肉工艺。

玉冰烧酒品酒要点很突出,就是有特别明显的类似油哈拉味,另外酒度低,酒的后味很长。

董酒香味成份的特征

概括为“三高一低二反”。

三是丁酸乙酯高,是其它名酒的3-5倍。

一低是乳酸乙酯低,约为其它酒的1/2-1/3。

一反是一般名酒是酯大于醇,它是醇大于酯。

二反是一般名酒是酯大于酸,它是酸大于酯。

董酒工艺概述

大曲、小曲并用,曲中加药,这就是药香的来源。

大、小窖并用,大曲酒为大窖30米3,观音土抹成很密闭;

小曲用水泥窖7米3。

大曲小曲香醅串蒸,这是董酒工艺冲突出一点。

高梁、大米并用,小曲酒用大米,大曲酒用高梁,小曲酒发酵七天,大曲发酵一年。

封窖泥中加煤,增加密度,增加厚度。

董酒品评要点:

香气浓郁,细闻有药香

入口丰满,有根霉产生的特殊口味

后味长,稍带丁酸及丁酸乙酯复合香味

酒的酸度较高,细尝能感觉出来。

浓中有酱白云边酒香味成份基本特征

庚酸超群,平均在20mg/升,为酱香11.8倍,浓香7.1倍。

庚酸乙酯含量高,多数样品在200mg/升,是浓香型酒的3倍,比酱香型酒也高出许多。

2一辛酮含量虽仅为1mg/升,但比酱香型酒多4倍,比其它酒高出一个数量级。

含有较高的乙酸异戊酯和乙酸一2一甲基丁酯。

这两个酯是异醇和活性戊醇相对应的酯。

高出酱香型3-4倍,略高于清香型酒。

丁酸、异丁酸含量较高

白云边酒工艺简介:

以优质高梁为原料,小麦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

采用高温闷料,高比例用曲,高温堆积,三次投料,九轮发酵的工艺。

基本是酱香型酒工艺,它的窖泥有两种,一是水泥池,一是泥窖。

高温堆积是白云边酒的关键操作,他们严格控制堆温,要求升温平稳,上、中、下温度要相衔接。

他们非常重视前三轮的操作,他们认为前三轮堆积温度高一些,时间长一些,产的酒酱香突出。

白云边增浓的办法①双轮底发酵②加香泥发酵③窖底香醅回窖再发酵等等。

白云边酒的品评要点:

闻香以酱香为主,略带浓香。

入口后浓香较突出。

口味较细腻,后味较长。

在浓香型酒中品评,它酱味突出,在酱香型中品评,它浓味突出。

浓中有酱中国玉泉酒的香味成份特征:

具备兼香型的七种特征成份。

庚酸乙酯等三种成份含量与白云边接近,2一辛酮等四种成份与白云边有差距。

在已乙酯比等四个方面与泸州酒接近,在已酸乙酯含量等四个方面又与泸州酒不同,所以它不是浓香型酒。

中国玉泉酒本身有八个特征:

已酸乙酯高于白云边酒一倍;

已酸大于乙酸、白云边酒是乙酸大于已酸;

乳酸、丁二酸、戊酸含量高;

正丙醇含量低,为白云边的1/2;

已醇含量高,达40mg/100ml;

糠醛含量高,高出白云边30%,高出泸州酒10倍与茅台酒接近;

β一苯乙醇含量高,高出白云边23%,与茅台酒接近。

丁二酸二丁酯含量是白云边酒的40倍。

中国玉泉酒的工艺概括为二步法生产,酱、浓分型发酵、半成品酒各定标准,用浓、酱两种基础酒恰到好处地勾兑。

这里的酱、浓工艺与传统的酱浓工艺有很大不同,具体应有九条:

大曲酱香六轮发酵②提前加大大曲用量③水泥窖、泥窖并用④增加原料中氮的比例⑤人工方法提高高温曲质量⑥降低乳酸乙酯含量⑦提高已酸乙酯含量⑧相对降低摘酒酒度⑨采用酱浓香醅串蒸工艺。

中国玉泉酒品评要点:

闻香以浓香为主,带有明显的酱香;

入口绵甜较甘爽,以浓味为主;

浓酱协调,后味带酱味

口味柔顺,细腻。

景芝白干酒香味成份的基本特征

吡嗪化合物含量在1100-1500mg/升的范围,低于茅台及其它酱香型酒,低于白云边酒、却大大高于汾酒及洋河大曲酒。

检出五种呋喃化合物,其含量低于酱香型茅台酒,却高于浓香型白酒。

已酸乙酯含量平均值174mg/升,低于浓香,低于酱香,高于清香。

β一苯乙醇,苯甲醇及丙酸乙酯含量,低于酱香型白酒,一般认为这三种物质跟酱香浓郁有关。

景芝白干含量低正是造成其清雅风格之所在。

景芝白干含有一定量的丁二酸二丁酯,平均值为4mg/L,这值高于浓香也高于酱香,高于白云边酒却都低于清香(清香汾酒含量为12.8-14.1mg/L);

景芝白干乙酸乙酯含量为1.355mg/L,略高于浓香与酱香;

6两点可以说明芝麻香型白酒具备清香型的某些特征。

景芝白干工艺概述:

高梁为主原料、加适量麸皮,混蒸混烧,高温曲、中温曲、强化菌混合使用,高温堆积、砖池偏高温发酵,缓慢蒸馏,长期贮存。

景芝白干的品评要点:

闻香以清香加焦香为主,类似普通白酒陈味;

入口后焦糊香味突出,细品有类似芝麻香;

品味比较醇厚;

后味稍有苦味;

四特酒香味成份特征:

富含奇数碳脂肪酸乙酯(包括丙酸乙酯、戊酸乙酯、庚酸乙酯与壬酸乙酯),其总量为各类白酒之冠;

含有多量的正丙醇,它的含量与丙酸及丙酸乙酯之间有极好的相关性。

高级脂肪酸乙酯总量超过其它白酒近1倍,相应的脂肪酸含量也较高;

四特酒的工艺:

整粒大米灰原料,大曲面麸加酒糟,红赭条石垒酒窖,三型具备犹不靠。

大曲配料为面粉45%,麸皮55%,外加鲜酒糟10%(干计)

四特酒的品评要点:

清香带浓香是主体香,细闻有焦糊香;

入口类似庚酸乙酯香味很突出,有刺激感;

由于酒度低,加糖、所以口味比较柔和,有粘稠感,糖的甜味很明显;

口味不是很净,稍有糟味,类似董酒味。

夫曲白酒

(一)夫曲白酒简介

夫曲白酒是解放后,新中国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酒类。

七十年代以前,这类酒一直是我们酒类专家,同行研究,总结,发展完善的重点酒类之一。

那时它的产量也居全国白酒之首。

夫曲白酒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五十年代初,烟台白酒操作法的总结和推广,推动了整个白酒酿造技术的进步。

当时总结的四句话:

“夫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温发酵、定温蒸烧”,一直指导着夫曲白酒生产和科研的进行。

从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对夫曲菌种的研究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

第二阶段,六十年代,辽宁凌川试点揭开了夫曲优质酒生产的新篇章,当时对生香酵母的分离、培养及使用、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当时筛选的某些菌种,至今仍延用。

从此后,用夫曲搞优质白酒在全国掀起高潮。

63年第二届评酒就有4个夫曲酒获奖;

79年第三届有6个酒获奖。

84年第四届有八个酒获奖,88年第五届有17个酒获奖,占获奖总数的32%,遗憾的是没有一个金奖。

但在浓香、清香、酱香这三大香型国优酒中都有夫曲酒新成员。

从三届起历届评酒都把夫酒单列编组,这就等于承认,夫曲酒是优质酒中的一个新类别。

第三阶段:

进入八十年代,细菌的研究应用成了中国名优白酒酿造工艺研究的一个主题。

所以把细菌分离培养后用于夫曲优质白酒酿造,对提高夫曲酒的质量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个里程碑。

在这方面工作成绩突出的是贵州轻工所,他们从高温大曲中分离出的十几种细菌,人工培养后用于夫曲酱香型酒酿造,按此工艺生产的筑春酒,黔春酒第五届评酒双获国优酒称号。

第四阶段,进入九十年代,专业化生产阶段。

即夫曲酵母,被专业化生产的固体糖化酶,固体酵母所代替,可以说是普通夫曲白酒的一次革命,这套工艺简便可行,出酒率高,成本低,便于小型酒厂采用,促进了全国几万个小酒厂的大发展。

(二)夫曲酒的香味成份特征及品评要点:

无论哪种香型的夫曲白酒与其同类的大曲酒相比,有以下特点,这也是我们品评时要掌握的要点。

口味淡薄,香味成份相对少;

后味短、高沸点的香味成份相对少;

口味粗糙,缺乏细腻、绵柔感;

香气比较单一;

普通夫曲白酒,口味发闷,欠净爽,主要是乳酸乙酯偏高带来的;

固体糖化酶酵母生产的白酒,酸酯较低,与酒精勾兑的新型白酒相接近。

(三)老白干酒

夫曲白酒中值香重视的还有一个主要的系列,老白干类型酒。

这类酒在63年第二届评酒就有两个酒获奖,以后一直稳步发展、提高。

现已形成全国众多生产厂家,成立了老白干酒专业协作组,94年在河北召开第二届协作会议。

这类酒的特点,菌种简单,工艺特殊,产量高,质量稳,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