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1158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26 大小:6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6页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2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docx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模板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_______被考核人:

____________得分:

________考核人___________考核时间_________

项目

技术操作流程与标准

评分

得分

备注

A

B

C

D

备5

1.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2.反应迅速、敏捷。

3

2

2

1

1

0

0

0

评估10

1.判断病人意识:

呼叫病人,轻拍病人肩部。

2.判断病人呼吸(10s):

看(胸廓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三步骤来完成。

3.判断病人颈动脉搏动(10s)。

2

6

2

1

5

1

0

4

0

0

2

0

 

70

1.安全与舒适:

脱离危险环境,认真查对,病人体位舒适、安全。

2.确认病人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呼救。

3.迅速将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或胸下垫胸外按压板)。

4.立即解开病人衣领、腰带。

5.将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检查并取下假牙。

6.手法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托颈压额、托下颌),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如应用简易呼吸器,应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气囊,每次送气400~600毫升,频率10~12次/分)。

7.抢救者以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深吸一口气,屏气,双唇包绕病人口部,用力吹气,用眼睛余光观察病人胸廓是否抬起。

8.吹毕,松开鼻孔,侧转换气,注意观察胸廓复原情况。

9.连吹两口后,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0.抢救者将一手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叉,手指不触及胸壁。

11.双肘关节伸直,借臂、肩和上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12.使胸骨下陷3~5cm,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

放松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

13.按压与放松比例为1:

1。

14.按压频率:

100次/min。

15.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

2。

16.抢救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自主呼吸及心跳是否恢复。

17.抢救成功,协助病人取合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及用物,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

5

2

3

2

4

5

 

10

 

3

2

10

 

5

5

3

3

2

2

4

4

1

2

1

3

4

 

7

 

2

1

7

 

4

4

2

2

1

1

3

3

0

1

0

2

3

 

5

 

1

0

5

 

3

3

1

1

0

0

2

2

0

0

0

1

2

 

3

 

0

0

3

 

2

2

0

0

0

0

1

价15

1.急救意识强,操作熟练、规范。

2.病人无不良反应。

3.时间每超过1分钟扣2分。

5

5

5

4

4

4

3

3

3

2

2

2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____被考核人:

___________得分:

_____考核人__________考核时间________

技术操作流程与标准

评分

得分

备注

A

B

C

D

备10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

一次性电极片数片、75%酒精、棉棒、弯盘、多功能监护仪。

3.用物准备3分钟。

3

5

2

2

4

1

1

3

0

0

2

0

评估10

1.了解病人意识状态。

2.了解病人皮肤情况。

3.了解病人周围环境光照情况。

3

3

4

2

2

3

1

1

2

0

0

1

流程70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

2.解释目的,取得合作。

3.舒适与安全:

环境清洁、舒适,光线明亮;病人卧位舒适,注意保暖。

4.接通电源,打开监护仪。

5.检查机器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6.摆好病人体位,暴露操作区域。

7.用75%酒精清洁皮肤、脱脂,待干。

8.将电极片正确连接监护仪导联线。

9.安放电极片,上方两电极为左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左下左腋中线第五肋间,避开伤口。

10.选择合适导联,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合理的报警界限。

11.观察并记录监护参数。

12.停止监护时,先向病人解释。

13.关机,切断电源。

14.取下电极片,用温水清洁皮肤。

15.整理床单元,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16.妥善放置各种导线,酒精擦拭消毒备用。

3

3

5

4

4

3

3

6

3

8

5

3

4

5

4

5

2

2

4

3

3

2

2

5

2

7

4

2

3

4

3

4

1

1

3

2

2

1

1

4

1

6

3

1

2

3

2

3

0

0

2

1

1

0

0

3

0

5

2

0

1

2

1

2

价10

1.动作轻巧准确,操作熟练规范。

2.与病人交流有效,病人感觉良好。

5

5

4

4

3

3

2

2

注释:

“A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B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C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与病人沟通较少;“D级”表示操作欠熟练、混乱、无序,4处以上缺项,与病人无沟通。

一般洗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准

科室_____被考核人:

___________得分:

_____考核人_________考核时间_________

技术操作流程与标准

评分

得分

备注

A

B

C

D

备15

1.着装整洁。

2.用物:

肥皂液或肥皂、毛巾(纸巾或干手设

备)、流动自来水及水池设备。

3.用物准备1分钟。

5

8

2

4

6

1

3

4

0

2

2

0

程75

1.洗手前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

2.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3.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

4.取适量肥皂液或洁净肥皂。

5.双手揉搓(应用六步洗手法:

掌心相对,

手指并拢互相搓擦;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互

相搓擦;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

搓擦;

弯曲各手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搓擦;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一手指尖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也可将洗手分为七步,即增加清洗手腕),使肥

皂起沫,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等处,范围

为双手、手腕及腕上10cm。

6.搓洗时间不少于15s。

7.流水冲洗干净。

8.关闭水源,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

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9.擦干或烘干双手。

10

5

5

5

30

 

5

5

5

5

8

4

4

4

25

 

4

4

4

4

6

3

3

3

20

 

3

3

3

3

4

2

2

2

15

 

2

2

2

2

1.操作熟练、规范。

2.掌握要领。

5

5

4

4

3

3

2

2

注释:

评分等级:

“A级”操作熟练,无缺项,规范;“B级”操作熟练,有1-2处缺项、欠规范;“C级”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D级”操作不熟练、混乱、无序,有4处以上缺项。

外科手消毒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____被考核人:

___________得分:

_____考核人_________考核时间_________

技术操作流程与标准

评分

得分

备注

A

B

C

D

备15

1.着装整洁。

2.用物:

肥皂液或肥皂、毛巾(纸巾或干手设

备)、流动自来水及水池设备。

3.用物准备1分钟。

5

8

2

4

6

1

3

4

0

2

2

0

75

1.洗手前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

2.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3.打开水龙头,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

下1/3。

4.用灭菌刷或小纱布取消毒液3.5~7ml,刷/擦

洗3分钟。

5.顺序自指尖→指缝→手掌→手背→前臂→肘

上10厘米。

6.双臂屈曲于胸前,将肘部置于最低位,用流水冲净。

7.关闭水源,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8.无菌纱布自手部开始擦干至肘部。

9.用无菌消毒洗手液3~5ml涂抹双手及手臂

至肘关节处,操作过程中,双手手臂半屈于胸

前区,高不过肩,低不过腰,晾干。

7

5

5

15

18

5

5

5

10

6

4

4

12

16

4

4

4

8

5

3

3

9

14

3

3

3

6

4

2

2

6

12

2

2

2

4

价10

1.操作熟练、规范。

2.达到外科手消毒指征。

3.每超时1分钟扣2分。

5

5

4

4

3

3

2

2

注释:

评分等级:

“A级”操作熟练,无缺项,规范;“B级”操作熟练,有1-2处缺项、欠规范;“C级”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D级”操作不熟练、混乱、无序,有4处以上缺项。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_______被考核人:

__________得分:

_____考核人_______考核时间________

项目

技术操作流程与标准

评分

得分

备注

A

B

C

D

备10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

持物钳(镊)、持物钳容器内盛消毒液(液面以浸没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的1/2处为宜)或无菌干罐(有效期4小时)、治疗盘、无菌治疗巾包、无菌弯盘包、器械盒、治疗碗、手套,无菌溶液、棉签、消毒剂、盛污容器

3.用物准备3分钟。

3

5

 

2

2

4

 

1

1

3

 

0

0

2

 

0

评估

环境是否清洁、宽敞、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5

4

3

2

流程70

无菌持物钳(镊):

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钳端应闭合向下,用后立即放回容器

无菌包:

1检查无菌包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带颜色变化情况,包布干燥、完整、系带严紧

2解开系带缠好放在包布边下,自包布外角、两侧角、近侧角的顺序打开,若双层包裹的无菌包,内层无菌巾用无菌持物钳打开。

3用无菌持物钳取出一块治疗巾放在治疗盘内,包内有剩余物品,则按原折痕包起扎好,注明开包日期、时间

铺无菌盘:

1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抖开,铺于治疗盘上,双手捏住两角展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上层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

2取无菌弯盘包,检查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

3将弯盘包托在手中打开,另一手将包布四角抓住将无菌弯盘放于无菌治疗盘内

4放入无菌物品后,展开扇形折叠层,盖住物品,上下层边缘对齐。

开口处向上反折,两侧边缘向下反折后备用

5记录铺盘日期及时间

无菌容器:

1打开无菌容器盖,内面朝上或拿在手中,取出物品后立即盖严容器,手不可触及容器的内面及边缘

2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

3打开容器时,避免手臂跨越容器上方

4从无菌容器中取物时,应将盖子完全打开,避免物品触碰边缘

取无菌溶液:

1擦净瓶口及瓶体,核对标签上药名、浓度、剂量、失效期等,检查瓶盖是否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无菌溶液有无变质、沉淀、变色、浑浊等

2取无菌治疗碗包,检查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打开无菌治疗碗包,双手托治疗碗底部轻放于操作台上

3启开铝盖,用拇指、食指或用双手拇指于标签侧翻起瓶塞,消毒瓶口

4拉出瓶塞,标签朝上,倒出少许溶液冲洗瓶口,开盖时手不可触及瓶口,再由原处倒出适量溶液于无菌治疗碗内

5及时盖好瓶塞,用消毒棉签消毒瓶口,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为24小时

戴无菌手套:

1选择无菌手套号码,核对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检查包布有无潮湿、破损

2、打开手套包,用滑石粉涂擦双手,将用后滑石粉包放于包布外右上角

3一手掀起手套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一只手套的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

4再用戴好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翻折内面(手套外面),同法将手套戴好。

翻手套边扣套在衣袖外面

5脱手套:

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

再以脱下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内,将其往下翻转脱下

6用物整理

4

3

4

4

4

3

4

4

2

3

2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3

 

 

 

价15

1.无菌原则强。

2.操作轻巧、熟练、规范。

3.用物放置符合节力及无菌要求。

 

 

 

 

注释:

评分等级:

A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B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C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D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混乱、无序,4处以上缺项。

 

物理降温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______被考核人:

__________得分:

_____考核人__________考核时间______

技术操作流程与标准

评分

得分

备注

A

B

C

D

10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

32~34℃温水(或25~30%酒精)、脸盆、大毛巾(2块)、小毛巾、温度计、床单、热水袋(备用)、冰袋、冰帽、布套、治疗车、屏风、湿敷垫、棉垫、冰桶(内盛冰块)。

3.用物准备4分钟。

2

6

 

2

1

5

 

1

0

4

 

0

0

3

 

0

评估10

1.了解病人病情、意识状态及调温目的。

2.病人对冷、热刺激耐受及自理程度。

3.与病人沟通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3

4

3

2

3

2

1

2

1

0

1

0

流程65

1.备齐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床号、姓名。

2.向病人解释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3.安全与舒适:

环境安静、清洁;病人体位舒适,安全;保护病人隐私。

4.关门窗,遮挡屏风,盖被单于病人身上,帮助病人脱去衣物,放于治疗车下。

冰袋使用

5.检查冰袋有无破损。

冰帽使用

1.检查冰帽有无破损。

2.将冰块装入冰帽内约1/2满,排净空气,夹紧袋口,擦干。

3.倒提检查有无漏水,套上布套。

4.病人后颈部、双耳外面和接触冰块的部位垫海绵垫,将冰帽戴于病人头部。

5.将冰帽引水管置于水桶中,注意水流情况。

6.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每10分钟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有无皮肤苍白、青紫或麻木感。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8.30分钟后,撤掉冰帽,协助病人舒适卧位(如需长时间使用,间隔60分钟后再使用)。

9.整理床单位。

10.冰帽使用完毕,将水倒净,清洁后倒挂,

晾干后系带子备用。

3

5

3

4

 

2

4

8

2

6

6

6

2

6

5

5

2

4

2

3

 

1

3

7

1

5

5

5

1

5

5

4

1

3

1

2

 

0

2

6

0

4

4

4

0

4

4

3

0

2

0

0

 

0

1

5

0

3

3

3

0

3

3

2

 

 

电动吸引器经口、鼻腔吸痰法评分标准

科室______被考核人:

___________得分:

_____考核人__________考核时间

技术操作流程与标准

评分

得分

备注

A

B

C

D

备10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

2用物:

电动吸引器;无菌治疗盘内放:

治疗碗2个(一个盛生理盐水,另一个放吸痰管数根、血管钳)、压舌板、无菌纱布;棉棒、弯盘、无菌手套、试管内盛1:

50的84消毒液、听诊器、治疗卡;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

3.用物准备3分钟。

3

5

 

2

2

4

 

1

1

3

 

0

0

2

 

0

评估10

1.评估神志及呼吸情况,痰液多少和位置。

2.评估病人口腔、鼻腔内有无分泌物,取下活动义牙。

3.评估病人合作程度和心理状态。

2

4

4

1

3

3

0

2

2

0

1

1

 

 

 

70

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挂消毒液瓶于患者床旁。

2、观察患者呼吸,注意有痰鸣音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4、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关上开关。

洗手

5、使患者面侧向护士,昏迷者用开口器协助张口

6、打开开关,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400mmHg,小儿250-300mmHg)连接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是否通畅(不调压力、不试吸各扣3分)

2

2

5

5

2

6

 

1

1

4

4

1

4

 

0

0

3

3

0

3

 

0

0

2

2

0

2

 

7、左手持吸痰管并将末端折叠,右手用镊子夹吸痰管(或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段)轻轻插入口、(鼻)腔至咽喉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咽部的分泌物吸净。

更换吸痰管再深插至咽喉进入气管然后吸引。

8、吸痰时由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净痰液

9、导管退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10、随时擦净溅出的分泌物,并观察吸痰前后患者呼吸频率的改变,吸出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11、吸痰毕,关上开关,分离吸痰管,将玻璃接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

12、用纱布擦净面部,连同手套、吸痰管置于医用垃圾袋内。

13、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待注意事项。

14、洗手,记录吸出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10

 

10

5

5

5

5

5

3

8

 

8

4

4

4

4

4

2

7

 

7

3

3

3

3

3

1

5

 

5

2

2

2

2

2

0

价10

1.动作轻巧、准确,操作熟练、规范。

2.与病人交流有效。

3.无菌观念强。

4.每超时1分钟扣2分。

5

3

2

4

2

1

3

1

0

2

0

0

注释:

“A级”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无污染,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B级”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污染,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C级”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污染,与病人沟通较少;“D级”操作欠熟练、混乱、无序,4处以上缺项、污染,与病人没有沟通。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_______被考核人:

____________得分:

_____考核人___________考核时间

技术操作流程与标准

评分

得分

备注

A

B

C

D

备10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

测温盘内盛温度计、纱布、记录本、笔、有秒针的表、血压表、听诊器。

3.用物准备3分钟。

3

5

2

2

4

1

1

3

0

0

2

0

评估5

1.评估病人意识与合作程度。

2.了解病人病情变化。

3

2

2

1

1

0

0

0

流程75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病人,检查体温计无破损及在35℃以下。

2.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3.询问有无运动、进食等情况,如有应休息20~30分钟后再测量。

4.安全与舒适:

病人体位舒适、安全,讲解体温计的安全使用。

5.解开衣扣,擦干腋下,将体温计置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夹紧,曲臂过胸。

6.10分钟后取出,检查度数,告知病人,并记录。

7.测脉搏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平放于测量处,测试半分钟,如有异常可测1分钟。

8.测呼吸时,将手指按在挠动脉处,观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数半分钟,如有异常,数1分钟。

9.记录脉搏、呼吸次数,并告知病人。

10.整理用物。

测量血压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

2.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3.询问有无吸烟、运动、情绪变化等情况,如有应休息20~30分钟再测量。

4.病人体位舒适、安全,注意保暖。

5.检查血压计和听诊器。

6.据病人病情取坐位或卧位,暴露一臂。

7.伸直肘部,手掌向上外展45°,打开血压计,垂直放妥,肱动脉应与血压计汞柱零点、心脏在同一水平上。

8.排尽袖带内的空气,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cm,开启水银槽开关。

9.带好听诊器,将听诊器头置肘窝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手固定。

10.一手握住加压气球、关气门并向袖带内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使其上升20~30mmHg,然后缓慢放气,测量收缩压、舒张压的数值。

11.测量毕,排尽袖带中空气,拧紧气门上螺旋帽,向右倾斜血压计45°,关闭水银槽开关,盖上盒盖,平稳放置,记录数据,告知病人。

12.整理用物。

10

5

5

7

10

5

10

 

10

 

8

5

9

4

4

6

9

4

9

 

9

 

7

4

8

3

3

5

8

3

8

 

8

 

6

3

7

2

2

6

7

2

7

 

7

 

5

2

5

3

5

5

5

3

 

10

10

7

 

5

4

2

4

4

4

 

2

 

9

9

6

 

4

3

1

3

3

3

 

1

 

8

8

5

 

3

2

0

2

2

2

 

0

 

7

7

4

 

2

价10

1.动作轻巧、准确,操作熟练、规范。

2.测量数据准确。

3.与病人交流自如,病人的感受良好。

4.每超时1分钟扣2分。

4

3

3

3

2

2

2

1

1

1

0

0

注释:

评分等级:

“A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B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C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与病人沟通较少;“D级”表示操作欠熟练、混乱、无序,有4处以上缺项,与病人没有沟通。

 

中心吸引装置经口、鼻腔吸痰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______被考核人:

___________得分:

_____考核人__________考核时间

技术操作流程与标准

评分

得分

备注

A

B

C

D

备10

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

2用物:

中心吸引装置一套;无菌治疗盘内放:

治疗碗2个(一个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