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1171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docx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教案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讲义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表及差不多分类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下同)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

它围绕社会生产与使用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反映了物资和服务的生产、收入的来源与使用情况,对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投资、进出口等社会再生产中的差不多总量进行核算。

一、      内生产总值的差不多分类

(一)产业部门分类

共分3大类,22中类,9小类。

1.    第一产业

(1)         农业

(2)         林业(3)         畜牧业(4)         渔业(5)         农林牧渔服务业

2.    第二产业

(1)         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         建筑业

3.    第三产业

(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政业

(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         批发和零售业(4)         住宿和餐饮业

(5)         金融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

(6)         房地产业(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

(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治理业(10)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     教育

(12)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4)     公共治理和社会组织

(15)     国际组织

(二)、居民消费分类

居民消费按消费主体分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按消费内容分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住房服务、金融媒介服务及保险服务、集体福利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

(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分类

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土地改良和其他

二、       国内生产总值表

包括GDP总表、生产法GDP表、收入法GDP表、支出法GDP表。

生产

金额

使用

金额

一、 生产法GDP

1.     总产出

2.     中间投入

二、 收入法GDP

1.     劳动者酬劳

2.     生产税净额

生产税

生产补贴

3.     固定资产折旧

4.    营业盈余

 

一、 支出法GDP

(一)    最终消费

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

城镇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二)              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存货增加

(三)    净出口

出口

进口

二、统计误差

 

 

 

 

 

 

 

GDP总表将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集中在一张表中,从不同角度反映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左端为生产方,右端为使用方。

1. 生产方

反映生产活动成果。

主栏为生产法和收入法的指标构成。

指标间关系如下:

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GDP=劳动者酬劳+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2. 使用方

反映最终生产成果的使用。

主栏由支出法的构成指标——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构成。

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二)生产法GDP表

生产法GDP表直观反映按生产法计算的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和GDP,能够全面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果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情况。

生产法GDP表

 

增加值

总产出

中间投入

合计

1.第一产业

农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

2.第二产业

工业

采掘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3.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

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银行业

证券业

保险业

其他金融活动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治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治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之间关系是: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GDP=∑产业部门增加值

(三)             入法GDP表

收入法GDP表直观反映按收入法计算的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和GDP及其构成情况

 

增加值

劳动者酬劳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

合计

合计

1.第一产业

农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

2.第二产业

工业

采掘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3.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

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银行业

证券业

保险业

其他金融活动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治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治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宾栏指标关系:

增加值=劳动者酬劳+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GDP=∑各产业部门增加值

(四)           支出法GDP表

支出法GDP表,直观反映按支出法计算的GDP,能够全面、详细地反映各类最终支出的规模和构成情况

 

金额

GDP

一、最终消费

(一)      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

食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和通信

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

住房服务

金融媒介服务及保险服务

集体福利服务

其他商品和服务

城镇居民消费

食品

.

.

其他商品和服务

(二)  政府消费

二、资本形成总额

(一)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建筑安装工程

住宅

设备工器具购置

土地改良

其他

(二)  存货增加

三、净出口

出口

进口

 

 

第二节        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收入法核算

一、    生产法核算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制造的物资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物资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

㈠总产出

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所有物资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总规模。

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1.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纳“产品法”计算,总产出=单位产品价格×产量

⒉工业总产出采纳“工厂法”计算。

确实是以工业企业作为整体,按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

⒊建筑业总产出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从施工企业和自营建设单位的建筑生产活动角度入手直接计算;一种是从建筑产品所有方的建筑工程造价角度入手间接计算。

⒋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总产出等于其营业收入。

⒌批发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商业附加值,即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商品销售成本。

⒍住宿和餐饮业总产出等于其营业收入

⒎银行业总产出=金融媒介服务活动的虚拟服务收入+实际服务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手续费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手续费收入+信托业务收入+融资租赁业务收入+外汇业务收入+咨询业务收入+投资分红收入

保险业=保费收入-理赔支出+其他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赔款支出-退保金及给付-分保费支出-分保赔款及费用支出-提存未决赔款预备金-预备金提转差+投资收益

⒏房地产业总产出=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总产出+物业治理总产出+房屋中介服务总产出+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总产出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总产出=经营房屋差价收入+房地产租赁租金收入

物业治理总产出=物业治理费收入

房地产中介服务总产出=中介费收入+代理费收入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总产出=自有房屋价值×虚拟折旧率

⒐其他服务业总产出按两种情况计算

营利性单位总产出=营业收入

非营利性单位=经常性业务支出+虚拟折旧

(二)中间投入

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提供物资或服务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非固定资产物资和服务的价值,又称中间消耗。

它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计算原则:

⒈中间投入计算范围和口径与总产出保持一致。

⒉中间投入必须是外部购入并已计入总产出的物资和服务价值。

⒊中间投入必须是本期生产并一次消耗掉的物资和服务价值。

会计科目中所列项目是否是中间投入就看这笔购买支出是否形成其他部门的总产出。

二、收入法核算

收入法又称分配法。

是从生产过程制造收入角度,依照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由劳动者酬劳、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

⒈劳动者酬劳

劳动者酬劳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或服务得到的全部酬劳。

包括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工资,也包括实物工资,还包括劳动者享有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为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险费等。

关于个体经济,其劳动酬劳和经营利润统一作为劳动酬劳处理。

⒉生产税净额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

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以及专项收入。

生产补贴是政府对生产单位在生产和销售过程由于政策缘故造成的亏损所作的单方面收入转移,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出口退税等

⒊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反映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计算方法:

一是实提折旧单位=实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

二是虚提折旧单位=统一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

⒋营业盈余

营业盈余指社会总产品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酬劳、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剩余部分。

营业盈余=总产出-中间投入-劳动者酬劳-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三、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具体计算方法

(一)现价增加值计算方法

⒈农林牧渔业

总产出取自《农业产值综合报表制度》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M301表)中的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中间投入取自《农业产值综合报表制度》中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M302表)中的中间消耗。

增加值及其构成取自《农业产值综合报表制度》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M311表)。

⒉工业

总产出、增加值均取自《工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中的工业总产出、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B351表)。

核算时增加值要加上分摊的居民储蓄利息。

增加值构成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依照《工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中的工业企业要紧经济指标(B311-315表)资料计算,规模以下和个体工业增加值构成依照《工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工业单位总量指标(B312、B313)中资料计算。

⒊建筑业

⑴总产出=建筑安装工程投资+50万元以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非标准件制造产值+装修装饰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中其他费用应计入总产出部分

①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情况(H303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H401表)+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H402、U302表)+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U303表)+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X202表)等表中的建筑、安装工程价值。

②50万元以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利用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占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推算。

③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非标准件制造产值

依照上年GDP年报计算的产值占《建筑业综合统计年报制度》中按构成分的建筑业产值(C102表)中其他产值的比重推算。

④装饰装修产值

企业部分:

资质以上企业用《建筑业综合统计年报制度》中按构成分的建筑业产值(C102表)中装饰装修产值。

资质以下企业依照经济普查名录库资料推算。

个人部分:

农村装饰装修产值利用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支出(T302表)中人均装修生活用房支出×农村居民年平均人口;城镇装饰装修产值利用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人均住房装潢支出×城镇居民年平均人口。

⑤固定资产投资中其他费用应计入总产出部分

这一部分=其他费用-土地购置费-旧建筑物购置费-办公和生活用品购置费等后的费用=其他费用×0.4

⑵增加值=总产出×增加值率

增加值率用建筑业统计年报中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按构成计算的增加值率或投入产出调查的增加值率

增加值构成项目依据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增加值构成项目推算。

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⑴直接计算

①中央铁路:

总产出、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依照省局反馈数据计算。

②交通系统内公路运输总产出取自交通部门财务决算的营运收入,中间投入、增加值依照财务决算资料分不计算。

③都市公共交通业依照公共交通公司、出租车公司财务决算资料计算。

④公路养护:

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

增加值=劳动酬劳+固定资产折旧

⑤仓储业:

营利性仓储业总产出=收费收入

非营利性仓储业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

增加值按照会计决算资料计算或省局反馈数据推算

⑥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服务业:

企业总产出=营业收入,增加值按照财务决算资料计算。

非企业总产出、增加值按照服务业调查资料计算。

⑦邮政业:

总产出=业务收入,增加值依照财务资料计算。

⑵推算部分

关于系统外公路运输总产出和增加值依照交通部门年度系统内与系统外客货运周转量比例推算。

①公路运输总周转量,10人公里=1吨公里,换算后周转量加原货运周转量等于总周转量。

②总产出=单位系统内周转量收入×总周转量

增加值及构成按照系统内增加值率推算

实际计算过程按照服务业调查数据进行推算。

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①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传输和卫星传输。

电信、互联网传输总产出=业务收入,增加值依照财务决算计算

实际计算中由于财务报表取得困难,依照固定、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和市局反馈数推算,以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实际营业税推算。

②计算机服务业包括数据处理、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维修及咨询服务。

这一部分产出、增加值依照服务业调查、经济普查以及市局反馈数据计算。

6.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①限额以上企业:

总产出、增加值依照限额以上企业财务状况表(E303表)直接计算。

总产出=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商品销售成本-运杂装卸费+代购代销收入=营业收入合计-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费用。

增加值=劳动者酬劳+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本年应付工资总额+本年应付福利费总额+本年应交增值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治理费中税金+所得税+劳动保险费+其他公积金和补贴+固定资产折旧+营业利润。

②限额以下企业:

总产出依照限额以上企业总产出占销售额的比重推算。

限额以下企业总产出=(限额以上企业总产出÷限额以上企业销售额)×限额以下企业销售额

增加值=总产出×增加值率

增加值率和增加值构成按照限额以上企业比例推算。

③个体

总产出依照个体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额表(E411表)中营业收入计算,总产出=营业收入

增加值依照投入产出调查增加值率计算

⒎住宿、餐饮业

总产出=营业收入

限额以上企业、限额以下企业营业收入取自住宿、餐饮业经营情况表(E302表)。

个体营业收入取自个体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额表(E411表)和服务业调查

增加值=总产出×增加值率

限额以上企业增加值依照限额以上企业财务状况表(E304表)直接计算,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单位的增加值率和增加值构成按照限额以上企业增加值情况推算。

⒏金融、保险业

⑴金融业

金融业总产出=金融媒介服务活动的虚拟服务收入+实际服务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手续费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手续费收入+信托业务收入+融资租赁业务收入+外汇业务收入+咨询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在实际操作过程,金融业总产出依照金融机构性质和资料来源,具体计算方法有两种

① 中央银行

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业务支出+手续费支出+治理费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固定资产折旧+其他经常性支出

②专业银行

总产出=金融媒介服务活动的虚拟服务收入+实际服务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手续费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手续费收入+信托业务收入+融资租赁业务收入+外汇业务收入+咨询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总产出、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依照金融机构财务报表计算。

⑵保险业

总产出=保费收入-理赔支出+其他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赔款支出-退保金及给付-分保费支出-分保赔款及费用支出-提存未决赔款预备金-预备金提转差+投资收益

总产出、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依照保险机构财务状况表计算。

实际计算过程,由于报表取得困难,依照中保公司数据和住户调查以及营业税数据推算。

⑶利息分摊比例:

农业5%、工业31%、建筑业16%、批发、零售、餐饮业41%、金融、保险业7%

⒐房地产业

⑴房地产开发业

总产出=经营收入-单位造价×销售面积–销售面积的土地购置费

单位造价=(竣工价值+开发费)÷竣工面积

销售面积的土地购置费=土地购置费÷竣工面积×销售面积

总产出、增加值计算资料依照房地产开发报表X401、A402、X103表计算。

⑵房地产治理部门总产出=房地产收入+供热收入+都市维护费支出+生产经营收入

⑶房地产及物业治理总产出=物业费收入+手续费收入+其他收入

⑷房地产中介、代理总产出=服务收入+房地产交易税

⑵⑶⑷项依照物业治理、房地产治理、财政、城建、经济普查、服务业调查等资料计算

⑸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折旧

总产出=增加值=上年折旧+新增自有住房价值×折旧率

自有住房价值=人均自有住房面积×单位造价×居民年平均人口

单位造价=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竣工价值÷竣工面积

人均自有住房面积取自城调居民家庭住房调查(W102表)。

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竣工价值、竣工面积取自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H303表)。

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折旧

总产出=增加值=上年折旧+新增自有住房价值×折旧率

人均自有住房面积、价值取自农调队农村居民居住情况(T103表)。

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总产出=营业收入

增加值构成依照税务年报、劳动工资年报、服务业调查计算。

⒒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治理业

总产出、增加值依照劳动工资年报、固定资产投资年报、水利、环境、市政、林业、城建部门的财务统计年报以及服务业调查资料推算。

⒓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总产出=营业收入

总产出、增加值依照劳动工资年报、固定资产投资年报、工商税务年报和服务业调查资料计算。

⒔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治理和社会组织

行政事业单位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个体总产出=营业收入

总产出、增加值能依照部门财务报表直接计算的直接计算,不能的依照服务业调查和经济普查资料计算。

(二) 比价增加值计算方法

可比价增加值计算有缩减法和外推法两种,缩减法分双缩法和单缩法两种。

单缩法是直接利用总产出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求得可比价增加值

可比价增加值=现价增加值÷价格指数

双缩法是用产出价格指数和中间消耗价格指数分不缩减现价总产出和现价中间投入,求得可比价总产出和可比价中间投入,二者相减确实是可比价增加值。

可比价增加值=现价总产出÷价格指数-现价中间投入÷价格指数

外推法确实是用实物量增长速度直接推算可比价增加值

可比价增加值=上年可比价增加值×(1+实物量增长速度)

行业

计算方法

农林牧渔业

采纳双缩法,用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缩减农业总产出,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缩减中间投入,分不得出可比价总产出和中间投入,两者相减,得出可比价增加值

农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

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工业

工业用单缩法直接计算可比价增加值

限额以上企业

利用上年可比价增加值×工业年报中增长速度

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

利用上年可比价增加值×企调年报中增长速度

建筑业

用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物量外推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

客货周转量增长速度推算或居民消费价格中的交通价格指数缩减

邮政业

邮政业务量增长速度推算或居民消费价格中的邮政价格指数缩减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电信业务量增长速度推算或居民消费价格中的电信价格指数缩减

批发和零售业

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住宿和餐饮业

 

住宿

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餐饮业

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金融业

 

银行业

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数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指数是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权数是上年支出法生产总值中资本形成总额和最终消费所占的比例。

证券业

保险业

其他金融活动

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业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速度推算

房地产治理部门

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房地产及物业治理

房地产中介、代理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

上年可比价增加值+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缩减新增加的现价增加值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治理业

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教育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娱乐文化教育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医疗保健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娱乐文化教育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公共治理和社会组织

用行政事业参考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

实际核算时,由于上面计算得出的可比价增加值实际意思应表述为用上年价格计算的增加值。

而国民经济核算采纳的是2000年不变价格,因此,还要换算成2000年不变价格进行对比。

不变价增加值=现价增加值÷价格指数÷2000年至上年累计的不变价系数。

产折旧=营业利润+生产补贴-从利润中支付的工资、福利费-公益金

第三节生产总值联审方法

GDP初步核算联审方法

一、联审依据及方法

(一)关于基数GDP及各行业现价基数要与市局反馈的普查年度增加值数据一致,不一致的行业均按要求进行调整。

第一产业现价、可比价与上年一致。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及速度以市农调队核审认定的数据为准,不一致的要依照市农调队核定数据调整。

(三)工业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速度按市局工业科核定数据为准。

2、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及可比速度以企调队核定数据为准。

(四)建筑业

现价增加值增速按建筑安装工程增长速度推算,以市局投资科认定调整后的结果为准,并依此推算增加值。

高于此数据的要依照市局测算数进行调整。

可比价增加值=上年可比价增加值×核定后的现价增加值进展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