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1290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3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docx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

矿渣微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

篇一:

水泥与矿渣微粉粉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项目全称:

XXXX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水泥与矿渣微粉粉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工程

项目简称:

XX钢铁水泥与矿渣微粉、商混搅拌站工程

1.2业主名称

单位名称:

XXXX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XX市XX市工业园区

1.3建设地点

XX市XX市小集镇工业园区

1.4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产品方案:

年产P·S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250万t,年产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50万t,年产S95矿渣微粉200万t,年产商品混凝土100万m3。

产品方案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建设规模:

本项目采用先进生产工艺与技术,建设200万t/a水泥与300万t/a矿渣微粉粉磨生产线、100万m3/a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项目总占地1300亩,总投资45684万元。

1.5项目建设期

该项目工程建设期1年。

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

资质等级:

发证机关:

单位地址:

1.7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工厂规模与产品品种

1.1

P.S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

万t/a

250

1.2

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万t/a

50

1.3

S95矿渣微粉

万t/a

200

1.4

商品混凝土

万m3

100

2

主要原料消耗量

2.1

熟料

万t/a

177.3

2.2

矿渣

万t/a

356.5

2.3

粉煤灰

万t/a

10.6

2.4

石膏

万t/a

10.4

2.5

石灰石

万t/a

4.1

2.6

石子

万t/a

122.7

2.7

砂子

万t/a

68.6

2.8

高炉煤气

Nm3/a

7.31×108

3

主要生产设备

3.1

辊压机φ1600×1200

2

3.2

水泥磨φ4.2×13m

2

3.3

矿渣辊式磨能力:

140t/h.台

3

3.4

八嘴回转式包装机

4

4

装机容量

KW

43340

5

年耗电量

KWh/a

1.97×108

6

耗水量

m3/d

2293.9

(正常时)

7

总平面图指标

7.1

厂区占地面积

ha

86.67

(1300亩)

7.2

建、构筑物及露天设备用地面积

150000

7.3

露天堆场及作业场地占地面积

228000

7.4

建筑系数

%

43.4

7.5

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

185000

7.6

利用系数

65

7.7

绿化系数

15

8

工程总投资

万元

83219.13

8.1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80531.97

8.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687.16

9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

9.1

建筑工程

万元

18993

23.58%

9.2

设备

万元

33811

41.98%

9.3

安装工程

万元

3476

4.32%

9.4

其它

万元

24251.97

30.11%

10

劳动定员

380

其中:

生产工人

327

管理和技术人员

35

服务人员

18

11

劳动生产率

11.1

水泥与矿渣微粉生产工人生产率

t/人·a

21097

11.2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生产工人生产率

m3/人·a

11111

12

单位产品电耗

12.1

吨水泥综合电耗

kWh/t

35.8

12.2

吨矿渣微粉综合电耗

kWh/t

44

12.3

每m3商品混凝土综合电耗

kWh/m3

1.56

13

技术经济指标

13.1

年销售收入

万元

107780.72

生产期平均

13.2

年总成本

万元

91593.19

生产期平均

13.3

年增值税及附加

万元

5592.16

生产期平均

13.4

年利润总额

万元

10595.37

生产期平均

13.5

年缴纳所得税

万元

3496.47

生产期平均

13.6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16.95

税前

13.7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12.40

税后

13.8

全投资回收期

6.45

税前,含建设期

13.9

全投资回收期

7.75

税后,含建设期

13.10

投资利润率

%

11.84

13.11

投资利税率

%

18.09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高炉矿渣是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废渣,是以硅酸钙为主的熔融物,经水淬冷凝为粒状物。

其化学成份主要是Si02、CaO、A1203、Fe203等,与水泥熟料一样,具有潜在的水化活性,而活性的大小与化学成份及水淬产生的玻璃体含量有关。

但其必须在碱性激发下才呈现活性。

长期以来,矿渣主要被水泥生产企业,尤其是立窑水泥生产企业作为加速水泥熟料中的游离钙消解,降低水泥成本、增加水泥产量等目的,作为混合材来使用。

目前,我国虽然在水泥生产总量上已跃属世界第一位,但是大小水泥、立窑、回转窑水泥比例严重失调,水泥结构极不合理,水泥质量的总体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对水泥工业结构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大力实施“上大压小”的政策,自20XX年始,立窑水泥产量己减少了1亿多吨,也就意味着混合材掺量减少3000多万吨,而其中大部分为矿渣则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高炉矿渣需求量的下降,使高炉矿渣的来源变得丰富。

加之近年来钢铁行业发展迅速,也要为矿渣处理寻找新的出路。

另一方面,由于矿渣与水泥熟料相比具有玻璃体含量高,易碎难磨的物理特性,和水泥熟料一起粉磨时,难以磨细,影响了其潜在活性的发挥。

因此,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兴起了矿渣单独粉磨的生产工艺,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实验表明:

只有将矿渣磨至比表面积350m2/kg以上时,活性才能得到激发,且比表面积越高,活性越好,甚至可以超过水泥的活性。

另外,矿渣微粉掺入混凝土后,可以降低混凝土集料(沙、石等)热化反应引起的混凝土体积膨胀开裂;矿渣微粉内较多的钙钒石结晶,能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降低氯离子的渗透,形成对钢筋的防腐保护层;矿渣微粉降低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及可溶性氢氧化钙的含量,减小由于硫酸盐等被侵蚀引起的混凝土膨胀,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泵送、坍落度损失等工作性,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耐蚀性和耐磨性。

尤其适合配置高标号、高性能的混凝土。

矿渣微粉是高炉矿渣经烘干、粉磨至适当细度的粉体,凭借其优良性能,成为优质的混凝土掺合料和水泥混合材。

近年来世界上的美、英、日、加等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都有各自的产品标准。

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地也相继在一些重大工程中采用了矿渣微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也于20XX年12月颁布实施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渣微粉》国家标准。

矿渣微粉的诸多优良性能也为越来越多的混凝土制造商和建筑商所赏识。

我国建材工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

大力发展混凝土搅拌站,推广矿渣和粉煤灰的超细粉磨,根据市场需求配制水泥和高性能的混凝土。

而高性能的混凝土中除了有水泥、集料、高效减水剂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

至今,国际上通行的矿物细掺料就是矿渣微粉。

矿渣微粉的使用改善、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减小了建筑物的造价,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据统计,20XX年全国工业废渣为7.4亿吨,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占地5~6万公顷。

我国是世界上头号产煤大国,20XX年粉煤灰排放量达1.4亿吨,加上高炉矿渣、钢渣等,预计通过化学活化和机械活化每年可得具有胶凝性的固体废渣4亿吨左右。

我国开发利用工业废渣己有几十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比起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废渣利用率仍不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对废渣的利用市场。

XXXX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根据自身的各种优势及发展需要,经过认真仔细的市场调查,为了适应XX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市场形势,同时也为了使公司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吸取有关钢铁公司建设矿渣粉生产厂的经验,决定投资建设200万t/a水泥与300万t/a矿渣微粉粉磨生产线、100万m3/a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第三章市场分析

我国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国散装水泥工作者,以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方针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奋进,真抓实干,发展散装水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是我国大、中城市发展散装水泥的必由之路。

水泥散装化对于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粉尘排放、提高工程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它是实现水泥清洁生产有效途径,水泥散装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文明生产水平。

与国际上先进水平相比,散装水泥发展我国仍处在初级阶段,水泥的散装率仍然很低,工业化国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基本实现了水泥散装化(散装率达70%以上)。

到20XX年末,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已经达到6.36亿吨,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66倍;全国平均散装率达到45.82%,比1978年的14.8%提高了31个百分点。

其中,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的水泥散装率分别是96.11%、95.56%、95.0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一五”时期是散装水泥发展最快的时段。

20XX-20XX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每年平均增长24.68%,水泥散装率每年平均提高3.35个百分点,实现了散装水泥量、率的同步快速增长。

从区域发展情况看,东部散装水泥供应占全国总量的56%;但中西部散装水泥发展很快,内蒙等省区散装水泥发展也较快。

中西部散装水泥的快速发展,为缩小我国散装水泥区域发展差异做出了积极贡献。

散装水泥物流设施设备能力快速提升。

目前全国散装水泥综合运输能力达6.4亿吨,综合发放能力6.07亿吨。

比20XX年分别增长了352%和252%。

加快散装水泥发展是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十一五”期间,我省建设部门不断破解发展难题、规范行业发展,促进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的形成,有力支持了全社会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

在散装水泥健康发展的同时,作为散装水泥产业链重要组成部分的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也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果。

3.1产业政策逐步完善,立法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发展散装水泥对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国家20XX年“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写进了《循环经济促进法》。

把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明确了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法律地位。

为配合国家推动散装水泥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发展的政策法规。

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了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部分地区还制定、颁布了使用预拌砂浆的相关地方规章。

产业政策的完善,立法工作的突破,使散装水泥行政管理的协同力度得到增强,社会地位认知度迅速提升。

3.2散装水泥行业协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推动我国散装水泥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始终保持了散装水泥管理机构的健全。

目前已有73%的省级机构、58%的地(市)级机构和50%的县(市)级机构由自收支事业单位调整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进一步稳定了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和干部队伍。

各级散装水泥行业协会发挥桥梁、纽带、参谋、助手作用,积极配合政府做好行业管理有关工作,及时反映行业需求并开展相关服务。

经过多年的推动与发展,我国专业化的散装水泥产、运、储、用等环节构成的产业和技术链已初具规模。

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散装水泥发展格局已逐步形成,发展模式也更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基础。

新时期,我国散装水泥事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困难,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争取“发散”和“禁现”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一)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散装水泥产业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国家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为散装水泥提供了发展平台

首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工作方针,并相应出台了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和消费的财政、金融政策。

(三)国家将保持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连续性,继续支持新型干法水泥适度发展,完成生产力合理布局;继续支持大型水泥企业集团的发展,努力提高生产集中度;加大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力度,使其加快退出市场。

(四)国家将继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建筑业也快步走向工业化、专业化、现代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用量不断增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场分散搅拌混凝土的小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因此,大力推广和运用予拌混凝土(又称商品混凝土)已成历史的必然。

混凝土予拌化是工业发达国家共同的成功经验,代表了混凝土生产的最新最先进水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是我国混凝土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全国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散装水泥发展格局已逐步形成后,发展模式也更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基础。

河北省的混凝土迅速发展,预制水泥构件,设施装备能力不断增强。

主要支撑点由预制构件板块转向为商品混凝土板块,成为散装水泥使用的重点。

截止20XX年底,全省拥有混凝土搅拌站193个,形成3961万立方米的搅拌能力;拥有散装水泥发放库461个,中转库65个,固定接收库528个;专用汽车988辆,混凝土搅拌车2081辆,混凝土泵车310辆,散装水泥流动罐1818个,专用车皮121节。

全年实际供应预拌混凝土1826万立方米,同比增加417万立方米,使用散装水泥增加量达167万吨,充分发挥了预拌混凝土商品化对散装水泥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为城市城区“禁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国家宏观政策的大环境,为商品混凝土项目建设提供了无限生机及广阔的市场。

今后几年,现代建筑业的发展,住房建设、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为散装水泥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提出,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为支持,充分发挥专项资金杠杆作用,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事业。

第四章技术可行性分析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预拌混凝土标准》GB/14902—20XX;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XX

水泥应符合GB50204的规定;

集料应符合JGJ52或JGJ53的规定(砂、石子、卵石);

拌合用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

外加剂应符合GB8076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复检应符合GB50119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矿物掺合料:

粉煤灰、矿渣粉、天然沸石粉分别应符合GB1596、GB/T18046、JGJ/T112的规定;

搅拌机应符合GB/T9142标准规定的固定式搅拌机;

运输车应符合JG/T5094标准规定;

计量设备应定期校验;

预拌混凝土质量要求:

强度:

应符合GB/T50081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坍落度:

应符合GB/T50080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见下表);

表4-1

规定坍落度

允许偏差

≤40mm

±10

50~90mm

±20

≥100m

±30

抗冻抗渗性能按GBJ82的有关规定进行;

氯离子含量:

由各组成材料计算求得;

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比活度按GB6566有关规定进行;

含气量:

砼含气量与合同规定值之差不应超过±1.5%;

交货检验试样应按GB50204规定进行。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XX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的。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的设计规定,强度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等十四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以1m3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kg,水180kg,砂690kg,石子1260kg;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

C:

S:

G=1:

2.3:

4.2,W/C=0.6。

表4—2常用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每立方混凝土材料用量kg/m3

混合比例

水泥

石子

C20

175

343

621

1261

0.51:

1:

1.81:

3.68

C25

175

398

566

1261

0.44:

1:

1.42:

3.17

C30

175

461

512

1252

0.38:

1:

1.11:

2.72

表4—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

水泥品种

混凝土等级

每立方混凝土材料用量kg/m3

坍落度mm

抗拉强度N/mm2

配比

水泥

7天

28天

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

1:

2.45:

4.12:

0.65

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

1:

2.40:

3.60:

0.65

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

1:

1.95:

3.05:

0.56

P.O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

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

1:

2.28:

3.71:

0.61

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

1:

1.82:

3.23:

0.51

此试验数据为标准实验室获得,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4,碎石为5~31.5mm连续粒级。

各等级混凝土配比也可以通过掺加外加剂来调整。

第五章原料来源、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5.1项目建设条件

5.1.1原、燃料

(1)熟料

本项目年需177.3万吨熟料,由XX本地水泥公司供应,汽车运输进厂。

(2)矿渣

本项目年需要矿渣356.5万吨(以含水15%计),由本公司和工业区的其它钢铁公司提供,汽车运输进厂。

(3)粉煤灰

本项目年需要粉煤灰10.6万吨,由本地电厂提供,汽车运输进厂。

(4)石膏

本项目年需石膏10.4万吨,由山西等地区供应,火车运至丰南火车站,再由汽运运输进厂。

(5)石灰石

本项目作为水泥混合材用石灰石年需要量4.1万吨,由XX本地供应,汽运运输进厂。

(6)石子

本项目混凝土搅拌站年需石子122.7万吨,由当地供应,汽车运输进厂。

(7)砂子

本项目混凝土搅拌站年需砂子68.6万吨,由当地供应,汽车运输进厂。

(8)燃料

本项目矿渣微粉生产时需要的燃料利用本公司产生的高炉煤气,年需要量7.31×108Nm3,可保证供应。

5.1.2电源

本项目电源引自本公司变电站,以10KV专线供电,供电电源可靠。

5.1.3水源

本项目用水由本公司供水管网供应,水量充足,水质良好,能满足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的要求。

5.1.4建设场地

本项目厂址位于小集镇工业区,拟选在钢铁基地北侧,本项目场地面积为86.67公顷,合1300亩。

5.1.5交通运输

工业园区东距秦皇岛120公里,西距天津180公里,南距XX80公里,靠近京哈铁路及天津、秦皇岛、京唐三大港口,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5.1.6地震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5.1.7气象资料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冬季2℃夏季29℃

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冬季-3℃夏季37.1℃

室外风速:

冬季0.9m/s夏季1.1m/s

最热月平均温度:

25.1℃

最冷月平均温度:

-7.3℃

极端最高温度:

38.9℃

极端最低温度:

-28.7℃

夏季通风计算温度:

29℃

年降水量:

689.3mm

日最大降水量:

365.4mm

最大风速:

3.3m/s

夏季风向及频率:

SW6%

冬季风向及频率:

NW18%

全年主导风向:

NW8%

最大冻土深度:

1.00m

最大积雪深度:

35cm

冬季室外相对湿度:

63%

夏季室外相对湿度:

73%

年最大相对湿度:

100%

年最小相对湿度:

22%

5.2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本项目分为水泥、矿渣微粉粉磨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两部分。

5.2.1水泥与矿渣微粉粉磨

5.2.1.1工艺设计原则

(1)以“生产可靠、技术先进、节省投资、提高效益”为宗旨。

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和设备,同时尽量采用露天化布置,降低工程投资。

(2)优化设计,努力做到工艺流程顺畅,生产车间布置紧凑,尽量节省用地。

(3)选用高效可靠的除尘设备,确保净化后的废气排放达到国家环保标准要求。

5.2.1.2建设规模及产品组成

水泥与矿渣微粉粉磨分为水泥粉磨、矿渣微粉粉磨以及水泥、矿渣微粉混合搅拌三部分。

其中:

水泥粉磨能力为200万t/a,矿渣微粉粉磨能力为300万t/a,部分水泥与矿渣微粉混合搅拌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本工程最终产出以下产品:

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50万t

P.S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

250万t

S95矿渣微粉:

200万t

产品品种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5.2.1.3物料平衡计算

根据产品品种,水泥磨产量设计为150~160t/h.台,磨机年利用率76.1~71.3%,矿渣立磨产量设计为140t/h.台,磨机年利用率81.5%。

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配比为:

熟料:

石膏:

粉煤灰:

石灰石=81:

5:

12:

2。

P.S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

熟料:

石膏:

粉煤灰:

石灰石:

矿渣粉=54:

3:

1.8:

1.2:

40。

全厂物料平衡见物料平衡表(表5-2)和物料平衡汇总表(表5-3)。

5.2.1.4各种物料的储存方式、储存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