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1321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docx

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语文试题

2018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六)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全球关系,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试图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人类整体性困境也同时出现,其解决必须有赖于一个整体性的方案,更需要各民族国家求同存异。

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时代新诠释。

从本质上看,它是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的全球观。

其实,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亘古有之,这种观念以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为标准来评判其它文化的优劣,并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

历史上它曾间接或直接导致了近代之后世界纷争和冲突。

之后,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和有序竞争成为了国际秩序的主流,维护人类共同价值已成为文明发展的诉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

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哲学表达。

形成人类命运的理论需要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长久的历史经验做支撑。

中国数千年文明虽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保持着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

维持这种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凝聚力,来自于中国哲学中“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和而不同”的中道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文明提出的。

从实践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

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这决定了它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

全球交往的历史证明,一旦用强制性手段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向一些强势文化提供了执行者和法官的角色,使得霸权主义有可乘之机。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促进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这些都要靠各民族国家的协商、交流和自律来完成。

当前,在全球化发展大势中,中国致力于公平互惠的全球贸易规则的达成,致力于地区合作的共赢。

有赖于这种不懈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广泛凝聚共识,并已经开始对全球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

(选自邹广文、刘文嘉《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希望各民族国家求同存异。

B.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只反对种族中心主义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的霸权做法。

C.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维护人类共同价值的诉求,可实现人类整体的安全和进步。

D.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因为世界文明主动接受且认可中国传统哲学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开头由“以往的全球观”引出一种全新全球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重点阐述这一全球观是时代的要求。

B.材料中间部分紧承第一段内容,从三个方面分别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蕴,使读者进一步认识人类命运共同。

C.材料中间三段的内容实质上解决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为什么是中国提出”和“怎么做”的问题。

D.整个材料按照“总分”的基本逻辑关系进行论述,最后一段从现实角度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可行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人类的全球性困境,弱肉强食的观念往往只能导致对抗、挑动战争,这不符合“天下一家”的世界观。

B.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全世界被广泛地接受认可,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也将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

C.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使中国数千年文明始终保持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还可为今天全球的很多问题提供启示。

D.一旦强制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隐性地取消了彼此的平等地位,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反对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京口漫笔

岑桑

前些日子,乘便游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镇江。

走马看花,也只浏览了江边的北固山、金山和江上的焦山。

三座山各有特色:

北固英挺昂藏,雄峙岸边,气势凛然;金山胜在绮丽诡奇,山上的江天古寺,恍如幻化而成,只消看它一眼,便会马上被它吸引到白蛇故事里去;焦山则以端庄俊秀见长,据说这是东汉末年隐士焦光的隐居处,江边芦花正茂,似觉烟霭迷离,远远看去,江水泱泱,焦山在芦丛里穆然而立,超绝极了!

这几座山,古迹随处皆是,但是赝品和牵强附会之说也多,亦是一趣。

北固山甘露寺有一块大石头,上刻“狠石”二字。

传说当年曹操领大军直下江南之际,诸葛亮曾与孙权骑在这石上,共议拒曹之计。

其实,这石头是后人安上去的,陆游在《入蜀记》中已指出过这“狠石”是件赝品。

又据说金山的中冷泉,泉水既甘且洌,被认为是“天下第一泉”。

有人把这泉水说得神乎其神,说饮过之后,“胸腋间皆有仙气”。

如今金山江天寺里有一口井,并旁有一块刻着“天下第一泉”的碑石,人们说这就是中冷泉了。

其实真正的中冷泉在金山西南边的野外。

又是赝品!

知道了这许多赝品和胡诌,访古寻幽的心情就大减了。

真正使我心旷神怡的,还是那美不胜收的如画江山。

在山上,在江边,目睹如此宏伟瑰丽的大地,气象万千的河川,心中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禁不住又一次沸腾起来。

但是,游到焦山,有个遗迹却使我感慨万端。

在焦山定慧寺山门的一堵石墙上嵌有一板黑油油的碑石。

在这碑石上,赫然有被炮火轰打过的痕迹。

碑石在中弹的地方脱了一大块,作花瓣形向四面散开。

这无疑是经历过浩劫的遗迹了。

渡我们过江的老艄翁说:

“这伤疤,比我老多啦!

从前听人家说,这是夷鬼打的呢!

老艄翁的答话,让我把碑石上的伤疤,同一百二十多年前鸦片战争的镇江之役联系起来。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间,英国侵略者攻陷吴淞后,随即溯江而上,追逼江宁。

朝廷里的那些“顶戴们”还在筹划如何乞和之时,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最后一役,便在镇江这个山明水秀的小城打响了。

那是多么壮烈的一役啊!

镇江守将海龄旗下的一千多兵卒,在老百姓的支援和配合下,只凭弓箭、刀剑、矛戟和少量的土枪土炮,与拥有压倒优势的火力装备的一万五千余英国海盗,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勇士们前仆后继,死而后已,无比英勇顽强,使侵略者遭受了极大损失。

英寇中的一个头目在事后还犹有余悸地招认,他们在镇江之役所遭受到的损失,比起侵华战争的以往任何一役还要惨重。

事实确实如此。

如果当年中国人民这种斗争精神和无可估量的巨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那么,鸦片战争的结局,就决不会是后来史书上所载的那么一回事了。

据那个狂妄至极的著名刽子手——英寇头子宾汉后来说,他们在镇江之役中遇到了“出乎意外”的坚决抵抗。

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曾经十分轻松愉快地追述这样一段插曲:

“这次协议期间,我们的军营中曾发生一些小声音。

中国人变得格外地害怕。

三四个受惊的不同颜色的‘顶戴们’摇着白旗,声嘶力竭地喊:

和平!

和平!

和平!

”这段文字,显然溶进了宾汉大佐的笑意。

那是嘲弄的笑,讥诮的笑。

在这部刽子手的供状中,到处都流露出占有的欲望与掠夺的豪情。

当然,那些“顶戴们”对此是不知也不以为羞耻的。

还是把文章拉回那弹痕累累的碑石上来吧!

离开焦山山门的时候,我们都禁不住把那碑石之上的千真万确的弹痕摩挲再三。

回途中,我站在船头瞭望,只见江流浩荡,横无际涯。

祖国苦难的历史已在这滔滔流水中沉淀了;而大江之上,仿佛还升起了历史上的英雄人民的面影……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集》)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寓意深刻的游记,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平易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

B.本文注重细节描写,“中弹的地方脱了一大块,作花瓣形向四面散开”一句的描写细腻,给读者很强的画面感。

C.全文依次按“古迹游”“古代传说”“近代史回顾”几个层次展开叙写,显得层次分明,并侧重写作者的观感。

D.全文作者的情感变化先抑后扬,因“赝品和胡诌”很多而兴致大减,后又因碑石痕迹中的感人故事而感慨万端。

5.“有个遗迹却使我感慨万端”中的“感慨”具体有哪些?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5分)

6.本篇散文在取材运笔方面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经济总量中的60%来自港口海湾地带,湾区的概念由此而来。

一般来说,湾区都需具备高度发达开放的经济、突出的海洋特征、优质的生活环境、集聚的创新资源以及区域内部高度融合等要素。

例如美国的纽约和旧金山两大湾区,以只占全国0.4%的土地,承载了美国约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国内六分之一的GDP,分布着50余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以及“硅谷”等世界科技创新高地。

早在2015年,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就达1.36万亿美元,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6500万标箱,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1.75亿人次,已经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是亚太地区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这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陈云贤《新格局新引擎》)

材料二:

全球四大湾区的数据对比表

指标(2015年)

东京湾区

旧金山湾区

纽约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大湾区

内地9市

香港

澳门

人口(万人)

4347

715

2340

6671

5874

732

65

GDP(亿万美元)

1.8

0.8

1.4

1.36

0.99

0.32

0.05

占地面积(万KM)

3.68

1.79

2.15

5.6

5.47

0.11

0.003

港口集装箱在吐量(万TEU)

766

227

465

6520

4494

2011

15

机场旅客吞吐量(亿人次)

1.12

0.71

1.3

1.75

1.0

0.69

0.06

第三产业比重(%)

82.3

82.8

89.4

62.2

54.6

90

89.5

世界100强大学数量

2

3

2

4

0

4

0

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量

60

28

22

16

9

7

0

材料三:

粤港澳大湾区要赶上国际一流湾区,需要做好创新引领工作。

比如寻求大数据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改造传统动能,培育新动能,这也都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另外,要把治理规则的制定提上日程。

新的技术、新的产业、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都需要有科学的治理规则和标准。

要加快各个新业态、新行业的标准制定,否则必然产生野蛮生长现象。

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需要新科技,也需要新的生产标准,更需要新的市场规则,粤港澳大湾区离不开新标准、新规则的制定。

(《2017湾区经济发展国际论坛观点集萃》,《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7日)

材料四:

湾区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其开放性吸引着无数创业者和投资者,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动力源。

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民营企业可更好地对接海外先进技术、人才,增强有效供给。

同时,国内企业也可以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加速“走出去”。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难点,在于提高协调能力与形成合作机制。

要有效地促进各方相互合作,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规划与建设等可以先行。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说。

对于涵盖了9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粤港澳大湾区而言,推动多方形成合力瞄准共同利益寻找增量,形成一套有效的协调机制,是题中应有之义。

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邹新月认为,粵港澳大湾区内各个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不一,要根据各自特长来发展特色经济。

他建议,深圳可以参照旧金山的做法,主打科技金融,而广州最适合打造商贸中心和服务创新中心,建立债券交易平台和贸易平台,对整个湾区的金融资源进行优势补充。

(《83个关键词,寄语大湾区》)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湾区一般经济高度发达开放、海洋特征突出、生活环境优质、创新资源集聚以及区域内部高度融合。

B.海湾经济占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我国正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推进内地同港澳的互利合作。

C.早在2015年,粵港澳大湾区就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活力与潜力十足。

D.粵港澳大湾区要赶上国际一流湾区,需要寻求大数据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要利用大数据的功能。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美国的纽约和旧金山两大湾区具有湾区的典型特点,土地虽少,但人口总量、经济贡献量却不少,科技创新含量高。

B.东京湾区与纽约湾区相比,人口密度、GDP总量、集装箱吞吐量和机场旅客吞叶量更高,第三产业比重相差不大。

C.粵港澳大湾区中各个地区或城市的发展条件不同,大湾区与内地9市有人口与面积等优势,港澳则有第三产业与大学的优势。

D.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远远超过其它三个湾区的总和,可见粤港澳大湾区比其他大湾区经济更活跃。

E.粤港澳大湾区是对接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的重要载体,也是学习世界上其他湾区的重要窗口,它可以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9.根据材料内容,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你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辛雄,字世宾,陇西狄道人。

雄有孝性,颇涉书史,好刑名,廉谨雅素,不妄交友,喜怒不形于色。

释褐奉朝请。

父于郡遇患,雄自免归,晨夜扶抱。

及父丧居忧,殆不可识,为世所称。

清河王怿为司空,辟户曹参军,摄田曹事。

怿迁司徒,仍随授户曹参军。

并当烦剧,诤讼填委。

雄用心平直,加以闲明,政事经其断割,莫不悦服。

先是,御史中尉元匡复欲舆棺谏诤,尚书令元澄劾匡大不敬,诏恕死为民。

雄奏理匡曰:

“窃惟白衣元匡,历奉三朝,每蒙宠遇。

高祖赐之以匡名,陛下任之以弹纠。

刚毂忠款,群臣莫及;骨鲠之迹,朝野共知。

先帝已容之于前,陛下亦宜宽之于后。

”未几,匡除龙骧将军。

右仆射元钦曰:

“至如辛郎中才用,省中诸人莫出其右。

”孝昌元年,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城南叛。

时遣大都督延明督临淮王或讨之,盘桓不进。

乃诏雄辅太常少卿元诲为使,持节,乘驿催军,有违即令斩决。

寻转吏部郎中,迁平东将军,郎中如故。

上疏曰:

“帝王之道,莫尚于安民,安民之本,莫加于礼律。

礼律既设,择贤而行之,天下雍熙,无非任贤之功也。

”书奏,会肃宗崩。

未几,诏雄以本官兼侍中、关西慰劳大使。

将发,请事五条:

一言逋悬租调,宣悉不征。

二言简罢非时徭役,以纡民命。

三言课调之际,使丰俭有殊,令州郡量检,不得均一。

四言兵起历年,死亡者众,见存者老,请假板职,悦生者之意,慰死者之魂。

五言丧乱既久,礼仪罕习,如有闺门和穆、孝悌卓然者,宜表其门闾。

”帝从之。

永熙三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诸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节选自《魏书·辛雄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熙二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请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B.永熙二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请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C.永熙二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请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D.永熙二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请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释褐:

指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科举时代称新进士及第授官。

B.白衣:

白色衣服,古代平民服,即指平民,但不能指被罢免官员的身份。

C.持节:

“节”指“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的凭证,使臣奉命出行常执符节。

D.崩:

即“驾崩”,中国古代帝王或皇太后之死的专称,诸侯之死叫“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雄性情雅静,为人孝顺。

父亲生病时,辛雄辞官回家,早晚料理;父亲去世守丧期间悲伤得模样几乎都变了,被时人称赞。

B.辛雄谙习政务,公正处理。

他做户曹参军时,对于烦琐的部门事务,能做到平心正直、公断合理地处理,无不使人心悦诚服。

C.辛雄为人正直,敢于进谏。

面对元匡因想抬着棺材进宫死谏而被弹劾之事,辛雄历数元匡的忠义与率直,元匡非常感谢他。

D.辛雄心怀百姓,关心苍生。

他担任关西慰劳大使出发前,上奏朝廷请求减免租税、免除一些徭役等,以缓解战后百姓的负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礼律既设,择贤而行之,天下雍熙,无非任贤之功也。

(5分)

(2)丧乱既久,礼仪罕习,如有闺门和穆、孝悌卓然者,宜表其门闾。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王四十五归①东都②

徐铉

海内兵方起,离筵泪易垂。

怜君负米③去,惜此落花时。

想忆看来信,相宽指后期。

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

【注】①“四十五”是在兄弟(包括从兄弟)中的排行,“王四十五”是徐铉的朋友。

②东都:

江都府,即今江苏扬州。

③负米:

指孝养父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紧扣题目,先写送别的天下形势,一个“方”字,自然引出“泪易垂”。

B.王四十五是为了赡养父母而不得不与作者离别,作者被他的孝心感动。

C.“落化时”点明离别的时间,落花时节本应逢君,如今却要分离,乐景写哀情。

D.作者折柳相赠,离别之后柳枝向着南方,借向南之枝,表达作者此时的心情。

E.本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四句实写离别之境,后四句遥想别后之思。

15.全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受上赏与中赏的两种情况分别是:

“”和“。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典故痛惜北方沦陷区的宋朝百姓已经安于北方异族的统治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本学期初,话剧社的同学们通过展示才艺、展览装备、展现技能等各种方法吸引新生加盟,出奇制胜其它的社团,吸纳了最多的成员。

②爱书的人们,在书展现场得到最大的尊重。

上海书展没有繁文缛节,只在书展闭幕时,出版人、志愿者、活动负责人会站在书展会场出口处,夹道欢送读者。

③邓小平同志曾说,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牢不可破,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就不再发展,终结了真理,而是指它“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④春节过后,人才的流动更加频繁,很多人成为了换一个工作环境,或为了更好的薪资,往往会选择“跳槽”,通过改弦易辙以求更好的发展。

⑤本场比赛因为缺少实力球员的上场,整个场面沉闷,乏善可陈,更不要说出现精彩的进球或争抢亮点,观众大有上当受骗之感。

⑥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虽是英文,但仍然使我感受到了优雅音韵、浑融意境,让人心中不由地感慨:

古诗译成英文也可以这样美轮美奂。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刚刚过去的“双11”活动中,阿根廷姑娘德尔巴趁着中国网购促销活动之机,在“速卖通”上为一家老小购买了中国生产的毛衣、帽子和换季衣服。

B.科幻文学关乎人类的生活,不仅是一个文化命题,更是一个技术命题,随着中国科幻文学在国际文坛逐渐绽放异彩,将有更多的使命等待中国作家去承担。

C.六盘水位于贵州省西部乌蒙山区,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19.7℃,气候凉爽舒适、空气滋润清新,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

D.在共享单车等交通新业态推动下,人们出行开始向慢行回归,与之相呼应的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已开始规划并建设城市慢行系统。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哲人有言,“人的天性像是野生的花草,读书像是修剪移栽。

”某种意义上,读书给人带来的,除了知识的增长,。

成就大学问,实现“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的人生追求,或许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够达到的,但读书所带来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却是每一个人可以追求的。

A.更重要的恐怕是提炼和升华心境

B.更重要的恐怕是心境的提炼和升华

C.心境的提炼和升华恐怕是更重要的

D.提炼和升华心境恐怕是更重要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小粒咖啡应种在海拔800~1800米的山地上,海拔太高则味酸,海拔太低则味苦。

云南小粒咖啡多种植于海拔1100米左右的河谷地区,所以,①。

从气候条件上看,云南光照时间长,既②,又有利于咖啡养分的积累,所以云南小粒咖啡所含的有效营养成分高于国外的许多咖啡品种。

总之,③,使云南咖啡形成了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的独特风味。

21.请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根据漫画内容写一首五言四句打油诗。

要求:

揭示漫画的内容或旨意,基本符合绝句的要求,二、四两句末字要押韵。

(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60分)

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强者乘势而进。

(《盐铁论》)

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论语》)

③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

④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孟子》)

对于以上言论,你有怎样的感想?

请选择其中的两句立意,体现彼此的某种关系。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1.A(B项,“只反对”缩小范围,据第2段的意思,“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是整体上反对种族中心主义;C项,“可实现人类整体的安全和进步”犯了未然与已然关系的错误,据原文第一段“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和原文最后一句话“已经开始对全球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说“可实现”有点过于武断;D项,因果不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国传统哲学”关系方面的原因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

而不是“世界文明主动接受且认可”。

2.D(“总分”不正确,应是“总分总”,第1段提出问题,第2-4段分析问题,第5段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现实可行性,是前面分析完后的结论,属于总结问题。

3.B(据材料第二段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的超越,并不是取代,而且“种族中心主义”是否消失跟很多因素有关。

4.D(“先抑后扬”错,作者的情感变化应是起伏变化的,开头对“三山”的描写可见其游览兴致之高,而对“赝品和牵强附会之说”亦觉有趣,听多了才兴致减少,最后看到碑石痕迹又赞美与愤恨齐生。

5.①对碑石上痕迹真实性的肯定;(1分)②对近代史上英勇抵抗外侵的军民的热情赞颂;(2分)③对侵略者和卖国者的愤恨与批判。

(2分)

6.答案形式一:

①虚实结合(古今对应)(2分)②文章开头实写,交代“三山”的特点;接下来谈“赝品和胡诌”,属虚写;接着又回到现实,写眼前壮美景色;继而由今及古,写镇江保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