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1421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考题

2012年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A.传承文化

B。

培养人

C.传递生产知识

D.传递生活经验

2《学记》中主张“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

B.启发诱导

C.循序渐进

D.知行统一

3二十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4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的规定,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任命、聘用等,反映了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独立性

5。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这是中国古代什么观点的代表()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人本论

6.教育具有的特殊功能是()

A.社会性规范

B.即时价值

C.延时价值

D.加速个体发展

7.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C.受教育者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综合实践相结合

8.以下哪一项不是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A.生命健康

B.人身安全

C.心理健康

D.人格尊严

9.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生动活泼发展

B.个体发展

C.自主发展

D.人格发展

10.在培养目标上,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

A.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B.异中有同,特点突出,差异鲜明

C.标准统一,重点突出,特色各异

D.同中有异,个性突出,特色鲜明

11.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是因为教学始终具有()

A.思想性

B.活动性

C.教育性

D.渗透性

12.苏格拉底著名的“产婆术”符合哪一条教学原则()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3.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教师除了给学生补课外,对辅导工作的总的要求一般是()

A.教师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B.启发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途径

C.把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D.要求学习好的学生对有困难学生进行辅导

14.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组织形式

B.教学途径

C.教学结构

D.教学方式

15.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

请辨别以下哪一项不是德育所具有的特性()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统一性

D.继承性

16.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

我们称之为()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7.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是贯彻了哪一条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一致性、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8.德育方法中的说服法包括()

A.讲解、谈话、报告、参观

B.讲解、谈话、讨论、参观

C.讲解、谈话、示范、参观

D.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19.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我们称之为()

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20.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以下哪一项不是()

A.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

B.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

C.班主任的权威、地位和职权

D.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二、填空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______的过程。

2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二是教育__________。

24.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__________的教育。

25.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主要受到遗传、成熟、环境和__________的影响。

26.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__________、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27.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这意味着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__________。

28.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__________的关系。

29.素质教育倡导__________,强调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30.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__________的职业。

32.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__________的研究。

3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可以分为讲述、讲解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34.教学目标,有教学内容的目标,有__________的目标。

这两个不同维度的目标并不是互相游离的。

而是相互交叉的。

测验就是要考查教学是不是实现了两个维度目标的交叉。

35.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英国教育技术学家渡西瓦尔提出两种基本策略,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和以__________的策略。

36.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__________和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37.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

38.备课内容包括:

钻研教材、__________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39.德育的模式有认知模式,__________,社会模仿模式等。

40.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2.教学的一般任务。

43.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44.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45.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

46.有个初三的学生,英语考试得了97分,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却对家长说:

“你儿子考了97分,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另一个学生平时成绩不好,这次考了一个95分,老师也不高兴,因为有个平时成绩比他好的同学这次考了92分,老师批评这个同学时说:

“某某都考了95分,你为什么不能考好?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制造了大量的自卑者。

请用教学中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等理论进行分析。

五、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47.彭老师在给学生上阅读课时,突然,有学生兴奋地喊起来:

“哇,好大一只鸟啊!

”同学们立刻把目光都移向了窗外,好奇地问:

“在哪儿啊?

”显然,他们的注意力转到教室外那只大鸟上。

彭老师灵机一动,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急切地问:

“在哪里?

”彭老师顺着孩子们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只漂亮的大鸟,大鸟受了惊,飞走了。

同学们只好回到座位上,意犹未尽,彭老师见状打开了话题:

“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这只鸟啊?

”“因为很好看,因为它长得很大,很美丽……”学生们争先恐后说个不停,顿时又变得兴趣盎然。

下课铃响了,彭老师笑眯眯地对学生们说:

“今天晚上的抄写作业取消了,回家后每人写一篇短文,描述你们看到的那只大鸟,并把自己看鸟的心情写进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相关资料,明天在课上我们一起交流。

”请用相关教育原理对彭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A5.A6.D7.A8.D9.C

10.A11.C12.C13.B14.A15.C16.B17.B18.D

19.A20.C

二、填空题

21.非制度化

31.实践性

22.教育问题

32.学科

23.再生产科学知识

33.讲演

24.开放式

34.心理操作和发展

25.个体实践活动

35.学生为中心

26.班级授课制

36.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27.独立的倾向

37.知、情、意、行

28.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38.了解学生

29.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

39.体谅模式

30.个体社会化

40.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三、简答题

4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受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的质量。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2.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3.学科素养:

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了解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了解学科发展脉络。

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专业素养: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4.第一,安排课程表。

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第三,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第四,确定相应的教学模式。

第五,对具体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

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45.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四、论述题

46.

(1)学生享有身心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

(2)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有知识上、智力上的影响,更有思想和人格上的影响。

(3)教师管理上的专制、权威导致学生的被动和消极态度,只会制造大量的自卑者。

五、情境分析题

47.

1.彭老师的做法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A.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B.利用教学机智,把突发事件转化为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C.适当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D.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2.彭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以下几方面积极意义

A.及时调整教学安排,抓住学生的兴趣

B.因势利导,适当地改变教学内容和进程

C.及时化解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D.将突发事件巧妙转化为积极有用的课程资源

2012年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非制度化教育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较为激进的教育理论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

A.帕森斯

B.伊里奇

C.杜威

D.布鲁纳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中国古代的()

A.《论语》

B.《礼记》

C.《学记》

D.《孟子》

3.在现代社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领导权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的控制人

D.文化权威者

4.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共同制约着教育的()

A.性质

B.结构的变化

C.内容和手段

D.教育者的观念

5.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动力存在不同观点。

在以下罗列的研究者中属于外铄论者的是()

A.弗洛伊德

B.格塞尔

C.华生

D.威尔逊

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是按照从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发展的,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一规律()

A.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B.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C.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D.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7.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D.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8.卢梭认为理想中的人是一个自然天性获得了自由发展的人,在教育目的观上属于()

A.社会本位论

B.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统一论

C.伦理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9.使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A.自然成长

B.训练

C.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D.教师的严格要求

10.“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是教育发展史上影响较大的关于师生关系的两种主张,“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布鲁纳

C.杜威

D.凯洛夫

11.在教育发展史上,最早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泰勒

12.学校组织的艺术团队活动是属于()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工具型课程

13.以下对教学过程基本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C.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4.以下与孔子主张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相一致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可接受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5.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在实际教学中,有单一课和综合课之分.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一门学科应完成的任务类型数

B.一单元课程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

C.一周课程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

D.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

16.如果一个测验能够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我们就可以说这一测验具有一定的()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7.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其关键因素是()

A.知

B.情

C.意

D.行

18.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社会交往模式

19.提出“平行影响”教育思想的著名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马卡连柯

D.巴班斯基

20.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A.了解、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D.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___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22.《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____的原则。

23.学校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政治、道德要反映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国家的这种要求主要通过制定____、规定政治思想教育内容及相应的考试评价手段等来实现。

24.20世纪20年代有研究者试图以实证的研究证明教育的经济贡献,但教育对生产力贡献的认识,只有到了60年代,尤其是在____理论形成以后,才真正引起注意。

25.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6.人在身心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心理学上称为____。

27.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____作用。

28.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

29.要确立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和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就观念层面而言,要正确认识学生的____,树立现代的学生观。

30.在我国的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中规定未成年学生享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其中,____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31.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____。

32.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

其编订目的在于____国家级课程的内容。

33.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多样性与____的统一。

3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5.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____、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6.选答型试题要求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若干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____三种。

37.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____作用。

38.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

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和____。

39.____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40.舆论是指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正确的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____、同化、激励的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42.简述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

43.简述美育在普通中学的实施要求。

44.贯彻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45.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

46.“学生扬扬(化名),现为六年级学生,原来上课不专心,常捣乱,不完成作业,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同学对他敬而远之。

五年级时新来了一位邱老师担任班主任.认为应该多鼓励扬扬,让他建立自信。

所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常常对他表扬有加,尤其是在他有进步时,哪怕是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

一段时间后,效果果然明显,扬扬对自己的行为已能有所控制,自信心也大大增强。

但不久,扬扬又犯错误了,一是和许多劝他的同学吵上了,还说:

“邱老师经常表扬我的。

所以这次他也不会说我,我才不怕你们呢。

二是在一堂课上他屡次不遵守纪律,经多次‘激励式’的引导无效后.邱老师进行了批评,扬扬竟离开教室扬长而去。

”请运用教育理论评析邱老师的教育行为。

五、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47.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

“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

“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你认同老师的这种做法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A4.C5.C6.B7.C8.D9.C

10.C11.C12.B13.C14.C15.D16.B17.D18.A

19.C20.B

二、填空题

21.法律

22.循序渐进

23.教育目的

24.人力资本

25.能动性

26.年龄特征

27.评价

2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29.身份和法律地位

30.受教育权

31.某一门学科

32.补充丰富

33.共性

34.学科的逻辑系统

35.课外辅导

36.组配式试题

37.主导

38.人格感化

39.班级

40.感染

三、简答题

41.①阶级性;

②道统性;

③专制性;

④刻板性;

⑤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2.①过渡性;

②非正式性;

③多样性;

④互补性。

43.①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③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44.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45.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四、论述题

46.表扬与批评是学生评价中常用的两种方法,表扬是对学生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积极发展的方法。

批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思想作出否定评价。

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运用表扬与批评时要注意几点要求:

一是公平、正确、合情合理;二是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三是注重宣传与教育。

围绕表扬与批评的认识与运用要求,对案例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

五、情境分析题

47.认同

1.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做到了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2.这些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开动脑筋;让学生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让学生学会意义识记,收到了联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