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1718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docx

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

2014石景山高三(上)期末化学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下列电池属于二次电池的是(  )

A.锌银钮扣电池

B.氢氧燃料电池

C.铅蓄电池

D.锌锰干电池

A.AB.BC.CD.D

2.(3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O2的结构式:

O=C=O

B.葡萄糖和淀粉的实验式均为:

CH2O

C.N2H4的电子式: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3.(3分)下列分离方法中,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

A.萃取B.盐析C.重结晶D.蒸馏

4.(3分)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Na>MgB.碱性:

NaOH>KOH

C.结合H+的能力:

CO32﹣<Cl﹣D.还原性:

I﹣<Br﹣

5.(3分)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明矾在天然水中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B.SO2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它来漂白纸浆

C.单质硅具有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

D.Fe2O3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油漆

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OCH2COOH的缩聚物是

B.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

C.已知甲醛分子中各原子共平面,则丙烯醛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D.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的单体是1,3﹣丁二烯

7.(3分)将氨水分别滴加到下列4种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a中产生白烟

B.试管b中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

C.试管c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试管d中先有沉淀,后沉淀溶解

8.(3分)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流方向:

电极Ⅱ→

→电极Ⅰ

B.电极Ⅱ逐渐溶解

C.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

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Cl﹣向右池移动

9.(3分)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OH﹣含有的电子数目为9NA

B.1molCl2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C.室温下,1LpH=1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0.1NA

D.1mol

C所含中子数目为6NA

 

10.(3分)解释下列过程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于水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NaCl

Na++Cl﹣

B.用过量氨水吸收烟道气中的SO2:

SO2+2NH3•H2O═SO32﹣+2NH4++H2O

C.工业冶炼金属铝:

AlCl3(熔融)

Al+Cl2↑

D.向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的NaOH和Na2CO3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OH﹣+CO32﹣+2H+═HCO3﹣+H2O

11.(3分)下列物质的制备线索中,不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

A.NH3

NO

NO2

HNO3

B.浓缩海水

Br2

HBr

Br2

C.MnO2

Cl2

漂白粉

D.石油

乙烯

聚乙烯

12.(3分)已知:

某元素X的酸式盐(NaHX)溶液显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HX的电离方程式为NaHX═Na++H++X2﹣

B.HX﹣的电离程度小于HX﹣的水解程度

C.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OH﹣)+c(HX﹣)+c(X2﹣)

D.加水稀释,促进HX﹣水解,c(HX﹣)增大

13.(3分)实验:

①0.1mol/LAgNO3溶液和0.1mol/L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过滤;

②分别取少量①的滤液,分别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饱和Na2S溶液、饱和Na2SO4溶液,前者出现浑浊,后者溶液仍澄清;

③取少量①的沉淀,滴加几滴氨水,沉淀逐渐溶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②证明了①的滤液中含有Ag+,由此推断①的滤液中也含有Cl¯

B.实验②证明了该温度下Ag2S比Ag2SO4更难溶解

C.实验③的溶液中含有Ag(NH3)2+微粒

D.由实验③推测:

若在①的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沉淀也能溶解

 

14.(3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必要时可加热),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溶液①

固体②

溶液③

实验结论

A

稀硫酸

Na2CO3

Na2SiO3

非金属性:

C>Si

B

浓盐酸

MnO2

Na2S

氧化性:

Cl2>S

C

盐酸

CaCO3

C6H5ONa

酸性:

碳酸>苯酚

D

稀硫酸

Na2CO3

CaCl2

CO2不与氯化钙反应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8分)

15.(14分)由糠醛(A)合成镇痛药莫沙朵林(D)和抗日本血吸虫病(J)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最简单的Diels﹣Alder反应是

Ⅱ.RCHO+R′CH2CHO

+H2O(R、R′表示烃基或氢)

(1)B+X→C的反应类型是  ;B中的含氧官能团除了羟基外,还有  (填名称).

(2)①X的结构简式是  .

②C+Y→D是加成反应,推测Y的结构简式是  .

(3)E的结构简式是  .

(4)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

(5)H生成J的同时还有HCl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糠醛与苯酚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糠醛树脂(其原理与甲醛和苯酚反应类似),写出在酸性条件下糠醛与苯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10分)电子工业中,可用FeCl3﹣HCl溶液作为印刷电路铜板蚀刻液.某探究小组设计如下线路处理废液和资源回收:

请回答:

(1)FeCl3﹣HCl溶液蚀刻铜板后的废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

(2)FeCl3蚀刻液中加入盐酸的目的:

可以  ,又可提高蚀刻速率.

(3)步骤①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  .

(4)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4.7

7.0

1.9

沉淀完全时

6.7

9.0

3.2

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调节pH的范围是  .

(5)写出步骤②中生成CO2的一个离子方程式  (已知Cu2(OH)2CO3不易溶于水).

(6)写出步骤③生成Cu2(OH)2CO3的离子方程式  .

17.(12分)Cl2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25℃时将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气﹣氯水体系,该体系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已知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由图分析,用氯气处理饮用水时,pH=7.5与pH=6时杀菌效果强的是  .

②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多个含氯元素的平衡关系,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为  

(2)ClO2是一种新的消毒剂,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工业上还可用下列方法制备ClO2,在80℃时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NaClO3,然后与盐酸反应得到ClO2.电解时,NaClO3在  极(填阴或阳)生成,生成ClO3﹣的电极反应式为  .

(4)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l﹣、1molClOx﹣(x=1,2,3,4)的能量大小与化合价的关系如图16﹣2所示

①从能量角度看,C、D、E中最不稳定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18.(12分)已知:

2X(g)+Y(g)⇌aZ(g),T1温度时,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X和2molY,根据图示回答:

(1)a=  ;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

(2)平衡时,Y在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

(3)下列选项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字母).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B.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C.X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D.υ(X)正=υ(Z)逆

(4)其他条件相同时,若升高温度到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下列措施可以提高Y的转化率的是  (选填字母).

A.选择适当的催化剂B.分离出ZC.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

(5)X、Y、Z由C、H、O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信息如下:

物质

X

Y

Z

所含元素种数

1

2

3

分子中的电子总数

大于10

18

燃烧热(kJ/mol)

﹣285.8

﹣283

﹣726.5

①则Z的分子式为  .

②根据燃烧热数据分析,等质量的X、Y、Z充分燃烧,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填分子式).

19.(10分)某小组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实验步骤及记录如下:

Ⅰ.分别向盛有0.5gNa2CO3固体、0.5g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20℃),搅拌,测量温度为T1;

Ⅱ.静置恒温后测量温度为T2;

Ⅲ.分别加入10mL密度约为1.1g/mL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T3.

得到表1的数据:

表1

T1/℃

T2/℃

T3/℃

Na2CO3

23.3

20.0

23.7

NaHCO3

18.5

20.0

20.8

回答下列问题:

(1)Na2CO3溶于水显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根据试题后的附表判断:

步骤Ⅰ中Na2CO3、NaHCO3固体分别是全部溶解还是部分溶解  .

(3)分析表1的数据得出:

Na2CO3固体溶于水  ,NaHCO3固体溶于水  

(填“放热”或“吸热”).

(4)甲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得出:

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乙同学认为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并补做如下实验:

向盛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mL  ,搅拌,测量温度为22.2℃.

(5)结合上述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不能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C.Na2CO3、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

(6)丙同学为测定一份NaHCO3和Na2CO3混合固体中NaHCO3的纯度,称取m1g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变时,称其质量为m2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用代数式表示).

附表:

溶解度表

10℃

20℃

30℃

40℃

Na2CO3

12.5g

21.5g

39.7g

40.0g

NaHCO3

8.1g

9.6g

11.1g

12.7g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解答】铅蓄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属于可充电电池,可以反复充电放电属于可充电电池,是二次电池,锌银钮扣电池、氢氧燃料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完全放电后不能再使用,是一次电池,故选C.

 

2.【解答】A、有机物的结构式:

用短线表示出共用电子对,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O=C=O,故A正确;

B、实验式为各个原子最简整数比,葡萄糖的实验式为:

CH2O,淀粉的实验式均为:

C5H10O,故B错误;

C、肼是氮原子和氮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剩余价键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式为

,故C错误;

D、聚丙烯为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故D错误;

故选A.

 

3.【解答】A.萃取是利用溶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而进行分离,故A不选;

B.盐析是利用溶质在饱和盐溶液中溶解度较小进行分离,故B不选;

C.重结晶利用温度不同,溶解度变化大小不同进行分离,故C不选;

D.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异同分离,与溶解度无关,故D选;

故选D.

 

4.【解答】A.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为Na>Mg,故A正确;

B.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

K>Na,则碱性:

KOH>NaOH,故B错误;

C.酸性越强,对应酸的酸根离子的结合氢离子的能力越弱,酸性:

H2CO3<HCl,则结合H+的能力:

CO32﹣>Cl﹣,故C错误;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

Br>I,则还原性:

I﹣>Br﹣,故D错误.

故选A.

 

5.【解答】A、明矾只净水,不消毒,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是能和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故利用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正确,故B正确;

C、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光电池,故C正确;

D、Fe2O3为红色物质,则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D正确;故选A.

 

6.【解答】A、缩聚反应中羧基失去羟基,醇失去氢原子,故A错误;

B、乙醛和丙烯醛(

)的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一定不是同系物,故B正确;

C、丙烯醛为CH2=CH﹣CHO,乙烯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甲醛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故丙烯醛所有原子共平面,故C正确;

D、高分子化合物…CH=CH﹣CH=CH﹣CH=CH﹣CH=CH…,其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

,属于加聚产物,根据加聚产物的单体推断方法,凡链节的主链上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的高聚物,其合成单体必为一种,将两半键闭合即可其单体为CH≡CH,故D错误,

故选BC.

 

7.【解答】A、氨水与浓盐酸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所以试管a中产生白烟,故A正确;

B、氨水成碱性,遇红色石蕊试液变蓝,故B正确;

C、氨水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试管c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氨水与氯化铝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只与强酸强碱反应,不与氨水继续反应,所以只有沉淀生成,不会溶解,故D错误;

故选D.

 

8.【解答】A、电流与电子的流向相反,由正极到负极,即电极Ⅱ→→电极Ⅰ,故A正确;

B、电极Ⅱ上铜离子放电生成单质铜,应是有固体析出,而不是溶解,故B错误;

C、电极Ⅰ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Cl﹣向负极移动,则向左池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9.【解答】A、一个氢氧根中含有10个电子,所以1mol氢氧根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故A错误;

B、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自身转移电子,分别变为+1价和﹣1价,故1molCl2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故B正确;

C、室温的条件下,pH为1的H2SO4溶液,硫酸溶液中:

c(H+)酸×c(OH﹣)水=10﹣14;c(OH﹣)水=10﹣13mol/L,所以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3,故C错误;

D、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1mol

C所含中子数目为14﹣6=8mol,故D错误,故选B

 

10.【解答】A.氯化钠溶于水发生电离,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

NaCl=Na++Cl﹣,故A错误;

B.用过量氨水吸收烟道气中的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2NH3•H2O═SO32﹣+2NH4++H2O,故B正确;

C.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获得金属铝,正确的方程式为:

2Al2O3(熔融)

4Al+3O2↑,故C错误;

D.向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的NaOH和Na2CO3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OH﹣+CO32﹣+3H+═CO2↑+2H2O,故D错误;

故选B.

 

11.【解答】A、硝酸工业是利用氨气的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硝酸,即NH3

NO

NO2

HNO3,故A正确;

B、提溴的工艺是在预先浓缩并酸化的海水中,通入足量氯气发生氧化反应,然后使生成的溴与吸收剂SO2反应转化为氢溴酸以达到富集溴元素的目的发生还原反应,再通入适量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即浓缩海水

Br2

HBr

Br2,故B正确;

C、工业制漂白粉先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得到漂白粉,不是采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故C错误;

D、石油通过裂解可直接得到乙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即石油

乙烯

聚乙烯,故D正确;

故选C.

 

12.【解答】A、某元素X的酸式盐(NaHX)溶液显碱性,说明阴离子是弱酸阴离子,电离方程式:

NaHX═Na++HX﹣,故A错误;

B、X的酸式盐(NaHX)溶液显碱性,说明HX﹣水解大于电离,HX﹣的电离程度小于HX﹣的水解程度正确,故B正确;

C、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判断,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HX﹣)+2c(X2﹣),故C错误;

D、加水稀释促进水解,c(HX﹣)离子浓度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13.【解答】①0.1mol/LAgNO3溶液和0.1mol/L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说明生成氯化银沉淀;

②分别取少量①的滤液,分别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饱和Na2S溶液、饱和Na2SO4溶液,前者出现浑浊,说明生成硫化银,比氯化银更难溶的沉淀,后者溶液仍澄清,说明未生成硫酸银沉淀,此实验说明①过滤后溶液中仍然存在银离子;

③取少量氯化银沉淀,滴加几滴氨水,沉淀逐渐溶解,说明此过程中生成了更难电离的物质二氨合银离子,

A、依据分析可知:

实验②证明了①的滤液中含有Ag+,由此推断①的滤液中也含有Cl﹣,故A正确;

B、依据分析可知:

实验②证明了该温度下Ag2S比Ag2SO4更难溶解,故B正确;

C、依据分析可知:

实验③的溶液中含有Ag(NH3)2+微粒,故C正确;

D、由实验③推测:

银离子与氨气分子的络合,促进了氯化银的溶解,不能说明银离子与氢氧根也能发生类似络合,故D错误,

故选D.

 

14.【解答】A.稀硫酸和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硅酸,所以酸性硫酸>碳酸>硅酸,这几种酸分别是S、C、Si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非金属性S>C>Si,故A正确;

B.4HCl(浓)+MnO2

MnCl2+Cl2↑+2H2O中氧化性MnO2>Cl2,Cl2+H2S=2HCl+S↓中氧化性Cl2>S,所以得氧化性:

Cl2>S,故B正确;

C.盐酸和Ca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放出热量,盐酸易挥发,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HCl和CO2都能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所以不能据此判断酸性:

碳酸>苯酚,故C错误;

D.稀硫酸和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如果氯化钙溶液无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不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8分)

15.【解答】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B与X发生信息Ⅰ中的加成反应生成C,比较B、C的结构可知X为:

,C+Y→D是加成反应,根据D和C的结构可知Y为O=C=NCH3,A和E发生信息Ⅱ的反应生成F,F发生氧化反应,再酸化得G,根据G的结构可推知F为

,所以E为CH3CHO,H生成J的同时还有HCl生成,利用元素守恒可写出H生成J的反应方程式,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X→C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根据B的结构简式可知,B中的含氧官能团除了羟基外,还有酯基,

故答案为:

加成反应;酯基;  

(2)①X的结构简式是

故答案为:

②C+Y→D是加成反应,推测Y的结构简式是O=C=NCH3,

故答案为:

O=C=NCH3;

(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E的结构简式是CH3CHO,

故答案为:

CH3CHO;

(4)G的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有酚羟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③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有酯基,这样的异构体为苯环上连有﹣OH、HCOO﹣基团,它们可以互为邻、间、对的位置关系,所以共有3种,

故答案为:

3;

(5)H生成J的同时还有HCl生成,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6)糠醛与苯酚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糠醛树脂(其原理与甲醛和苯酚反应类似),所以在酸性条件下糠醛与苯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6.【解答】FeCl3﹣HCl溶液蚀刻铜板后的废液,发生2Fe3++Cu=2Fe2++Cu2+,得到氯化铜、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向废液中滴入过氧化氢将亚铁离子氧化成极易除去的铁离子,然后过滤得沉淀氢氧化铁和氯化铜溶液,将沉淀溶解于盐酸得到氯化铁,向滤液中加入碳酸氢钠得到碱式碳酸铜.

(1)氯化铁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3++Cu=2Fe2++Cu2+,铁离子可能过量,故答案为:

Fe3+、Fe2+和Cu2+;

(2)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所以加盐酸防止弱离子铁离子的水解,水解的方程式为:

Fe3++3H2O⇌Fe(OH)3+3H+,向其中加盐酸促使平衡逆向移动,

故答案为:

抑制氯化铁水解;

(3)加入氧化剂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但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氧化剂选择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

因为将Fe2+氧化成Fe3+,方便后续沉淀时除去;

(4)调节溶液的pH目的是使铁离子全部沉淀,铜离子不沉淀,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可知pH应为:

3.2~4.7,故答案为:

[3.2,4.7)或3.2≤pH<4.7;

(5)用碱式碳酸铜来调节溶液的PH,强制弱,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H++Cu2(OH)2CO3=3H2O+2Cu2++CO2↑,故答案为:

4H++Cu2(OH)2CO3=3H2O+2Cu2++CO2↑;

(6)滤液中弱碱的阳离子与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碱式碳酸铜,反应的方程式为:

2Cu2++4HCO3﹣=Cu2(OH)2CO3↓+H2O+3CO2↑,

故答案为:

2Cu2++4HCO3﹣=Cu2(OH)2CO3↓+H2O+3CO2↑.

 

17.【解答】

(1)①起杀菌作用的是HClO,由图象可知,pH=6.5时c(HClO)比pH=7.5时要大,HClO浓度越大,杀菌效果好,所以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

故答案为:

pH=6时;

②含氯的物质存在平衡的状态为氯气和水反应,次氯酸电离平衡,液态氯气和气态氯气的平衡等,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多个含氯元素的平衡关系,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为Cl2(aq)+H2O⇌HClO+H++Cl﹣;HClO⇌H++ClO﹣,Cl2(g)⇌Cl2(aq);

故答案为:

Cl2(aq)+H2O⇌HClO+H++Cl﹣,HClO⇌H++ClO﹣,Cl2(g)⇌Cl2(aq);

(2)ClO2是一种新的消毒剂,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结合原则守恒和电子守恒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Cl2+2NaClO2=2NaCl+2ClO2;

故答案为:

Cl2+2NaClO2=2NaCl+2ClO2;

(3)工业上还可用下列方法制备ClO2,在80℃时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NaClO3,氯离子失电子在阳极生成氯酸根离子,电极反应为:

Cl﹣﹣6e﹣+3H2O=6H++ClO3﹣;

故答案为:

阳;Cl﹣﹣6e﹣+3H2O=6H++ClO3﹣;

(4)①图象分析可知,能量越高越活泼,+3价的离子最活泼为Cl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