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1985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docx

《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docx

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

描写言辞表达的歇后语

【绑腿带上绣山水———画(话)长】绑腿带:

缠裹小腿的布带。

本义指绑腿带很长,设想绣上山水画,画面一定很长。

“画”谐“话”。

用时指说来话长。

焦广文等《风雨鸳鸯》:

“(王增新)念完一款就稍停片刻,两个眼珠滴溜溜瞅一气。

……瞅凌云秀干什么呢?

绑腿带上绣山水,画(话)可就长了。

【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本义指茶壶肚大嘴小,里面的饺子不能从壶嘴倒出来。

“倒”谐“道”。

用时指有才学而不善于表达或有难言苦衷而不便说出来。

马烽等《吕梁英雄传》二九回:

“周丑孩给众人讲,两手比划着,脖子都急红了,嘴里却结结巴巴地说不出来。

张有义笑着说:

‘哎呀周教官,这可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

’”☆亦作[茶壶里煮扁食———肚肚里有,嘴嘴不得出来]扁食:

饺子。

欧陽山《高干大》一一章:

“任常有一肚子委屈,正像茶壶里煮扁食,肚肚里有,嘴嘴不得出来。

”[大茶壶里煮饺子———肚大口小捞不出来]柳杞《战争奇观》四章:

“人们说他这种懂得大道理却说不出来的情况是:

大茶壶里煮饺子,肚大口小捞不出来。

【长虫打架———绕脖子】长虫:

蛇。

绕脖子:

方言,形容言语或事情曲折费思索。

本义指蛇打架时互相缠绕着对方的脖子。

用时指有话不直说,绕圈子。

刘绍棠《蒲柳人家》一○:

“‘你真是长虫打架绕脖子!

’花鞋杜四嘎嘎笑道,‘咱们正话说捉拿周文彬,你怎么又牛头不对马嘴,拐到了周檎那小哥儿身上。

’”☆亦作[仙鹤打架———绕脖子]仙鹤:

白鹤,也叫丹顶鹤。

刘浩鹏等《洪武剑侠图》九八回:

“嗳,你到底想说什么呢?

你吞吞吐吐,真是仙鹤打架,绕脖子。

【敞开毛裢倒西瓜———全说出来】毛裢:

即褡裢儿,长方形口袋,中央开口,两端各成一个袋子,用来装钱物,可搭在肩上或驮在牲口背上。

指把情况全说出来,一点儿也不保留。

聂海《靠山堡》二六:

“你提供的情况很重要,大伙会欢迎你觉悟的。

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得来个敞开毛裢倒西瓜,好的歹的全说出来。

【城头上跑马———远兜转】城头:

指城墙的顶部。

在城头上跑马,只能沿着城墙兜圈子。

比喻说话转弯抹角或办事不干脆爽利。

金庸《书剑恩仇录》一八回:

“陆菲青给她一语点醒……笑道:

‘讲了这么一大套三从四德,原来是为了这个。

那真是城头上跑马———远兜转了。

’”☆亦作[城头顶上出棺材———远弯兜转]严霞峰《况公案》五二回:

“欲待不讲,又怕板子厉害,夹棍难挨,休想混得过去;如若开口,又恐闸门一开,不可收拾,难以下场。

嗫嚅了半天,最后狠狠心,依然紧咬牙关,来个城头顶上出棺材———远弯兜转。

”[城头上出棺材———大兜大转]高陽《红顶商人》一:

“这是什么时候?

还容得你们‘城头上出棺材,大兜大转’!

且不说杭州城里的人都快饿死光了,光是看小爷叔这副样子来讨救兵,就该连夜办事。

”[城头上出棺材———兜圈子]毛炳甫《算命纪事·九九八十一》:

“各位有话明说吧,不要城头上出棺材,兜圈子,我喜欢讲话像萧山萝卜干那样干脆点。

【吃冰拉冰———没化(话)】本义指没有融化。

“化”谐“话”。

用时指没话可说。

吴越《括苍山恩仇记》四六回:

“小清子也分开众人,一步抢上前,一蹿蹿到林炳跟前,指着鼻子就损起他来:

‘怎么啦?

吃冰拉冰———没化(话)啦?

’”☆亦作[吃冰块拉冰块———没化(话)]魏润身《红玛瑙相思豆》二七:

“不管场内场外,他与杨云宝都是吃冰块拉冰块———没化(话)。

【吃的炒蒺藜狗子———张嘴就带刺儿】蒺藜狗子:

蒺藜的果实,果皮有刺。

本义指一张开嘴就露出蒺藜的刺来。

比喻说话尖刻或言词激烈。

刘绍棠《草长莺飞时节》八:

“‘连俊!

’一声娇嗔,树影中又走出来娉娉婷婷的唐三彩,‘你晚上吃的是炒蒺藜狗子,张嘴就带刺儿。

’”

【打开天窗———说亮话】指直截了当地把事情说明白。

茅盾《子夜》一七:

“荪甫,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益中目前已经周转不灵。

”☆亦作[打开板壁———讲亮话]《儒林外史》一四回:

“‘打开板壁讲亮话’,这事一些半些,几十两银子的话,横竖做不来,没有三百,也要二百两银子,才有商议。

”[打开门窗———说亮话]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八:

“讲我的亏空,不必关门,我爱打开门窗说亮话。

”[推开天窗———说亮话]邹韬奋《有位助教》:

“记者个人向来喜欢直截爽口的开诚布公的推开天窗说亮话,我以为隐瞒隔膜可以发生许多误会与恶果,开诚布公直截爽快可以消灭许多误会与恶果。

【灯草打鼓———不响】灯草:

指灯心草。

灯心草质地轻软,用它打鼓是不会响的。

指人不做声。

张作为《原林深处》上二章:

“这当儿,两夫妻都像用灯草打鼓,不响了,心中却不约而同地在想:

大军连几个鸡蛋都不收,这是最不讲交情的了,因此,要想探问白眉射达的事,……怎么会有指望。

【封了嘴的八哥儿———一声不吭】八哥儿:

一种鸟,能模仿人说话的某些声音。

本义指八哥被封住了嘴,说不成话。

用时指人沉默不语。

黄佩珠等《薛雷扫北》八回:

“李旦眼望群臣,说道:

‘看来,长安危在旦夕。

众爱卿有何良策,能击退北国兵马、夺回潼关?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像封了嘴的八哥,一声不吭。

【话布口袋破了口儿———说不完了】话布口袋:

比喻一肚子话。

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完没了。

《老残游记》五回:

“只听他伙计王三喊道:

‘掌柜的,你怎么着了?

大家等你挖面做饭吃呢!

你老的话布口袋破了口儿,说不完了!

’”

【黄河水———倒(道)不完】“倒”谐“道”。

指话多得诉说不完。

辛民《黄河儿女》七:

“水生想,张润受张读吸骨吮血三十年,那苦水就像黄河水,倒(道)不完。

【叫花子卖米———没几升(声)】叫花子卖米,总共也没有几升。

“升”谐“声”。

指人不善于言谈,说不出几句话来。

柳青《创业史》二部二四章:

“白占魁……愤恨地臭骂:

‘高增福是啥东西?

凭啥当农业社的副主任?

论讲话是叫花子卖米,没几声(升)就完了。

论办事,他没能力!

’”

【紧口坛儿———装的多,倒的少】本义指紧口坛子肚大口小,东西装进去后,取出来很不方便,只能一点一点往外倒。

用时指人想法很多,但轻易不说。

何岳《三军过后》八一:

“‘咱也说它一句!

’郭大站起来了。

然而他也是个紧口坛儿———装的多,倒的少。

【景德镇的大窑———净瓷(词)儿】景德镇:

我国著名瓷都,以生产瓷器闻名中外。

景德镇烧瓷器的大窑里,全是瓷器。

“瓷儿”谐“词儿”。

“净瓷儿”即“净是词儿”,指言语中词汇丰富。

袁静《伏虎记》二三回:

“真不愧是我们连的小秀才啊,说出话来真是景德镇的大窑———净瓷儿(词儿)。

【景德镇的尿壶———瓷(词)儿好】“瓷”谐“词”。

讽刺人说得好听。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九:

“‘嚯!

景德镇的尿壶———瓷(词)儿好。

’王世忠最见不得陈煜那股高傲气,‘张口艺术,闭口艺术,给你个葫芦,未必能画出个瓢来。

’”

【客(怯)木匠———一锯(句)】手艺差的木匠,只有一锯。

“客”(狇犻è)谐“怯”。

“锯”谐“句”。

指人不善言辞或不爱说话,见面只有一句话。

老舍《骆驼祥子》二二:

“你可倒好,就知道有先生,仿佛咱们就谁也不认识谁!

连个好儿也不问!

你真成,永远是‘客(怯)木匠———一锯(句)’!

【口袋里装茄子———叽叽咕咕】本义指往口袋里装茄子时,茄子相互碰撞、摩擦而发出叽叽咕咕的声音。

形容不停地小声说话。

克非《山河颂》一一:

“在冲了那一句以后,小鸡公又像口袋里装茄子,叽叽咕咕,独个儿说得不停。

【马蹄上钉铁———蹄(题)外有蹄(题)】钉铁:

指钉马蹄铁。

“蹄”谐“题”。

指话外还有未明说的意思。

邱恒聪《星妹,月妹和老板》六章五:

“姐,妹子虽然脑瓜笨,也毕竟吃了世上二十年米谷,你咯样,恐怕是马蹄上钉铁,蹄(题)外有蹄(题)吧。

【麦糠上洒水———不显声】本义指在麦糠上洒水,没有响声。

用时指不露声色。

李满天《水向东流》四九章:

“云娇开口数说:

‘张贵堂,我把你这吃人饭不拉人屎的东西,平常你是麦糠上洒水,不显声,背地里却杀人害人,欺老凌少,光干那瞒心昧己的事儿。

’”

【卖瓦盆的———一套一套的】卖瓦盆的挑着的瓦盆都是由小到大套放在一起的。

形容人口才极好,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张长弓等《边城风雪》一五章一:

“这几个家伙真可恨,就像卖瓦盆的那样一套一套的,跐鼻子上脸,太猖狂了!

”☆亦作[卖瓦盆的———一套两套连三套]浩然《艳陽天》一二章:

“萧支书说出话来可是挺中听的,开口就像卖瓦盆的,一套两套连三套。

”[卖盆的进村———一套一套的]从维熙《伞》一:

“丫头大了,俺也管不了她了。

她那斗争的大理论,就像卖盆的进村———一套一套的,只有她爸爸能对付得了她。

”[刚出窑的瓦盆———一套一套的]马国超等《马本斋》三三章:

“马本斋亲昵地捶了马铁男一拳头:

‘你这个家伙,说话也像刚出窑的瓦盆,一套一套的啦。

’”[瓷窑上的瓦盆儿———一套一套]王东满《漳河春》一四:

“像你们这新茬儿,要说能说,要干会干,说文化能写会算,讲理论水平都是瓷窑上的瓦盆儿———一套一套哩。

【媒人婆迷了路儿———没的说了】媒人婆:

媒婆,旧时以做媒为职业的妇女。

本义指媒人婆出门是为了给人说亲,迷了路就说不成了。

用时指无话可说,不能申辩。

《金瓶梅词话》二八回:

“两个寻了一遍回来,春梅骂道:

‘奴才,你媒人婆迷了路儿,没的说了!

王妈妈卖了磨,推不的了!

’”

【门神卷灶爷———画(话)里有画(话)】门神:

旧时贴在墙上或门上用来驱邪避鬼的神像。

灶爷:

灶王爷,也叫灶神等,这里指灶王爷的画像。

“画”谐“话”。

用时指话里含有别的意思。

亢君等《攻克汴京》二七章:

“哼,你别给我门神卷灶爷,画(话)里有画(话)!

”☆亦作[四扇屏里卷灶王———画(话)里有画(话)]四扇屏:

由四幅字画组成的屏条。

冯志《敌后武工队》二四章:

“在分区,出发前队长不是说,上级要咱们当先遣部队急速回来吗?

哪知,这是四扇屏里卷灶王———画(话)里有画(话)。

”[灶王爷贴门神———画(话)里有画(话)]刘晓红《墙》:

“伶俐的酸枣嫂听出这是灶王爷贴门神,画(话)里有画(话),便气冲冲地喊了一声:

‘不要走!

’”[大轴子裹小轴子———画(话)里有画(话)]轴子:

指画轴,装裱后带轴子的画。

《醒世姻缘传》九回:

“晓得儿子是‘大轴子裹小轴子,画(话)里有画(话)’的了,就依了儿子。

【泥菩萨———不开腔】开腔:

开口说话。

本义指泥菩萨不会说话。

用时指人不爱说话,沉默寡言。

艾芜《边寨人家的历史》:

“阿星却望下她的哥哥阿有,又望下我,不高兴地说:

‘我的哥哥是个泥菩萨,成天不开腔。

’”

【秋蝉落地———哑了】蝉:

知了。

本义指到了秋天,蝉从树上落到地上死去,不再发出叫声。

用时指无话可说了。

姚自豪等《特殊身份的警官》二:

“王胜昌一听,有点火了:

‘全队出动?

县城的警戒怎么办?

’那巡长吃了一记闷棍,顿时像秋蝉落地———哑了。

”☆亦作[落地的秋蝉———哑了]刘彦林《春风得意》七章三:

“那李旺一见假伤被揭穿,掰开包子露了馅,顿时张口结舌,不能言语,成了落地的秋蝉,哑了。

【舌头上抹蜜———光说甜话】指人很会讲话,讨人喜欢。

严霞峰《况公案》四○回:

“你呀,舌头上抹蜜,光说甜话!

等明天,给你见到比我强的,还不是把我扔了!

【舌头咽进肚里边———大张嘴没个说的】舌头咽到肚里,话也不能说了。

这是一种想象。

指无话可说。

刘江《太行风云》三七:

“真要是闹得牛头不对马嘴,叫白池藩出来倒把我们的嘴一捂,那可就成了舌头咽进肚里边,大张嘴没个说的。

【石头蛋腌咸菜———一盐(言)难进(尽)】本义指盐水腌不进石头里。

“盐”谐“言”,“进”谐“尽”。

用时指一句话说不清楚。

王厚选《古城青史》一回:

“姚玉坤长长地叹口气,说:

‘别提了!

真是石头蛋腌咸菜———一盐(言)难进(尽)啊!

’”

【四两棉花八把弓———细细弹(谈)】本义指八把弓弹四两棉花,一定弹得很细。

“弹”谐“谈”。

用时指认真仔细地谈。

蒋和森《风萧萧》一五:

“小兄弟,你问我这个吗?

得要四两棉花八把弓,细细弹(谈),等有空再跟你慢慢说吧。

”☆亦作[四两棉花八张弓———细弹(谈)细弹(谈)]叙春述等《皮五痢打肉》:

“现在哥哥店里没有多少事,站在那块做啥?

请过来,你我兄弟来个四两棉花八张弓———细弹(谈)细弹(谈)。

”[四两棉花———细弹(谈)细弹(谈)]王沂《公公做媒》:

“不要紧,我跟蓉蓉是老邻居,明天一早我去跟她四两棉花———细谈(弹)细弹(谈)!

”[四两棉花八张弓———要细细地弹(谈)]吴清汀等《玉蜻蜓》二○回:

“娘娘要问这玉蜻蜓的来历,那可真是四两棉花八张弓———要细细地弹(谈)啊!

【铜铃打鼓———另有音】用铜铃打鼓,除了鼓声外,还发出铃声。

比喻另有用意。

戚天法《四明传奇》一七回:

“‘何参谋,你们观海卫这个地方,你可不能等闲视之呀……’方晴看出了沈颂治是铜铃打鼓另有音,听了他的‘呀’字,知道下面又要有一大块文章了。

【兔子吞了山药蛋———吐不出来】兔子食道窄小,若吞进了山药蛋,就吐不出来了。

这是一种想象。

比喻心里有话说不出来。

吴越《括苍山恩仇记》四六回:

“小清子也分开众人,一步抢上前,一蹿蹿到林炳跟前,指着鼻子就损起他来:

‘怎么啦?

吃冰拉冰———没化(话)啦?

……还是兔子吞了山药蛋———吐不出来啦?

’”

【蚊子衔秤砣———嘴巴有劲】衔:

用嘴叼。

本义指秤砣很重,蚊子能衔起说明嘴有力量。

这是一种想象。

用时指人的嘴巴很厉害。

苏群《大别山人·贺新婚》:

“这个小精怪,就是蚊子衔秤砣———嘴巴有劲,我不跟她斗嘴,有本事,来这个!

【咸菜炒大葱———有盐(言)在先】“盐”谐“言”。

指把话说在前头。

房德文等《金鞭记》一○回:

“你今天既然想较量较量,咱可得咸菜炒大葱———有盐(言)在先;打死你,我不偿命。

”☆亦作[咸菜烧肉———有盐(言)在先]王进发《洞房报仇》:

“咱可是咸菜烧肉,有盐(言)在先,我得先看看人,不合我意,还我银两。

”[咸菜烧豆腐———有盐(言)在先]燕平《从前,当我年轻时……》五九:

“当初我曾‘咸菜烧豆腐,有盐(言)在先’:

要跟定我姓汪的,就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活在一起,死在一堆。

”[吃挂面不调盐———有盐(言)在先]袁民权《恨》一八:

“不过,咱们吃挂面不调盐———有盐(言)在先:

胡主任要是不答应,这事就折断没茬!

【小孩吃泡泡糖———吞吞吐吐】本义指小孩吃泡泡糖时,一会儿在嘴里嚼,一会儿吐个泡泡。

用时指思想有顾虑,想说又不敢说。

尚弓《斗熊》一○:

“小吴,你有什么情况尽管说,现在又不是马上作结论,不要像小孩吃泡泡糖———吞吞吐吐的。

【小鸡啃碗碴儿———一口一个瓷(词)】碗碴儿:

打碎的碗的小碎块。

小鸡啃了碗碴儿,嘴里就有了瓷。

这是一种想象。

“瓷”谐“词”。

指人能说会道,振振有词。

陈淼《稀有作家庄重别传》一○章:

“这回庄重来个小鸡啃碗碴儿———一口一个瓷(词),他举起右手,宣誓般地说:

‘您的教导就是我的誓言,我决心献出我的生命。

’”☆亦作[小猪吃碗岔儿———满嘴尽瓷(词)]峤石《秋恋》:

“‘哈哈,小倩的嘴可真是小猪吃碗岔儿———满嘴尽瓷(词)呢!

’大家哄笑起来。

”[狗啃碗片———满嘴瓷(词)]张石山《镢柄韩宝山》:

“二婶‘扑哧’一声笑了,‘你还狗啃碗片,满嘴瓷(词)!

刚才咋哑巴啦?

’”[老母猪吃碗碴———肚里怪有瓷(词)]侯树槐《高山春水》六章:

“钱家爷儿俩听了,满口叫好:

‘哈!

想不到,你小子是老母猪吃碗碴———肚里怪有瓷(词)的呢!

’说得三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老母猪吃碗碴子———肚里挺有瓷(词)儿]石磅《混血》一:

“他妈的,你小子是‘老母猪吃碗碴子———肚里还挺有瓷(词)儿’!

【徐庶入曹营———一语不发】徐庶:

字元直,三国颍川人。

先为刘备的谋士,后因曹操抓住其母而被骗入曹营,但始终不为曹操出谋划策。

用时指故意不说话。

老舍《骆驼祥子》九:

“日后,我再慢慢的教他知道我身子不方便了。

他必审问我,我给他个‘徐庶入曹营———一语不发’。

”☆亦作[徐庶进曹营———一计不献]段少舫等《朱元璋演义》四九回:

“你别真给他办事,要学当年的徐庶进曹营,一计不献。

【一步到台口———开门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亮明观点或言及主题,不拐弯抹角。

陈桂棣《裸者》三○章:

“他反复地寻思着,进门以后应该说些什么话。

一步到台口,开门见山?

【月亮坝里耍刀———明砍(侃)】坝:

坝子,西南地区称平地或平原。

耍:

舞动。

“砍”谐“侃”。

侃:

闲谈,这里指说话。

本义指在明亮处舞刀。

用时指有话明说。

克非《山河颂》一○:

“(铁鸭公说)老子月亮坝里耍刀,给哥弟们明砍(侃):

凡是腻腻滞滞,态度含糊暧昧的,都是张福寿、蚱蜢老汉两个反动家伙的忠实走狗!

”☆亦作[月亮坝里耍弯刀———明砍(侃)]黄骏《刘区长巧破红眼儿案》:

“他想到这里,索性来个月亮坝里耍弯刀———明砍(侃):

‘好吧,你既然猜中了,就一五一十告诉我吧。

’”[月亮坝坝头耍大刀———明砍(侃)]陈泽远《钱皇后的酸甜苦辣》一:

“如果真是这样,就请局长来个月亮坝坝头耍大刀———明砍(侃)吧,何必把大家弄来审起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