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2018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docx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

新沪科版2017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三章知识重点

(第7章力与运动、第7章压强、第8章浮力)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

11力与运动

(一)、伽利略斜面实验:

1、伽利略斜面实验:

1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_相同高度___从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

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初速度相同。

2验得出得结论:

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3利略的推论是:

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___不变___的速度做

____匀速直线__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这一定律)

(二)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什么?

A、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

不受力时,物体运动状态怎么样?

这取决于物体原来的状态。

原来静止的物体,物体不受力,将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物体不受力,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题2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

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

B.

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C.

立刻停在空中

D.

立刻向下加速运动

思路:

子弹原来是运动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的意思就是“不受力”,所以选B

C、伽利略理想实验+推理,告诉我们: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

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例题1有关概念理解的判断题:

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因为球的惯性不断减小(×)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举几个生活和生产中利用惯性的例子(多举出有关体育方面的例子)。

答:

1用力甩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2停止蹬自行车后,车还能自己向前运动一段距离;3用铁锹往车上装土时,土会顺着铁锹运动的方向抛到车上。

4衣服上有灰尘,拍打衣服可以使灰尘飘落。

5跳远起跳前,运动员要高速地助跑;6投出的篮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

举几个生活和生产中防止惯性危害的例子(多举出有关交通方面的例子)。

1、雨天路滑,驾车要减速慢行2、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3、行车时请保持车距

有关惯性的简答题:

车在湿滑、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要为什么减小车速?

解:

(1)因为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路面较光滑,摩擦力较小,汽车具有惯性,刹车后需一段时间才能停下来,速度越大,刹车后通过的距离越长,所以行驶时车速要减小;

我们乘坐车时为什么要系好安全带?

人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倒,也是下面这样答。

(2)人原来随车一起向前运动,当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人仍然会高速向前运动,容易受伤,因此要求前排乘客及驾驶员系安全带.

.如图所示,将扑克牌盖在玻璃杯上,再把l元的硬币放在牌上,用手指

迅速将扑克牌水平弹出,硬币会怎样?

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这一现象.

答:

硬币落到杯中。

硬币原来是和扑克牌一起静止的,当扑克牌迅速被

弹出时,硬币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仍然留在原处,

在重力的作用下

,硬币就落人杯中了。

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

柄上,为什么?

答:

因为锤头原来与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到物体上

突然停止运动,锤头有惯性,仍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

6力和运动状态关系例题1有关概念理解的判断题: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因为还有受平衡力情况。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因为平衡力时状态不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不变(√);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时,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7、用力和运动状态关系的知识解题:

例如、超市里,小明用50N的推力推着一辆重100N的小推车,匀速直线行进。

这时小推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_N,如果小明用60N推力推车,则车将做小推车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_N.

审题方法:

先找关键字“匀速直线”,说明车受到二力平衡作用,

所以第一空:

水平面,摩擦力平衡找“推力”,f=F=50N,第二空:

摩擦力取决于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水平面的压力=重力,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还是f=50N

例题3:

起重机的钢绳吊着5000N的重物,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后静止在空中,再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这三个运动状态下,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分别为F1、F2、F3,

则F1__=__F2__=___F3(填“>”、“<”或“=”)。

思路:

题目中“静止匀速”都是关键字,说明箱子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重要实验1:

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知识后,小明和小华想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究运动鞋的鞋底防滑效果,他们各自带来了洗干净的运动鞋,一个弹簧测力计和细线、钩码若干.

为了能准确地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明认为应该让运动鞋沿水平方向做  匀速直线   运动,这是用到_二力平衡__知识,这样做的目的  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

重要实验2: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质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把纸片从中间剪开.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8、应用:

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

画图时考虑物体运动状态,有没有提到“静止或匀速”。

先画重力G,画竖直向下;然后在作用点上反向延长相等的线段,标方向和力的符号

例题|:

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压强1压力:

(在水平面上,压力大小F=G=mg,m单位能用千克;

竖直墙面压力F=手的压力F手)重点:

会画压力示意图(作用点在表面上,垂直符号要标)

2、重要实验: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几个因素实验:

⑴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重要实验:

用海绵凹陷的深度来反映

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这是运用了转换法。

(3)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关系,选择图甲与乙比较。

结论:

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选用图甲与丙比较,结论是_其他条件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_。

(4)小明切去图11中虚线的左半边,剩余部分是B。

若他选取图11B和图10的甲进行比较,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这样对吗?

回答:

_不正确__。

理由:

变量不止一个(或者没有用好控制变量法;或者没有保持压力相等)如果要正确探究,你的操作是把切去的部分放到原来物块的上方_。

3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P来表示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看题目一定看清有没有“水平”两个字,公式:

压力F=G=mg。

如果是竖直墙壁,压力F=F手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人走路的受力面积一只脚掌,人站立的受力面积两只脚掌)。

例题1:

如图,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

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

对桌面的压力F__不变__、压强p__增大_、和摩擦力f__不变___(填变化情况)

固体压强有关“合并与切割”的常见问题

三块砖并排合并后,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变化情况?

___不变___。

沿着竖直方向切去三分之一以后,压强变化情况?

___不变____。

沿着水平方向切去一半以后,压强变化情况?

___变小__。

口诀:

竖直切并,压不变;和斜平切割,压有变

变形得到公式:

F=PS可用来计算压力;变形得到公式:

S=F/P可用来计算受力面积;

例题:

海平面上大气压对中学生拇指盖的压力是多少?

已知拇指盖面积S=1cm2=1×10-4m2,海平面的大气压p=1×105Pa,求压力F=?

解:

∵公式P=F/S∴F=pS=1×105Pa1×10-4m2=10N答:

压强单位Pa的认识:

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104Pa。

海平面上大气压对中学生拇指盖的压力是10N

重点计算:

已知质量m,静止在水平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

根据G=mg,由质量m先求重力G;

再由水平面特点,根据水平面受的压力F=G总,确定物体产生的压力,

再看接触面积S(看清条件是“总接触面积”还是“每个轮胎的着地面积”),

最后根据p=F/S确定固体的压强(p小写,位置与=等高)。

例题:

如图的轿车质量是1.2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00cm2.它乘坐4位平均质量为80kg的乘客,它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当轿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会怎样变化?

为什么?

已知:

m车=1.2t=12000kgm人=4×80kg=320kgg=10N/kg

S=4S轮=4×200cm2=0.08m2求p=?

解:

∵车静止在水平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力:

F=G总=(m车+m人)g=(12000kg+320kg)×10N/kg=1.232×104N,

地面上受到的压强:

(2)轿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会减小.因为此时相对于轿车,上方气流较快,受的压强较小;而下方气流较慢,受的压强较大,上下方有压强差,从而对车产生向上的升力.

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为什么?

答:

根据公式P=F/S,锯,剪刀,斧头磨一磨,是为了使它们的齿或刀变薄,而减小受力面积,使用时用同样的压力时可增大压强。

背书包为什么要用扁而宽的带,而不用细绳?

答:

因为根据公式P=F/S,宽的书包带比细绳与肩的接触面积大,在书包重一定的情况下,宽的书包带比细绳对肩的压强小,人感到舒服些。

7、液体的压强大小特点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1)由推导压强公式得到液体压强的公式:

p=F/S⟹P=ρgh,

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例题:

如图5,装有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多少?

思路:

此题深度应是竖直距离,即h=8cm=0.08m,代入公式计算得:

p=ρgh=1×103kg/m3×10N/kg×0.08m=800帕

口诀:

梯形容器,底大压力大,底小压力小。

而液体重力G都不变

情况:

1倾斜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

____变小___

2:

质量m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

直立密度小压强小,倾斜密度大压强大3:

装满水:

如图甲。

把甲容器倒置后,如图乙所示。

前后情况对比,装满水倒置压强不变,底面积变小压力也变小。

4没装满水:

底大变底小,液面变高压强变大。

底面积变小压力也变小。

3、工程师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答:

因为根据压强公式P=ρgh,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越往深处,水对河坝的压强越大,河坝底所要承受的压强也越大,所以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计算重点题型:

容器若不是柱体,液体压力≠重力,那么怎么求液体对容器

底的压力?

方法:

应该先求液体压强p,后根据F=pS,来求液体压力F。

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100cm2,往桶里倒

入8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

面上(g取10N/kg)。

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重点实验1: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猜想: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

(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 压强计 .

重点实验还会考1: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 压强计 .实验中,要通过观察__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__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转换法。

(2)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控制变量法。

(2)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选填“大"或“小")。

调节的方法是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_。

(4)若选取A、B、C的数据来进行研究,实验结论是__相同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_。

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__C__、__D_、__E__次的数据来进行研究,实验结论是___相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②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度是否有关,应选取__E__、__F_次的数据来进行研究,实验结论是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___

(5)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A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B烧杯中盛的是酒精。

他的结论是____不正确___的,你的判断依据__

_变量不止一个(或者没有用好控制变量法)_____。

重点实验2:

如右边图1、2、3、4的实验现象,分别说明了

什么?

图1:

___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_____

图2:

___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___

图3:

____相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_

图4著名的帕斯卡实验说明:

___水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_

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

9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气体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最早较准确测出大气压值

10熟记下列生活中几个常见的大气压现象(8个现象)

10、大气压简答题:

注意:

护士用针筒注射药水,不是大气压现象,而是液体压强

把吸盘挂衣钩紧贴在很平的墙壁面上,就能用它来挂衣服或书包。

这是什么道理?

答:

吸盘挂衣钩紧贴在墙面上时,挤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内的压强变小,在大气压强作用下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

挂重物后,塑料吸盘与墙壁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所以能挂住衣服或书包。

有提到“吸盘”关键词的现象,一般跟大气压有关。

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时,是什么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

答:

用嘴吸饮料时,吸出了管中的空气,内部压强变小,瓶中的饮料在管外大气压的作用下,在管内上升进入嘴里。

所以是大气压力使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

用自来水钢笔吸墨水时,把弹簧片按下,把笔头放入墨水中,松开,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这是为什么?

答:

按笔管外的弹簧片,是为了挤出管中的一部分空气,松开手后,管内剩余气体的体积增大,内部压强减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这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就进入了管中.

 

12托里拆利实验:

A水银灌满的目的是:

__排出内部所有空气_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___真空____;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___小_____。

B本实验,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760mm=76cm,

原理:

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大气压=ρ水银gh,

公式变形:

h=p大气压/(ρ水银g),其中密度ρ水银g都不变,所以h只跟大气压的高低有关,只要大气压不变,h就不变。

①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___不变___,②将玻璃管倾斜,高度差____不变__,③把实验装置移到山上去做,管内外的高度差____变小__

选水银做实验的目的是水银液体密度最大,实验的液面高度差最小,方便实验。

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___10.3__m;

13大气压计算:

公式跟固体压强一样。

计算类型:

已知大气压p和面积S,求大气压力F

例如:

若大气压是105pa,某屋顶的玻璃窗面积是200cm2,这个屋顶玻璃窗承受空气的压力是2000N,玻璃窗没有被空气压塌的原因是____上下表面都受到大气压力,它们相互抵消_____解:

大气压对水平屋顶上表面的压力F=PS=1×105Pa×0.02m2=2000N;

因为屋顶上下表面都受到大气压力,它们相互抵消,所以房顶不会被压塌;

练习:

(1)某同学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图14所示,当时的大气压强

等于 750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他所处位置比海平面__低___.

8、沸点与压强:

内容:

一切液体的沸点(水沸腾时的温度),

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

高压锅、

西藏地势比福州_高__,西藏地区烧饭时沸点比福州_低__。

9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10熟记:

1标准大气压=__1.013×105Pa=__760___mm水银柱=__76____cm水银柱。

11液体和气体,称为流体,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小_。

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__大__。

为什么列车乘客要必须站在安全线外的位置等车?

答:

流体中流体的速度越大,压强就越小,如果人站的太近了,当火车高速驶过时,人与火车之间的空气速度非常大,导致他们之间的压强急剧减小,而人身后空气流动速度慢,压强大,人很容易被巨大的压强差给推到高速运动的火车上的。

9、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有关实验:

①把吊在测力计下方的物体渐渐浸入水中,看到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也说明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②吊在测力计下方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物体位置继续向下,观测到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水的浮

力跟浸没后的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

③把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改成同体积的铁块,观测到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浮力跟固体密度无关。

④然后再在烧杯内加入盐,观测到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浮力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10、浮力的计算:

难在公式多,怎么选公式呢?

看题目的关键字

题目出现的关键字

选用的公式

典型样式的例题

***测力计***、

***弹簧秤***

称重法:

F浮=G−F。

F表示:

物体浸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如:

水中石块、铁块等金属

重为8N的金属块,将它浸在盛满水的杯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N,求: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F浮=G−F=8N-6N=2N

a、“**排水量是**t吨”

b、“…排开***)”

c、“浸没时,求物体的体积”

d、“溢出液体的重是**N”用F浮=G排

e“溢出液体的体积是**cm3”用F浮=ρ液v排g

有出现“排水量m排”或“排开”或“体积”这三个关键词,就用到阿基米德公式:

F浮=G排=m排g(已知排水量时用,或已知溢出水的质量**克时用的公式)

F浮=ρ液v排g(求体积或已知体积时用或求液体密度时用)。

(2)注意体积单位换算:

1.小海同学游泳时排开水的体积为0.05m3,求浮力大小?

2.将体积为200cm3的铁球浸没在水中,求铁球受到的浮力?

4.排水量为5000t的轮船,求:

它在海上行驶时受到的浮力?

5.一铁块浸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20克的水,求铁块的浮力

“***漂浮***”或“***悬浮在***”或“…轮船…”“密度计”或“…露出水面(算漂浮)…”

有出现“漂浮”或“悬浮”“露出水面”“轮船”“密度计”这四个关键词,就用到二力平衡法的公式:

F浮=G物=m物g,

1.停在长江里的小游艇总重3000t,求:

它受到的浮力大小?

如求木块、*油、船、密度计、冰块浮力?

已知**物体底面积s是**,已知正方体物体的边长是***,或已知物体某表面到水面的深度h是***

用压力差求浮力F浮=F向上−F向下

∵压强P=F/S=ρ液gh∴F=PS=(ρ液gh)·S

注意:

漂浮时上表面没水,∴F向下=0N;下表面没水的例如水桶底的塞子、桥墩,F浮=F向上=0N

1、一个正方体木块边长是10cm,漂浮在水面,浸入水中的深度是6cm,求木块受到水的浮力?

∵ρ木未知∴不能用F浮=G木

∴用F浮=F向上=(ρ水gh)·S

4、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沉取决于它所受到的浮力F浮和重力G的大小。

(1)前提条件: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2)悬浮:

F浮=G物,(V排=V物,ρ液=ρ物)

漂浮:

F浮=G物,(V排ρ物)。

(3)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12、如何比较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体积相同或者已知体积大小关系,看阿米

(V排):

判断V排关系,再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判断F浮大小

例1:

一个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

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

如图,比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实心球受到的浮力_____乒乓球受到的浮力

思路:

已知乒乓球小,实心球大,体积关系已知,所以用阿基米德来F浮=ρ液v排g判断浮力大小,V排=V水中,答案是水中体积大的那个

质量相同,看浮沉(ρ液与ρ物、F与G关系):

用G物和F浮关系判断F浮;

例题2:

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体积都不同的液体,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杯中,当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小球受到甲杯液体的浮力_______受到乙杯液体的浮力;深度一样,甲杯液体产生的压强_______乙杯液体产生的压强。

思路:

同一物体(意味着质量相同)此时用用G物和F浮关系判断F浮大小,甲是漂浮,G物=F浮,ρ液>ρ物;乙是悬浮,G物=F浮,ρ液=ρ物,而G物和ρ物都相同,它们受到的浮力相同,但是甲乙密度不同,甲液体密度大,产生压强也大。

投放入,比密度,定位置:

题目只讲“**投入**中”,先算物体密度,再比ρ液ρ物

例题3:

把体积为2×10﹣3m3、重为12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N/kg)(  )

 

A.

漂浮,F浮=20N

B.

漂浮,F浮=12N

C.

沉底,F浮=20N

D.

沉底,F浮=12N

思路:

先算物块密度,因为G=ρVg,所以ρ=G/(Vg)=600kg/m3,物块密度小于水,物块在水中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F浮=G物块=12N。

13重要浮力实验1:

阿基米德原理:

例题1.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1)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则图中的操作步骤

顺序为。

(2)实验时,测浮力时,注意放入石头时动作要________

轻轻地缓慢地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内,这时观察到弹簧测

力计示数渐渐减小,说明:

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图中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

(3)下面是小新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浸没水中测力计示数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