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学习总结3教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02128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3教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3教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3教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3教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3教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3教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3教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3教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3教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3教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3教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测试学习总结3教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3教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

有什么异同?

优缺点对比。

1.6回答:

有哪些常见的错误\缺陷举例?

了解这些错误\缺陷有什么益处?

1.7回答: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瀑布模型中的测试级别有哪些?

图1测试概述目录结构

2.测试目的

因为人类会犯错,软件中经常有错误,错误的程序会得出一些不是预期的结果,用户会感觉到不悦、无法接受、影响使用等等,所以为了减少这样的现象,对我们的软件质量有一个了解,或者是演示正确的操作,就需要做软件测试。

书中对软件测试目的总结是:

对质量或可接受性做出一个判断,以及发现问题。

图2测试目的

3.测试术语

当我们想要了解测试是什么?

怎么做测试?

我们先了解一下其它大多数人在测试这个主题中都有些什么研究,都认可的一些术语或者总结,这样有助于我们了解和学习测试知识。

测试是一个需要协作和沟通的工作,建立一些共识(基本定义),才能有效沟通和协作。

本书所有的术语都是参照IEEE所指定的标准。

一些基本定义:

错误:

人类会犯错误。

同义词是过错,在程序中被成为bug。

缺陷:

缺陷是错误的结果,更确切的说缺陷是错误的表现。

失效:

当缺陷执行时会产生失效。

事故:

当出现失效时,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呈现给用户(或客户或测试人员)。

事故说明出现了失效类似的形式,警告用户注意出现的失效。

测试:

测试显然要处理错误、缺陷、失效和事故,测试是采用测试用例执行软件的活动。

测试有两个显著目标:

查找失效,演示正确的操作。

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有一个标识,并且与程序行为有关,测试用例还有一组输入和一个预期输出表。

本书通篇都是使用的是IEEE制定的标准,如图是错误、缺陷、失效和事故之间的关系:

图3错误、缺陷、失效之间的关系

测试用例与测试之间的关系:

测试用例是测试的工具,测试是采用测试用例执行软件的活动。

这里又重新定义了测试的目的,与之前的定义不同,其实是不矛盾的,此处是测试实际活动想要达到的结果,这个结果是有理论框架支持并且实际的衡量刻度标准的。

之前给出的测试定义是一个高度浓缩的术语。

图4测试定义

测试过程如图:

图5测试过程

4.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是测试的工具,此处我们研究测试包含的内容。

图6测试用例信息

说明:

测试用例ID:

测试用例首先要有ID,测试集合中会有很多测试用例,那么怎么区分测试用例呢?

测试用例ID作为主键信息,测试用例的开发、评审、使用、管理和保存都是通过测试用例ID来作为标识的。

测试目的:

该测试用例测试目的,需要验证的内容。

前提:

测试用例执行的环境。

输入:

测试用例特定的输入信息,例如:

输入框中输入字符,点击按钮。

预期输出:

期望的输出结果。

后果:

除了预期输出之外的影响。

日期:

测试用例执行记录日期。

结果:

测试是否通过。

版本:

程序的版本号,测试用例执行时的对应关系。

执行人:

测试用例执行人。

总结:

根据测试用例的内容,首先要确定此次执行测试用例的范围,是一系列的测试用例编号,根据编号,我们找到对应的测试用例,根据前提和版本号确定测试用例执行环境。

按照测试用例内容输入,执行测试用例得到输出结果,对比预期输出和输出结果,判断测试用例是否通过。

执行历史记录测试用例执行的日期、结果、版本和执行人。

5.通过维恩图理解测试

现实的开发过程中,大部分图都是由开发人员来编写的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只是来说明程序或者产品是什么,然而测试其实关注的是他做什么,所以在测试过程中,只通过组织结构图,不能很好理解测试,作者引进了维恩图来理解测试,举例行为之间的集合关系:

如图是标注了你想要的是什么(集合S)和程序实现(集合P)之间的关系,从图中明显看出S与P之间存在不完全重叠的现象,说明需求规格和程序之间是有差异的,并且这样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测试要做的就是检查这些差异,因此需要通过测试来实现。

S

P

需求规格

(预期的)说明

程序

(观察的)

程序行为

图7所描述的行为与所实现的程序行为

图7说明了需求规格与开发程序之间的关系。

如果特定的需求描述行为没有程序实现、或者程序实现了需求规格说明没有描述的部分,作为一个测试人员,我们所关注的就是这些都是问题。

增加测试用例T的集合,从而出现如下情况:

图8已描述、已实现和经过测试的行为

图8,已描述行为与程序行为交集是区域1和2,是程序行为按照已描述行为正确实现的部分;

测试用例与程序行为的交集是1和3,是测试用例和程序行为一致的区域;

已描述行为与测试用例之间文档交集是1和4,此区域是已描述行为与测试用例一致的区域。

图中,1是需求规格说明、程序和测试用例都覆盖的部分,这部分就是我们所期望。

利用集合的关系研究图8,区域2和5,是没有测试到的已描述行为;

区域1和4,是经过测试的已描述行为;

区域3和7是没有描述的测试行为;

区域2和6是没有测试的已描述行为;

区域4和5,是程序未实现的已描述行为。

区域3和6,是程序实现的未描述行为。

6.标识测试用例

有两种基本方法标识测试用例:

功能性测试和结构性测试。

如果有测试基础的人,可能会听说过黑盒测试或者白盒测试,功能性测试用例对应的就是黑盒测试,结构性测试对应的就是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功能性测试)通俗的理解就是不管实现方法和原理,把功能当做未知的黑盒子,只需要对其做输入输出验证,从而标识测试用例。

白盒测试是按照功能实际实现的方式来标识测试用例,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个功能,然后就按照这个方法来验证是不是使用了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有没有漏洞等等。

图9测试用例标识方法

功能性测试参考需求规格说明,而结构性测试以程序源代码为根据。

假如有程序没有按照需求说明来开发,遗漏了某个需求点,只用结构性测试是发现不了的;

另外如果程序实现了需求之外的功能,功能性测试也不会发现。

两种方法单独使用都是不充分的。

通过维恩图来理解功能测试和结构性测试标识测试用例的关系,如图:

S:

功能性测试

P:

结构性测试

图10功能性测试与结构性测试标识测试用例的方法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或者需要达到某个目标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方法时,自然会想到哪个方法更好,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方法,那么先了解功能性测试和结构性测试标识测试用例优缺点,如图:

图11功能性测试和结构性测试优缺点对比

7.错误与缺陷分类

书中描述错误和缺陷是过程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按照缺陷的定义:

缺陷是错误的表现。

个人理解,因为犯错或者产生了错误,导致产品有缺陷。

也就是做了不应该做的,没有按照规则做,所以产品(程序源代码、结构图或者流程图等)有了缺陷。

此处举例了一个按照缺陷后果严重程度来划分等级,根据后果严重程度的方式能合理化调整开发资源,并且不阻碍测试进度。

图12根据后果严重程度的错误与缺陷分类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可能在哪些地方容易犯错误,或者是程序有哪些类型缺陷,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来明确使用哪种标识测试用例的方法。

集中测试力量来对可能发现的缺陷的地方进行测试,避免盲目和地毯式检查,没有侧重点,从而浪费了测试精力。

8.测试级别

测试级别反应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瀑布模型中的抽象级别。

其中测试级别与功能性和结构性测试存在现实的关系。

大多数实践者认为单元测试适合结构性测试,系统测试适合功能性测试。

图13瀑布模型中抽象与测试级别

9.总结

每个章节的总结都能对应学习目标中的问题点。

概述章节学习之后,我理解测试的目的,以及怎么做测试(理论知识基础),并且测试是一个技术含量的工作,在测试理解、测试经验、测试思路上都是有优劣之分的,也为后续章节展开说明提供了理论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