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2000字.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0232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2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2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2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2000字.docx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2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2000字.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2000字.docx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读后感2000字导语:

毛泽东在大革命的每个阶段都有重要著作,适逢建党95周年,我们一起来重温毛主席的经典之作——《新民主主义论》 !

2011年10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

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 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究其本源,前部分是邓小平同志1990年为教育事业所题的理念,后部分就是源于毛泽东同志之《新民主主义论》 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定位。

《新民主主义论》 是毛泽东同志于1940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召开的

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后经整理成文。

两者时间相差虽长达71年,但是前后衔接,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一以贯之的理念。

同时,后者的深入和拓展,更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促全面发展的执政理念。

《新民主主义论》 全篇由十五部分组成。

全文深入浅出,层层剖析,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而其中对于文化方面的现状分析、理论阐述及发展方向的指向,尤其使人清醒、发人深省!

当下中国,正处在社会全面转型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文化发展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情况,颇让人感觉到“乱花渐欲迷人眼”。

所以,《新民主主义论》 中的相关内容,不仅是今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理论方面的源头,而且能确确实实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思考的路径和切实可行的借鉴。

现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思考:

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识。

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发挥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文治教化”——它所产生的教育、感化、感召作用极其巨大。

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极其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作用。

尤其是在今天的社会,文化作为软实力,对于国家、民族乃至于个体,发挥的作用则更大——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

“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那么,作为当代中国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洪流中,应该对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如何来认识呢?

在认识的基础上,又需具备什么样的意识呢?

我想:

我们每个个体,都可以做到以下两点吧!

一、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文化现状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符号无所不在:

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茶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文化等,不一而足!

 其中,精品与次品、赝品同存; 高雅与大众、庸俗并有。

就此现状,我想:

应该如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 一文中所说的那样,首先对于现存文化的理论来源进行梳理,要做到心中有数。

当代中国文化,来源有三:

一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虽在体系上已经被打破,但是理念、形式仍零星存在——传统文化的断裂,固然是事实。

但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社会仍旧发挥作用,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也是文化之“相对独立性”作用的最好体现。

这一点不容忽视!

 二是明代以来吸收的西方古典文化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文化,既包括基督教文化、也包括民主、博爱、自由等这些资产阶级思想。

在当今社会也很有影响; 三是五四以来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包括与中国国情密切结合、不同历史阶段产生的中国化硕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在当今中国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厘清了理论之源后,我们可以得出“中国文化是一种多维开放的动态结构”这个结论。

结合主席文中所说: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

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故因此,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问题和状况!

 放眼社会——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大众文化与庸俗文化、文化的自觉性/本能性与文化的商业性,都处在PK之中。

当代中国文化在前所未有的竞争中发展着……。

也正因此,我们就更加能够理解:

转型期的中国文化发展,为什么让当代中国人如此纠结?

道德危机、价值观危机、文化危机……,重重危机的背后实际是现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下,东西、古今文化的理念、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在不断冲突——这种冲突是必须的,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疼痛!

 而这种疼痛,会刺激我们的大脑,要求我们采取应激性的理性思考、从而有进一步的认识和行动!

二、理性而有效的思考和行动清醒认识中国文化的现状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思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每个个体,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

所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意识方面:

首先,充分认识文化对于国家、民族乃至于个体的作用,重视文化的发展。

近些年来,由于一些社会因素,“读书无用论”其实一直若隐若现。

甚至在某些时候、某些场合,发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

而这,大大影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所以,认识文化的重要性,是每个公民首先应该具备的理念。

其次,深刻领悟今日的中国文化。

处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我们要坚持建设“和合文化”而非“同一文化”的明晰目的——消除“文化自卑”,同时也不要怀有“文化自负”的心理。

每个个体,自觉了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相关情况,自觉抵制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一些不良倾向:

如庸俗化和低俗化、如过于实用化和狭隘化。

同时,积极了解、积极参与国家、社会、单位、社区举办、举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活动和工程——大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及与时俱进的现代化解释; 小到社区的饺子节、义务写春联等。

2、理论方面: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文化发展,应当是继承与创新并重。

这不仅是指对传统文化而言,同时也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新民主主义论》 中也有相关论述,值得借鉴!

 完成传统文化精髓部分的“现代转化“,既是继承,也是创新。

而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时代化、大众化,则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实践方面: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

每一位公民,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实践者。

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

第一步,当然是人的文化的现代化。

当然,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 中所说,“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教育革命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相互区别又相互联接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接起来。

”根据这个原则,有层次、有区别的进行文化建设的实践,把每个个体都纳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中来,把每个人的一小步合并起来,就是一大步。

整体的一大步,才是真正的社会文化大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

4、作用方面:

正如前文所说,文化是社会文明的标识!

 社会主义文化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方方面面,同时它也起引导中华民族群体和个体的文化自觉和进步的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文化要引导人们前进,而不是为了迎合大众——所以,面对文化现象中的优劣、美丑、先进与落后,我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选择。

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主义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留下精华、弃去糟粕,真正担负起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

总之,文化建设是我党一贯重视的重要工程。

今天,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更关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得失成败。

因此,我们立足当下,面对未来,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共努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委党校哲学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