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2373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

教育学:

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关键期:

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学习动机:

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迁移:

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知识:

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复述策略:

实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

问题: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态度: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心理健康:

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地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地社会功能。

教学测评:

在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中,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搜集教学信息,描述,分析和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

最近发展区:

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品德:

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创造性:

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到2岁)前运算阶段(2到7岁)具体运算阶段(7到11)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个性的差异?

1)个性的特征差异。

2)个性的类型差异。

性格的特征差异: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对自己的态度。

2)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以及坚韧性等方面的特征。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2)认知策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3)言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4)动作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5)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1)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的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提供变式。

3)科学的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遗忘的理论解释(简述遗忘的原因)?

1)痕迹衰退说。

2)干扰说。

3)动机说。

4)同化说。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1)目的性:

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

2)认知性:

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里加工实现的。

3)系列性:

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则不能称为问题解决。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症2)抑郁症3)强迫症4)恐惧症5)人格障碍和人格缺陷6)性偏差7)进食障碍8)睡眠障碍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需要层次理论对学习动机的培养有何启发?

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般来说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产生高级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我国学者提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自己有信心2)对学校生活有兴趣。

3)喜欢与人交往,有较好的人际关系.4)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几个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的有关课程。

2)开展心理健康的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缺点?

1)优越性:

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

2)局限性:

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很不协调;测验结果的不当使用。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理论2)需要层次理论3)成就动机理论4)成败归因理论5)自我效能感理论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

阿特金森。

1)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2)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占据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

3)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得成就,成功概率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几率大约是50%他们会避免这种任务。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变式3)科学的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1)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3)能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简述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有意义接受学习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学生主要是把教师讲授的内容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以便将来能够提取或应用。

所谓意义学习是需要具备主客观条件才能产生的。

说明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

结合实际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培养:

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简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

3)关于最近发展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状态的,正在发展的过程。

论述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面对具体问题时,我们并不能拿来便用,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2)学习观。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有其他人代替。

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地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

3)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在以往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没有接触到,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1环境,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2智力3个性2)首先创设有利于创造性生产的环境: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其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与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简述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有效地说服,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的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相待。

2)树立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完成的。

社会学习中最重要的形式是观察学习。

3)利用群体约定。

清晰而客观的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性质等。

4)价值辨析,在价值辨析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活动是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去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依据本人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二者虽属于外部的调控手段,但不仅影响认知,技能,策略的学习,还影响个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结合实际谈谈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角色1)亲和力:

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

2)学识渊博:

他们希望教师具有教师教学业务精通,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

3)公正民主:

学生把教师看成团体的领导者和纪律的维护人,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等特征。

4)身正,开朗,幽默:

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

5)理解,真诚值得信赖:

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特征。

论述专家型教师与新型教师的差异?

1)课时计划的差异:

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型教师指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新教师的课程规则较为含糊;吸引学生注意力;教材的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教学策略的运用3)课后评价的差异,专家型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同。

你认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关键期:

2岁是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伴群体自我意识发展的3个阶段: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场独立——内部的参照;场依存——外部的参照。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奈量表,由法国人比奈和西蒙1905编制。

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行为规范学习。

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西方教育心理学奠基人之一。

斯金纳,美国著名行为心理学家,是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创立者,他把反应之后出现的,能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或措施称为强化。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学习包括:

获得,转化,评价。

动机的3种功能:

激活,指向,强化。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

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

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和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分为:

近景的直接行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知识可分为: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

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知识直观的类型: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记忆的3个基本环节:

识记,保持,回忆。

记忆系统分为: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

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德,艾宾浩斯。

最早对遗忘进行了系统研究。

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问题解决有两种分类:

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态度的结构包括: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结构成分。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0岁以前外在标准,他律道德;10岁以后内在标准,自律道德。

道德教育的标准:

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

两难故事法。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

依从,认同,内化。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

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来看有:

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有:

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

从教学评价的功能有:

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评分的标准:

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教师威信的维系和发展主要靠:

人格影响。

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

皮格麻利翁效应。

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具有:

预见性

填空选择

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

近代以学校系统为中心的教育制度

2在我国,一般认为正式的学校产生于:

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的夏朝

3古代希腊教育有:

古代雅典教育,古代斯巴达教育

4七艺:

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算术,天文,音乐

5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6苏格拉底—“知识即道德”以及“产婆术”

7夸美纽斯写成《大教学论》:

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母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

8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主张教育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他是“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9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杜威

10凯洛夫主编的《教与学》被誉为“当代第一本社会主义教育学”

11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12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政治制度

13学校文化的核心:

价值观念

14学校文化从其形态上可分: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15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终点。

1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8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神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20课程类型是指: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21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研究型

2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23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

24教学计划在基本内容上,主要包括:

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25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

开设哪门课程

26教学大纲的构成:

说明部分,文本部分

27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28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活动

2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0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

教学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1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领会知识

32备课的内容包括: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33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4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3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5我国的与的基本途径:

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36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班级

名解

1学校教育:

是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学:

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学校文化:

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4广义的教育目的: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效果。

5狭义的教育目的:

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6教师:

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7广义课程:

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合及进程安排。

8学校课程:

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9课程设计:

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的系列化活动。

10教学计划:

是指导和规定课程和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和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它教材的依据。

11教学大纲:

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2教学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13教学:

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14教学过程: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15教学原则: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16教学方法:

是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7教学组织形式: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8班级授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学生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9教学策略:

特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20德育:

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与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21德育目标:

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的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22德育过程: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3德育原则:

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4班主任:

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25班级:

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26班级管理:

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27学校绩效:

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简答

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这受教育的权利3)决定着教育的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4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5学校文化的特征?

1)是一种组织文化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6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启示)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循序渐进。

2)阶段性,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

3)不平衡性,要关注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4)互补性,某方面技能受损或缺失可通过其他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别差异性,要因材施教。

7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的特殊性2)学校教育的独特性,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对个体的影响不仅有即时的价值,而且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8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终点,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他的指导意义体现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9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要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是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与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0教师的职业特点?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11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的基本素养)?

1)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2)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敬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有一定研究能力

12教学的一般任务?

1)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2)传授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发展智力,体力,创造才能4)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1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I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14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15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课堂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