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2619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docx

《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docx

完整版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修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一、创建“爱婴医院”的意义及医疗机构的主要任务:

妇女儿童的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母乳喂养有利于母亲的健康和婴儿的成长。

创建“爱婴医院”的实质和主要任务是:

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

具体内容:

1、产后1小时内,达到“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2、保证24小时母婴同室——做到每天治疗、护理分开时间不超过1小时;

3、按需哺乳——不按时间,不分昼夜,母亲奶胀婴儿需要,即可哺乳;

4、除母乳外——禁止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针。

5、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

6、不断提高儿、产医疗质量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7、提倡自然分娩,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

二、爱婴医院评审中“两个一票否决”的内容?

1、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推销宣传母乳代用品。

2、医院所需奶粉应从零售渠道购买,不得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馈赠和赞助。

三、爱婴医院评审中5个80%必须达标的内容?

1、80%以上的产、儿科医护人员能够正确回答评审组提出的问题;

2、80%以上的有关母乳喂养问题,可被医务人员掌握;

3、80%以上的孕产妇能够正确回答9个问题中的7个问题;1)、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意义。

2)、什么是纯母乳喂养?

即坚持6个月纯母乳喂养,继续母乳喂养2周岁的重要性;

3)、母乳喂养技巧包括:

正确的喂奶体态、含接姿势、挤奶方法等。

4)、分娩后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5)、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6)、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7)、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8)、特殊情况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母乳喂养;

9)、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4、80%以上的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和泌乳方法;

5、80%以上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纯母乳喂养。

四、爱婴医院评审中1个90%必须达标的内容?

答:

90%以上的新生儿在出生后1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并进行早吸吮,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五、爱婴医院评审中2个100%必须达标的内容?

1、100%的孕产妇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宣教。

2、100%母乳喂养新生儿未使用过奶瓶、奶嘴或安慰奶嘴。

六、《国际母乳代用品的销售守则》

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图片。

7、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8、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的标签都应该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9、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10、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产品的国家的气候条件及储存条件。

七、WHO《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项措施》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的传达到所有的保健人员。

2、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3、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要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

让母亲与新生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八、我院《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

1、必须以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为原则,建立母乳喂养政策和各项工作制度,并将《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及《国际母乳代用品的销售守则》及时地传递到所有卫生保健人员。

2、全院员工必须参加母乳喂养知识及技术培训,新进员工从事妇产科及儿科临床工作者每人学习时间不少于18小时,其他人员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每年全体员工复训不少于3小时。

3、利用标语、宣传画、讲课、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向孕产妇及其家属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处理方法及人工喂养的害处。

4、确保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进行早吸吮及皮肤接触30分钟以上。

5、建立母乳喂养技术指导小组、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指导正确哺乳方法及在母婴分离情况下如何保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婴儿吃任何食物和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医院决不接受任何奶品馈赠,也不向产妇推销或宣传婴儿配方奶。

7、取消婴儿室,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母亲奶胀或婴儿啼哭即行哺乳,鼓励按需哺乳。

9、不给婴儿吸橡皮奶头,不用奶头作安慰物,废弃奶瓶。

10、加强与支持组织联系,将出院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本院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母乳喂养咨询热线电话:

0551—。

九、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1、产科医护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具备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

2、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分娩时应有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并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物。

3、严格执行母婴同室陪护及探视制度,加强陪护和探视管理。

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母婴同室或院外。

4、新生儿住院期间佩戴身份识别双腕带(手腕、脚腕),如有损坏、丢失,应及时补办,按制度认真核对,确认无误。

新生儿的护理、转运需严格执行各项查对、转运工作制度。

5、母婴同室应该严格按照护理级别要求落实巡视制度,严格执行母乳喂养有关规定,对新生儿监护人做好母乳喂养及新生儿安全教育,并签署监护责任书和各种知情同意书。

6、如因医疗或护理工作需要,婴儿需与母亲分离时,护理人员必须和产妇或家属按照制度做好婴儿的交接工作,严防意外发生。

7、规范新生儿出入院交接流程,新生儿出入院应当由医护人员对其陪护家属身份进行验证后,由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并记录新生儿出入院时间。

8、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9、母婴同室实行24小时监控,夜间定时锁门,保安巡查,遇有可疑人员及时汇报医院保卫科。

10、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

十、爱婴医院培训制度

1、每年对儿科、产科、行政、后勤等自己能科室进行爱婴医院管理和母乳喂养知识复训不少于3小时。

2、每年对新进员工爱婴医院管理和母乳喂养知识培训不少于8小时,儿科、产科医护工作者培训不少于18小时。

3、儿科、产科医护工作者爱婴医院管理和母乳喂养知识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4、科室要将母乳喂知识和管理要求列入学习计划中,不断提高母乳喂养的宣教质量。

5、爱婴医院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年度爱婴医院培训计划的拟定、组织和实施。

6、爱婴医院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培训和考核等具体事宜。

7、母婴保健科应负责社区“爱婴医院”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

8、母乳喂养培训教材以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为蓝本,同时结合爱婴医院的规范与要求。

十一、孕妇学校管理制定

1、孕妈妈教室的日常管理有专人管理,教学设备齐全,教学质量有保证。

2、孕妈妈课堂老师要求是临床、护理、公共卫生、妇幼或营养等专业,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接受过系统的母乳喂养知识培训能正确解答孕妇提出的有关母乳喂养问题。

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服务热情周到,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3、宣教的基本内容包括:

母乳喂养的好处、相关知识与技能、自然分娩、孕期保健、产褥期护理、产后营养与保健及科学育儿。

4、宣教的形式要求多样化,讲课、录音、录像、宣传画、小册子、示教、角色扮演、咨询等。

门诊、孕妇学校和候诊区要公布孕妇课堂课程表。

5、宣教的内容要新颖、贴近生活、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对孕产妇科学保健、自然分娩和新生儿护理保健有实际帮助意义。

6、孕产前门诊医生要根据产检孕妇的孕期合理安排和检查孕妈妈课程完成。

7、要求孕早期每月安排课时,孕中期每半个月安排课时,孕晚期每周安排课时。

到孕妇分娩时累计参加孕妇课堂培训不少于8课时,其中母乳喂养课时不少于1次。

8、孕龄30周的孕妇可预约参加孕妇学校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家属同时参加培训。

9、门诊、孕妇学校和候诊区要公布孕妇课堂课程表。

10、对孕妇参加孕妈妈教室的要求认真登记,对于没有按预约来听课的孕妇要及时反馈给门诊医生再次预约。

十二、降低剖宫产率管理制度及措施

为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为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我院一方面要求医护人员遵守诊疗规范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和教育孕产妇树立科学分娩观。

具体措施如下:

1、产前查体,早期发现妊娠合并症并积极采取应有的治疗措施,及时纠正胎位不正。

2、合理指导孕期饮食,避免巨大儿产生。

3、加强产前检查及产前健康教育,主动向孕妇及其家属进行自然分娩知识宣传,消除产妇的恐惧、紧张情绪。

4、在科室内张贴自然分娩好处和剖宫产风险的宣传材料,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孕妇树立科学分娩观提高自然分娩。

5、加强产科医护人员的三基训练,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接产水平。

6、规范诊疗行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难产、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要准确,除绝对的剖宫产指征外,均给予阴道试产的机会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7、细心观察产程,开展镇痛分娩技术,及时纠正有可能导致剖宫产的因素。

8、产妇入院后,做好医患沟通,让产妇对医务人员有信任感、依赖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9、提高医务人员的政治素质,树立科学分娩观。

 

10、将剖宫产率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作为质控考核的内容。

十三、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1、母婴同室医护人员必须经过18小时的系统母乳喂养知识的学习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强化母乳喂养的新知识。

2、母婴同室要保持空气清新、安静、舒适、温度适宜,为母婴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

3、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孕产妇,介绍爱婴医院基本知识,对孕产妇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强化宣传,禁止产妇及家属使用代乳品及奶瓶、奶嘴。

4、产妇产后入母婴同室2小时内工作人员要协助并教会产妇哺乳的姿势、体位、方法及婴儿的含接姿势,做到充分有效的吸吮,按需哺乳。

5、护理人员定时巡视母婴同室,密切观察母婴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6、对母婴同室的婴儿进行晨护及预防接种等工作时,母婴分离的时间一天累计不可超过1小时。

7、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母婴同室,要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在规定时间内探视每次不超过1—2人。

8、母婴出院前,医护人员要向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计划生育、产褥期保健知识的宣教,安排产妇出院后的随诊工作并进行登记。

9、母婴出院时,主班护士应清点室内和床上用品是否齐全,并将污物送往洗衣房,同时进行必要的室内清洁消毒。

十四、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1、以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为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2、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母乳喂养重要意义、指导处理母乳喂养及有关问题的知识。

3、产科及有关部门在醒目出悬挂《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项措施》、《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主要条款》、《本院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的镜框及相关宣传资料。

4、母乳喂养宣教每位孕妇在孕32周前与家属共同接受不少于2次,孕32周后加强宣教不少于1次。

并发给健教处方或宣传手册。

5、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展早吸吮。

6、新生儿断脐后尽早于1分钟内裸体放在产妇胸前,帮助吸吮及皮肤接触,时间不少于30分钟。

7、剖宫产的产妇在手术室与新生儿进行面颊皮肤接触,回病房后即行早吸吮、早接触,时间大于30分钟。

8、实行母婴同室,实行按需哺乳,母乳喂养的婴儿禁止使用奶瓶、奶嘴或安慰奶嘴。

9、除非有医学指征,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把出院的母亲转移给这些组织。

在产妇出院后嘱其48小时内与居住所在的或户口所在地的妇幼保健组织联系。

十五、母乳喂养访视制度

1、医院设有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和咨询热线电话:

0551——,为孕产妇提供母乳喂养咨询服务。

2、产妇出院前,指导继续坚持纯母乳喂养至4—6个月,按时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坚持母乳喂养2年。

3、主管医师应告知产妇与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联系,并填写好围产保健手册。

4、产妇出院后,围产保健手册交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的社区保健组织,由保健人员进行访视,帮助其坚持母乳喂养。

5、产科和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应共同做好母乳喂养的随访工作。

对母乳喂养问题给予及时指导。

十六、配奶工作管理制度

1、保持配奶间及配奶操作台清洁干燥,配方奶品牌需进行遮挡,使用时应注明开启时间和过期日期,开启后有效期为一个月,并保存在清洁干燥处。

2、配奶工作应由护士完成,应严格执行医嘱,严格无菌操作,配奶前及配奶后应用流动水洗手,配奶过程中疑有手污染时应重新洗手。

3、夹取消毒后的奶嘴必须使用无菌镊子,不得用手进行抓取,无菌镊子应每日进行消毒及更换(干罐镊子罐开启后有效使用时间为4小时)。

4、奶瓶、奶嘴应做到一婴一用,用后应进行清洁与消毒,不得混用。

5、使用后的奶瓶及奶嘴应做初步清洁后送至供应室进行高压灭菌。

从无菌包装中取出的奶瓶及奶嘴超过24小时,即使没有使用也应重新灭菌。

6、配奶用暖水瓶外观每日应由保洁人员清洁擦拭1次,应定期去除水垢,应有密闭瓶塞和暖水瓶盖。

7、应保证暖水瓶内水温,暖水瓶内的开水每8小时更换1次,配奶时需将水温调配至40~45℃,并有温度监测。

8、按比例冲调奶粉,不可过稀或过浓,用量杯正确的量取水量,小于10ml的奶量需用注射器量取。

(先放水再按配比放入等量奶粉)

9、所有奶粉应现用现配,剩余奶应及时弃掉。

10、母乳喂养患儿所食用的母乳需提前水浴或用温奶器进行复温至39~41℃,不得用微波炉进行加热。

11、病房内奶粉应有专人进行管理,遵医嘱定期领取,有出入库记录。

十七、配奶室感染管理制度

1、配奶室应设有独立区域,污染区及清洁区区域分明,有标志,物品按区域分类进行摆放。

2、配奶间保持室内温度为24-26度,湿度40%~50%,有监测记录。

3、配奶间有专人进行管理,非本病房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配奶室。

4、配奶间应设立洗手装置,进入配奶室需洗手、带帽子及戴口罩。

5、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浓度500mg/L)浸泡过的拖布擦拭地面、物体表面及配奶操作台及操作车两次。

如有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每次配奶后应清洁操作台面。

6、每日开窗通风2次,并进行紫外线消毒房间2次,每次1小时,有专人负责并做记录。

7、配奶间内物品应放置有序,消毒后的奶瓶及奶嘴应放置在清洁干燥区保管,一旦污染应随时进行消毒。

8、如开展母乳喂养,配奶间应设立独立的母乳存放的冰箱,每日进行清洁,定期进行除霜,并进行温度监测,有记录。

9、每季度对配奶间进行空气监测、消毒后奶瓶、奶嘴灭菌效果监测并有记录。

一旦病房出现怀疑食源性院内感染病历时,应及时上报院感科,并积极查找原因,必要时进行上述项目的复查。

以查找感染源。

十八、配奶工作流程

一、环境要求:

配奶应在单独的配奶间或配奶专区内完成,房间要求清洁、干燥,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物表每日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二、用物准备:

1、配方奶粉1罐(袋)、量勺1个

2、消毒量杯1个、消毒搅拌勺1个、

3、暖瓶1个、温度计1支、凉白开水壶1个。

4、消毒喂哺工具:

喂杯,小勺;无菌一次性喂奶管(根据婴儿情况选择合适喂哺用具);如母婴同室中的新生儿需人工喂养,应准备无菌奶瓶、奶嘴。

三、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查看奶粉罐(袋)中的奶粉是否在有效期及配奶说明,明确冲调奶粉量、水量及水温的指示比例。

3、取出消毒量杯及消毒搅拌勺。

4、将冷热水在量杯中混匀,并用温度计测量,无条件时也可将水滴至手腕内侧测试,温热即可。

5、根据奶粉罐(袋)上配奶说明,留取温开水至所需量。

6、根据奶粉罐(袋)上配奶说明,用奶粉罐(袋)内的专用量勺取适量奶粉加入量杯温开水中,用搅拌勺搅匀,使其完全溶解。

7、如应用奶瓶,步骤同上。

8、如使用袋装奶粉,取出奶粉后及时用夹子封闭奶粉袋开口。

9、喂奶后整理用物,严格执行物品消毒制度(量杯、搅拌勺

10、洗手,记录。

四、注意事项:

1、配方奶粉应注明开盖时间,密闭、阴凉处保存有效期为一个月。

2、配奶的量勺用后不得放回奶粉罐内,应放置于单独无菌罐内,无菌罐24小时更换。

3、热水、凉白开水应24小时更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