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02652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docx

《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docx

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

卧虎藏龙》与《英雄》电影色彩之探讨

摘要

本研究探讨电影心理、色彩知觉之理论,回溯武侠片的美学发展,并以近年《卧虎藏龙》与《英雄》二部经典武侠片为例,分析剧中的色彩意涵及其表达之心理意象。

李安导演的奥斯卡金像奬电影《卧虎藏龙》,让全世界对于中国式的美学观点,有了深刻的印象。

张艺谋接着拍摄的《英雄》再度强化此中国武侠美学之绪。

这两部电影的画面设计均以美为尚,分别利用单纯与强烈的色彩,来强化片中角色表达出的感情,营造特定的气氛。

《卧虎藏龙》述叙清朝侠客身怀宝剑与武林绝学密谱,而引发正邪在武力对立中,同时企求思想上的胜利之过程。

全片以白为主色,白色之感性语汇具有纯洁、善良、和平、空虚等意涵,隐喻本片中人种种外在追求终归虚无时,才能达到人心超脱的境界。

《英雄》背景为秦朝,服饰旌旄皆尚黑。

黑色的感性语汇具有反叛、传统、坚毅、

神秘、自信、狂妄和桀骜不驯等涵意,有着强烈的反派象征。

导演选择黑色作为色

彩基调,采取犹如《罗生门》般的叙事方式,全片笼罩着黑色阴影,显示独裁者恣

意而行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之巨大与可怕。

片中以色调区隔不同事件之时空,并强调各场景的气氛,红色代表激情与嫉妒,黑色是神秘,白代表现实世界,绿用于回忆,而蓝色则浪漫。

电影故事情节因不同角色间的爱恨纠隔与冲突,画面场景及人物服饰色彩也随之呈现不同的变化;《卧虎藏龙》与《英雄》分别运用色调叙述出不同时空各角色间的冲突与事件,托照出引人入胜的神秘武侠故事。

关键词:

武侠片(martialartmovie)、色彩感情(colouremotion)、色彩共感觉(coloursynesthesia)

绪论

一、研究动机

电复印件身即是艺术(RudolfArnheim,1957),电影美学融合画面中之表演、场景、色彩、音乐、服装等视觉与听觉元素。

公元1935年,美国导演穆林(RoubenMamoulian)取材改编英国小说家萨克雷(WilliamMakepeaceThackeray,1811-1863)之名着《浮华世界,VanityFair,1847》拍摄成《BeckySharp》一片;为电影史上启始第一部使用彩色底片拍摄之电影,开启了观众对于彩色影片的新接触,异于早期在底片人工着色的影像。

色彩是电影中的下意识原素,在心理上有强烈的情绪性、表现性和气氛(LouisGiannetti,1987)。

[1]影片中色彩的运用,除强调出戏剧精神隐喻外,对于观众的心理也具有不同层面的影响,并创造出不同的情境感觉。

因此对于影片中之色彩意象值得加以探讨。

二、电影审美心理

心理学家于果.明斯特伯格(HugoMunsterberg,1863-1916)在1915年出版的《电影:

研究着作。

当时电影尚无”Film”这个统一之名称。

明斯特伯格将电影视为一种精神过程,其中包括创作心理以及感受心理;创作心理为电影对社会感受的再现,感受心理则为社会对电影的响应,说明其中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

公元1912年时,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由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思沃特海默(MaxWertheimer,1880-1943)提出,其学生鲁道夫爱因海姆(RudolfArnheim,1904)将完形理论发展至电影理论领域而大放异彩。

1928年爱因海姆获博士学位后,陆续发表许多关于电影艺术评论,着作有《电影艺术》(FilmasArt,1932)、《艺术与视觉认知》(Art&VisualPerception,1945)、《视觉思维》(VisualThinking,1969)等书。

爱因海姆研究注重在空间、形式、色彩、律动等视觉上的作用,并提出了有名的「局部幻觉理论」(l'illusionpartielle),认为所有的表演艺术所呈现的都是现实世界的片面幻象。

克里斯汀.麦茨(ChristianMetz)于1968年出版《电影与语言》,开辟了电影符号学领域。

他认为电影具备虚构和叙述的功能,透过投影呈现的模式,能产生「现实的气氛」(airderealite)让观众感同身历其境,即使是虚幻的场景,亦能对之达到绝对信服的地步。

[2]

二、色彩与感觉的理论

一、色彩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十九世纪末,对于色彩的感觉和色彩调和的美学开始受到重视。

法国人柴幅瑞尔首先提出色相、类似、对比、调和的想法;另外当时色相、明度、彩度的分类主张

也同时被提出来

布洛认为可以将受测者依其对色彩的情绪反应,区分成以下四组:

[3]

(1)客观型(ObjectiveType):

依色彩属性如色相、明度、彩度等之纯度去

评价色彩情绪。

(2)联想型(AssociativeType):

就个人对于色彩产生的外在物联想去评价

色彩情绪。

(3)生理型(PhysiologicalType):

依色彩对生理产生的影响如冷、暖、轻、重等去评量色彩情绪。

(4)性格型(CharacterType):

将人类情绪特征如喜、怒、哀、乐等赋诸色

彩,并以情绪反应评论出色彩感觉。

二、色彩联觉(synesthesia)

联觉(synesthesia)一词由希腊文之syn(together,共同)与aisthesis(perception,知觉)合成,意为共同产生的感觉[4]。

公元1934年时联觉(synesthesia)的概念开始受到注意。

色彩联觉系在人眼对色彩产生视觉之时,同时引发人的其它感官之反应,产生味、嗅、听、触种种形态、空间、物体的肌理和质感及味道等感觉,故可利用视觉与其它感官知觉相通的特性,表现在艺术创作上,以色彩同时引发其它感官错觉,而产生知觉强化的效果。

俄国抽象画派和表现主义(AbstractExpressionism)的创始者之一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1866-1944)将音乐的色彩感觉带入其作品中,认为黄色像小喇叭声音般高吭、尖锐;深蓝色感觉像大提琴;朱红色如强烈的鼓声。

[5]

荀白克(ArnoldSchoenberg,1874-1951),其1911年所着作之《和声学手册》(Harmonielehre)说明关于「声音色彩旋律」(Klangfarben-melodien)的想法。

他不同意色彩与音高间有分别,却发现音符的高低系藉由其色彩而被察觉,因此认为以色彩构成旋律有其可行性。

[6]

所以艺术表现形式加入色彩时,对观赏者很容易产生加成的冲击力,而引发更强烈且精致的情绪反应。

三、色彩的实验审美心理学

运用科学方法作为美学的实验,由德国心理学家斐西洛()首启,也因此实验美学的研究历史尚不到一百年。

[7]实验美学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论颇有帮助,而理论上的难题在未来可以在实验上寻求解决;所以实验美学特别受到注意。

英国美学家瓦伦汀(Valentine,CharlesWilfred,1879-1964)在其

所着《实验审美心理学》(TheExperimentalPsychologyofBeauty)一书

中,提出根据剑桥大学实验室所进行之系列色彩实验,对照其早先所作的色彩实验有关联,而后经由验证实验确认无疑。

此一实验证明多数人在欣赏与理解事物时,的确优先受到其外表色彩的影响。

[8]

三、武侠电影美学的发展

武侠电影除了阐扬出中国传统武术及侠义精神外,也将中国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透过影像呈献予观众。

武侠片发展的历史大致可画分为五个时期:

1928-1948发展期、

1949-1969兴盛期、1970-1980功夫动作片兴盛期、1980-1989衰退期[9]、1990年代特技期,及2000年代之国际化时期。

早期的武侠电影未有相关完整之学术研究,故史上第一部武侠电

影为何,迄今各方说法未有定论。

若以武侠影迷记忆中电影武侠片始祖

论之,多数人会想到1928年明星影业公司拍摄,改编自平江不肖生所着

小说《江湖奇侠传》的《火烧红莲寺》。

因中国大陆由1949年后全面禁

止武侠片之摄制,直至1980年才解禁,故在该时期内,武侠片之拍摄仅盛行于台湾、香港两地。

1966年张鑫炎导演之《云海玉弓缘》一片为华

语彩色武侠电影之开端。

早期的武侠电影主要纯靠情节和演技取胜,并未针对场景作色彩设计。

胡金铨于1967年导演的《龙门客栈》中一改过去武侠片风格,以独特的场景和利落的招式引起国际影坛重视,三年后的《侠女》赢得1975年第27届坎城影展「电影技术大奖」,开创出中国美学与武侠片结合表现形式。

《侠女》片中身轻如燕的剑侠,在翠绿的竹林中衫袖翩翩、飞越千竿的比剑场景,成为精典画面。

此后出品之武侠片讲求惟美,场景与服装日益考究。

1990年代,拜科技及拍摄相关技术进步之赐,陆续产出多部佳片,让武侠电影有兴起新时代高潮之态。

及至廿一世纪,李安在好莱坞成功执导《卧虎藏龙》,更使武侠片的中国式美学,广为国际周知。

四、《卧虎藏龙》中的色彩探讨

一、故事情节背景

《卧虎藏龙》电影剧本系改编自民初武侠小说家王度庐(1909-1977)

十六部小说中,以《鹤惊昆仑》为首、《铁骑银瓶》结尾;描述三代人

之间情仇,剧情连贯又各自独立的五部曲之一。

《卧虎藏龙》为其中之第四部,述叙清朝侠客身怀宝剑与武林绝学密谱,而屡屡招致刺客袭击,引发正邪在武力对立中,同时企求思想上的胜利之过程。

故事开端大侠李慕白(周润发饰)欲退隐江湖,遂请其师妹镖局掌柜俞秀莲(杨紫琼饰)将其随身所佩之青冥宝剑送至京城贝勒爷处。

九门提督府大人千金-玉娇龙(章子怡饰)夜半盗剑,展开盗剑、夺剑、还剑连串江湖之争;引出玉娇龙之师父碧眼狐狸,亦是李慕白的杀师仇敌二者之斗。

过程中穿插李慕白、俞秀莲、玉娇龙、罗小虎(张震饰)间的感情戏,剧末宝剑归主、恩怨暂清,李慕白与玉娇龙也悲剧性的死亡。

二、故事涵义剖析

由叙事二面来看《卧虎藏龙》,一为武侠小说中的退隐江湖恩怨、杀师之仇,另为其中穿插之男女情事述说一种内心情感的压抑性。

故事中看到李慕白为重情义、修为高之典型侠客,俞秀莲是刚中带柔、贞节妇道的侠女,玉娇龙则有官宦世家溺爱下所产生之任性蛮横。

各个主角之姓名均标示出其个性,在外表上亦与姓名相呼应。

主角

李慕白为武当派门人,武当属道家,他的姓名慕白表达出其追寻性灵成就之意志,所以压抑对俞秀莲的情感,清心寡欲,不庋不求,与人无争,具有无比的毅力,才能练就高超武艺,并容忍刁蛮女玉娇龙,耐心加以

感化。

电影中他穿一袭素如李花之白衣。

白衣正是崇尚黄老之术(亦即道家)的晋朝时人流行服色。

镳局女主人俞秀莲如清秀之水莲,与李慕白有师门关系,其服饰类似李慕白般以白为主色。

碧眼狐狸身穿青色亦即蓝色裤装,亦配合其外号。

宝剑名「青冥」,冥者黑暗也,青者青天也,白日之下才有青天,是否该剑为覆亡之明朝侠士遗物,电影中并未交代。

青冥又有盲目之意,具有以武不能止戈之讽刺。

李、俞、玉三者之间因夺宝剑而引起情感之争。

俞秀莲不准玉娇龙碰青冥剑,隐喻其内心暗藏抢青冥剑即夺李幕白之意识,青冥剑也象征着俞与李之间柏拉图式的爱情。

故俞秀莲在玉娇龙与李并无瓜葛的情况下,虽知玉娇龙盗剑,仍能隐忍不发,暗示玉娇龙若自行送回即不予计较

李、俞、玉等人皆对自己不够诚实,李幕白与俞秀莲碍于传统礼教

压抑情感,只有罗小虎开朗豁达,始终明白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爱上玉娇龙的罗小虎深信「心诚则灵」。

《中庸》云:

「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人只有心诚,才能做到从容中道。

罗小虎为沙漠强人,一身红衣,红色在夏卡拉(Chakara)能量中心色彩中,代表生命之根本,反映出他个性强悍如火,及对玉娇龙的爱之真与炽(图一)。

玉娇龙娇纵活泼如游龙,云从龙,五行属水,五色属黑,有黑衣夜盗之行为。

龙为尊贵之兽,亦喻其官家小姐身份,是片中装扮最华丽的人士。

玉娇龙直至死前始终为任性蒙蔽自己,所以她的装扮既花俏又不停改变。

电影最后一幕她身穿象征慕道之白衣,在将李慕白逼落山谷的刹那,蓦然醒悟自己对李慕白真正的心意,瞬间体会到罗小虎所说「心诚则灵」故事中之挚情,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她既已对自己过往的行为心生至诚之悔意,所以能当下立断,纵身跃下山谷,以求李慕白之生还。

她并非殉情,而是追情。

三、画面中的色彩意象

卧虎藏龙》整体的画面是一种象征中国古代文人的「灰白」色光

线基调,表现出人文修身的精神净化。

因具有东方传统色彩的武侠片,导演刻意营造出山水画般的灰白画面,传达给观众有如中国水墨画般的优美意境。

剧中李幕白与俞秀莲间的情感压抑,二人不论是在室内或户外画面呈现多为较黯淡的白光衬上黑暗色之背景。

其他画面色彩如竹林里轻功飞跃打斗,长镜头所呈现出的竹林背景,大量的翠绿让人记忆深刻(图四)。

竹林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士大夫赋予象征君子的语言,如宋画家以竹、梅加上松称之「岁寒三友」,元朝吴镇加上兰花称之「四友图」,明万历年间陈继儒称「四君子」,后人加上水仙、奇石则称「五清」。

所以在此绿色的竹子具有君子与文人的道德象征意义。

色彩学的感性语汇中,白色象征着和平、纯洁、善良、虚无、威严,绿色象征生命、仁慈、再生、美好等意涵。

由色彩的语汇联想,也隐喻出本片儒家思想追求虚无与和平的本质。

图一:

《卧虎藏龙》之罗小虎与玉娇龙,一身红衣

图二:

《卧虎藏龙》之室内打斗场景以灰、白之无彩色为主

图三:

《卧虎藏龙》之李幕白、俞秀莲均着白衣场景

图四:

《卧虎藏龙》之竹林绿中缀白场景

五、《英雄》中的色彩探讨

一、故事情节背景

《英雄》的故事背景为战国时代末期,诸候互相征伐,其中秦国位于西方边陲地带,被中原各国视为较不开化之地,但在秦穆公厉精图治之下,国势大盛。

秦王赢政(BC259-210)少年即位,雄才大略,以统一中国为己任,实行连横策略,恩威并施,先以金珠宝玉收买各国,不服者则兵戎蹑之于其后,蚕食而鲸吞之,因重首功(以斩杀人头数计功劳),动辄坑杀战败国数十万军士作风血腥,齐、楚、燕、韩、赵、卫等六国连年惨遭蹂躏,国力大衰,诸候既惊且惧,因此忧国之志士,以暗杀秦王为目标,以解除国家倾覆之危机。

这是一个可大可小的题材,小可渲染儿女私情,大可导入千军万马之战争场面,尤其在西安兵马俑出土之后,更带动人们对于秦王朝的好奇心。

综观近十年来以「刺秦王」为主题的电影,计有周晓文拍的《秦

颂》(TheEmperor'sShadow,1996)、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

(TheEmperorandtheAssassin,1999),及张艺谋之首部武侠电影《英雄》

(Hero,2002)。

在张艺谋导演《英雄》一片中,安排了四位刺客无名(李连杰饰)、残剑(梁朝伟饰)、飞雪(张曼玉饰)与长空(甄子丹饰)去刺秦王。

其中三位自愿犠牲以让无名得到晋见秦王的机会,残剑临死前书写「天下」两字,希望无名莫忘以天下苍生为念,无惧于刺秦王的任务。

但无名离秦始皇十步之遥时两人对话,展开罗生门般的叙事情节;最后无名改变了想法,认为乱世应由秦王统一才能太平,故放弃刺秦王死于秦军乱箭之下。

二、故事涵义剖析

此故事所呈现之「刺秦」想法,回异于众所熟悉之荆轲刺秦王的悲壮故事。

这个情节隐然与共产党领导下之中国大一统作法相呼应,实为故事之外耐人寻味之处。

张艺谋并未对秦王以中国历史上少数极其残暴方式统一中国的行为直接加以褒贬,但用精心设计如舞蹈般画面来美化大量的暴力行为,在大陆方面亦有认为扬秦等同歌诵共产党之意识形态者,故对此电影颇为称许

然而在电影结束时,无名决定不杀秦王,秦王却不可能放过披其逆

鳞者,以法令必需遵守为由,让传达和平理念的使者无名死于万箭之下。

在历史上秦王并未因遭到行刺而停止继续征伐各国,坑杀更多战败者,以至完成统一大业。

由此可见秦王想的是统一中国,取得最高的权力,但无名人等要的却是统一中国所代表的战争之终止。

这对于残剑寄望无名以护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想法,有了很大的差别统一天下的目的在于谋求苍生之和平,但统一天下的方法,难道只有持续的战争和杀戮一途吗相对于全片中特意以惟美方式淡化的暴力画面,只有片尾无名被杀时,采用直接的记录式画面,无名被万箭穿心,钉在城墙上,如同文艺复兴时代西洋绘画中时常出现的圣西巴斯帖被万箭穿心的殉教画面,无名也为了一己的和平理想而犠牲。

三、史料中秦朝的黑与色彩文化

色彩可显露出一个朝代的审美思想,而颜色主流也随时间和人民生活习性不断变化发展。

中国历代的时尚色彩均不同,传说的黄帝朝代尚黄,夏朝尚青,商朝尚白,周朝尚红,秦朝尚黑,汉朝及其后各朝代均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创“皇帝”尊号,自称”始皇帝”,并受战国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是水克火,缘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引此,秦胜周,理应是水德,色尚黑,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

《后汉书舆服志第三十》中记载:

“秦以战国即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均玄。

”所以在秦朝,黑色为尊贵之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了。

另《无名氏:

礼记.月令》也提及:

仲冬之日,其帝颛顼,其神玄冥。

天子居玄堂太庙,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

[10]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把黑色作为最尊贵的颜色,逢重大节庆祭典皇帝着黑色服装。

官方主流时尚色彩通常为当代最尊贵的颜色,但并非约束全国人民都穿一致颜色衣服;在《中华今古注》中:

“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人白袍。

”以及兵马俑坑出土之武士俑服饰色彩及其它史料中,可发现官方时尚色彩与民间流行的颜色不尽相同。

民间流行色彩反映庶人单纯的色彩审美观,官方时尚色彩则多半包含有政治上方面因素。

四、画面中的色彩意象

导演张艺谋在接受成都日报采访时表示:

「说开创,我引以得意的

只有两点,一个是把京剧的元素加入到呐喊中去,另一个是把黑色拍到了极致,能把秦王的宫殿全部处理成黑色,这是我们的创举。

」《英雄》的美术指导霍廷霄则认为:

「秦宫殿、士兵阵仗、铸铁兵器与秦服是冷黑的色调,《英雄》是用色彩来讲述故事的影片,在影像中看见之色彩,皆是表现出深奥的中国古老传统文化。

」张艺谋导演也考证出《史记》中所载,秦国的马为黑色,制片部门遂将300余匹精选出的战马全用油焗成画面上所见黑色骏马。

因此在《英雄》片中整个电影色彩基调是黑色的,黑色的场景主要有:

(一)电影一开始,画面中黑旗飘荡、缁衣士兵驾着黑马奔驰。

王嬴政一席黑服高居空荡黑色大殿王座,遥遥相对听述无名如

何除去己患,画面凝重的呈现出肃杀之气。

(二)雨天,着黑服的长空在黑色棋馆击败秦国高手正待离开之际,

亦穿黑服的无名喝道:

「慢!

」留住长空决一生死。

盲人老者

的抚琴声中,只见两个黑衣人不停过招,紧张的气氛令由黑色屋瓦滴落的雨水几乎凝结静止;无名长剑疾快祭出,长空霎时

银矛断枪倒地。

(三)秦王将剑掷在无名前并道:

「你选择吧」,后背过身去看着

巨幅的「剑」字。

领悟到残剑在三年前的”天下”意念。

无名放弃刺秦王转身走出大殿,数万黑衣侍卫涌近包围;齐声曰:

「杀,还是不杀,请大王定夺」,秦王手一挥刹时,万箭齐发如黑雨般落下。

基于电影中时代背景、情节与理念,《英雄》的服装配色及所展现的整体画面色调,采取了以色彩表达时空之距离,并用来强化情感。

张艺谋导演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

期藉由不同的色调让观众以视觉的模式去循序条理地看整个故事,令观众更易分辨演员角色感受投入戏中的意境。

片中以黑、红、蓝、绿、白之色彩分别诠释出片中犹如《罗生门》般的叙事,用不同之色调及角色衣服色彩交代出各事件之时空、场景。

黑色是神秘、红色代表激情与嫉妒、蓝色是浪漫、绿是回忆、而白则是现实世界(图五~九)。

观众由影像中所阅读到的是唯美细致的视觉感受,循序如同季节变化般的场景,脱离传统武侠片的线性叙事方法。

图五:

《英雄》之黑色场景

图六:

《英雄》之红色场景

图七:

《英雄》之蓝色场景

图八:

《英雄》之绿色场景

图九:

《英雄》之白色场景

六、结论

色彩为电影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电影故事情节因不同角色间的爱恨纠隔与冲突,画面场景及人物服饰色彩也随之呈现不同的变化。

电影中的色彩,不仅表达出剧中角色内心情感,强化故事的精神意涵,也跟随影片中之人、事、物剧情起伏带动观众的情绪,让他们与电影情节产生共鸣。

《卧虎藏龙》述叙清朝侠客身怀宝剑与武林绝学密谱,而引发正邪在武力对立中,同时企求思想上的胜利之过程。

全片以白为主色,白色之感性语汇具有纯洁、善良、和平、空虚等意涵,隐喻本片中人种种外在追求终归虚无时,才能达到人心超脱的境界。

《英雄》背景为秦朝,犹如《罗生门》般的叙事方式,使全片笼罩

在黑色阴影中,显示独裁者恣意而行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之巨大与可怕。

片中整个电影色彩基调是黑色的。

黑色的感性语汇具有反叛、传统、坚毅、神秘、自信、狂妄和桀骜不驯等涵意,有着强烈的反派象征。

片中以色调区隔不同事件之时空,并强调各场景的气氛,红色代表激情与嫉妒,黑色是神秘,白代表现实世界,绿用于回忆,而蓝色则浪漫。

特定的色彩光线有其代表之象征意义,可唤起人们各种不同的联想,能作为电影中隐喻某种精神或观念的元素。

本研究解析两部电影情节背后之哲思,及其表现形式中所采用的色彩之涵意,与那些色彩设计所能引起观赏者的心理及生理上之反应。

本研究关于电影中色彩感情之探讨,可作为设计场景与服饰时之参考。

参考文献

着、焦雄屏等译(1998):

《认识电影》,页33。

台北:

远流出版事

业。

着、刘森尧译(1996):

《电影语言-电影符号学导论》,页31-32

台北:

远流出版事业

3.瓦伦汀着、潘智彪译(2000),《实验审美心理学》,页64-70。

台北:

商鼎文化出版社。

4.阮绿茵着(2003),〈联觉现象及其于味色设计创意教学之应用〉,《台湾美术期刊》,页25。

台中:

国立台湾美术馆。

5.契普着,余珊珊译(1995),《现代艺术理论Ⅱ》,页498-499。

台北:

远流出版事业。

(1983),Schoenberg'sFivePiecesforOrchestra,朱光潜着(2000),《文

艺心理学》,页152。

台北:

金枫出版。

8.瓦伦汀着、潘智彪译(2000),《实验审美心理学》,页100-109。

台北:

商鼎文化出版社。

9.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中华武侠文化网:

10.李秀珍着(2000):

〈秦汉时期服饰礼仪的发展和变化〉,袁仲一

(主编)《秦俑秦文化研究—秦俑学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陕西:

人民出版社。

11.劳干着(2001),《秦汉史》,台北:

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

12.卧虎藏龙官方网站:

13.英雄官方网站:

14.新华网,英雄首映会新闻:

15.新浪网,英雄发布会新闻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